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死》包括《可怕的掘墓人》和《忘了他是谁》两部作品。
一九八三年,柏杨在《美洲中国时报》写读史专栏「帝王之死」,结集而成二辑:《可怕的掘墓人》和《忘了他是谁》。
第一集从黄帝时代到春秋时期,介绍了伊祁放勋(尧帝)、姚重华(舜帝)、姒相和后羿、寒浞、姒孔申、姒履癸(桀帝)、子受辛(纣帝)、姬瑕(周昭王)、姬靖(周宣王)、姬宫涅(周幽王)、姬颓、姬带、芈熊艰(杜敖)、芈熊恽(楚成王),柏杨不称其「尊号」,皆直唿其名,但在每位帝王之前都做了一个小档案,包括时代、王朝、绰号、在位、遭遇等五项,内文则大量使用古史文献,夹叙夹议,说得我们如见其人,而各种败亡之因果,亦昭然若揭了。
第二集写了十二位帝王,包括楚国的芈麇(郏敖);芈围(楚灵王)、芈比(楚初王)、芈槐(楚怀王);赵国的赵雍(武灵王);宋国的宋偃(康王);燕国的姬哙和子之;齐国的田地(愍王)、田建;吴国的吴诸樊、吴余祭等。时间从纪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大约是春秋后期到秦亡这段历史时期。柏杨彻底发挥说书人的看家本领,把历史文献中相关的材料,融裁活用,说的全都是现代人听得懂的话。
柏杨说:「呜唿,暴君总以为酷刑和虐杀,可以根绝叛变造反,而暴君们却往往死于叛变造反者之手。」但很少人能以史为鑑,就如同宫廷夺嫡之争的戏码不断上演,连勋业彪炳的赵国武灵王(雍)皆毁于此,柏杨说「当君王的都有点怪」,「绝对权力使人绝对煳涂」,这样的「君王论」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