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 (龙腾天下首部曲+二部曲套书)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 (龙腾天下首部曲+二部曲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易经
  • 周易
  • 中国哲学
  • 玄学
  • 命理
  • 文化
  • 经典
  • 龙腾天下
  • 奇幻
  • 修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易经」以宇宙天体为范畴,象征天、地、火(日)、水(月、雨)、雷、风(木)、山、泽(湖、海)八种自然现象为索引,透过圣贤者长期观察自然界,反复思索天象与人类牵动互相关系,如实记录予以应证而有八卦产生,透过「阴、阳」符号演绎而有八八六十四卦的生成,述之于文字有今之「易经」。
  
  「易经」绝非一部迷信学说,是老祖宗用科学方式,根据天象变化演绎为事物应用至理,具备科学概念与哲学思维,叙述人生成败、时代兴衰之通天大道,「人」为中心参赞「天地」至理,天之道及于人之道,以撷取「趋吉避凶」之法,引领人类通往智慧之门。
  
  学习「易」文化,它的好处究竟在那里?为人类注入无尽思想泉源,为人类创造无限科学系统。易之哲思帮助我们打开思维,直指事物核心,缩短处理时效,让人们提前抵达成功。端视学易者,从「易经」之易,体悟多少真理,淬取多少科学系统,用于人生、事业乃至丰功伟业。
  
  善易者不占,非占卜不重要,而是尚其占仅为「言者尚其辞;动者尚其变;卜筮者尚其占;制器者尚其象」四项之一项。古之圣贤,已应用多种科学方法,有系统整理一套缜密的六十四卦,何须重复动作。
  
  学「易」,重要的不是重复动作的外衣(卜筮得数),而是从「卦、爻」辞里,抓起内涵融会贯通,汇整为科学系统之用,用之于人生、事业,则能有效性整合思维,为之观念,以观念为活动先行指标之下,「知命」;知其事物内涵。「创命」;创新观念,为活动先行指标。「运命」;运作人生事业的规划与执行。「知命、创命、运命」三部曲,积极「造命」顺遂进行命运演绎,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效。

  本系列新书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首部曲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二部曲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三部曲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四部曲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五部曲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六部曲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七部曲
  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龙腾天下八部曲
  
本书特色
  
  「易经」以宇宙天体为范畴,象征天、地、火(日)、水(月、雨)、雷、风(木)、山、泽(湖、海)八种自然现象为索引,透过圣贤者长期观察自然界,反复思索天象与人类牵动互相关系,如实记录予以应证而有八卦产生,透过「阴、阳」符号演绎而有八八六十四卦的生成,述之于文字有今之「易经」。

  「易经」绝非一部迷信学说,是老祖宗用科学方式,根据天象变化演绎为事物应用至理,具备科学概念与哲学思维,叙述人生成败、时代兴衰之通天大道,「人」为中心参赞「天地」至理,天之道及于人之道,以撷取「趋吉避凶」之法,引领人类通往智慧之门。
《天命探源:周易象数哲思录》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对传统《易经》的注释或导读,而是深入探究周易思想体系的底层逻辑、哲学内核及其在古代社会结构中的实际应用。它以一种跨学科的视角,将《周易》置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版图中进行审视,旨在揭示隐藏在卦象爻辞背后的宇宙生成论、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观。 全书共分为“象数溯源”、“义理探微”与“应用重构”三个部分,力求剥离历代解读中过度玄学化的外壳,回归到观察自然、模拟社会和指导实践的朴素本源。 --- 第一部分:象数溯源——从自然模型到符号系统 本部分致力于重建《周易》符号系统的构建过程,探讨其如何从早期的观测记录演化为一套严密的数学模型和宇宙图谱。 一、混沌与太极的数学基础 首先,我们探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经典描述背后的数学结构。我们不满足于符号的象征意义,而是深入分析其二进制和二进制的早期萌芽。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出土的卜筮工具,考察古人如何用最简洁的对立统一模型来概括万物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奇”与“偶”、“实”与“虚”在数字哲学中的地位,以及这种二元对立如何指导了八卦的线性组合。 二、八卦的自然原型与早期文化投射 这一章聚焦于八个基本卦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在早期文化中的具象意义。我们追溯这些卦象在仰韶、河姆渡等史前文化遗址中可能存在的对应物,例如乾对应天空与权力,坤对应大地与滋养,坎对应水与险阻,离对应火与光明。着重分析这些自然力量如何被提炼、抽象,并成为理解社会秩序的基石。并非简单地将卦与物对应,而是探究这种对应背后所蕴含的古人对世界运行机制的原始理解。 三、六十四卦的矩阵生成与组合逻辑 本书用现代组合学和信息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我们分析了《连山》、《归藏》、《周易》三易的演进差异,特别是周代如何通过结构化的卦序(如文王后天八卦的方位排列)来构建一个动态的、可预测的社会时间轴。对每一卦的六爻进行矩阵分析,揭示上、下经在叙事逻辑上的区别:上经侧重自然现象与人生阶段的映射,下经则更侧重人际关系与政治伦理的展开。 --- 第二部分:义理探微——先秦思想光谱中的易学定位 第二部分将《周易》置于春秋战国思想大爆发的背景下,考察它与其他学派的对话、冲突与融合,从而确立其核心的哲学立场。 一、周易的辩证法与阴阳消长 不同于后世将阴阳视为绝对的善恶对立,本书强调周易中的阴阳是一种动态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哲学。通过对“否”与“泰”、“蛊”与“鼎”等关键卦象的深入分析,阐释“时位”概念——即事物在特定时间点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吉凶属性,而非事物本身固有的道德属性。这种强调“变易”的思维方式,如何构成了中国哲学中最早期的辩证法雏形,并与其后的道家思想产生共鸣。 二、义理的儒家化与政治伦理的构建 重点分析孔子及其学派如何从《易传》中汲取营养,将天道运行的规律转化为君子修身和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探讨“中正”、“时中”等概念在儒家伦理体系中的奠基作用,以及《谦》、《泰》、《否》等卦如何成为维护周代宗法制度和等级秩序的思想武器。分析《系辞》如何将天人合一的本体论推导至社会实践层面。 三、易学与其他学派的交锋 对比《周易》与墨家、法家思想在处理“变”与“不变”、“义”与“利”、“天命”与“人事”上的差异。探讨法家如何部分吸收了《易经》中对权术和时机的把握,但摒弃了其内在的道德约束;以及道家如何对《易经》中“不争”的智慧表示赞同,但反对其构建的秩序结构。这种比较有助于厘清周易思想的独特价值边界。 --- 第三部分:应用重构——古代技术、预测与社会治理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周易》在古代社会治理、军事策略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层面,探讨其作为一种“行为指南”的效用。 一、筮法的实操模拟与决策模型 本书详细剖析了古代“筮法”的流程及其背后的决策科学。重点不在于预测未来,而在于将一个模糊的决策情境,通过一套固定的程序,转化为可供分析的结构化信息。这是一种早期的“风险评估”和“情景模拟”。分析决策者如何根据卦象中对“当位”、“失位”、“得中”的判断,来修正其行动方案,体现了古代精英阶层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论。 二、军事与外交中的“象数”应用 通过分析《易经》中涉及战争、行军和外交关系的卦象(如《师》、《讼》、《蛊》),探讨古代军事家如何运用易学的动态平衡理论来指导战略部署。例如,如何理解“九二”爻辞中的进退取舍,与实际的兵法中对“势”的把握有何异曲同工之妙。这部分展示了《周易》如何从一种哲学思辨,转变为一套务实的、强调时机的行为规范。 三、易学对古代科技与艺术的影响 探讨《周易》的符号系统对古代历法、医学(如经络学说的某些隐喻)乃至建筑学的影响。例如,堪舆学(风水)虽然常被视为迷信,但其核心在于对环境的观察和空间布局的优化,这与《易经》中强调的“顺应自然之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本书将挖掘这些领域中隐藏的、源自《周易》对“气”与“位”的早期系统化理解。 --- 结语:回归“变易”的核心 《天命探源》旨在向读者呈现一个结构严密、逻辑清晰的周易思想体系。它不是一本助人占卜的书籍,而是一部关于古代人如何理解、模拟并试图驾驭变化的哲学史诗。其最终目的,是让读者理解,《周易》作为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其价值在于提供了一套观察世界、认识自身的深刻方法论,而非一套固定的答案。它教导我们如何在永恒的变动中,寻找稳定的原则,保持适度的谦卑,并审慎地做出每一个选择。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首部曲 目录
 
作者序

壹卦  干为天  干上干下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第一节  卦辞
      (一)「元亨利贞」是干的四大特质
      (二)空有幻想,痴人说梦。
      (三)得意忘形,运行无住。
    第二节  彖辞
      (一) 立爻成象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大象辞
      (一)命运是创造来的
      (二)路是人走出来的
      (三)作命运的主人
  第三章  爻辞  小象辞
    第一爻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一)潜龙与卧虎藏龙
      (二)聪明容易,煳涂难。
      (三)潜的艺术与用意
      (四)差一点误了一生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一) 手执鹅毛扇,境界大不同。
    第二爻  爻辞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一)永不寂寞的人
      (二)理想与空想决定你的前途
      (三)贵人何处来
      (四)自助而后人助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
      (一)人中龙凤
    第三爻 爻辞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一)历史遗迹
      (二)悲剧英雄的省思
      (三)失而复得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君子干干,反复道也。
      (一)时代竉儿与时代弃婴
    第四爻  爻辞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一)「或跃在渊」的多层思维
      (二)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
      (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第五爻  爻辞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一)「飞龙」们的省思
      (二)欢喜神讨厌鬼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第六爻  爻辞  上九:亢龙有悔。
      (一)留余地给自己
      (二)好汉不谈当年勇
      (三)亢的警示和代价
      (四)决策摇摆来自于亢过头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长也。
    用九 爻辞  见群龙无首,吉。
      (一)习性
      (二)独一无二

貮卦  坤为地  坤上坤下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第一节  卦辞
  第二节  彖辞
    (一)天知地知
    (二)地大物博
    (三)牝马与牡马
    (四)停、看、听与大智若愚
    (五)得朋与丧朋
    (六)迷,师度;悟,自度。
    (七)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第二章  大象辞
    (一)地理疑云
第三章  爻辞  小象辞
  第一爻  爻辞  初六:履霜坚冰至。
    (一)知其所以然
    (二)纵容的代价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一)小恶不防,终成灾祸。
  第二爻  爻辞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一)坤道「不习无不利」说些什么呢?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第三爻  爻辞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一)含吐之间
    (二)有德者得之,千古留名。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第四爻 爻辞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一)谣言止于智者
    (二)说谎的代价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第五爻  爻辞  六五:黄裳,元吉。
    (一)领导者须具备的素养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一)虚怀若谷
  第六爻  爻辞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一)对立与矛盾的因应态度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一)忘了我是谁
  用六  爻辞  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卦  云雷屯 坎上震下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第一节  卦辞
    (一)自助人助而天助
    (二)每个人都有出头的日子
  第二节  彖辞
    (一)世纪大赢家
    (二)开创现在展望未来
第二章  大象辞
    (一)上善领航者
第三章  爻辞  小象辞
  第一爻  爻辞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一)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二)盘点
  第二爻  爻辞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一)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致命风暴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一) 反常的另类解读
  第三爻  爻辞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一)狗熊与俊杰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一)防止危机的妙药
  第四爻  爻辞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一)互惠原则创造双赢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求而往,明也。
  第五爻  爻辞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一)得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第六爻  爻辞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一)破除优柔寡断的魔咒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一)路是人走出来的
 
肆卦  山水蒙 艮上坎下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第一节  卦辞
    (一)蒙,亨。
    (二)一片迷惘「蒙」,解开迷惑「亨」。
    (三)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四)内在潜能在于真心自发
    (五)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第二节  彖辞
    (一)明心见性
    (二)「穷,穷不过三代;富,富不过三代」。
    (三)真心诚意
    (四)不要开玩笑
    (五)自讨苦吃
    (六)一命二运三风水
第二章  大象辞
    (一) 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
    (二) 知行合一
    (三) 山水画
第三章  爻辞  小象辞
  第一爻  爻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一)忍辱负重的老师
    (二)爱之足以害之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一)于法有据
  第二爻  爻辞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一)包蒙吉
    (二)纳妇吉
    (三)子克家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第三爻  爻辞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一)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三)渎蒙的代价
    (四)不平凡的志愿
    (五)为何而读,为谁而读。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日: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第四爻  爻辞  六四:困蒙,吝。
    (一)象牙塔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第五爻 爻辞   六五:童蒙,吉。
    (一)用贤纳才的艺术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六爻  爻辞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一)击蒙,不利为寇。
    (二)击蒙,利御寇。
    (三)机会教育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易经导读索引
   (一)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天文与地理。
   (二)减少过失的智慧宝典
   (三)变易、简易、不易与“象”、“数”、 “理”
   (四)卦、爻
      (甲)太极生两仪
      (乙)各有各的太极
      (丙)两仪生四象
      (丁)道与器世界的分界点
      (戊)四象生八卦
      (已)物质世界
      (庚)六十四卦
      (辛)重卦之爻位
   (五)错卦
   (六)综卦
   (七)互卦
   (八)之卦
   (九)爻位
 
二部曲 目录
 
作者序
 
第伍卦
水天需 坎上干下001
第一章
卦辞 彖辞003
第一节  卦辞 003
(一) 「一代不如一代」与
「一代强过一代」 005
(二) 诚信价值 006
第二节  彖辞 008
(一) 蓄势以发的真髓 010
第二章
大象辞012
(一) 笑看世界千姿百态 013
(二) 「有形与无形」的饮食之道 014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016
第一爻 爻辞 初九:需于郊,利用恆,无咎。 016
(一) 成功的一分钟 017
(二) 我一定会成功 018
(三) 一张入场券 019
(四) 蓄积能量为了蓄势待发 020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恆咎,未失常也。 021
第二爻 爻辞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022
(一) 公道自在人心 023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025
(一) 不要慌,不要拖 025
第三爻 爻辞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027
(一) 唯一的敌人,心魔。 028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029
(一) 管好自己 031
第四爻 爻辞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032
(一) 不忘初衷 033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034
(一) 无处不是朋友,无处不是知己。 036
第五爻 爻辞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037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038
第六爻 爻辞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敬之终吉。 039
(一) 圆融处世之道 040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042
(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 043
 
第陆卦
天水讼 干上坎下 045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047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047
第一节  卦辞 047
(一) 我退一步,你让一步,都是赢家。 049
(二) 止于初,不要何必当初。 050
(三) 代沟的形成与化解 051
第二节  彖辞 053
(一) 自性修持,平伏心魔。 056
(二) 好处全拿 058
第二章
大象辞 060
(一) 道不同不相为谋 060
(二) 尊重、真诚、包容化解纷争 062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064
第一爻 爻辞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064
(一) 冤家宜解不宜结 065
(二) 逆转胜 065
(三) 真诚待人化解歧见 066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068
(一) 妥协代替对抗 069
第二爻 爻辞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069
(一) 忍一时海阔天空 071
(二) 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 072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073
第三爻 爻辞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074
(一) 无名英雄 075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077
(一) 好样的官员 078
第四爻 爻辞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079
(一) 创造双赢 080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081
(一) 转危为安 082
第五爻 爻辞 九五:讼元吉。 083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084
第六爻 爻辞 上九:或钖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085
(一) 该收手时且收手 086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087
(一) 虽赢亦输 088
 
第柒卦
 
地水师 坤上坎下 091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093
第一节  卦辞 093
(一) 师是为正义而战 095
第二节  彖辞 096
(一) 兵者,国之大事。 097
(二) 王者之师 099
(三) 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100
(四) 王者之师之所以为王者之师 101
 
第二章
大象辞 102
(一) 「兼容并蓄」的智慧与勇气 103
(二) 群众力量来自于人心 104
(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支军队 105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107
第一爻 爻辞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107
(一) 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108
(二) 知民所需,苦民所苦。 110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111
(一) 建立规律,遵守纪律。 112
第二爻 爻辞 九二:在师中,吉, 咎,王三钖命。 113
(一) 九二共识的迷思 114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钖命,怀万邦也。 116
(一) 上层安心、百姓放心 116
第三爻 爻辞 六三:师或舆尸,凶。 118
(一) 考核的重要性 120
(二) 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120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 121
(一) 伟大的母亲,战胜心魔。 122
第四爻 爻辞 六四:师左次, 咎。 124
(一) 将军与主帅的差异 124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左次咎,未失常也。 125
(一) 怒气少一点,化干戈为玉帛。 126
第五爻 爻辞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 咎。长子帅,弟子舆尸,贞凶。 127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129
第六爻 爻辞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130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132
 
第捌卦
水地比 坎上坤下 135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137
第一节  卦辞 137
(一)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138
(二) 真心、妄心 139
(三) 真相、假相 140
(四) 有苦难言 141
第二节  彖辞 142
(一) 坐井观天 143
(二) 同理心 144
(三) 亲戚是什么,什么是亲戚? 145
第二章
大象辞 147
(一) 「势」、「力」与「诚信」立国 148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150
第一爻 爻辞 初六:有孚,比之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150
(一) 诚信不是口号 151
(二) 信评的重要 152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153
(一) 「有它真好」 154
第二爻 爻辞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155
(一)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又见山是山。 156
(二) 阴阳魔界,分道扬镳。 157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158
(一) 附加价值,真能一飞沖天。 159
第三爻 爻辞 六三:比之匪人。 161
(一)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162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163
(一)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164
第四爻 爻辞 六四:外比之,贞吉。 165
(一) 事实证明,肯定自我。 165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 167
(一) 成功的最佳途径 168
第五爻 爻辞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169
(一) 「圆满」与「完善」 169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显比之吉,位中正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171
(一) 平凡中的不凡友人 171
第六爻 爻辞 上六:比之无首,凶。 173
(一) 比之无首的探讨 174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比之无首,所终也。 175
(一) 解除比之无首的魔咒 176
 
第玖卦
风天小畜 巽上干下 179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181
第一节  卦辞 181
(一) 以小畜大,得天下民心。 183
(二)「小畜」的小,是成就大事的基础。 184
第二节  彖辞 186
(一) 得位才能成事 186
第二章
大象辞 188
(一) 风起云涌的态度 188
(二) 安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抱负。 189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191
第一爻 爻辞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191
(一)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 192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193
(一) 小细节大道理 194
第二爻 爻辞 九二:牵复,吉。 195
(一) 以不变应万变 196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197
(一) 不改其志,体恤人心。 198
第三爻 爻辞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199
(一) 吃亏在眼前 200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201
(一) 保养你的观念 202
第四爻 爻辞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203
(一) 热诚、信誉与智慧,相得益彰。 204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205
(一) 危机中创造转机的生存条件 206
第五爻 爻辞 九五:有孚孪如,富以其邻。 207
(一) 有福同享 208
(二) 最大赢家 208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有孚孪如,不独富也。 209
(一) 因无私而成其私 210
第六爻 爻辞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211
(一) 时代进化的推手 213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214
(一) 「梦想」里创造「理想」 215
 
第拾卦
天泽履 干上兑下 217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219
第一节  卦辞 219
(一) 人人有只看不见的老虎 220
第二节  彖辞 221
(一) 依法行政依理行事 223
第二章
大象辞 224
(一) 规矩制定的重要性 225
(二) 左青龙右白虎的渊源 226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228
第一爻 爻辞 初九:素履,往咎。 228
(一) 珍惜第一步 228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230
(一) 坚持所愿不改初衷 230
第二爻 爻辞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232
(一) 独守正道 233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234
(一) 心中有道 234
第三爻 爻辞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235
(一) 一失足成千古恨 236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237
(一) 凡事,要有规矩。 238
第四爻 爻辞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240
(一) 富贵险中求,善终之法。 240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241
第五爻 爻辞 九五:夬履,贞厉。 243
(一) 慎选领导者 244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246
(一) 领导者的面相 247
第六爻 爻辞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248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250
 
第拾壹卦
地天泰 坤上干下 253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255
第一节  卦辞 255
(一) 「三阳(羊)开泰」的要件 257
第二节  彖辞 259
(一) 领头羊 260
(二) 人心归向 261
第二章
大象辞 263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265
第一爻 爻辞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265
(一) 建立信心打破胆怯 266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266
(一) 果苗自己栽,恶习自己除。 267
第二爻 爻辞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268
(一) 包荒;包容的气度 268
(二) 用冯河;果断力 269
(三) 不遐遗;高瞻远虑的视野 270
(四) 朋亡;公平 272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272
第三爻 爻辞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274
(一) 忠臣与孝子 275
(二) 坚持一本初衷 276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 往不复,天地际也。 277
第四爻 爻辞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278
(一) 解除心防的利器,虚心存诚。 279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280
第五爻 爻辞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282
(一) 不记旧恶,诚心得良相。 283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284
第六爻 爻辞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285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287
 
第拾贰卦
天地否 干上坤下 289
第一章
卦辞 彖辞 291
第一节  卦辞 291
(一) 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 292
第二节  彖辞 295
(一) 小来使人失去警戒心 297
(二) 改变观念以破解宿命魔咒 298
(三) 成长与退却 300
(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01
第二章
大象辞 303
(一) 转危为安拨乱反正 304
第三章
爻辞、小象辞 306
第一爻 爻辞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306
(一) 拿得起放得下 307
第一爻 小象辞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307
(一) 忠于自己,就是君子。 308
第二爻 爻辞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309
(一) 价值观不同,利益有等差。 311
第二爻 小象辞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312
第三爻 爻辞 六三:包羞。 313
(一) 可怕的敌人,小人中的小人。 314
第三爻 小象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315
第四爻 爻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316
(一) 处处惊,处处险。 317
第四爻 小象辞 象曰:有命咎,志行也。 318
第五爻 爻辞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319
(一) 记取教训以保安康 320
第五爻 小象辞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322
(一) 大人的精神 323
第六爻 爻辞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324
(一) 诚实对己 325
第六爻 小象辞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326
(一) 泰来之后,又怕什么? 327

图书序言

首部曲作者序
  
  「易经」以宇宙天体为范畴,象征天、地、火(日)、水(月、雨)、雷、风(木)、山、泽(湖、海)八种自然现象为索引,透过圣贤者长期观察自然界,反覆思索天象与人类牵动互相关系,如实记录予以应证而有八卦产生,透过「阴、阳」符号演绎而有八八六十四卦的生成,述之于文字有今之「易经」。
  
  「易经」绝非一部迷信学说,是老祖宗用科学方式,根据天象变化演绎为事物应用至理,具备科学概念与哲学思维,叙述人生成败、时代兴衰之通天大道,「人」为中心参赞「天地」至理,天之道及于人之道,以撷取「趋吉避凶」之法,引领人类通往智慧之门。
  
  易经是「哲理」与「科学」交互印证的结晶,得到证实是「科学」,尚未应证的叫「玄学」,介于科学与玄学之间,有推理价值的是「哲理」。
  
  「易经」发展,终究是以实务为目标,科学学理为导向,将「玄学」、「哲理」与「科学」一以贯之,贯穿过去、现在通往未来。
  
  「易」之变化运用,透过「阴阳」符号,穷尽天象至理为天下事理,随世局变化因势利导,变通演绎应用,创造有利条件,统合为之事物应用范畴。今将教学与研习心得整理予以编着,若有不周之处,恳请指教。希望各位从揭开「天书」神祕面纱,导读「易经」,滋润心灵撷取智慧,愿每位都是龙的传人,「龙腾天下,创造干坤,干坤再造。」
  
  「易经」着重哲思论述,「形而上者」,为思想种子诞生与延续;「形而下者」,为系统生成与发展,故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思想与实务转折处,是玄学与科学分界点。
  
  学习「易」文化,它的好处究竟在那里?为人类注入无尽思想泉源,为人类创造无限科学系统。易之哲思帮助我们打开思维,直指事物核心,缩短处理时效,让人们提前抵达成功。端视学易者,从「易经」之易,体悟多少真理,淬取多少科学系统,用于人生、事业乃至丰功伟业。
  
  善易者不占,非占卜不重要,而是尚其占仅为「言者尚其辞;动者尚其变;卜筮者尚其占;制器者尚其象」四项之一项。古之圣贤,已应用多种科学方法,有系统整理一套缜密的六十四卦,何须重复动作。
  
  学「易」,重要的不是重复动作的外衣(卜筮得数),而是从「卦、爻」辞里,抓起内涵融会贯通,汇整为科学系统之用,用之于人生、事业,则能有效性整合思维,为之观念,以观念为活动先行指标之下,「知命」;知其事物内涵。「创命」;创新观念,为活动先行指标。「运命」;运作人生事业的规画与执行」。「知命、创命、运命」三部曲,积极「造命」顺遂进行命运演绎,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效。
  
  知识经济的世代,衍生出来的就是经济知识的对决,品牌对决,专利对决,智慧财产对决等等,势不可免,无形资产取代有形资产的时代,正在进行之中。以智取胜的时代,已经在世界各角落展开,直接影响各个国家、社会团体乃至个人的生存空间与机会。
  
  思想传承、知识建立已是刻不容缓的课题,现今的我们,如果,不能为后代子孙,留下思想根源与知识观念,将来,他们的生存空间,肯定被压缩。这也是为何想把老祖宗留给我们,这部智慧经典;「易经」,加以阐扬的缘故。
  
  思想教育绝非速成文化可取代,唯有基础扎根,提升智能转化知识、见解,正知见地淬练观念,用之于生活、事业以提升生存空间,给后代舖陈一条通往明天会更好的康庄大道,用理性态度面对未来的命运。
  
  本书的内容着重义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理结合为主,以「干为首」展开易经六十四卦演绎。
  
  戴振琳(怀常)徐子云
  
二部曲作者序
  
  「需卦」,告诉人们,事情之来非偶然,命运也不会是偶然的,宁静到波涛有其必然性的连接,从偶然机会里创造机会,掌握机会,实践机会,满足欲望。一个需求欲望,需要一个完善缜密条件,配合与执行每一个新的需要、需求执行过程中,内外不一的争执,促使矛盾与冲突的对立,因而有「需卦」之后,「讼卦」的调停。
  
  「讼卦」,干为天,在上;坎为水,在下,天与水违行,谁都不礼让,各持其理而有「讼」端。讼卦,善于化讼者,以妥协代替对抗,为小为无为好,以无讼为最高指导原则。但也有,以威吓、扣帽子等方式,令之以服。结果,相争,气不过,倾力予以对决,争锋相对,而有「讼」卦之后,「师卦」的交战。
  
  「师卦」,战争,必须师出有名。「正义」不能沦为口号,「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人生是战役的延续,从中累积真谛,改变文明与文化,是一场值得的人生大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支军队,一支跨越未来的主力部队,而有「师」卦之后,「比」卦之扩展,扩建人生、事业版图。
  
  「比卦」,水地比,水因谦卑就下,顺地之势以成江河大海。人心似水,有股似水的力量,推动世界波动,激起浪潮,推动雄心壮志,建造事业功勋版图。比之所以吉,真诚感受客观「比」对,完善「才能与德行」,由小以畜大,成就高尚品德操守,故以「比卦」之后,而有「畜卦」畜养德行。
  
  「畜卦」,「小畜」的小,是成就大事的基础。以小畜大,从点滴历练过程撷取成功经验,用成功方法打造人生价值。欲昇华人生价值观,上知天意(大环境趋势,干为天,为天意),下知心意(兑为泽,为心,为心意),辨上下定民志(定志向),建立规矩,履行实践,成就志向之成,故有「畜卦」之后,「履卦」之实践。
  
  「履卦」,明知山有虎,还能通行无阻,这是为何?原来,老虎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就像规矩,规矩心中坐,不让风险靠近。令其国家、社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规范下,各职所司、各尽本分,建构国泰民安祥和社会,故以「履卦」之后,而有「泰卦」世代的来临。
  
  「泰卦」,三阳(羊)开泰,小往而大来,事事顺心志遂,顺至极点,乐而忘忧,物极必反,小心!泰的时代即将结束,「否」的时代将来。处泰之来,戒慎戒惧以律己,「居安思危」持盈保泰;如若不能生聚教训,恐有顺转逆之虞,故「泰」之后,而有「否」的来临。
  
  「否卦」,「否」的现象是天地背离,阴、阳闭塞,消息不通,上,上不去;下,下不来,造成万物难以顺畅互通。「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告诫,好时居安思危,乐观中抱持远虑,而能持盈保泰。泰是通顺,好;否是闭塞,不好,二者相反相成。事有一体两面,有好、有坏相互转化,好到极点可以转坏,坏到极点可以转好,唯心所造。「否极」,致力改善终能等到「泰」的来临;「否」到了终极,参透趋势,终能打开闭塞,则「否」必然倾覆,又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愿龙腾天下三部曲,带领诸位,探索新纪元大同世界的序幕,故「否」之后,而有「同人」之志(世界大同之愿景)。
  
  戴振琳(怀常)徐子云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易经》的兴趣,更多的是源于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好奇。《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这套书,以一种非常“沉浸式”的体验,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它的结构设计得非常精巧。它没有将《易经》的内容直接摆在面前,而是通过“龙腾天下”这个引子,一步步引导读者走进《易经》的殿堂。书中对“首部曲”和“二部曲”的设置,我理解为是两种不同维度的解读。首部曲可能是侧重于《易经》的基础概念和整体框架,而二部曲则可能深入到具体的卦象和应用。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和有成就感。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道”的阐释,它并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及人世间的兴衰更迭,来展示“道”的无处不在。当我读到关于“损益”的章节时,我仿佛看到了人生的起起伏伏,看到了每一次失去都可能孕育着新的希望。它没有强加给我任何观点,而是通过引导我观察和思考,让我自己去发现《易经》的智慧。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解读方式,让我真正体会到,《易经》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它让我对“顺其自然”和“积极进取”有了更辩证的理解。

评分

这部《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的套书,我得说,它真的打开了我对传统文化的一扇新窗。刚开始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还在担心它会不会像很多市面上的解读那样,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但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这套书的编排和语言真的太有心了。它不是那种堆砌专业术语的学术著作,也不是那种故弄玄虚的玄学秘籍,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将《易经》的智慧融入到生活场景中。比如,书中对“乾卦”的解读,不再是简单地讲“天行健”,而是通过古人的生活故事、自然现象,一点点剖析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体现。又比如,讲到“坤卦”,它并不是枯燥地解释“厚德载物”,而是通过农耕社会的辛勤劳作,女性的奉献精神,以及万物生长都需要滋养的自然规律,让我深刻体会到“地势坤”的含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现代的案例,用《易经》的智慧来分析当下的社会现象,这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觉得这些古老的智慧原来离我们这么近,而且依然充满生命力。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理解《易经》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如何去感受《易经》的精神,如何在生活中去运用它。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解读方式,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让我“读懂”《易经》的书。《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这套书,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份期待。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故事化”的解读方式。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很多晦涩的术语,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甚至是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引出《易经》的道理。比如,它在讲解“屯卦”时,并没有直接分析卦辞,而是先讲了尧舜禹治水的故事,从大禹“治水九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中,引申出“屯卦”所蕴含的“萌生”与“艰难”的意义。这种方式让《易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书”,而是变得可感、可亲、可悟。而且,书中对于“龙腾天下”的“首部曲”和“二部曲”的划分,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它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历史的进程,一种从开创到发展的过程,这与《易经》本身的“变易”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背诵”《易经》,而是在“经历”《易经》。书中的很多例子,都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对《易经》的智慧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它教会了我,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看到希望的曙光,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评分

我一直对《易经》这个名字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承载着一种神秘而深邃的东方哲学。拿到这套《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之后,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部套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系统性”。它并非零散地讲解卦象,而是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脉络。从最基础的阴阳五行,到六十四卦的整体架构,再到每一卦的具体含义和应用,都讲解得非常清晰。尤其令我赞赏的是,书中对于“龙腾天下”这个概念的阐释,它将《易经》中的“龙”作为一种象征,贯穿始终,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意象,又与《易经》本身的“天道”有所呼应,使得整部书在解读《易经》的同时,也融入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感。我特别喜欢它对“困境”与“转机”的解读,书中用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来描绘《易经》在人生低谷时给予的启示。它不像一些解读那样,只告诉你“该怎么办”,而是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你可能面临的选择”。这种深层次的引导,让我感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在与我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变”与“不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评分

收到《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这套书的时候,我正面临着一些工作上的瓶颈,心里有些迷茫。《易经:开启天书的钥匙》这套书,恰好给了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它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实用性”。书中不仅仅是讲解《易经》的哲学思想,更是强调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它用很多具体的案例,比如人际关系的处理、事业发展方向的选择、甚至是投资理财的决策,来展示《易经》智慧的价值。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解读,它将《易经》的“观象”与现代的“大数据分析”进行了有趣的类比,让我觉得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并没有教你“算命”,而是教你如何“洞察”和“把握”时机。书中反复提到的“龙腾天下”的概念,我觉得特别贴切。它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象征。在解读具体卦象时,它会强调“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天而行”,这让我受益匪浅。当我面临选择时,我不再仅仅依靠直觉,而是会尝试从《易经》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权衡利弊。这套书让我觉得,《易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哲学,而是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