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走南闖北的加拿大華裔廚師
堅持隻用天然調味做齣上盛美味
他相信健康的食物也可以很好吃
繼上一本”一把鹽”之後
這次將帶領讀者把味蕾延伸至各界各國
從日本壽司、墨西哥餅、美國火雞、
到法國的鴿胸、提拉米蘇
帶你一窺這些食物的文化,烹調的初衷,
以及作者的私房食譜,
讓你在傢也能製作齣安心可口的異國美食
你知道透過蔬菜的中文名就可判斷它最初齣身何處?有「鬍」字的多半是兩漢魏晉時期由西北陸路一帶小國引進的;「番」代錶通過海洋貿易而得來的物種;「洋」則多指清代以後從西方引進的品種。
辣椒最早在七韆五百年前就被中美洲當作調味作料,明代末期,菲律賓的番椒傳入中國和朝鮮。番椒,就是現在的辣椒。在此之前的幾韆年飲食傳統裏,中國一直隻有辛(也就是薑、花椒和鬍椒),沒有辣。因此辣椒剛進入中國時,一度被當作觀賞植物。
十五世紀,阿拉伯國傢葉門摩卡城周邊的一傢寺院,將咖啡果實製成飲料飲用。此後一百多年,咖啡樹的種植一直被葉門人掌控,為瞭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産權,從葉門齣口的咖啡都經過熬煮或不育處理。一六七○年,一個印度人冒著生命危險,將七顆生咖啡豆用膠帶綁在胸口,走私到印度開始種植咖啡樹。咖啡樹在印度種植成功,生産齣來的咖啡豆被義大利商人買走,傳遍整個歐洲,接著是印尼,整個美洲,催生瞭現代咖啡的飲用風潮。
而法國菜裏稱王的鵝肝,其實不是法國人發明的,鵝肝的養殖技術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代……
在新書《好食,無國界。迴歸自然纔是最好的養身之道》裏,左壯為許多大傢習以為常的食物和食俗找源頭,也帶大傢跟隨他的旅行腳步食貫東西。他探討時下爭議不斷的食安熱門話題,鼓勵大傢在傢「埋鍋造飯吃自己」,並貢獻拿手食譜。
是一本結閤食藝與食尚,讀來饒富趣味和知識性的新飲食文學書。
好食,無國界。迴歸自然纔是最好的養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