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合註入门 1

四家合註入门 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哈尔瓦‧嘉木样洛周仁波切于2002年开始讲授《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註》之讲记,由月光国际译经院汉译。

  《菩提道次第广论》(简称《广论》),是一部将佛法三藏十二部的扼要摄集为一,编为学者修习成佛次第的鉅作,被誉为藏传佛教最重要的论典之一。《广论》的註解中,最权威者即是《四家合註》。《四家合註》是由格鲁派的四位祖师各自针对《广论》所造的註解。其註解的内容普遍为教界所认可,加上四位祖师的註解形式,同样都是笺註,并且各有各的侧重点,不仅不相妨碍重叠,且能交相辉映、互为补充。这几个特点的融合,促成后人将此四家汇为一编,以《四家合註》的面貌问世。

  书中以浅显易懂之白话文呈现,搭配问答、註释,令学者易于了解、思惟。对于有心参照《四家合註》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学者,此书为不可多得之经典译着。全套将依仁波切开示顺序依次出版,于2016年7月正式发行第一册(皈敬颂-讲说轨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哈尔瓦‧嘉木样洛周仁波切


  哈尔瓦‧嘉木样洛周仁波切(联波活佛)1948年出生于青海久治县。3岁时即被认定为哈尔瓦仁波切的转世化身。1951年藏历9月21日剃度,第二天正式在各莫寺举行坐床仪式。8岁时,仁波切已能非常流利的背诵许多佛教典与法本,以优异成绩通过寺院举行的背经大考。1983年起,仁波切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87年仁波切参加由班禅大师主持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教材编写工作;同年9月,作为首批学员正式进入佛学院进修,深得班禅大师的赏识与抬爱。期间师从夏日东活佛,完整闻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註》。2013年,仁波切又从固嘉‧智华加措格西得受拉卜楞寺体系《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註》传承。仁波切以弘扬道次第传承为己任,经两次得受《四家合註》传承之后,即为各莫寺僧众传授此珍贵传承。翌年,又应邀至大觉佛学院传授《四家合註》,透由仁波切辛勤地弘传,此传承得以传给千余名僧俗相续之中。

  【关于四家合註】:bwsangha.org/news/d/518-07009

译者简介

释性柏、释如行


  月光国际译经院,成立于2013年年底。总监真如老师为弘扬清净传承教法,汇聚福智僧团中修学五部大论显乘法要之学僧,参考唐代玄奘大师的译场,因应现况,制定译场制度,对藏传佛典进行全面性的汉译与校註。

  本书由释性柏、释如行担任主译及主校译师。翻译过程中,先由初稿译师复听哈尔瓦‧嘉木样洛周仁波切当年开示的录音,逐字译出;接着由主译审核、确定译文;主校译师则汇整统筹校文与润文之建议,向主译提出修改建议。经过反覆校对、润色,翻译时所遇疑难之处,皆再次请示仁波切、真如老师,而作最后修订。

  严密为学,穷究义理,祈愿立圣教于千古,利有情于万世。

  【关于月光国际译经院】:bwsangha.org/news/d/523-07012

图书目录

四家合註简介 4
哈尔瓦.嘉木样洛周仁波切简介 6
四家合註入门请法因缘 10
翻译及体例说明 20
前言25
笺註皈依颂 43
皈敬颂49
造者殊胜 91
法殊胜 159
讲说轨里 253

图书序言

四家合註入门请法因缘
 
  善知识是大宝库藏,而有幸值遇,人生会突然富足,犹如贫人得至宝,心也彷彿从黑暗走向光明一样,充满希望。
  
  每个人都有此生一定要完成的事,而寻找善知识并追随学法,那正是我最大的理想。
  
  我被一种痛苦击中,那即是生死问题,爲什么一定要有生老病死?这问题犹如火般的追击着我。渴望善知识爲我解释生死的心也变成长长的痛,不知他在哪儿,去何处寻觅。如果没有这个人爲我解释生死之结,该何以堪?怀着这样的痛苦,胆小怯懦的我,也终于敢离开家乡,踏上寻找善知识之旅。
  
  到了北京,犹如在满天星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璀璨之星。想借着它的光明,在黑暗中也敢前行。一边寻找善知识,一边学习净土念佛法门,一边拚命地钻研禅宗,从一切可能中探索着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有一天,一位友人送给我一本《广论》,那是我此生第一次看到《广论》。捧读之际,竟爱不释手,看了一段时间后,被其中善知识、念死、菩提心等部份深深地触动,所以就到处询问有没有哪位大德讲《广论》,几经辗转居然听说有一位台湾的大德有讲,问:「是每句都有讲吗?」答:「是。」听后立即想得到那套讲解的音档。后来又到处寻找,终于一位法师帮忙借到了这套音档,打开来迫不及待开始听,一听即是常师父的声音,倾刻间眼泪就流下来了,彷彿一道阳光,照临心上,获救的感动瞬间充满着内心,从此就再也离不开这样的声音。
  
  一个夏日,我和一群信佛并喜欢上早晚课的学生相遇,他们说要去拜见西黄寺的一位活佛,希望我也一起去。他们说不太容易见到,机会非常难得。终于来到了西黄寺,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看到那位,威仪端严地捧着长函的经典,戴着眼镜,慈爱熟悉的笑容。心里顿时发亮,这场景竟是如此的亲切,好像在哪里见过?我立刻高兴极了!就拜下去。说真的!那一刻,觉得眼前这位活佛怎么那么像我的亲人!仁波切最先传我的是,黄文殊、皈依发心、还有兜率衆神颂等等,还有金刚萨埵等珍贵传承。
  
  有一次请问仁波切:「《广论》有没有註释?藏地的大德有没有写註释?」仁波切说:「道次第的註释在藏地可多了!好几百种。」我惊讶说:「居然有这么多!那有没有一本翻译过来呢?」我说:「在各大流通处好像都找不到。」仁波切说:「看起来是没有人翻译过。」我说:「我好想好想有一本《广论》的註释啊!最着名的是哪几本註释?」仁波切说:「《四家合註》很着名。」听到四家註,心中一震,忽觉千载难逢,不由自主跪下来跟仁波切说:「请您传给我《四家合註》的讲诵传承吧!」
  
  仁波切说:「过去班禅大师在1987年创建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我是第一届的学僧,当时主要学习的课本就是《四家合註》。我在夏日东仁波切座前,经历九个月的时间,听完了《四家合註》的讲诵。如果讲《四家合註》,我想一方面是传授传承,一方面也可以用讨论的方式一起学习吧!」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期盼着、渴望着,一有机会就跟仁波切启白。
  
  后来就跟常师父说起:「跟仁波切一直希求但还没有得到《四家合註》的传承。」常师父就非常非常慎重地说:「唉呀!这个传承非常非常重要,那你一定要求到,要以清净的动机,不停地祈求,法缘才会成熟。」所以我又继续祈求,有一天,仁波切打电话来,说他找到时间,可以讲《四家合註》,听了之后,真是欣喜若狂!
  
  约定好了时间,正好那时,常师父也来到了我身边,所以白天跟仁波切上四个小时,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下课后再跟常师父汇报一下我听到什么,每次常师父都非常非常开心,常师父说:「我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你们有这个福报学习要好好珍惜啊!这传承从来没有传到汉地过,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龙天欢喜啊!」并且一直勉励我说:「你一定要认真地听,一定要好好地学,善知识难遇,教法难逢,不能辜负仁波切费这么多心血来爲你讲课。」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仁波切和常师父见面了,非常欢喜,常师父赞美仁波切说:「能在寺院里有这样严格的规矩,在这个时代很不容易,用清净的心在传持教法,又如此重视闻思修,令人感动。」还教诫我说以后要去藏地各处求法的话,不要冒然自己就去,一定要跟随一位有经验的善知识去学、去求,一定要去请问仁波切,要多请问。
  
  那时有得到讲诵传承,但是主要以讨论的学习方式。之后因拉卜楞寺果洛・智华格西爲仁波切传授了《四家合註》讲诵传承,所以仁波切就拥有了拉卜楞寺及嘉瓦仁波切的传承。又过了一段时间,仁波切也在加拿大的佛学院传了《四家合註》的讲诵传承,自此很多僧衆也拥有了这珍贵传承,而我又完整听了一遍,所以我前后得到两次《四家合註》传承。
  
  讨论学习的时候,最开心的是仁波切开许问问题,随时可举手提问。又像上学一样,我是一个会有很多问题要请问的麻烦学生,而仁波切居然能用这种方式来教导我们,真是太开心了!有疑就问,有问有答,仁波切慈悲听着我的问题,一一解释。每天上课像在天上飞着一样欢喜感动,开心自由啊!
  
  最初决定开始听传承的时候,原本想请仁波切用汉文讲,但仁波切说还是有翻译的会比较精准,所以常师父就派凤山寺一位法师来翻译。紧锣密鼓的学习结束后,很想再有时间继续学,也想说如果能有精力把听过的部份整理出译稿,并且出书的话,对自他的利益一定会很大。
  
  可是不幸降临,常师父示寂!在可怕的打击和悲痛中,凤山寺的法师们开始了五大论学制,长达十多年的学习。在这十年之中,大量的藏文学习、大量的典籍背诵,还有辩论,已经完全没有余暇的体力和时间再来整理译稿。这么珍贵的法宝,结果沉寂了十多年。
  
  直到前年,凤山寺的法师刚一完成了五大论的第一轮学习,随即开始准备译稿。花了大量时间重新逐字逐句地听,逐字逐句地译,逐字逐句地校。也就是前年同时开始翻译《四家合註》的原文,所以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有机会把《四家合註》的原文,与仁波切的《四家合註》的讲稿全部对起来,终于完成了第一本译註。
  
  每天每天法师们聚在小小教室(小小桌椅,那是从其他学校退下来不用的桌子和椅子。虽然有些破旧,有些椅子还很小,因爲是给小朋友坐的,但是大家已经很感恩,这就是最初的译经院啊!)就这样开始逐字逐句地翻译,从春日翠柳扶疏到冬日白雪飘飞,一边译、一边学习讨论,感动于仁波切的讲解深刻入心,有极大的加持力。在此世间能值遇如此谦虚而又深邃的智者,引领着我们趣入教典的密意,何幸之有!思及此珍贵法源,每每泪盈双眸,不知以何语诠说此心啊!
  
  生死之痛当你不去觉察,也许还感到些许安全自在,彷彿没什么感觉。但一旦觉察,是如此憷目惊心,出离苦轮怎能没有善知识引导?
  
  一位引航者,在黑暗中举着火把走在我前面的人,甚或我知道前行的方向,可眼前的深坑,却无力穿越。而那总是持着火把,回过头来伸手相救,大力使我们脱离眼前乃至究竟险境的——即是善知识!我深恩的师长!我永久的皈依处!我将永远礼敬并矢志追随的至尊上师们啊!

图书试读

前言
   
首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接受这个法的意义是什么?要有一定的皈依、发心,才能成为大乘的佛法。所以听法之前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在《广论》前面讲得很广泛。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而要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必须进入佛门修学佛法;另一方面,不仅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还要为了他人,甚至一切有情的解脱而来修学佛法。我们今天在这里一起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而希望自己成佛。来学习这个法,要用这个心态,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每次传法之前,为了等同虚空际的一切如母有情,为了一切众生,我要成佛,要有这样的心态,这就是发心。
 
发心具备两种条件。《现观庄严论》里面讲:「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发心有两种意义:其一是为了一切众生,其二就是要达到成佛的境界。自己达到佛的境界来救度一切众生,要有这样的心态。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今天到这里来学习这个教理。所以这个心理的状态必须调整好,这是很重要的。听法的人也好,传法的人也好,同样要有这样的心态。不能用烦恼的心情来接受这个法,至少都要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首先如同在至尊一切智宗喀巴大师的《道次第摄颂》中说:「此暇满身胜于如意宝,能获是身亦仅有此次,难得易失如空中闪电,思惟此诸道理即了知,世事犹如簸扬谷糠秕,故应昼夜摄取心要义。」所以不论昼夜,我们应该为了后世义利、为了获得解脱,以及一切智智的果位而精进努力。
 
我们所学习的,即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其着名的解释及笺註有很多,我们现在主要学习的就是《四家合註》。
 
《四家合註》第一家是克主杰的弟弟巴梭‧法幢法王的笺註,他是甘丹寺无等文殊上师宗喀巴大师的第六世法台。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