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日本

残酷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凭借一支手机就能知天下事的时代,
我们却无力去改变现状,
彷彿习惯了绝望,只能在绝望中自得其乐……

  残酷,来自日常生活的易碎与不稳定,
  后311日本,流行文化中潜藏的社会真实,洞见表象背后的真相,
  ──台湾的日本观察,缺的就是这一块!


  残酷不只是天灾──
  泡沫经济后,富裕社会的幻梦却不敌发达资本主义中残酷的生存竞争。
  迷恋青春,却无法给予新世代更好的生活条件。

  残酷日本,集体疗癒之必要!
  人生不是以残酷终结,而是以希望作为下一个阶段的开端。

  残酷日本,进击的隐喻!
  围墙内的人,面对威胁时,是被动的自我防卫,还是积极向外拓展?
  灾难让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备受挑战,但也可以是「走出去」的契机。

  →反战一辈子的宫崎骏,最后一部《风起》其实在歌咏军国主义?

  →图书馆战争,进击的巨人,该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卫?

  →村上春树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以及角田光代的泡沫女性们,反映日本社会中的哪种现实?

  →单身寄生虫、援助交际、禁室培育、无差别杀人、茧居族、御宅族(宫崎勤事件)、个别骇人听闻的变态凶案(酒鬼蔷薇圣斗事件)……

  →青春的迷恋,就业困难,贫富差距大,明天没希望;泡沫经济后的郁闷,在灾难过后,会不会产生想要复原的动力和希望?

名人推荐

  南台科技大学教授、台湾石川啄木学会会长、台湾芥川龙之介学会会长 林水福
  日本文化观察家 银色快手   
  ~专文推荐~

  「台湾对于日本通俗流行文化,始终少人耕耘,或虽有些许成果,然而由于绝大部分的报告或论文使用日文发表,反而在学界与社会之间筑起一到高墙。汤祯兆这本《残酷日本》正好稍可满足或者说填补这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他的『观察』,是主观的,甚或是『偏见』,反而洞见表象背后的『真相』。」~林水福

  「当社会结构出现巨大转变的同时,带着排斥基因的反社会人格分子成不定时炸弹却无从防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无常与随机杀人的潜在威䝱,而我们也只能依赖『小海女』式的热情来拥抱充满无常的人生。」~银色快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汤祯兆


  香港作家。

  专研日本文化研究及电影评论,前者相关着作有《整形日本》、《命名日本》、《日本中毒》、《日本进化》、《人间开眼》及《乱世张瞳》等;后者有《日本映画惊奇》、《香港电影血与骨》及《香港电影夜与雾》等。2013年荣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年度最佳艺术家奖(艺术评论组别)。

  汤祯兆台湾繁体版书目
  1. 日本电影研究《感官世界──游于日本映画》,台湾:万象出版社,1996年。
  2. 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俗物图鑑》(又名拜物图鑑),台湾:商周出版社,1999年。
  3. 日剧研究《日剧最前线》,台湾:商周出版社,2000年。
  4. 香港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血与骨》,台湾:书林,2008年。
  5. 日本文化研究《整形日本》,台湾:博雅书屋,2010年。
  6. 日本文化研究《命名日本》,台湾:博雅书屋,2012年。
  7. 日本文化研究《闷骚日本》,台湾:奇异果文创,2015年。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揭开AKB48与村上春树的另一面相──读残酷日本有感  林水幅 
献给焦虑不安世代的未来启示录  银色快手
 
【灾难之后】
‧种族灭绝──灾难时势下的潮流小说
‧AKB48的纪录现象学
‧现金或土地?三一一的复兴问题
‧从日夜世界的秩序看日本社会内部的错位逻辑
 
【青春迷恋】
‧女优裸形之发展
‧宫藤官九郎编剧日常
‧村上春树的残务整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由两个村上到轻小说
‧西尾维新的语言魔法
‧图书馆战争的平行世界
‧融入青春时代背景
‧御宅族的正名运动

【月的暗面】
‧摊贩夜食文化史
‧深夜食堂中的国族料理精神
‧流行文化的乡村想像
‧吉田修一的都市空间
‧由商店街到便利店
‧市郊房地产逆向下流
‧角田光代的泡沫女性
‧情报世界下的伊坂幸太郎
‧学校阶级制与成长的荒谬
‧零战想像

【就活百相】
‧由半泽直树谈起
‧大学生就职活动的日本小说
‧日本人的工作时数
‧美丽又残酷的上京梦

【动漫内核】
‧风起之日式解读
‧宫崎骏回顾
‧怪物的孩子细田守
‧言叶之庭的职人脉络与风景角色观
‧浮世想像百日红
‧透过EVA回应历史
‧魔女少女小圆──叛逆的物语
‧巨人进撃的议题
‧水木茂的鬼太郎人生
 
【后记】
后三一一的日本梦心路重构

图书序言

〈后记:后311的日本梦心路重构〉汤祯兆
 
    就算作最保守的推量也有三十年了,我们这一代六十后的中年汉(也即是台湾惯称的五年级生),对日本的兴趣乃至热情已持续了好一段岁月。严格来说,日本梦的势头也确实经历起伏颠簸。我不下一次表明自己并非原教旨主义式的日本迷,七十年代虽然也有《锦绣前程》(即《俺たちの旅》)、《排球女将》(即《燃えろアタック》)、《幪面超人》(即《假面骑士》)、《咸蛋超人》(即《Ultraman》)乃至《哥斯拉》等流行文化的致命诱惑,但我的中毒契机始于八十年代,而且亦与当年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手如近藤真彦及泽田研二等无涉,反而是老掉牙的黑泽明及小津安二郎等巨匠导我上路。九十年代初往日本留学,我一直面无愧色向日本友人说乃因小津而来,那大抵就是个人的日本梦起点。
   
八、九十年代的而且确是日本洪流的黄金岁月,一浪接一接的日剧,由月九到野岛伸司乃至野泽尚,令人看得目不暇给。不少人误以为当年的日剧浪潮,与今天的韩流大同小异,以为《太阳的后裔》不过是《东京爱情故事》的异代同质产物。我认为不过属一重美丽的误会,日本流行文化的魔力从来在其异质多元化上,此所以一系列月九剧的影响力,其实与《跳跃大搜查线》乃至三谷幸喜笔下的《古畑任三郎》系列等不遑多让,而我们的日本梦也一直在主流与边缘两端游走,即使主流中光谱也疆域辽阔,你我各取所需乐在其中。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