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选200句

道德经精选200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查证诸多古注今释资料,旁征博引而深入浅出,对老子智慧和经典名句加以图解、分析,让您两百句通晓一本哲学经典。

  老子的生命本真──舒心‧修道‧道家
  舒心怡情,回归本真,修身治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沈智


  专栏作者,国学文化推广者,毕业于辽宁大学,多年以来专注于国学典籍的研究与传播工作,曾出版多部相关畅销作品。

 

图书目录

第一章‧修身养性之道
0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002.道隐无名。
00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004.道生之,德畜之。
00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006.慈,故能勇。
00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008.圣人被褐而怀玉。
009.重积德则无不克。
010.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011.不自见故明。
01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013.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14.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015.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016.涤除玄鑑,能无疵乎?
017.少则得,多则惑。
018.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019.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020.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021.我独泊兮其未兆。
022.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023.自见者不明。
02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25.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02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02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02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029.知足之足,常足矣。
030.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031.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032.归根曰静,静曰覆命。
033.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03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035.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03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037.俭,故能广。
03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03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040.致虚极,守静笃。
041.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042.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043.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04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0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46.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04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0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么得与亡孰病?
04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050.死而不亡者寿。

第二章‧为人处世之道
05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5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053.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054.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05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05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057.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058.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059.不自矜故长。
060.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061.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062.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063.「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064.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065.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06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06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06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069.难易相成。
070.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071.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2.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073.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07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075.智慧出,有大伪。
076.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077.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078.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07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08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081.大器晚成。
08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083.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08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08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8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087.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088.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089.跨者不行。
090.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091.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092.柔弱胜刚强。
09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094.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
09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09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097.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098.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099.自爱不自贵。
10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三章‧职场竞争之道
10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0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10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105.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06.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08.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10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10.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1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1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13.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114.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1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1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7.夫唯不争,故无尤。
118.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119.企者不立。
12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
12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22.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2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24.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125.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26.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27.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12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129.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130.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131.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32.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13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134.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135.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3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13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38.善为士者,不武。
13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4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141.不知知,病。
142.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143.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144.湛兮,似或存。
14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146.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47.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8.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49.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15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四章‧从政管理之道
15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52.悠兮其贵言。
153.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154.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55.执大象,天下往。
15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157.我无为而民自化。
158.治大国,若烹小鲜。
159.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6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1.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162.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63.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164.上善若水。
165.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6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67.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68.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69.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17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71.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17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74.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75.希言自然。
176.大道废,有仁义。
177.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178.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179.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180.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8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8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83.强行者有志。
184.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85.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186.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187.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8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189.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190.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191.无有入无间。
192.至誉无誉。
193.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19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19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96.治人、事天,莫若啬。
197.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198.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199.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0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图书序言

070.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道是空虚的,但使用它却是永远不会竭尽的。──《道德经‧第四章》
 
深入浅出解经典
 
老子说道就像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永远装不满却也永远不会空。要理解老子所说的道,这一句中的「沖」字很关键,「沖」古字为「盅」。《说文》曰:「盅,器虚也。《老子》曰:『道盅而用之。』」因此,「沖」是虚无的状态。亦有人理解沖字是「水」加「中」字,所以沖是要居中守中,在万事万物之中取平衡之法。「沖」的象形里有在水中间之意。万股水流入海,又从海中蒸发成云至雨重新落入万千河流,如此不断循环着,持守平衡的状态,这是「沖」的「中和」之理。道的本体是虚空,道的功用为中和。老子的道包括维持平衡状态,调和万物的阴阳。庄子也曾说道是深远广阔、用之不竭的,就像能够容纳百川的大海。因为大海永不满溢,所以才有千万条河流汇聚于此。而道正是因为虚空,所以源源不断,正是因为他的虚无才使得他的作用无穷无尽,深邃可包容世间万物,乃世间万物的本源。人的思想就像是万物之源的道一样,支配着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也决定了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古为今用
 
一位哲人曾说过:「人类是一株思想开花结果的植物,犹如玫瑰树上绽放玫瑰,苹果树上结满苹果。」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只有形成自己独立而健康的思想,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权利可能被别人夺走,财富可能瞬间成为乌有,只有思想是自己的。形成一个自己的思想体系,即使不能成为哲学家,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