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物的稜鏡重塑蘇聯曆史
這是我的「毒瑪德蓮」迴憶錄
「我依然強烈地感覺到流亡的疏離感──就與第一個淒涼的費城鼕日無異。資本主義者正在替鴨去骨,張羅佳節盛宴,而我卻未被邀請。在充斥開心果青醬和嫩煎磨菇醬的八○年代「美食」世界裏,我不過是個早已齣局的輸傢,說不定還是個階級敵人。」──安妮亞‧馮‧布連姆森
玫瑰色的火腿、琥珀色的魚湯、像「商人女兒的肩膀」般豐腴的布林餅⋯⋯如果你最鮮明的烹飪迴憶裏,包含瞭你從未真正嘗過的食物,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關於想像、關於公認的曆史迴憶,七十年的地理政治隔閡與匱乏,造成集體的狂熱渴望。
布連姆森為著名的美食專欄作傢,生長在蘇聯時期物資十分短缺的莫斯科。1974年她與母親以無國籍的難民身分移民至美國,沒有鼕季的大衣,也沒有迴頭的權利。在費城最初的幾個月裏,布連姆森喪失瞭味覺。意識形態與鄉愁的角力拉扯、集體神話和個人反神話之間的失控衝突,布連姆森稱這癥狀為「毒瑪德蓮」。在這本「毒瑪德蓮」迴憶錄裏,她訴說著傢族三代人的經曆。
然而,這些故事不僅是她的故事。對於這個昔日超級強權的每個分子來說,食物從來就不隻是個人的問題:麵包暴動是顛覆沙皇政權的導火綫,而在七十四年後,毀滅性的糧食短缺又將戈巴契夫搖搖欲墜的帝國扔進瞭曆史的垃圾堆。在此之間,七百萬人由於史達林的集體化政策而活活餓死,四百萬人在希特勒的戰爭中因為飢餓而喪生——食物定義瞭俄國人承受當下、想望未來與連結自身過去的方式。
透過食物的稜鏡,布連姆森重塑蘇聯曆史的每個十年世代──從一九一○年代的前傳到當今現世的後記。以母親的廚房作為時光機與記憶的培養皿,藉著飲食和烹飪迴顧一代又一代的蘇聯生活。
本書重點 *美食界的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奬」三屆得主——安妮亞‧馮‧布連姆森的傢族迴憶錄;透過美好懷舊的迷霧迴顧過去,那教人激動哽咽的懷舊享受。
*請帶著本書走入時光隧道:以食物為鑰匙,開啓重溫蘇聯曆史的每個十年世代;從1910年代末代沙皇到現世的普丁王國。
*請帶著本書到俄羅斯:迴憶裏的蘇聯,對照現在式的俄羅斯,是否還隨處可見排隊人龍?
*請帶著本書進廚房:可以吃的蘇聯曆史,包含九道蘇聯料理食譜。
得奬紀錄 2013年《齣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最佳非小說
2013年《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最佳非小說
2014年「美食作傢公會」(Guild of Foodwriters)年度最佳美食圖書
推薦人 陳柔縉(作傢)
須文蔚(詩人、東華大學華文係主任)
楊佳嫻(作傢、清華大學助理教授)
蔡珠兒(作傢)
推薦語 「革命把封建文化的精緻一併推翻,現實把革命理想的空洞清楚鑑照,離散把現實多元的美味一一縫閤——這是一本奇特、深刻與動人的飲食書寫。你將踏上陌生又廣袤的俄羅斯,體驗餐桌上、食物背後流離的傢族與國族曆史。作者是絕佳的說故事高手,你隻要一開捲,除非終捲,絕對無法罷手。」——須文蔚
「令人神往的食物迴憶錄,藝術與趣味兼具,炙燒傢族情感,召喚時代魅影,即使是正趕路的曆史天使,也將為焦黃奶油煎小牛腦、古裏耶夫粥帶蜜糖堅果的芳香而停步⋯⋯」——楊佳嫻
「傑作!說起蘇聯的故事,馮‧布連姆森就像是被辜負瞭的情人──時而絕望,時而沮喪,時而驚駭恐慌——但總是滿懷愛意。」——魯斯‧帕爾森斯(Russ Parsons),《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