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頻的時尚感官三部麯:《情慾料理》、《食物戀》、《戀物百科全書》

李欣頻的時尚感官三部麯:《情慾料理》、《食物戀》、《戀物百科全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文學小說
  • 女性文學
  • 情色文學
  • 飲食文化
  • 性與愛
  • 李欣頻
  • 颱灣文學
  • 現代文學
  • 感官體驗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文學主廚李欣頻用筆取代菜刀
將文字精練成一種獨傢秘藏的時尚感官美味關係

  煎一首詩,煮一篇散文,炒一篇短評,炸一篇小說。
  愛情要保鮮,刀功要細膩,相處講究火候。
  從旅行中找齣自己的精神脈絡,在購買中建立自己的物體係,從收藏裏歸納齣自己的戀物信仰。

  三部麯之一:《情慾料理:愛.恨.貪.癡.悲.歡.離.閤》

  以料理食物的動詞,挑動你的情慾感官。
  李欣頻首創的食譜體,煎煮炒炸齣一道道情愛盛宴。

  「愛」,一個動詞,讀遍瞭韆年以來的愛情故事。
  翻開食譜,人對待食物卻有上百種鮮活的態度:
  剁、切、刨、擀、煎、煮、炒、炸、燴、燜、烤、焗、蒸、熬、燙、醃、烘、醮、燉……
  如果把對待食物的動詞拿來料理愛情,砧闆上興奮的不隻是舌頭而已。

  愛情要保鮮,刀功要細膩,相處講究火候,平日擅長紅燒情慾,忠誠原汁原味,齣軌口感十足。食譜句法如詩,料理的步驟像戀愛的節奏,眼睛隨著分解圖片吃進一幅幅色香味俱全的人間風景。

  李欣頻首創食譜體的59道情慾料理,大膽挑起你的浪漫感官。
  以愛.恨.貪.癡.悲.歡.離.閤,打造兩人專屬的愛情廚房。

  三部麯之二:《食物戀:李欣頻的30件飲食證據》

  新世紀的30種性感料理技法,獻給每個罹患官能癥的愛情重病患,
  一本食慾大開的圖文解藥。

  我的生態係.你的食物戀

  這是一本充滿誘惑的書。也是背叛的書。它誘惑你的知覺。它背叛你的食譜。
  你很難找到一本關於食物的書,裏麵竟然充滿瞭醫療手術、實驗器材、占蔔讖詩、數學統計、田野調查、夢與神跡、巫術與煉金術。
  我以我的夢、想像,與過剩的情感,重組一個食物鏈。

  飲宴本來就是原罪,是我們成不瞭神的甜蜜墮落。
  多少食物在體內自生自滅,混著當下的心緒一起消化,自域感染。
  我們要活,就不可能對美食免疫。不可能不犯戒。魔法本來就是施行在餐桌上。

  這是我的微生態、微氣候、變異與不變的物種起源、自體演化與繁殖、30年有機的靈魂庫藏、我的水源、我168頁的情慾標本、我大如自體宇宙般的廚房。

  在這些奇異的食物律法裏,你們可以自由檢索、祝禱、祈豐、有獨到的用餐儀式。依然可以農耕、漁獵、遊牧、遷徙、採集,活在酸鹼度不適中、荷爾濛過量、甜蜜偏低的情愛食物戀裏,富庶自己。

──李欣頻

  三部麯之三:《戀物百科全書:巫.愛.身.衣.醫.癮.靈》

  旅行癮戒不掉.博物館還在擴建中

  旅行時
  我以shopping擄掠
  所有一見鍾情的物件
  以擴充自己的戀物版圖
  這是依據陽光法案公佈
  我的收藏型錄
  我的財産清單
  我的百科全書
  ──李欣頻

  班雅明體內有個圖書館般地,不惜變賣傢産拼命買書,李欣頻體內亦感覺到有一座博物館的需要,這座博物館雖然空著,但早已分好類彆等著她去旅行填滿。

  她從旅行裏找齣自己的精神脈絡,在購買中建立自己的物體係,從收藏裏歸納齣自己的戀物信仰。以收藏這些物品做為中年後最大的慰藉,一如擁兵自重的諸侯,對外麵的大環境進行一場無言的抗爭,對內則在自己的國度裏進行著宰製、卻互相擁有的行為。

  旅行仍在繼續,收藏尚未停止,體內的博物館依然索求無度。

本書特色

  ◆三本書有一個精美的套書盒包裝

名人推薦

  葉怡蘭(知名美食傢)、葉旻振(知名廣告人)、小米 專文推薦
  方文山、李宗盛 推薦

書評    

  ◆煎一首詩,煮一篇散文,炒一篇短評,炸一篇小說,文學主廚李欣頻用筆取代菜刀,將文字切成蔥花,灑在書上,酌量加入少許辛辣的諷剌,再將墨水代替醬油,點燃年少老成的火候,將酸甜苦辣的食慾熬成悲歡離閤的情慾。然後拿齣獨傢秘藏的修辭學來調味,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世間情愛找到全新的美味關係。──葉旻振(知名廣告人)

  ◆欣頻的文字,將個人生活裏私密的情緒、記憶、片段點滴,經由食物做媒介,深刻而鮮活的錶現齣來,並因而産生許多極雋永且意象獨特的譬喻,常常令人為之絕倒。──葉怡蘭(知名美食傢)

  ◆如果你細讀《戀物百科全書》裏的枝枝節節,會恍然大悟,原來愛情也有解剖學。──小米(好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欣頻


  政大廣告係畢業、政大廣告研究所碩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並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修習半年。現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曾任大陸旅遊衛視頻道《創意生活:土耳其、颱灣》特約外景主持人。

  有著作傢詩人的孤僻性格+靈修者洞察深處的眼睛+旅行者停不下來的身體+廣告人的縴細敏感與美學癖+知識佈道傢想要世界更好的狂熱+教育者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曾任廣告公司文案、誠品書店特約文案、宏碁數位藝術中心特約文案創意。

  颱灣廣告作品包括:誠品書店、誠品商場、中興百貨、遠東百貨、宏碁數位藝術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颱新銀行玫瑰卡、颱北藝術節、鶯歌陶瓷博物館、加利利旅行社、颱北市都市發展局、統一企業集團形象廣告+飲冰室茶集、雅虎奇摩網路劇、颱灣大哥大簡訊文學奬、公共電視形象廣告案……等。

  大陸廣告作品包括:現代傳播集團《周末畫報》、《優傢》、《iweekly》形象廣告案,西安音樂廳、汕頭大學圖書館、CA BRIDA等。

 曾為颱灣聯閤報、皇冠雜誌、香港號外雜誌、北京晚報、中國圖書商報、城市畫報、嘉人雜誌、時尚健康、優傢、職場等專欄作傢。

  兩岸講學資曆:曾為颱灣科技大學、中原大學、颱北大學、成功大學、學學文創、誠品信義講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關於廣告、創意、創作、齣版課程之講師。亦曾為颱灣《康健》雜誌、南山人壽、SOGO百貨、新光三越、NOVA、誠品書店、颱灣大哥大、芝普等……企業內部創意訓練講師。

  獲邀至馬來西亞華人書展、新加坡、香港等地演講,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書業觀察論壇、上海書城、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國際時尚管理高級研修班、北京聯閤大學、北京民族大學、美國協和大學MBA中國中心、以及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北京798之AH創意沙龍、廈門32 SHOW創意院落、上海十樂、廣州城市畫報主辦之創意講堂、深圳人民大會堂、湘潭大講堂……等各地官方講堂或創意産業園區中演講,並為貓撲網、招商銀行、淘寶網、中國電信、藍光、江蘇電視颱、湖南衛視……進行企業培訓。

  曾任北京青年週報換享創意競賽評審、2008廣州日報盃華文報紙優秀廣告奬的決賽評審、全球最大學生創意競賽金犢奬決選評審、FRF「時尚拒絕皮草」藝術設計大奬決選評審、2009颱北電影奬媒體推薦奬評審、連續五屆颱灣廣告流行語金句奬評審、2009年颱北電影節媒體推薦奬評審、誠品文案奬評審、南瀛奬動畫類評審、董氏基金會大學築夢計畫決選評審、中國時報文彩青年版指導作傢、TWNIC第五屆網頁設計大賽決選評審委員、金鍾奬評審委員。

  2004年數位時代雜誌選為颱灣百大創意人之一。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之《30雜誌》2006年9月號,選為創意達人之一。入選搜狐2009年度時尚人物創意傢。入圍2013年中國作傢富豪榜,同年獲得COSMO年度女性夢想大奬、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旅遊作傢奬。

  散文作品被收錄於《中華現代文學大係》散文捲。文案作品被選入《颱灣當代女性文選》。2009年颱灣金石堂「2012書展」選為不可錯過的八位作傢之一。2010年統一企業主辦網路票選年輕人心目中最喜歡的十大作傢之一。

  曾廣告代言:SKII、香奈兒彩妝、PUMA旅行箱、Levis牛仔褲、NIKE、Aêsop馬拉喀什香水、OLAY、匯源果汁等。並與《南京!南京!》導演陸川、大陸知名歌手郝菲爾共同獲選為2008年度Intel迅馳風尚大使。

  目前已經旅行包括全歐洲、東北非、杜拜、阿布達比、印度、東南亞、東北亞、南極、美洲……等近50國。

  李欣頻作品:
  廣告文案作品集《廣告副作用(藝文篇+商業篇)》、《為何心想事不成:秘密裏還有十個你不知道的秘密》、《愛情覺醒地圖:讓你受苦的是你對愛情的信念》、《李欣頻的創意天龍8部》(8本)、《李欣頻的環球旅行箱》(3本)、《馬曆連夢錄》等。

  李欣頻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leewriter0811
  新浪微博、騰迅微博@李欣頻,微信公共平颱請搜“readers0811”
  其中騰迅微博粉絲人數已超過470萬人。
  媒體採訪與相關閤作事宜,請洽羅小姐readers0811@gmail.com

圖書目錄

《情慾料理:愛.恨.貪.癡.悲.歡.離.閤》

葉旻振推薦文:世上最棒的美食是精神糧食
自序:我不會做菜,但我愛看食譜

愛。
字戀書情
愛情延長賽
戀己食譜
溫柔的同性愛戀——Lesbian間的姐妹情誼
留一點血,用恐懼紋愛情的身——《驚世狂花》的革命情誼
鷲鷹與普羅米修司的肝——男同誌的身心肉搏戰
不棄不離,保持距離——《春光乍洩》的自由啓示
異國戀情
情人節大餐

恨。
愛情索債單——偷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嗜血為美,永夜的愛人不死
愛情和料理食物都是儀式,一樣需要佔有、暴力、和美學
逃亡七日的意外戀情

貪。
齣軌食譜
麵包店外遇事件
權力廚房——柯林頓與柳思基的白宮婚外情
洞穴裏的佔有——《英倫情人》的相見恨晚
多角戀情
愛情遺産
愛情的道德問題
想料理好愛情,得先選對鍋
氰酸鉀殉教事件——《失樂園》的放浪情骸
一日情人的料理日記
旅行之後,迴去,還是留下?
烈愛灼身
絕望的時代,濃情巧剋力之必要

癡。
初戀食譜
用一生來愛又怕受傷害——《烈愛風雲》的童年戀情
迷戀食譜
愛情的魔力無遠弗屆——《魔女遊戲》的心誠則靈
植物性變身術
世紀末愛情療法
苦戀
鋼琴師之戀
鋼琴師的靈慾樂章

悲。
師生戀
世紀末愛情書——企業傢第二代的婚外情
中年之愛
黃昏之戀
歲暮之年——補氣藥材單
以茶為戒.愛情的十大後遺癥

歡。
田園之戀
蔬菜政變
愛在電子蔓延時
激情食譜
時效愛情
你是我的,所以纔有權把你送給彆人

離。
失戀食譜
分手飲料
如何分手分得漂亮的廚房用具
生死之戀
愛比死亡更冷——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世紀殉情
不及格的戀情.為愛殉情——記女高中資優生殉情事件
以一副撲剋牌,賭一場真戀,一次船難──電影《鐵達尼號》的愛情災難
有翅膀的生死戀情

閤。
視我們之間破裂的程度,選擇新的復閤式餐廳
豪門宴——麻雀變鳳凰版
豪門宴——哀傷情婦版
婚宴食譜

《食物戀:李欣頻的30件飲食證據》

推薦序:葉怡蘭
美術創作者的料理宣言:黃子欽
影像創作者的料理宣言:梅國瑾
文字創作者的料理宣言:李欣頻

PART1食材及其誘惑的起源
料理的性感技法
女巫廚房裏的神秘菜圃
滿足佔有欲的可食容器
海的遺物.鮮味極短篇
保存期限.美味的生死簿

PART2我及我的口腹之欲
湮滅氣味,並留下黏膩證據的口香糖
文化鴉片.愛情貪食癥
美麗懶人的大餅項鍊
精神止痛.巧剋力療法
潮起潮落.酗水計次錶
大餐之後的補救措施
口味敏感癥

PART3情人的不在場證明
愛情復闢.情人箋
失戀切片.忌口的書簡
冰封氣味的記憶罐
花菜的送禮實用學
在夢裏慰藉我的食物

PART4氣味地圖,與一餐飯的旅行記憶
人機界麵,旅行的記憶臍帶
彩虹升起的早餐
販賣義大利麵的珠寶店
酗雞精的旅行者
滔滔不絕的幸運餅
飛機食物改造計畫
完美主義者的市場

PART5狂歡的味蕾,情節上癮癥
麥芽糖的琥珀概念
零下18℃的颱灣小吃
靈肉閤一的電影院
夜市美食決策單
山珍海味的父愛
避難天堂,超市部落

附錄
電影中的美食

《戀物百科全書:巫.愛.身.衣.醫.癮.靈》

自序
推薦序:葉怡蘭
推薦序:小米

巫|我一直想要有超能力
  所以四處尋求有法力的器物


摩洛哥巫師袍
女巫占蔔防身陣
女巫專賣店
九命怪貓逃生書
小人學

愛|一個人帶著思念去旅行
  會有買下兩個人未來的衝動


愛情暴君的情人手環
愛情遺腹子的洋娃娃
虛擬環球之旅的明信片
獅子女王的絕處逢生
有劇情景深的情書紙

身|眼耳鼻舌身意
  所有感官都在激動


身體的項鍊圖騰
考究情慾的上海性博物館
SM嗜好者用來享樂的地獄浮圖
前世善戰者需要的堅強武裝

衣|如果可以齣版衣服
  我就不會齣版書


內衣的道德與非道德問題
我想齣版,我的衣櫃
晚節不保.黑衣禁製令

醫|這些醫療行為很色情
  請注意你的醫德


性感醫療的經絡闆
靈肉健保卡
愛情的身體教具
西藏醫學的書與圖

癮|讓你完全喪失心智與財力的一種病
  能戒,就不叫癮瞭


我未來的外星情人
魚子醬、巧剋力的吸食快感
大開眼戒的麵具
逛骨董街,尋找自己的前世遺物
活在上海老廣告中的女人
埃及殺價學

靈|以物交換迴我的靈魂
  我的最後美好環境


浴缸裏的世界之旅
依法我可以吸食精油
有靈氣的味道,是我最後美好的環境
佛自傢中坐,飲食起居都在修行
每週六的誕生儀式

在此宣佈,遺産受益人
附錄:消費的盡頭是什麼?

圖書序言

《情慾料理》推薦序

世上最棒的美食是精神糧食
葉旻振(颱灣知名廣告人)


  煎一首詩,煮一篇散文,炒一篇短評,炸一篇小說,文學主廚李欣頻用筆取代菜刀,將文字切成蔥花,灑在書上,酌量加入少許辛辣的諷剌,再將墨水代替醬油,點燃年少老成的火候,將酸甜苦辣的食慾熬成悲歡離閤的情慾。然後拿齣獨傢秘藏的修辭學來調味,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世間情愛找到全新的美味關係。

  性是愛的調味料,還是愛是性的調味料?女人信奉前者,男人選擇後者。人們嗜吃生蠔,因為它與性器官相類似,巧剋力具有催情魔力,早有謠傳。弱肉強食的食物鏈,和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情鎖鍊,存在著某種密謀私通的牽連。藉由食慾隱喻情慾的混體創作,名廚輩齣,諸如《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巧剋力情人》、《村上龍的料理小說》……等。同樣是一道菜,經過不同廚師的精心料理,絕對會烹調齣完全不同的風味,李欣頻的文字手藝精妙,不容許比魯肉飯更粗魯的愛情,細膩用心做齣來的食物纔耐人尋味,愛情也是。愛情的重點在於有沒有味道,不是長不長久,如果你買不起上等牛肉,說幾句窩心的肉麻話給對方聽,也許更能讓對方感到津津有味。一段愛情什麼時候結束?當它失去味道的時候吧!

  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可以催化愛情美好兩小時,用餐後動物感傷,沒有一種食物能夠填滿心靈上巨大的空腹感,日本料理不能,法式或義大利大餐也不能。對於感情暴飲暴食的飲食男女,似乎已經忘記精神糧食這一道人間難得的美食料理。去讀這本書吧!它可以教你如何料理精神糧食,就算是餓著肚子讀,讀完後比大吃一頓還滿足。
  
  懂得在精神糧食上汲取營養和美味的人,纔是最棒的美食傢。今天想吃什麼?或者該是自己親自下廚好好的料理一下感情的時候瞭。最後提醒你,李欣頻的《情慾料理》,趁熱讀,風味更佳。

《食物戀》推薦序

感官的火花
葉怡蘭(颱灣知名美食傢)


  對於欣頻,毫無疑問地,我總是用一種不停驚嘆著的眼光,凝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深深驚嘆的是,欣頻那渴望看盡世界、體驗一切的欲望、勇氣、決心與實踐力。

  舉個例來說好瞭。動筆寫這篇序前幾天,欣頻跟我說:「正在趕金馬影展呢!」她說,一天至少六部片,從早上看到深夜,比專業影評人還勤快,「寜可錯殺一百、也不錯漏一部!」欣頻說。

  而她的旅行,我覺得,也一樣充滿瞭這種卯足瞭勁全力趕場的味道。

  還記得,約七月末的時候,她寫mail來,告訴我八月到十月間的一長串博物館造訪計畫:從東京開始,然後,奧地利、荷蘭、德國、東歐,接下來是西班牙、北歐以及紐約,九月有可能去埃及、十月去中東……。

  八月末,欣頻從歐洲迴來,她說因為機票拿不到,所以日本沒去成,還得找時間再去,中東則是已經開始安排瞭。再問她要不要替我們去一趟香港寫點東西,她卻也還是大喜過望立刻答應,商量細節的空檔,更興緻勃勃地聊起印度的靈修之旅,直說無論如何一定要想法子去一趟……。「唉啊,應該要一直在外頭跑,一刻也不要停下來纔是。」欣頻這麼感嘆著。

  令我完全瞠目結舌。同時深深羨慕著。

  然這中間,我真正感興趣的是,欣頻在這不停不停觀看、不停不停體驗,且不停不停化為圖片化為文字的同時,在字裏行間影像間所清楚顯現的、敏銳的洞察力與因之而相對衍生的,獨樹一幟的思考角度和見地。

  這讓我感覺到莫大的可能性。所以,決定用力慫恿欣頻一步跨到美食這邊來,試試看,在這生活中最基本、卻也是重要享樂之一的領域裏,會迸發齣什麼令人眼睛一亮的火花。

  也因為這嘗試是全新的,所以,我們做瞭許多不同的、在美食書寫、在個人專欄形式、甚至在媒體上都是較少見的呈現。

  比方欣頻的文字,將個人生活裏私密的情緒、記憶、片段點滴,經由食物做媒介,深刻而鮮活的錶現齣來,並因而産生許多極雋永且意象獨特的譬喻,常常令人為之絕倒。我想,其實是開創瞭另一種看待美食、看待吃的嶄新眼界吧!

  而這樣原本以網頁形式呈現的作品,現在,即將要在平麵的書頁上,重新被改頭換麵印刷齣來瞭!這一次,總是讓我驚奇的欣頻,又將給我一個什麼樣的畫麵呢?我非常期待。
 
《戀物百科全書》推薦序1

當戀物已成往事
葉怡蘭


  最近,一趟長達兩周的北海道、東京之旅,返傢後,打開行囊,照例拖過一隻空箱來,預備盛裝,過往通常總是要幾乎滿溢齣來的,形色旅行戰利品。然而,沒有,除瞭幾樣答謝工作夥伴這段假期裏義氣相挺的例行伴手禮、幾瓶自傢愛飲的大吟釀之外,其餘,空空如也。

  「為什麼這次網站上發錶的旅行圖片集中,沒有包括你買的東西呢?」麵對熟識讀者的特彆來信詢問,我無言以對。

  其實,在完成我的第一本書,一般被定義為是一本關於戀物書寫的書的當口,我就已經一點一點地,開始懷疑我的戀物血統也許並不純正瞭。

  在那之前,我曾經理直氣壯地相信,我當然是絕對戀物的。

  比方我對於美感的偏執,從小到大從未改變過,不夠美麗耐看太過斑斕花俏的器物,一律不想用不肯用。

  比方我搜集各式各樣的杯子。每每造訪我傢,一打開門,映入眼簾的,必然是一整櫃頂天立地、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中式杯、西式杯、日式杯,每位客人都可櫃上隨意選一隻,以盛裝接下即將奉上的好茶。

  比方前幾年一直在室內設計、時尚媒體工作,加之素來喜新求變的射手座個性作祟,這世界日日不斷輪番上演的新的事、新的物、新的牌子、新的作品,每一迴,都能成功激發起旺盛勃勃的新鮮感與佔有欲。

  然而,曾幾何時,一年一年地,心態想法逐漸改變。首先失去興趣的,是品牌。……B&B、Kartell、Royal Copenhagen、Bernardaud、KPM、Mono、Arabia、Kahla、Menu……,曾經如數傢珍、「夢想清單」上密密麻麻排瞭一長列的名字們,竟漸漸地開始一一覺得可有可無起來。

  然後,是所謂的大師手筆、創意傑作。即便再炫目、再耀眼、再怎麼淩駕於想像之外,對我而言,遠不如實實在在迴歸機能、迴歸材質、迴歸此器此物的本來用途、本來麵目的「基本款」,要來得親切踏實澄靜有情味。

  尤其直到最近,再一細想,雖說還是一樣日日從櫃子上挑選不同的茶壺茶杯喝茶,然而,我的杯子們,似乎已有一年多不曾再添過新夥伴瞭。至於不具任何實用目的的純粹裝飾品或是生活器物以外的衣飾配件妝容什物,則早在進入這個世紀甚至更早之前,就已不存在於我的任何購買欲念之內瞭。

  是不是已經纍瞭倦瞭呢?疲倦於此心在無窮物念裏不停流轉,疲倦於以有限的精力心力與居傢空間追逐永遠無限的欲望……而或者隻是,進入瞭另一重沉潛思考的階段吧!

  「不管在哪一種層麵上,人所其正需要的,其實常比他所有的,要少得多瞭。」——從很多很多年前,我便有著這樣的體悟。

  但即使是這樣知道著,我卻始終並不曾,於是終究能夠飄然世外物外,其正能夠孑然此身無所思、無所求、無所牽係負載羈絆。

  那是因為,對於人世,對於「活著」、「生活著」這事,還仍舊擁有許多許多的熱情與好奇與期待與渴望。渴望著看見更多、體驗更多、懂得更多,渴望著活齣滋味、活齣自己。

  因而開始知道並相信,戀物這迴事,所戀者,其實是遠遠超乎於物之外甚至是非關物的。

  因而悄悄地、暫時停下瞭腳步,重新咀嚼、重新思考、重新尋找,多年戀物生涯之後,物之於我,到底是什麼樣的意義,我之戀物,到底其正戀的、想要的、追求的、在乎的,又是什麼樣的東西。

  然後這當口,讀到瞭欣頻的這本《戀物百科全書》。

  一如我對欣頻的認識:這個隨時擁有無比的、看盡世界看盡一切的欲望、勇氣、決心與實踐意圖的驚人女子;這一迴,她將她隨時如煙火般燦爛迸發的文采與纔情與無邊的想像與洞見與行動力,整個兒投注於戀物上,成果自是令人目眩神馳繼而微笑嘆服。

  我想欣頻是懂得我的。讀完瞭這本書,我頓有所悟。

  正如此刻的我一樣,欣頻在寫作齣這樣一本看似徹底華麗徹底耽溺的戀物書的同時,其實正經曆著和我一樣的心路曆程。

  「旅行仍在繼續,收藏尚未停止,我體內的博物館依然索求無度。」書一開始,欣頻在她的自序裏如是說。

  「我們可以生活的更簡單,如果我們可以不受廣告影響這麼深的話;我們可以過得更幸福知足,如果我們不以購物作為成就與自我滿足的方式的話。」書的最末,欣頻如是說。

  遂而明瞭瞭,在這本書裏,欣頻將她自己、將所有的文字,化為一篇巨大的寓言。

  她一邊兒,從頭至終,叨叨絮絮、沉迷執迷著敘述描繪瞭一件又一件光怪陸離、瑰麗詭奇、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的繽紛物事,一邊兒,氣定神閑有備而來甚至是有些狡猾地,在全書的最末,纔突然「當」地敲瞭一記警鍾。

  「沒有瞭靈魂的浮士德,不論得到多少東西都不會滿足。」彷彿與自己所細細密密編織起來的這寓言之網相輝映,欣頻舉瞭這話,冷靜做瞭總結。
 
《戀物百科全書》推薦序2

第十八分館的秘密
小米


  這是一個追求愛情的城市,也是展現的時代,每個「愛」「現」族除瞭勇於更新自己的愛情之外,更應該擁有自己的愛戀博物館,不定期舉辦愛情成果及收藏品展覽。

  如果你活得夠炫夠精彩,馳騁愛情王國,就絕對有資格和本書作者李欣頻一樣,建構自己專屬的愛戀博物館,陸續推齣一係列的各種主題展示。

  從李欣頻一字一句,一幅幅的素描攝影,手抄稿,腦內革命的創意,幾年獨創風格的創作經營下,一磚一瓦的蓋起瞭她的愛戀博物館。依照她嘔心瀝血之作,至今已有五大主題館,分彆是廣告文案,旅行攝影,美食創作,網路創意,及愛情/文學。各主題館之內,各有分館,至今已多達十七個分館。這本精彩絕倫,拍案叫絕的《戀物百科全書》,排行第十八分館。其中奇珍異品,絕妙好詞,令人目不暇給。

  第十八分館究竟珍藏瞭哪些秘密?情人的斷指,或者外星人寄來的情書?或者讓你激情澎湃的巧剋力?作者的巧思安排,加上豐富幻想力,一些些的自我調侃,李欣頻再次成功的完成這本著作,增添瞭許多令人莞爾一笑的描述,她不僅是文字的創作人,更是活生生的都會纔女。擁有十八分館的各類著作,這次我們該如何推門而入,一窺其中之奧秘,享受她為讀者巧思構想的陳述擺設,女巫的麵具?情人身體?還是她的戀物版圖?

  從目錄開始就引人入勝!〈愛情暴君的情人手環〉,〈考究情慾的上海性博物館〉……,光看這些標題足以讓人留連忘返。李欣頻作品的迷情吸引力,遠超過「欲望城市」四大美女給你的迴眸一笑。不要忘瞭,我們都生活在情愛欲望的迷魂陣當中,沒有女巫作法避邪,愛情很快降至絕對零度。如果你細讀《戀物百科全書》裏的枝枝節節,會恍然大悟,原來愛情也有解剖學。

  「我喜歡俊美男人的細節,所以我想開一門『情人身體學』,自己選各式各樣的情人身體做為教材,依精彩程度,安排一學期或一學年的課程,做一場場不用手術刀、卻可以逐部微細分析研究的大體解剖。」

  瞭解愛情,先解剖情人,無刀無血,卻是手到擒來,栩栩如生的擺設在目光之前,任你欣賞。無論視覺,觸覺,無一不是感情最精粹、反應最靈敏之細胞,這些逐一描訴的「愛情的身體教具」,早已化成作者愛情年代的圖騰與象徵。

  欣頻寫書,絕不是單純的寫寫文字,擺擺圖像而已。作傢悲天憫人的情懷(不是每人都有的),會讓她想解救飄浮情海的男男女女,以她女性細膩的筆觸,緩緩道來,為何愛上男人的俊美,「有時隻因為他的手細長而美,然後就盲目地愛上他的靈魂。有的是因為掉進他的眉宇眼眸之間,然後就愛上他的一切。」並非我諂媚的形容她偉大的創作情懷,而事實是,在太多的當下作品中,男人所代錶的隻是欲望與性彆而已。《戀物百科全書》將男人如珍品般收藏,下一季戀愛的男人幸福瞭!

  但她仍然提醒戀愛中的男女,注意自身品管安全,以免被退貨,渾然不知。愛情的謠言在女孩子之間傳播甚速,如果你不知道〈愛情遺腹子的洋娃娃〉的故事內容,就不要隨便答應情人要求的洋娃娃,因為你即將成為愛情烈士瞭。

  「我成瞭收集娃娃癖的單親媽媽——如果你與我交往瞭一陣子後,聽到我溫柔地嚮你要一個洋娃娃,那錶示我已經準備要跟你分手瞭。」這本書記載瞭作者上山下海,走遍天涯海角,大小店鋪,可吃不可吃的,都收集於此。這些物品從原産地,等著作者發現,飄洋過海,小心嗬護的收養在她生命旅程日記的博物館。每件物品,從陌生到熱愛,以至於迷戀,作者加諸瞭多少生命,使其活化將她年輕女子的私房話,逐一烙印進去。若愛慕她的男人看到這些戀物,必會視其為愛情原配,即使死亡,還佔瞭她內心深處某一部位,無法觸及,一種無法與之爭寵的失落感。

  在創作的年代裏,欣頻將流動的自我情感,成形而凝固在本書的諸多收藏物品上,寫成《戀物百科全書》。即使隻是戀物,其實也是戀己愛人的投射。如果旅行是認識世界的方法,那麼戀物記載就是她走入自己內心世界的旅程。加拿大名小說傢李歐納.科恩曾經寫過:「我不要成為一顆星星,無所事事,隻等死亡。請讓我飢餓,這樣我就不會成為靜止點,這樣我就可以分辨樹木多采多姿的生命。」要成為動態的生命,先保持飢餓,如此你便有愛戀的力量,而且光是愛人仍是修行不足,還要將愛物昇華為戀物,無論新舊情人都會依照生物類、門、綱,收藏在本書內的專門展示區。這樣,你也有瞭一棟博物館,展覽期間,你與作者李欣頻一樣的具有迷人的風采,韆變萬化的生命色彩。

《情慾料理》自序

我不會做菜,但我愛看食譜


  「我愛你」中間的「愛」,一個動詞,讀遍瞭韆年以來的愛情故事。翻開食譜,人對待食物卻有上百種鮮活的態度:剁、切、刨、擀、煎、煮、炒、炸、燴、燜、烤、焗、蒸、熬、燙、醃、烘、醮、燉……如果把這些動詞拿來料理愛情,砧闆上興奮的不隻是舌頭而已。

  愛情要保鮮,刀功要細膩,相處講究火候,平日擅長紅燒情慾,忠誠原汁原味,齣軌口感十足。我不會做菜,但很愛看食譜,上韆種各式料理攤在桌前,句法如詩,料理的步驟像戀愛的節奏,眼睛隨著分解圖片吃進一幅幅色香味俱全的人間風景。

  當芭比在電影中完成瞭一道世紀盛宴,巧剋力情人的菜譜裏記錄一段慾火焚身的愛情,廚房的功夫在情場上一樣適用,作傢寫食譜,人人成為美食傢的時代已經來瞭。

《食物戀》自序

文字創作者的料理宣言
李欣頻


  這本《食物戀》,是我以私密的飲食經驗,完成的圖文創作。我除瞭得自己找製作材料、初步構思、書寫文字外,還要與美術及攝影師沒日沒夜地溝通……,到後來我已經不是一個作傢,反而比較像一個導演,一個專製且患有強迫癥、把所有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同時搞瘋的那種。

  起因是明日報美食旅遊版的主編葉怡蘭,她看瞭我的前一本著作《情慾料理》後,誤以為我是善於料理的美食高手,所以邀我寫美食版的專欄。我不會做菜,也不是口味很刁的美食主義者,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在超市煞有介事地選購食物,我隻不過是在挑哪一傢的調理包比較好吃,哪一個品牌的罐頭比較好配白麵條(我不會用電鍋煮鈑)。

  我什麼都吃,極度好養,不同於常人的是,我對餐桌上的菜單、食器、與父母吃大餐完的海鮮殼骨、餐廳裏有油煙的廚房、書店裏的食譜、超市的完美陳設、齣現食物及料理過程的電影特彆感興趣而已。所以,這一年來,我拎著掏空後還有味道的罐頭、黏著碎屑的零食包裝袋、從冰箱裏撕齣來的保存期限塑膠膜、用過有咬痕的筷子、轉彎處留有殘肉的蟹、蝦、蚌殼……給子欽和國瑾。我就像電影「艾格妮揀風景」(The Gleaners And I)片中的拾荒者,不停地在撿垃圾製造自以為是的藝術。

  至於《食物戀》這個書名,是我為誠品敦南店樓層命名時就有的想法。我覺得人與食物間的愛戀,也是類食物鏈的連鎖依戀關係:不得不吃,所以三餐藉著各式各樣的食物和進餐儀式,聊慰自己不飽的肉體和一直飢餓的靈魂,持續活著。

  這是我21世紀的第一本書。為瞭它,之前寫過好幾個版本的自序,也因為齣書時間一再延宕而重寫再重寫。《食物戀》你們可以當文案看、當食譜看、當情書看、當日記看,或是換個角度當精神病患的創作看,當潛意識、超意識的電影看都行。我也不知道這本《食物戀》,會不會又像上一本書那樣,讓顧名思義的書店員放在食譜區,被想真正煮一頓可以溫飽的傢庭主婦「過目不望」。

  感謝葉怡蘭的靈感,感謝黃子欽的廚藝,感謝梅國瑾的火候,感謝昭文把宴客排場處理得無懈可擊,感謝賴良珠為初版所做的一切努力,感謝暖暖書屋歐陽瑩讓這本書在絕版多年後,於13年後的今天再次端上來與大傢見麵,感謝我的父母長期無悔地餵養我至今,感謝我的胃口無言地容忍高膽固醇及飲食不正常的脾氣,感謝舊世紀曆經繁鎖與重做多次的摺磨已盡,感謝新世紀以及這本《食物戀》的到來。

  敬祝你們,用餐愉快!

《戀物百科全書》自序

我體內有一座博物館的需要


  班傑明(Walter Benjamin)體內有個圖書館般地,不惜變賣傢産拼命買書,我體內亦感覺到有一座博物館的需要,這座博物館雖然空著,但早已分好類彆等著我去旅行填滿——我以廣告文案的收入,供應自己從28歲以後每年齣國敗傢六次,每次旅行都像是中蠱,買一堆奇怪卻用不到的東西,把傢裏擺得像是精神病患的收藏院。

  我是從旅行裏找齣自己的精神脈絡,在購買中建立自己的物體係,從收藏裏歸納齣自己的戀物信仰。原來沒有打算這麼有條理地逐一公諸於世,畢竟收藏是一件如此私密的事,收藏猶如一個人的癖好,一個人的癮,但ELLE雜誌的慧嫚邀我開一個專欄,當時第一篇〈經絡闆與醫療的性感行為〉,開啓瞭我旅行物件的書寫,後來轉移陣地到瞭TVBS週刊的專欄〈旅行證據——凡走過,必留下帳單,和一個永遠的異國記憶在傢裏〉,在將近三年的書寫纍積之下,已經不知不覺地完成瞭三十多篇,五萬多字的稿量,然後花瞭快一年多辛勞耗盡的美編過程,終於集結齣版。

  旅行時,我以shopping擄掠所有一見鍾情的物件,以擴充自己的戀物版圖。

這是依據陽光法案所公佈:我的戀物情節,我的收藏型錄,我的財産清單,我的百科全書。我以收藏這些物品做為中年後最大的慰藉,一如擁兵自重的諸侯,對外麵的大環境進行一場無言的抗爭,對內則在自己的國度裏進行著宰製、卻互相擁有的行為。

  旅行仍在繼續,收藏尚未停止,我體內的博物館依然索求無度。

《戀物百科全書》再版自序

旅行癮戒不掉,博物館還在擴建中


  《戀物百科全書》再版瞭,流覽書上的物件,再看看自己房裏的東西,天啊……又多瞭好多東西,比方:在香港海港城買的分類廣告床單、義大利買的心經床單、京都買的心經杖與白色書包、印度買的彩色僧背包……,很想搬到一個更小的房子,或是乾脆搬到廟裏去住,這樣就可以徹底戒掉我永無止盡的旅行購買癮。

  感謝買瞭這本書的讀者如你,當你開始閱讀,你就成瞭我告解的對象;你閱讀這本書的場所,就是隻有我倆獨處的告解室,說著關於我的欲望、我的敗傢、我的戀物、我的興奮、我的墮落、與我的懺悔。

圖書試讀

《情慾料理》
 
初戀食譜
 
摘取長在葩島火山灰坡地的丁香,
磨入初開的愛情豆蔻,
青春的肉桂,
思念的小茴香及生津辣椒粉,
搭配羞澀桂皮、新鮮芫荽子、催情五香、靈活八角、浪漫花椒等調劑輔味,
讓丁香更顯麻辣濃艷,
再將上述材料煨煮羊肉,直到膠質釋齣,
以香味馴服肉的生猛騷味。
 
甜中帶辣,素中見艷,口感帶勁,
起鍋前略加想像力滾一滾,熄火後再加上生死相許以壯聲色。
 
品味期間所發生的心悸、興奮、焦慮、歇斯底裏、
心神不寜、煩躁失眠的諸多情緒後遺癥,
純屬正常現象,請安心食用,
以免錯過品味青春的最佳時刻。
 
《食物戀》
 
女巫廚房裏的神秘菜圃
 
我需要的香菜、蔥、蒜、薑……
全都種在廚房裏瞭。
 
Repeat著巴哈音樂的明亮廚房,
這些安靜仍有生息的草本植物,
讓火爆慣瞭的油煙空間,有氧地沉靜瞭下來。
 
一張全透明的塑膠掛布,
一格格可以看它們生根發芽的培養袋,
一整牆綠意盎然的平麵菜圃,
空氣、水和忽晴忽陰的豐富時光,
讓它們長成一幅生動的活壁畫。
 
我還打算照伊莎貝拉.阿言德的《春膳》中所提,
赤足濟貧修女院開列
有催情嫌疑的香草與香料禁用黑名單,
在這裏解禁、種植,
盡情發芽:
女巫調製飛行靈藥的芹菜、
給鰥寡孤獨者興奮的鬍椒、
生食必用、掀起熾熱的薑、
麻痹人理智的丁香、
挑逗欲望的大茴香子、
海地巫毒教眼中,最有生殖力的九層塔、
重振中年士氣的薄荷、
治療冷感的芥末、
烹煮海鮮蚌類最艷美、
亞曆山大大帝浸泡用的調情番紅花……。
有魔力的食材齊備,
隻要臨時起意,就可以隨地採取。
 
這是女巫專用的神秘料理處,
如果你聞香而來,
一定有事。
 
這些香料都有邪惡的靈魂,
在廚房裏待久瞭,
請不走的慾望,
會讓你及你的情人,
縱慾魂迷不堪設想。

用戶評價

评分

《戀物百科全書》這本書,絕對是顛覆瞭我對“物品”的認知。李欣頻以一種近乎哲學傢的視角,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我們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實則承載著無數故事和情感的物品。她不是簡單地羅列物品,而是挖掘它們背後隱藏的文化、曆史、以及與我們個體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這本書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每一頁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她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遺忘在角落裏的物件,發現它們身上所蘊含的獨特價值和生命力。我特彆喜歡她對於“戀物”這個詞的解讀,它不是一種占有欲,而是一種對物品的尊重、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一種對過去時光的留戀。讀這本書,仿佛穿越瞭時空,與無數的物品進行瞭一場跨越時代的對話。它讓我明白,每一個物品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靈魂,而我們與這些物品的互動,其實也是在與我們自己、與我們的過往、與我們所處的文化進行對話。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物品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我們如何與這個世界建立更深層連接的書。

评分

《食物戀》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不同於一般的美食書籍,它更像是一部關於食物與情感的史詩。李欣頻用她那如同魔法般的文字,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有初戀時,小心翼翼為喜歡的人做一份便當的青澀;有熱戀中,用香料點燃激情的火花;也有失戀後,獨自品嘗一杯熱茶,療愈傷痛的靜謐。她將食物的每一個分子,都賦予瞭情感的溫度,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仿佛也能嘗到那份愛戀的味道,感受到那份思念的重量。書中對於食材的描述,不再是簡單的營養成分,而是充滿瞭故事和情感的載體。她教會我們,食物不僅是果腹之物,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是承載記憶的容器。我特彆欣賞她對待食物的那種虔誠和熱愛,她讓食物擺脫瞭冰冷的科學定義,迴歸到最本質的、充滿人情味的維度。讀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食物的關係,也讓我更加懂得,如何用愛去烹飪,用愛去品嘗,讓每一次用餐都成為一次與美好迴憶的重逢,一次與內心真摯的對話。

评分

李欣頻的這三本書,構成瞭一個完整而迷人的“感官宇宙”。《情慾料理》讓我驚嘆於文字可以如此生動地描繪齣食物與身體、與靈魂之間的連接,那種赤裸而熱烈的情感錶達,讓我重新認識瞭“情慾”的廣闊內涵。《食物戀》則將這種情感的細膩度推嚮瞭極緻,它讓我看到,原來餐桌上的一蔬一肴,都蘊含著深厚的情感故事,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溝通橋梁。《戀物百科全書》則像是為這個宇宙添加瞭時間的維度,它讓我們意識到,那些靜默的物品,纔是我們生活軌跡最忠實的見證者,它們承載著迴憶,也摺射著我們的成長。讀這套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李欣頻總是能找到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最貼近生活本質的元素,然後用她獨到的眼光和文字,將它們放大,讓我們看見它們隱藏的光芒。她不是在教我們怎麼做菜,怎麼收納,怎麼去“戀物”,而是在引導我們如何更好地去“感受”生活,如何更深層地去“連接”萬物,以及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去認識和愛自己。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心靈旅行,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

讀完李欣頻的《情慾料理》後,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食譜,不如說是一場關於感官與欲望的深刻探索。李欣頻以她獨有的文字魅力,將烹飪過程描繪得如同纏綿的愛情故事,每一個食材的選擇,每一次火候的掌控,都充滿瞭情欲的暗流湧動。我尤其喜歡她對於“情慾”二字的解讀,它並非僅僅指嚮身體的歡愉,更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情、對生活細節的沉醉,以及對自我認知的釋放。書中那些充滿詩意的標題和描述,比如“用舌尖品味暗戀的酸甜”、“讓味蕾成為情慾的探險傢”,無不撩撥著讀者的好奇心。她將食物與情欲巧妙地聯係起來,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日常的餐桌,原來在每一口食物中,都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激情。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進行瞭一場心靈的 SPA,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打開瞭內心深處的感官之門,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份對生活的熱愛與情欲,注入到自己的日常之中,讓生活變得更加鮮活,更加有滋味。李欣頻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喚醒我們內心沉睡的感知,讓我們重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濃烈。

评分

閱讀李欣頻的“時尚感官三部麯”,就像是經曆瞭一場身心靈的全麵洗禮。從《情慾料理》中對生命力的感官喚醒,到《食物戀》中對情感與食物的細膩描繪,再到《戀物百科全書》中對日常物件的深度挖掘,每一本書都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她不拘泥於傳統的知識體係,而是以一種非常個人化、感性化的方式,去解讀生活中的各種元素。她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變得新奇而充滿意義。我尤其欣賞她那種“從生活齣發,迴歸生活”的創作理念。她不是高高在上地傳授理論,而是用自己最真實的生活體驗,去觸動讀者的內心。讀她的書,讓我不再滿足於錶麵的理解,而是渴望去深入地探索,去感知,去體驗。她鼓勵我們用“心”去生活,去感受,去愛。這套書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啓迪,讓我開始更加積極地去擁抱生活,去發掘生活中的美好與驚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