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与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超越 人来世间一匝,短短数十寒暑,到底为什么而活?追求什么理想?宗教家、哲学家给我们不同的答案,其中,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爷惠能法师(638-713),也留下《六祖法宝坛经》,让我们品味!这是作者重新翻译、註解这本经的苦心!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鲜少不为五斗米折腰者。然而在温饱之际,人还可追求、实践什么,才使人超越自已,享受无上的心、灵乐趣。
被道教弟子奉为祖师爷的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需有简单的物质条件,就应向地、天、道、自然学习,体悟自然界中的「自然律」,当作安身立命的准则。无论当官、或作小老百姓,了解、实践自然法则,离道就不远了。
而处中华文化的核心,主流价值的儒教,孔子鼓励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一位「品学兼优」的「君子」,而非「有学问、没品行」的「小人」。孔子虽然同意道家「人法地、人法天」的概念,但却修正了它的内涵,赋予天、地的道德律,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应向天学习坚持到底的修己品格,向地学习利益众生的利他品德,养成「立己又利他」的品性,人才能成为「君子」。
至于目前为全球第一大宗教的基督教,奉耶和华为天父,由祂的儿子耶稣来到世界传教,整本《圣经》在阐扬「荣神益人」的生命观。希望基督徒在世间办学校、医院、养老院、孤儿院及盖教堂等作为,皆有益世人。如能成功,需谦卑待人、对神,一切荣耀归于上帝。此与修道者「功成不居,为而不有」,具异曲同工的之效。
如果儒教谈「仁爱」、耶教说「博爱」,而佛教呢?应属「慈悲」两字!
对修佛的人来说,要实践慈悲,利益众生,就得懂「施比受有福」的道理。这句话说来容易,作来困难。台湾地区各大佛门宗派办理法会,担任「檀越」─大功德主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大多有求佛祖庇佑而来;反之,无所求,只是在作脑海中的「佈施」者,就属少数了。修佛者不谈佛祖庇佑,谈「施舍」,才是接近慈悲的「智慧」者。
而修慈悲、智慧的「不二法门」何在?应属「禅」!它是修佛者的「灯塔」,它能照亮您的佛性,指引您的佛行,让您在人生的过程中「超越过去的生命」。而修禅的书籍甚多,《六祖法宝坛经》应属历久弥新的佳酿,在六祖成佛1300年后的今天,读这本具人生哲理的经典,别有一番滋味!
坊间已有诸多《六祖法宝坛经》的译本,现在,我的大哥─明道兄用自己修佛的体会与实践,书写出他生命中热爱的「禅」。在他的新书出版之际,我「内举不避亲」,乐于为他推荐,尚有四个理由:
1.他用浅显易懂的白话语句,让读者能够进到禅的世界,引用《六祖法宝坛经》导入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他不以营利为目的出版,推广禅,与有情者结法缘;是一位大力推展佛教真理的居士。
3.他是台湾宗教与社会协会的常务理事,为本会、台湾人民作出诸多贡献。
4.他的热情,挑灯苦读、体悟禅,数十年如一日,应数修佛者的「典范」。
希望大哥这本书,能够普及台湾、大陆、全球的华人世界,无论男女老少皆有机会从书中认识六祖、深入《坛经》,进而体悟「禅」,在现代纷扰的社会,及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份宁静、开启智慧、超越生命!
张家麟
真理大学宗教文化与组织管理学系教授
台湾宗教与社会协会荣誉理事长 张家麟 写于台北2015/10/8
心是佛.佛是心 几年前有一个机缘,读了《六祖法宝坛经》之后,并且深入去了解其义理,真的受惠良多,因此我用了几年的时间去浅译这部经给有缘的人。这一部经典所诠释的义理,是自己心的大事,就是心的问题。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烦恼,这样就能彻底解决自心的不安与杂乱,而得到心平自在乐无忧。也可以说:修心很容易,可是做起来非常的困难,不过只要有坚定的誓愿心去实践、奉行,一定能见性成佛。
我学佛时所感受到的法喜,使自己身心愉悦,那是前所未有的感动、充实与快乐。这种法喜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学佛的人绝对无法体会。修心是点滴的功夫,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习惯、知识和背景,这些都成形已久,根深蒂固的习性要马上改变是很难的,唯有经由修心,从经论去研究,积极去修,就能够滴水穿石,从污秽淤泥当中,生出美丽的莲花。可见修行持贵在信心与恆心,勇勐精进、次第升进,就不难成圣道。
现在的人诵经、拜佛、念佛的人非常的多,如果能够再加上多看几本经典会更好,可是要了解经典所诠释义理才能受用。依我的经验,一部经典看、听千百遍也不算多。现在人的时间都不够用,我建议可以选择最喜欢的经典去研读,做为今生专修的佛经。今生有机缘听闻佛法,也是宿世积德修来的,因此要更加努力地去研读,才不枉费今生来做人。
我很幸运地在我人生中年以后,有机缘遇到佛法。然而深入佛法之后,才了解生命如果没有遇到佛法,生命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生死一直重覆,要离开六道轮回就是修正道。只要了悟心是佛、佛是心的道理,不再执着于生命、自我,就能从轮回中脱离出来。见性之人,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死后的状况︱既不是永远消失,而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像又回到了故乡。
《六祖法宝坛经》是一部义理最简单的经典,因为它所诠释的义理最适合东方人,所以我们称为六祖惠能大师是东方如来,只要我们有心认真的去研读,就会了解其义理,而一步一脚印的去做,有一天一定有希望见自本性而成佛。也因此我浅译这部《六祖法宝坛经》来分享给有缘的人。
人间有生无不死,永恆生命求净土
陈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