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古老的新闻通讯社,跨越六百万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万前年台湾岛初形成之际,一个神祕的「台湾史新闻通讯社」就已然存在。他们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现场,我们都在那里!」因此台湾所有重要的历史事件,他们都留有第一手的採访报导。
如今,沉寂已久的珍贵史料终于出土,专家学者为了记录这项惊人的发现,特组成台湾史新闻编辑委员会,制作《台湾史新闻》六百万年纪念特辑,希望还原历史真相,带领读者重新来到事件发生的现场,甚至直接感受台湾岛诞生之际的地质冲击,让读者体验身历其境的真实。
用新闻形式说历史,图文并茂还原事件现场!
【精采内容】 本纪念特辑精选台湾史新闻通讯社最具代表性的新闻、社论,以报纸的形式重新排版,呈现从古至今所有人类与台湾这块土地互动的历史。全书依时代背景分为六卷,从台湾岛诞生开始,历经史前、荷西、明郑、清治、日治等时期,直至民国百年,一路展现台湾丰富的样貌。无论是政治事件、民生经济、艺文活动或名人轶事,都鲜明地反映当时的庶民生活。
你将能从百万年等级的历史维度,看到所有在这个岛屿上曾经发生的大小事。书中不仅呈现台湾在地观点,更连结国外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宏观的格局与视野。除了丰富的知识内容,还融合了逗趣的漫画及小广告,增添阅读的趣味。
这是一本将复杂的台湾历史化繁为简的书,也是第一本结合自然地质科学、考古人类学及历史研究的台湾史专辑。只要拥有本书,你就能轻松掌握台湾史!
【好评再版】 ◎2016最新增订版新增近年大事年表
◎邀请向阳、孙大川、陈其南、吴密察专文推荐
名人推荐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翁佳音副研究员审订
◆前台湾博物馆馆长陈济民专文推荐
◆李干朗、胡台丽、南方朔、庄永明、陈其南、吴密察、孙大川等三十位重量级学者专家,一致推荐!
【专家学者共同推荐】 ◎王文霞(成功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授)
◎王志宇(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教授)
◎王偲宇(寿山高中历史教师)
◎伍少侠(台中二中历史教师)
◎向阳(诗人、台北教育大学图书馆馆长)
◎何飞鹏(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
◎吕理政(前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
◎李干朗(台湾艺术大学教授)
◎汪栢年(兰阳女中历史教师)
◎周婉窈(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林富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吴密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
◎南方朔(知名作家、评论家)
◎施正锋(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学系教授)
◎胡台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
◎翁嘉声(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
◎孙大川(监察院副院长、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兼任教授)
◎曹永和(已故中央研究院院士)
◎庄永明(《台湾第一》作者)
◎庄德仁(建中历史教师、台师大历史博士)
◎许雪姬(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正宜(南湖高中历史教师)
◎陈其南(前文建会主委、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兼任教授)
◎陈国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陈惠珠(北一女中历史老师)
◎陈济民(台湾博物馆馆长)
◎黄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杨典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叶伦会(台北散步者兼海关博物馆创馆馆长)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益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潘朝成(木枝.笼爻)(慈济大学传播学系专任讲师暨花莲县噶玛兰族发展协会创会会长)
◎蔡锦堂(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
◎郑永常(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
◎薛化元(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
【一致好评】 「本书最吸引人的一个特点是採取新闻报纸的架构,将台湾历史从史前时代一路铺陈至今,特别适合初次接触台湾史的读者。」——陈其南/前文建会主委,台湾大学人类系兼任教授
「无论作为台湾历史的入门课本,或者作为增进台湾知识的小百科,此书都具有阅读的指标价值。」─向阳/诗人,台北教育大学图书馆馆长
「《台湾史新闻》依照新闻纸的编辑、撰述惯例,将目前吾人较为熟悉的专题记述体之台湾历史加以拆解后重写,形成了一个新的台湾史叙述。这种台湾史叙述很像另一种素朴的历史撰作体裁:年代记(Chronology),但却又不仅止于此。可谓创见。」─吴密察/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
「和过去许多博物馆的陈列或台湾史专着之章节安排不同,《台湾史新闻》里的原住民不再只出现在史前时代,而是贯串全书的历史存在,这对原住民来说,是非常窝心的事,因为它真实反映了台湾文化历史的全貌。撰文曹铭宗、审定翁佳音都有老番人的形神,视野果然不同。」─孙大川/监察院副院长、政治大学台文所兼任教授
「本书同时呈现台湾与世界历史发展脉络之间的连结,具有宏观历史的格局与视野。」——王文霞/成功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授
「本书透过编年史的作法,将各种事件以新闻报导的方式呈现,在编辑上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拉近了人与历史的距离。」——王志宇/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台湾史新闻》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兼具实用功能的历史类读物。」——王偲宇/寿山高中历史教师
「新闻是目击历史的有力材料,当一篇一篇历史的材料累积,历史真相的轮廓便有可能逐渐成形。」——伍少侠/台中二中历史教师
「以台湾观点看台湾,有自主性,也有专业,是一本公正客观、包罗万象的着作。」——李干朗/台湾艺术大学教授
「《台湾史新闻》是一部纵横古今中外、气势磅礡的史诗。读者可以在这部结合照片、漫画、新闻的编年史诗中,尽情发挥台湾史的历史思考与历史想像力!」——汪栢年/兰阳女中历史教师
「历史就是新闻,新闻也是历史。两者都是时间之河的漂流物。而今,兼习历史与新闻的曹铭宗先生,用新闻体写台湾史,不仅贯穿了古今,也让故事不再漂流。」——林富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这是由台湾文化工作者曹铭宗所写的一本新书。基本上,他以新闻报导的方式来书写台湾的历史,实质上则呈现重大事件,以及多采多姿的文化,特别是把台湾与世界结合在一起。除了珍贵而清晰的相片,还有许多少见的地图、插画,以及版画,而杜福安的四格漫画更让本书生色不少。当然,吾友翁佳音的审定,保证了严谨。我很喜欢,因此,乐意推荐给大家。」——施正锋/东华大学民族发展暨社会工作学系教授
「《台湾史新闻》由具有丰富历史与人文知识的优秀新闻人曹铭宗先生执笔,将台湾从史前到二十一世纪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创新而浓缩的报纸新闻排版方式呈现,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重点,毫不费力地吸取从台湾本土观点出发,兼具国际视野的台湾史内容。最令我印象深刻且感动不已的是看到台湾原住民的历史与文化在《台湾史新闻》中占了显着的篇幅,引领我们审视台湾族群文化的根源与族群间权力的消长,以建构更全面而公允的台湾史观。」——胡台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将盘根错节的台湾历史化繁为简,适合任何想对台湾历史有概廓性理解,但不想在心思上有过度负担的人。历史能以如此轻松自然的方式呈现,实在令人喜悦。」——翁嘉声/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
「《台湾史新闻》每一则都有个主题,透过记者的笔法,努力呈现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始末因果,还有后续影响。且除关心台湾的重要大事外,还搭配同时期世界史的发展,开拓读者的国际观视野。真心推荐这本好书,给想要更深入了解台湾史的读者。」——庄德仁/建国中学历史教师
「本书立足台湾,放眼世界,以新闻方式呈现,每阶段的台湾大事,都搭配精美图片、漫画和照片,相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值得推荐给所有莘莘学子,以及想了解台湾史的朋友。」——陈正宜/南湖高中历史科暨教育部历史学科中心种子教师
「这本《台湾史新闻》以报纸的模样,用新闻、特稿、社论、漫画等常见的格式,让读者能像读报纸一样,轻松、不经意地就把台湾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了然于心,真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效果。一般编年史或大事记,不是过于琐细,就是枯燥无味。这本书不一样,它选录了最重要的纪事,并且为它们加上了知性的趣味。」——陈国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台湾史。作者以简明的文字、精采的插图,依时序发展来铺陈关键时刻,还原历史现场。书中的文字述说动人的故事,又配有许多精美插图。总之,本书既适合阅读,也可以提供查考、检索,值得读者仔细观览。」——黄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本书立意恢弘而取材严谨,一册在手宛如直击台湾史乃至东亚史、世界史的重大事件发生现场,自是可收寓教于乐之功。」——杨典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本书不但在篇幅、主题上充分凸显史前文化与原住民族的历史角色,不同于一般从上而下的制度性、结构式历史陈述,而是以立足历史现场的新闻触角、想像空间,让读者对异时空的历史产生连结感、同理心,甚至举一反三,发出会心的微笑。」——詹素娟/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请大家不要小看这一本像是报纸的《台湾史新闻》,作者扬弃了『台湾固无史也,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的陈旧观念,从地质学和考古学研究所得的史前时代纪录开始,把台湾人类活动史拉早到更新世冰河时期。」——刘益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拉大历史格局直指台湾核心,宏观且不偏颇地报导台湾原住民族护土、卫家、失土、失根过程中被轮暴式的殖民史。这是迟来四百年的新闻!wanai!(wanai是噶玛兰语的谢谢)」——潘朝成(木枝.笼爻)/慈济大学传播学系专任讲师暨花莲县噶玛兰族发展协会创会会长
「《台湾史新闻》一书以报纸形式编排,配合趣味的『商业广告』与『漫画』,使阅读台湾史不再枯燥无味。」——蔡锦堂/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书表面深入浅出,轻松易读,然而每篇报导旁征博引,史料丰富而严谨,值得一般读者与历史研究者参考与借鑑。」——郑永常/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