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一种错觉般以自我为中心的旋转物,
其旋转来自无数外力的鞭打、策动,
这种状态像极了创作中的自己。
高俊宏的艺术,每十年是一大步。 最早的艺术,开始于1993年进入国立艺术学院。就学时期与同辈创作者,以身体进行创作,一直持续到毕业、入伍,2000年9月退伍后进入社会。2004年他将过去十年的创作,集结出版了图文书《Bubble Love》,以此告别第一个十年,并踏入另一个十年的创作。
作者描述自己近十年的创作状态:「就像傅柯(M. Foucault)在《主体解释学》里说的『陀螺』:一种错觉般以自我为中心的旋转物,只是这陀螺的旋转,其实是来自无数外力的鞭打、策动。」
在自转着并旋转着的状态中,2007年他开始在废墟创作,2011年踏入重现废墟之旅,这段旅程后来开展出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场景――2012年《汤姆生计画》、2014年《废墟影像晶体计画:十个场景》,「废墟影像晶体计画」并获第12届台新艺术入选奖。
「无论高俊宏从前的作品有多无效,在真实场景与其中行动者表演之间的缝隙中,它们仍撑开了一点什么。」
究竟高俊宏是什么样的艺术家?他近十年的艺术叙说了什么、撑开了什么?对应了哪些外力――社会力量的鞭打、策动?一位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生命,如何从作品中一步步过渡,从虚无走向饱满?在这本艺术创作书写与档案的结集中,他将为读者现身说法。
名人推荐
蔡明亮、陈界仁、吴玛悧、姚瑞中、郑慧华、龚卓军等 高俊宏绝对是台湾最重要的艺术家,没想到我竟然在废墟里发现他。──蔡明亮
阅读高俊宏,像历经一场身体的大爆炸。他既像一部认命的在轴承上来回穿梭的古董打字机,也同时飞越在东亚不同的时空。他让被践踏过、变成死寂的生灵、场所,一起发出怒声,而且不断回盪在当下;他以倒退引我们进入未竟之地。──吴玛悧
当被压迫者、弱势者、失败者们不再失语,自怜于镜中之像的历史哀怨面貌将无比灿烂。──姚瑞中
高俊宏扎实而深刻的田野,以身体、经验、足迹踏查那些被掩蔽的东亚近代反抗历史,并以此拓展可能的文化、历史对话的频谱。他的思索细腻,笔调绵密,关注于共振、彼此能牵动的细微历史精神状态,使潜流中的「诸众」以具体的事件、言语、行动显影。作为身体行动方式之一,高俊宏以文字潜力召唤出重省这危机时代的力量。──郑慧华
高俊宏发明了一具安那其身体,以行走为方法,像一只莫比斯环上爬行的蚂蚁,在反覆穿梭东亚现代的长时过程中,一点一滴硬是将它们拼接了起来。──龚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