探險傢達伽馬靠阿拉伯人的航海知識纔抵達印度,
沒有阿拉伯人,就沒有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一次揭露被西方抹殺的阿拉伯知識成就!
成韆上萬的珍貴手抄本佈滿牆麵,在這些紙頁之間,蘊藏著阿拉伯數字的原型與宇宙的奧秘。來自各地的飽學之士沉浸在書香中,翻譯、保存古老的典籍,更竭力突破人類所知的界限,互相激盪新的思想。
這裏是伊斯蘭政權阿巴斯朝在八世紀末創立的翻譯與學術中心「智慧宮」(Bayt al-Hikma),位於今日伊拉剋的巴格達。「智慧宮」是伊斯蘭黃金年代最璀璨的花朵,在掌權者的支持下,學者專傢們從希臘、波斯、印度等古典學問手上,接下科學發展的火炬,用阿拉伯文寫下人類文明盛世。
穆罕默德:「即使學問遠在中國,也要往而求之。」
中世紀時,西方基督教教會勢力壯大,主張神聖的信仰淩駕於理性之上,對地球、星象的探索是對神的褻瀆,因此百般阻撓西方的科學發展。
然而,伊斯蘭鼓勵人們運用神賜予人類的理性思考來追求知識,來理解神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在宗教實踐上,每天五次的禮拜時間訂定、聖地麥加方位的測定、清真寺上幾何圖案裝飾的繪製等,也都促進瞭天文學、地理學、數學、幾何學等學科發展。
先知穆罕默德就曾經說過:「即使學問遠在中國,也要往而求之。」充分展現瞭伊斯蘭對知識的推崇與熱愛。
從中世紀曆史看東西方的愛恨糾葛 受限於教會的貧乏學問再也無法滿足中世紀的西方學者,於是以來自巴斯的阿德拉(Adelard of Bath)為代錶,他們開始為瞭求知而齣走,將先進的阿拉伯知識帶迴西方。
原先西方普遍認為地球是扁平的,現在被地圓說取代;阿拉伯數字也因而傳入西方,沿用至今。這些以阿拉伯文保存的學問幫助達迦馬抵達印度,讓哥白尼寫齣《天體運行論》,也終結瞭「信仰時代」,為科學革命打下厚實的基礎。
一直到今天,這些阿拉伯的痕跡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許多現代的英文字詞其實都是源自阿拉伯文,包括零(zero)、代數學(algebra)、酒精(alcohol)、煉金術(alchemy)等字。現今歐洲常見的農作物,如茄子、西瓜、硬小麥和菠菜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的。
不過,當時的西方主流思想普遍仍認為阿拉伯人是野蠻的異教徒,東方的知識更是異端學說。十一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徵更是高舉這樣的旗幟,教會灌輸大眾為神對抗異教徒的觀念,將穆斯林全都描繪成落後的蠻夷,以此來號召人們投入戰爭。
過瞭數百年,這樣的觀念卻沒有多大的改變。即便西方的科學是建立在東方成就之上,但西方對此甚少著墨。十字軍東徵時所散播的偏見似乎也再現於今日的反恐戰爭上。在東西爭端頻繁的今天,審視這段曆史彆具意義。
唯有從過去瞭解現代衝突的復雜成因與多元麵嚮,纔能找尋共存共榮的解答。
本書特色 ★八世紀末,伊斯蘭政權下的國傢圖書館「智慧宮」,保存大量古老典籍,開創人類曆史上少見的文明高峰。
★破解阿拉伯學問顛覆西方文明的關鍵秘密!從哲學到科學隨處可見阿拉伯知識的痕跡。
★世界公民必讀的宏觀世界史,深刻剖析中世紀埋下的現代東西方衝突根源。
★前颱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林長寬專業審訂。
名人推薦 前颱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林長寬
國立政治大學曆史係助理教授/崔國瑜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媒體推薦 「構思精心,意義深邃……敘述既生動有趣,又文雅彆緻。」──Eric Ormsby(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伊斯蘭思想教授、倫敦伊斯蘭學院教授)《華爾街日報》
「精彩且重要的著作,用清晰、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瞭西方世界對中世紀阿拉伯學問的虧欠,從方位角到天頂,從代數到零的概念,還有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都是來自阿拉伯世界。」──William Dalrymple(曆史學傢,達夫.庫珀史學奬、沃爾森史學奬得主)
「在不同媒體皆充斥著關於阿拉伯世界錯誤資訊的時代,本書是適閤入門者的珍貴收藏品,同時囊括科學、曆史、地理、政治與一般性知識等豐富內容。」──Magda Abu-Fadil(資深國際記者)《哈芬登郵報》
「在這部文筆流暢、清晰明瞭的著作裏,喬納森‧萊昂斯對很少有人問津的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嚮人們展示阿拉伯科學在在中世紀是如何進入拉丁世界,又是如何幫助一個尚未開化的社會,使其成為文明社會。」──《衛報》
「萊昂斯挖掘齣這份被掩埋的思想遺産,使我們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曆史和文化關係有瞭嶄新的重要認識……他的敘述獨具匠心、力度十足,引領我們重新審視我們對東方和西方的固有認知,而這樣的審視在此時尤為必要。」──《蘇格蘭人報》
「喬納森‧萊昂斯這部充滿生機的中世紀曆史新作永遠不會濛上塵埃……萊昂斯嫻熟又靈巧地從多個層麵講述他的故事,摒棄編年史那種刻闆的手法,使他的故事有血有肉、個性十足。」──《洛杉磯時報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