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圖書館

專門圖書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圖書館學
  • 信息管理
  • 專業圖書館
  • 知識管理
  • 情報學
  • 文獻資源
  • 圖書分類
  • 信息檢索
  • 學術研究
  • 館藏建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專門圖書館(Special Library)」為圖書館五大類型之一,因其設置機構、館藏資料及服務對象等,均有其特殊性(Specialty),且與國傢、公共、大專校院及中小學等四種類型圖書館不同而得名。

  專門圖書館,係指由政府機構(構)、個人、法人或團體所設立,以特定人士為主要服務對象,蒐集特定主題或類型圖書資訊,提供專門性資訊服務之圖書館。

  本書曆述一甲子以來在颱灣地區七大類型專門圖書館的篳路藍縷的發展與日益演進,即由1940年日人所設南方資料館、到光復後美國新聞處圖書館迄今近60年來各重要專門圖書館的發展沿革及特色皆有著墨。

  本書首先論述專門圖書館的沿革發展、設置類型、資源服務、現況睏境等;然後分彆就政府機關、醫學、工商、大眾傳播、宗教及其他等類型圖書館,說明其各該主要的圖書館發展曆程與主要活動。對於圖書館學會所成立的專門、醫學、神學等圖書館委員會成立、活動項目等有專章加以闡述。並有對其的迴顧及未來展望,以期介紹完整的專門圖書館,以饗讀者。
深入城市肌理:一部關於社區營建與社會連接的深度觀察 書名: 城市微光:重塑鄰裏關係的在地實踐 作者: [虛構作者名,例如:林文遠] 齣版社: [虛構齣版社名,例如:遠見文化] --- 內容簡介: 在高速城市化和信息爆炸的時代洪流中,我們目睹瞭城市空間的日益疏離和人際關係的碎片化。人們居住在同一棟高樓裏,卻可能從未真正認識彼此。本書並非探討宏大的城市規劃藍圖,而是將目光聚焦於城市最細微、最基礎的細胞——社區。它是一部關於“在地性”和“人情味”的田野調查實錄,旨在揭示如何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重新點燃鄰裏之間的溫暖與連接。 本書的核心議題是:一個健康的城市,其力量源泉並非摩天大樓的數量,而是其內部緊密編織的社會網絡。 作者林文遠,一位資深的城市人類學傢兼社區規劃師,用超過十年的時間,走訪瞭全球不同類型的大都市,深入考察瞭那些看似平凡、卻在悄然進行社區復興的角落。他摒棄瞭冰冷的統計數據和宏觀政策分析,轉而采用“參與式觀察”的方法,記錄下那些鮮活的個體故事和草根運動。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層層遞進地剖析瞭“社區連接”的復雜性與可行性: 第一部分:消失的街道:現代城市中的原子化生存 本部分首先描繪瞭當代城市生活的典型圖景:高效率、高便利性,卻伴隨著深刻的孤獨感。作者考察瞭“臥室社區”的興起,探討瞭通勤時間對鄰裏互動的影響,以及數字化生活如何取代瞭麵對麵的交流。他分析瞭公共空間(如公園、廣場、社區中心)在現代規劃中如何被邊緣化,或者被過度商業化,導緻它們喪失瞭作為“第三空間”的真正功能。 核心觀點: 現代城市規劃的“效率優先”原則,往往是以犧牲“社會效率”(即人與人互動的效率)為代價的。 第二部分:微觀的革命:從“住戶”到“居民”的身份重塑 這一部分是全書的轉摺點,作者將視角轉嚮那些拒絕被同質化的實踐者。他記錄瞭世界各地的小規模實驗: 柏林的“共享屋頂花園”: 探討瞭如何通過共同維護一塊綠地,打破不同年齡層住戶間的隔閡。 東京的“睦鄰互助小組”: 記錄瞭在老齡化社區中,年輕人如何自發組織起來,提供“時間銀行”式的互助服務,取代瞭正式的社工體係。 香港老城區的“樓梯間圖書館”: 展示瞭如何利用垂直空間,創造非正式的知識共享與情感交流的場所。 作者強調,社區復興並非依賴大型政府項目,而是源於居民對“擁有感”和“歸屬感”的渴望。他詳細剖析瞭“身份重塑”的心理機製——當一個人從一個被動的“住戶”轉變為一個積極的“居民”時,他纔開始對周遭環境産生責任感和情感投入。 第三部分:連接的語法:看不見的社會資本運作 本章深入探討瞭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在社區層麵的具體錶現形式。作者藉鑒瞭普特南(Robert Putnam)的理論,但著重於解釋如何通過具體的日常行為來積纍和維護這些“信任的儲備金”。 “弱連接”的力量: 通過對咖啡館常客、固定菜市場攤販的觀察,作者指齣,那些不緊密的“弱連接”,往往是信息傳遞和危機響應中最有效的橋梁。 共享經濟的非物質維度: 探討瞭工具共享、技能交換(Skill-sharing)等活動,如何不僅節約瞭資源,更重要的是,重塑瞭鄰裏間的“人情債”和相互依賴感,這是市場交易無法替代的。 衝突管理的藝術: 社區中必然存在摩擦。本書誠實地記錄瞭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的居民之間如何通過非正式的調解機製(如社區會議、非正式的鄰裏仲裁)來解決矛盾,從而鞏固而非破壞瞭關係。 第四部分:空間的反抗:將街道奪迴給步行者 城市空間設計是影響社區活力的關鍵因素。作者對一係列成功的“戰術城市主義”(Tactical Urbanism)案例進行瞭細緻的描述。 “填補空隙”的策略: 研究瞭如何利用城市中的廢棄地塊、閑置車道,通過快閃活動(Pop-up events)、臨時塗鴉、移動式座椅等低成本手段,迅速激活沉睡的公共空間。 街道的“慢化”實驗: 記錄瞭數個城市如何通過縮窄車道、設置社區花壇等方式,有效地降低瞭車速,將街道從交通通道轉變為社交場所。 透明建築與公共視綫: 考察瞭建築底層設計如何影響鄰裏之間的“自然監督”(Eyes on the street),探討瞭如何通過設計,鼓勵居民將私人生活嚮公共領域開放,增加安全感和互動性。 第五部分:可持續的溫度:如何讓連接持續下去 成功的社區實踐往往難以持久。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著眼於“製度化”與“非製度化”之間的微妙平衡。作者提齣瞭維護社區活力的幾個關鍵要素: 1. 中立的協調者(The Anchor): 社區中需要一個不帶偏見、非官方的組織或個人,作為信息樞紐和情緒緩衝器。 2. 清晰的入場機製: 如何讓新搬來的居民快速融入,避免“老住戶俱樂部”的排他性。 3. 慶祝差異: 強調社區的生命力在於其多樣性,成功的活動設計必須能容納不同的信仰、習俗和作息時間。 《城市微光》提供瞭一個充滿希望但又務實的視角。它告訴我們,重塑城市連接不是一個終極目標,而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需要持續投入精力和善意的日常過程。這本書不提供標準化的模闆,而是提供瞭一套觀察世界的全新方法論——學會聆聽你所在街道的低語,發現隱藏在日常瑣事中的巨大能量。對於城市規劃師、社會工作者、熱心市民,乃至每一個渴望在都市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來說,這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行動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受榮


  畢業於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獲頒博士學位,並榮登國傢高等考試教育行政人員與甲等特考研考人員等類科金榜。早年曾任教雲林成龍國小、颱南市忠孝國中,自1975年高考及格後,轉服公職,曆任立法院議事組科員、專員、科長、經濟委員會簡任秘書、專門委員及教育委員會主任秘書、國會圖書館館長及參事等要職,總計38年。公餘曾兼任國立颱北科技大學、國立颱灣科技大學、國立颱北教育大學、颱北市立教育大學及世新大學等校副教授,樂於傳道、授業、解惑,與年輕朋友分享知識、教育理念與學佛經驗。

王郭章

  現任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戲麯欣賞」及「周易經傳釋義」講師、新竹市文獻委員會委員,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中文係,獲頒碩士學位。專長領域為:行政管理、地方文史、戲麯研究、易經。曾任新竹國際商業銀行總行文書科長、高級專員兼秘書室副經理、華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華婉兒童圖書館館長、《新竹市誌‧金融篇》、《續修新竹市誌‧金融篇、交通篇、工業篇、曆史勝蹟篇、藝術篇》、《峨眉鄉誌‧曆史篇、地理篇、教育篇、政事篇、經濟篇》撰稿人。

王惠玫

  自2001年起服務於歌德學院(颱北)德國文化中心圖書資訊館圖書資訊組組長迄今,畢業於輔仁大學德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德國特裏爾大學(University of Trier, Germany)日爾曼語言文學博士研究;具德國慕尼黑歌德學院(Goethe-Institut Munich, Germany)專業德語教師進修證書。自1996年起任教於輔仁大學德語係兼任講師迄今,教授大一、大二的德語語法、德語作文。

吳如容

  時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綜閤企劃組組長,綜理傳統藝術創新發展推動計畫之研訂、傳統藝術之實體館藏、數位典藏暨齣版計畫,及傳統藝術智慧財産權管理等業務。

李孟娟

  現任外貿協會服務業推廣中心副主任,畢業於颱灣大學經濟學係,外貿協會貿易人纔培訓中心貿易人纔養成班英語組結業。曾任颱灣全錄公司客戶服務代錶、外貿協會新竹辦事處專員、舊金山颱灣貿易中心專員、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資料服務組組長。

李健英

  時任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醫分館主任,曾任成大圖書館採編組主任、典藏組主任;及擔任第33-34屆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醫學圖書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李淑貞

  現服務於力晶科技品質管製部,畢業於國立颱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獲頒碩士學位。

李婷媛

  現任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資料服務中心組長,大學及研究所均就讀於國立颱灣大學圖書資訊學係,並獲得碩士學位。目前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專門圖書館員會委員。學術專長為:使用者資訊行為研究。

林淑玲

  現任國立國父紀念館孫逸仙博士圖書館專員,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係。曾任職於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自圖書館人工作業世代跨越至自動化世代。

林荷鵑

  現任基督教颱灣浸會神學院圖書資訊中心主任。畢業於國立颱灣大學圖書館學係與研究所,曾任職於國立颱灣大學法學院研究圖書館。在學與任職期間,即對於學術圖書館的讀者服務館員,如何能在讀者需求逐漸多元化的趨勢中,提供更專業的讀者服務有濃厚興趣;碩士論文題目為,大學圖書館設置學科專傢之研究。

林愉珊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醫學分館館員,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係、國立颱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獲頒碩士學位。曾任職颱灣大學醫院圖書室專員、陽明大學圖書館典閱組組長。

林義娥

  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簡任編審兼圖書館主任,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獲頒碩士學位。

邱子恒

  颱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現任國傢圖書館編纂 (2013年10月起藉調兩年)。畢業於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 Syracuse University碩士班、國立颱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分彆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職於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係、黎明工專共同科、颱大醫學院圖書館,之後任颱北醫學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十年,亦是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係和國立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之兼任教師。學術專長為:知識管理與知識組織、醫學資訊學、資訊傳播機構管理、資訊組織等。

洪麗君

  現任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執行祕書、《料理‧颱灣》雜誌副主編;畢業於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係,獲學士學位。

鬍豫湘

  現任颱北榮總圖書館館長。畢業於淡江文理學院教育資料科學學係學士班,颱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班。曾任景文高中教師及中山科學院資料管理員,並自2006年起兼任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醫學圖書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迄今。

孫玲俐

  現任職於中國鋼鐵公司技術資訊中心,畢業於國立颱灣大學圖書館學係,獲學士學位。

張永瑜

  時任職於經濟部智慧財産局圖書室。

張賢淑

  現任颱灣神學院圖書館館長(即將於2015年8月1日退休)。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係碩士班,獲得碩士學位。專長領域為:館藏發展、讀者服務、圖書館行銷、圖書館管理與行政、圖書館規劃等。曾任職於國立颱北大學圖書館期刊、西編館員,颱北藝術大學圖書館讀者服務組組長、自動化係統管理者。自2007年擔任颱灣神學院圖書館館長,2011年擔任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神學圖書館委員會主任委員迄今。

莊秀禎

  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圖書館館長,畢業於國立颱灣大學圖書資訊學係獲得碩士學位。專長領域為:圖書館行政管理、圖書資料分編及徵集、經曆圖書館自動化及係統置換經驗。曾服務於基隆文化局圖書館約聘編審。

郭美玲

  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館學係,自1993年起任職於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管理師迄今;於1990-1993年曾任海軍官校研究助理。

陳姵樺

  現任國立交通大學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數位教學企劃助理,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曾任職於中華信義神學院圖書館。

陳偉仁

  玉山神學院圖書館館長 現己退休。畢業於Yal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 (M. Div.)   ,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 L. S.) 。 曾任職於   Hartford Seminary. Emory University. Pitts Theology Library. Assistant Librarian. 退休後迴颱任職於玉山神學院圖書館. 現已退休。居住於Seattle, Washington.

陳淑媛

  現任公共電視颱中市公服暨行銷部發行組代組長,畢業於輔仁大學夜間部圖書館學係及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獲頒Master of Art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曾任公共電視颱圖書館召集人、公共電視颱節目部製作人、洪建全視聽圖書館主任。

陸美敏

  現為聖光立菁圖書館館員。畢業於聖光神學院基督教教育學士。民國79起擔任採編、典藏。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51-53屆神學圖書館委員會委員。

黃後儀

  現任財團法人中國生産力中心館員,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係。曾任職岱華科技派駐國傢圖書館期刊組主題編目人員、颱北市立圖書館館員,現職財團法人中國生産力中心已逾10年。

黃香梅

  現任行政院大陸委員企劃處科長,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取得行政管理碩士學位,所學領域著重於公共管理、組織管理及運作、大陸研究等。曾任職於颱北市市立啓聰學校。

黃運泰

  現任中華信義神學院墨蘭頓圖書資訊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神學圖書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係,獲學士學位;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獲頒碩士學位;中華信義神學院道學碩士(進修中)。曾任中華信義神學院圖書館館員、颱灣神學圖書館協會主任委員及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神學圖書館委員會主任委員。

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

  成立於2010年8月。延伸誠品原有的核心價值及能力,基金會以推廣閱讀為核心使命,「有書讀、愛讀書、讀好書」為目標,將誠品二十多年來所纍積的文化資源擴大整閤迴饋社會,期望灑下書的種子、灌溉閱讀習慣的養分,隨著時間的驗證,能在這片土地上耕耘齣遍地書香的人文社會。

鄒傢彥

  時任職於愛盲基金會中區資源中心兒童圖書館。

劉永蕙

  現任颱北基督學院圖書館館長,畢業於國立颱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班。曾任職於颱大醫學院圖書館、華夏技術學院圖書館組員、基督書院圖書館組員、組長。

劉美玲

  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館學係、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Oshkosh分校)圖書館學研究所。專長領域為:圖書館學、目錄學、圖書史等。

劉書萍

  現任信誼基金會親子館館長,畢業於輔仁大學兒童與傢庭學係,獲頒碩士學位。曾任信誼基金會小袋鼠說故事劇團團長、颱灣閱讀協會理監事、內政部兒童局「擴大推動弱勢傢庭兒童及少年社區照顧服務計畫」社工員暨誌工培訓巡迴計畫~說故事技巧專業課程講師。

蔡明灑

  現任新竹朗朗小書房負責人,畢業於颱北藝術大學研究所,獲頒美術史學碩士學位。曾任貓頭鷹圖書館館長,龍華科技大學、亞東技術學院藝術與人文課程講師,林口社區大學、新莊社區大學繪本課程講師。

蔡榮姬

  現任中颱神學院圖書館主任。畢業於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係、中颱神學院聖工碩士科。曾任職於錫安國際公司(業務專員)、中颱神學院(院務秘書、專業館員)。

賴嶽貞

  現任國立颱灣美術館圖書資料組專員,畢業於國立颱灣大學圖書館學係及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獲頒碩士學位。

謝傢平

  現任財團法人國傢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企劃組管理師,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館學係,獲得碩士學位。學術專長為:資訊服務規劃管理與行銷、館際互藉、産學閤作等。曾任行政院國傢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計畫人員與助理研究員、財團法人國傢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副研究員。

釋自衍

  現任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係碩士班(2000年)。自1987年1月始服務於佛教圖書館至今,緻力於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於1993年始擔任佛教圖書分類法擬定召集人,帶領佛教圖書館完成《佛教圖書分類法》中英文版及使用手冊,又緻力於推動佛教圖書館的館際閤作及佛教資源數位化,完成「佛教圖書館期刊聯閤目錄」,「佛教圖書館書目整閤查詢係統」等,並擔任《佛教圖書館館刊》雜誌主編(1995-)、《佛教圖書館電子報》主編(2001-)、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專門圖書館委員(1994-)、颱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諮詢顧問(2009- )。

主編簡介

王珮琪


  現任美國在颱協會美國資料中心館長,畢業於美國聖約翰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獲頒碩士學位。學術專長為:圖書館行政管理、美國政府齣版資訊管理。曾任職美國文化中心圖書館副館長,行政院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係統分析師、助理研究員。

劉春銀

  現為退休人士兼文字工作者,畢業於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係圖書館組。學術專長為:圖書館行政管理、政府齣版品管理、圖書館技術服務規範(機讀編目格式、主題詞錶、分類法及編目規則)研訂、專題目錄及參考工具書編輯等。曾任職於颱北縣立江翠國中、行政院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國傢圖書館編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審兼圖書館主任。

圖書目錄

百年專書編輯委員會
百年專書編輯委員會序
王序
主編序
主編、作者簡曆

第一章 綜論/劉春銀
第一節 沿革與發展
第二節 設置與類型
第三節 資源與服務

第二章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各專門圖書館委員會之設立與發展
第一節 專門圖書館委員會/劉春銀
第二節 醫學圖書館委員會/邱子恆
第三節 神學圖書館委員會/黃運泰

第三章 各類型專門圖書館/劉春銀等 編撰
第一節 政府機關圖書館/劉春銀 編
第二節 醫學圖書館/邱子恆 編撰
第三節 工商圖書館/李婷媛 編撰
第四節 大眾傳播機構圖書館/劉春銀、陳淑媛 編撰
第五節 宗教團體圖書館/釋自衍、劉春銀、黃運泰 編

圖目次
圖2-1 參加「颱灣地區善本古籍管理與實務座談會」齣席人員閤影留念(民國83年4月30日)
圖2-2 醫學圖書館委員會建置之「醫學圖書館資訊網」
圖2-3 醫委會20週年紀念特刊
圖2-4 醫委會30週年紀念特刊
圖3-1 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大門入口
圖3-2 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圖書開架閱覽區及電腦檢索區
圖3-3 宜蘭傳藝園區圖書館典藏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之「布袋戲『小西園――許王』技藝保存計畫」成果資料
圖3-4 颱灣音樂館資料館收錄瞭許常惠民歌採集運動之音樂檔案及詮釋資料 (許斌 攝)
圖3-5 經濟部智慧財産局圖書室內部擺設
圖3-6 我國醫學圖書館類型分布圖
圖3-7 2008年MLA年會參展海報
圖3-8 2011年MLA年會參展海報
圖3-9 資策會資料中心平麵圖及館捨空間照片
圖3-10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圖書館內部擺設
圖3-11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內部擺設
圖3-12 外貿協會全颱各館聯絡資料及颱北貿易資料館照片
圖3-13 颱北貿易資料館服務照片
圖3-14 中央通訊社總社設於颱北市鬆江路「誌清大樓」
圖3-15 誌清大樓左大門上的中央通訊社題字
圖3-16 誌清大樓一樓大廳內的蕭同茲銅像
圖3-17 早期基督書院Christ’s College行政大樓照片。民國52年峻工
圖3-18 基督書院禮拜堂照片。民國58年興建,民國90年擴建
圖3-19 賈嘉美紀念館。民國76年竣工,圖書館位於地下一樓
圖3-20 聖光立青圖書館
圖3-21 聖光神學院早期圖書館的內部陳列
圖3-22 聖光神學院早期期刊室的中、英文期刊
圖3-23 聖光神學院前後任戴賴恩與尤佩珊館長
圖3-24 颱灣地區宗教圖書館管理實務座談會齣席人員閤影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大門口(民國83年9月24日)
圖3-25 美國資料中心同仁在學校作美國教室講座
圖3-26 美國教室推廣至校園
圖3-27 總統馬英九,外交部長,教育部長,僑委會委員長,國父紀念館館長及美國在颱協會颱北辦事處長共同為「孫中山先生與美國展」揭幕。
圖3-28 美國救援總署署長於二二八國傢紀念館(原美新處舊址)參觀「美國人在颱灣足跡展」
圖3-29 美國顧問在桃園快樂國小英語村美國資料專區說故事
圖3-30 美國在颱協會官員跟隨天下雜誌圖書巡迴車為小朋友說故事,推廣美國資料專區
圖3-31 歌德學院Logo
圖3-32 華婉兒童圖書館一樓書區及中文繪本區照片
圖3-33 華婉兒童圖書館二樓書區及英文繪本和期刊區照片
圖3-34 華婉兒童圖書館定期的說故事活動照片
圖3-35 貓頭鷹圖書館透過每月一次的主題書展,讓好書被看見
圖3-36 貓頭鷹圖書館每週三、週六的故事時間歡迎所有的大人小孩一起來享受
圖3-37 風聲、鳥叫與蟲鳴,伴隨著老師精彩的講解,以及大大小小的專注與陶醉
圖3-38 讓孩子看到大人愛書、修書,就是最好的教育
圖3-39 邀請颱中市市長夫人邵曉鈴為愛盲兒童圖書館進行揭幕(民國99年3月7日)
圖3-40 膠膜雙視書(可供明眼者與視障者共同使用)
圖3-41 信誼親子館一隅
圖3-42 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 行動圖書館
圖3-43 誠品行動圖書館 閱讀服務
圖3-44 誠品深耕計畫――建立「師生共讀」的陪伴關係
圖3-45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閱讀」圖書巡迴車

錶目次
錶1-1 民國35年至38年成立的專門圖書館
錶1-2 颱閩地區專門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統計(民國99年12月)
錶1-3 颱灣地區專門圖書館數量統計錶(民國99年12月)
錶1-4 各年度之專門圖書館館數與館藏資料統計錶
錶2-1 中國圖書館學會專門圖書館委員會活動紀要(民國82年-99年)
錶2-2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醫學圖書館委員會曆任主任委員會與副主任委員
錶2-3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醫學圖書館委員會大事紀(民國42年-100年)
錶2-4 醫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研討會課程主題分析錶(民國68年-99年)
錶2-5 醫委會主導海峽兩岸醫圖交流活動一覽錶(民國93年-100年)
錶2-6 神學圖書館大事紀錶(民國91年-100年)
錶3-1 颱灣醫學圖書館事業民國72年-97年間4次問捲調查結果比較錶
錶3-2 我國醫學圖書館數位聯盟發展年錶(民國86年-99年)
錶3-3 2010年問捲調查辨識齣的醫學核心電子資源清單
錶3-4 民國82年教學醫院評鑑標準
錶3-5 資策會資料中心曆史沿革
錶3-6 力晶科技圖書館之曆史沿革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專門圖書館》這本書,我拿到的時候,其實抱著一種“看看就好”的心態。畢竟現代社會節奏這麼快,誰有時間去研究什麼“專門”的事情呢?結果,哎呀,我錯瞭,大錯特錯!這本書簡直就是一股清流,讓我看到瞭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但又異常迷人的角落。它裏麵講到的那些“專門圖書館”,不是我們一般認知的那種圖書館,而是以某種特定的主題為核心,匯集瞭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所有事物,而且是那種極緻的、近乎偏執的匯集。比如,有一個章節講到的是“失落的語言圖書館”,裏麵的內容不是紙本書,而是錄音、手稿,甚至是口述曆史,去保存那些正在消亡的語言。這讓我非常震撼,原來我們以為理所當然存在的語言,背後是如此脆弱,而有人卻在用生命去守護它們。還有些主題更加抽象,比如“夢境圖書館”、“迴憶碎片圖書館”,這真的讓我腦洞大開,開始思考我們大腦裏那些無形的東西,是不是也能被“蒐集”和“保存”呢?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並沒有直接告訴你這些圖書館的意義,而是通過對這些圖書館的運作方式、裏麵的“館員”以及他們蒐集的故事的描繪,讓你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價值。讀完這本書,你會覺得,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瘋狂而又可愛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為我們這個世界留住一些珍貴的東西。

评分

這本書,叫做《專門圖書館》,我一拿到手,就被它的封麵設計吸引住瞭。那種復古又帶點神秘的風格,很對我的胃口。翻開來,我發現它講述的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而是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去解讀“蒐集”這個行為。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蒐集品,而是深入到蒐集者的內心世界,去探究他們為什麼會如此癡迷於某一樣事物。書中有很多非常令人驚嘆的案例,比如一個蒐集瞭全世界所有不同形狀的橡子的人,還有一個蒐集瞭所有在自己生日那天齣生的名人的信息的人。這些蒐集行為,在常人看來可能有點奇怪,甚至有點不可思議,但作者卻用一種非常溫柔和理解的筆觸,展現瞭這些蒐集者眼中的世界。他們不是在囤積物品,而是在構建自己的宇宙,用這些蒐集品來填補內心的某種空缺,或者尋找某種秩序。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細節的描寫,比如蒐集者如何整理他們的藏品,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些藏品的,甚至是他們因為蒐集而産生的生活習慣。這些細節讓我覺得,這些蒐集者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人物,而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熱情和執著,也讓我反思自己的生活。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瞭“蒐集”背後蘊含的深厚情感和獨特的人生哲學。

评分

哇,最近在書店閑逛,無意間翻到這本《專門圖書館》,當下就覺得名字很有意思,就買瞭迴傢。一翻開,嘿,原來它講的是一個關於“蒐集癖”的故事,而且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那種。作者沒有寫成那種很沉悶的學術研究,而是用很生動、很貼近生活的方式,帶你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書裏提到很多蒐集對象,有些我聽過,有些我簡直聞所未聞,像是什麼“雨水蒐集者”、“失落的笑聲蒐集傢”等等,真的太有想象力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描述那些蒐集者如何看待他們的藏品,他們不僅僅是把東西堆起來,而是賦予瞭它們生命和意義。有些蒐集品看起來毫無價值,但在蒐集者眼裏,卻是無價之寶,承載著迴憶、情感,甚至是某種失落的秩序。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忍不住在想,我自己是不是也有點小小的“蒐集癖”呢?比如我喜歡收集各種好看的明信片,還有一些旅行時買的小擺件,每次看到它們,都會想起當時的情景。這本書讓我對“蒐集”這件事有瞭新的認識,不再僅僅是物質的堆積,而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我真的很享受那種沉浸在書本裏,跟隨作者一起探索不同蒐集者的世界的感覺,仿佛自己也變成瞭一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這些奇特又迷人的生命故事。

评分

最近真的被《專門圖書館》這本書給“燒”到瞭!一開始看到書名,以為是那種很正經的介紹各種特色圖書館的書,結果完全是驚喜!它講的是一些特彆、特彆“不務正業”的圖書館,或者說,是人們為瞭蒐集某個非常非常特彆的東西,而建立起來的“私人博物館”。書中提到的蒐集對象,真的顛覆我的三觀,比如,有一個人蒐集瞭所有他吃過的巧剋力的包裝紙,並且詳細記錄瞭每塊巧剋力的口味和購買地點,寫得有如史詩一般!還有一個章節講到有人在蒐集“擦肩而過的人的影子”,天哪,光是聽名字就覺得充滿瞭奇幻色彩。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有趣,他並沒有直接給你下定義,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讓你自己去感受這些蒐集者的熱情和執著。你會看到他們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齣屬於自己的不凡世界,並且用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去對待那些看起來毫無價值的物件。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所謂的“蒐集”,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占有,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一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一種對內心熱愛的堅持。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也變成瞭一個小小蒐集傢,開始留意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也開始思考,我內心真正熱愛的東西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是我也願意花盡心思去蒐集的呢?

评分

《專門圖書館》,這本書的名字起得真是巧妙,我一開始還以為會講一些關於古籍、珍本圖書館的故事,結果完全不是這麼迴事。它其實是在探索一種非常規的“蒐集”文化,通過講述一群有著特殊癖好的人,他們如何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專門圖書館”。這些圖書館不是為瞭盈利,也不是為瞭學術研究,而是純粹齣於一種內心的驅動,一種對某種事物的極端熱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噪音蒐集者”的部分,他們不隻是蒐集音樂,而是蒐集各種我們平時可能忽略的、甚至是覺得煩躁的聲音,比如老式打字機的敲擊聲、雨滴落在屋簷上的聲音、甚至是人們在不同場閤的嘆息聲。作者描繪瞭這些聲音如何被記錄、分類,以及這些蒐集者如何從這些聲音中找到秩序和意義。這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連聲音也可以被如此精心地蒐集和珍藏。這本書充滿瞭想象力,作者用一種詩意的語言,帶領我們進入瞭一個又一個奇妙的“專門圖書館”,讓我們看到瞭蒐集行為背後所蘊含的非凡創造力和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敏感。讀這本書,你會不由自主地開始留意身邊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好,並且開始思考,自己有沒有什麼特彆想要蒐集的東西呢?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