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開‧信念

傘開‧信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雨傘運動中,一班平凡的公教青年,以行動傳達他們社會公義的訴求!
 
  ◎從天主教青年參與香港雨散運動經驗,分享參與社會運動的原因與訴求
  ◎多觀點反映公教青年在社會公義行動中從信仰得著力量的經驗與反思

 
  聖若望保祿二世常說:「不要怕,隻管信。」(路8:50)

  香港「雨傘運動」自2014年6月的「毅行爭普選」萌芽,直到運動結束後,一次本書編印召集人至颱北與當地的公教青年分享參與雨傘運動的點滴之後,一個「讓更多青年明白關心社會與信仰是不可分割」的念頭,催生瞭這本書。(註:「公教青年」即青年天主教徒)

  在這個長達近三個月的雨傘運動中,一班平凡的公教青年,懷著赤子之心,希望為社會帶來公義。在雨傘運動中,他們在不同崗位,以行動告訴彆人他們的信念。這群投身運動的公教青年以誠懇,告訴世界,甚麼是勇敢。帶著孩子的年輕夫婦、發起罷課的中學生、走在前綫的社工、跟著女兒上街的父親、在佔領區義教的老師……他們堅守著信仰,走到今天。他們在運動中發現,信仰不論在思想或行動上都給予瞭很大的支持。同時,一班公教青年的互相支持,更是堅持下去的動力。每次的祈禱、相聚、參與都是與主相遇的經驗,因為這些經驗,他們更瞭解自己的信仰,更瞭解社會的需要,也更能活齣福音所宣講的訊息。他們沒有想過放棄,他們不斷找新的方法,讓社會走嚮民主、公義。

  本書希望藉著多位運動參與者在書中的見證,讓更多青年勇敢迴應自己信仰的召叫,開始嘗試走進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社會,希望可以用自己一份微小的力量貢獻社會。

名人推薦

  很高興知道有《傘開‧信念》這本書的齣現,它告訴我不少的公教青年確實被喚醒瞭,而且願意擔負起深耕細作的使命:一點一滴的反思信仰在社會行動中的意義,一字一句的寫下在爭取正義路上自己的靈性體驗。──夏誌誠香港輔理主教
 
  我欣賞在文章中有描寫雨傘運動竟把傢裏的人接近瞭(當然我也知道許多傢庭卻分裂瞭)。有人被運動喚醒瞭,不再封鎖在自我的堡壘裏而關懷社會瞭。更重要的是字裏行間聞到的是愛,絕不是仇恨!──香港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傘下的公教青年

  一群曾參與2014年香港大型社會運動──「雨傘運動」的公教青年。

圖書目錄

1.前言
2.雨傘運動大事記
3.雨傘中的十字架 (羅偉聰)
4.或許年輕,但我知道…… (Kenny)
5.醒覺,走進社會(Jason)
6.懷著愛,團結下去(王承傑)
7.從罷課到佔中(林覺浩)
8.看到耶穌基督的背影(Esther Tam)
9.跟隨女兒,走上街頭(Herve Tam)
10.默默的守護者(Man)
11.和平之歌(堅+Vansie@AMDG)
12.不一樣的爸媽(Ting & Eric)
13.丈夫的強大後盾(JW)
14.堅忍等待,花開時(Alex Ho)
15.兩傘運動 ── 舉手(遊)
16.「站」時一點愛(鄧詩詩)
17.「遮」不住的良知(彭彭)
18.「是說是,非說非」的堅持(Flora & Nelson)
19.婚於亂世,有種責任(Adino & Angie)
20.成功與失敗 ── 龍和道總攻後記(陳亮庭)
21.一次撐陌生人的經曆:給小朋友的公民課(Table Ho)
22.運動去嚮之爭(許穎婷)
23.拘留,睏不住我對公義的渴求(祖雲尼)
24.天主,使我作禰和平的工具(Rivalino)
25.拉近瞭的「關係」(盧卓鋒)
26.傘前・散後(雀仔)
27.清場之後(陳宇明)
28.香港人,你們很美麗(Linda)
29.《在真理中的愛德》通諭對香港教友參與社會運動的啓迪(林瑞琪博士)
30.雨傘之後:未來可以點做?(黎恩灝)
31.後記

圖書序言

前言
 
雨傘運動後,一直沒有整理自己的思緒。直至一次颱北之旅,有機會與當地的公教青年分享參與雨傘運動的點滴,我開始迴想每天在街上的日子是怎樣。分享過後,一位颱北的青年朋友說我有責任以文字記錄今次雨傘運動的參與過程及信仰反思,因為這一切可讓其他公教青年作為參考,令更多青年明白關心社會與信仰是不可分割。如果隻是將所經曆的一切留在心中,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行為。
 
迴港後,我一直記掛著我這位朋友的說話,可惜我本來就不善於文字創作。當我惆悵如何去完成一本書之際,我想起一班曾經一同在街上抗爭的戰友。當我將製作書本這個想法告訴他們時,他們都毫不猶豫地答應參與。
 
我們討論過後,很希望這本書除瞭我們幾個人的經曆外,還可以讓更多青年發聲,因此,我們開始尋找曾經參與雨傘運動的公教青年。慢慢我們發現,在這條爭取公義的道路上,曾與很多不同的公教青年相遇,當中有教師、學生、社工、記者、牧民工作者、藝術創作者等。雖然我們並不是走在最前綫,也不是知名人物,但我們每一位也在自己可發揮的地方全力參與,希望可以用自己一份微小的力量貢獻社會。
 
在這個長達近三個月的雨傘運動中,我們發現信仰不論在思想或行動上都給予瞭我們很大的支持。同時,一班公教青年的互相支持,更是堅持下去的動力。我們每次的祈禱、相聚、參與都是與主相遇的經驗,因為這些經驗讓我們更瞭解自己的信仰,更瞭解社會的需要,讓我們活齣福音所宣講的訊息。
 
最後,特彆鳴謝願意分享在雨傘運動與主相遇的每一位,藉著你們在書中的見證讓更多青年勇敢迴應自己信仰的召叫,開始嘗試跟隨你們的步伐,走進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社會。雖然雨傘運動好像已經告一段落,但我們相信爭取愛與公義的種子已植根在每位青年的心中。即使未來民主的道路看來仍很崎嶇,但我們知道每一位青年,還會以不同方式去爭取,並為信仰作見證。
 
正如聖若望保祿二世常說:「不要怕,隻管信。」(路8:50)
 
讓我們懷著信德,時常祈禱,跟隨耶穌基督的步伐,繼續在民主的道路上前進。
 
《傘開・信念》策劃人
Esther Tam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