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

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高龄者
  • 身体活动
  • 运动规划
  • 健康老龄化
  • 康复
  • 预防医学
  • 老年医学
  • 运动干预
  • 公共卫生
  • 健康促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健康老化是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何使人健康老化则要透过身体的力行,《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一书涵盖老化学理的介绍以及实务范例之解说,包括高龄者老化原因的探索、生理心理特征的分析、面对社会的改变、国内外身体活动范例的比较、身体活动前评估的方法介绍,以及适合指导者领导高龄者从事的低冲击性身体活动介绍。本书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指导手册,包括瑜珈、抗力球与水中有氧运动,相信如此安排可以让指导员了解高龄者多面向的变化,更加深其实作之功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主编

洪大程

  实践大学体育教育委员会副教授

侯青云

  曾任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学系兼任讲师
 
萧秋祺

  实践大学体育教育委员会副教授
 
钱桂玉

  国立体育大学运动科学研究所专任副教授
 
梁宛真

  家立诺乐动生活学习中心任职教学部经理
 
简雅婷

  TAFA-AFIC水中体适能指导员证照 讲师/考官
  台北市立大学及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兼任讲师

图书目录

谢董事长推荐序  i
陈校长推荐序  v
总策划序    vii
主编序      xi
作者简介    xiii

Chapter 1  老化的概念  侯青云  1
一、与老化有关的特质  2
二、生物老化现象的类型  3
三、成功的老化  5
四、老化与疾病  5
五、老化与记忆  6
六、老化与学习  8
七、老化与压力  11
八、老化与人格特质  12

Chapter 2  高龄者的心理变化  侯青云  15
一、老人的心理特征  16
二、老人之心理危机  20
三、高龄者的需求  21
四、高龄者心理调适  22
五、高龄者常见精神疾病  23
六、如何与高龄者沟通  27

Chapter 3  高龄者的生理变化  侯青云  35
一、老化  36
二、老化对生理的影响  38
三、身体活动对高龄者的影响  51

Chapter 4  老化的社会变化  萧秋祺  57
一、社会老化的概念及其理论  58
二、老人的角色  62
三、老化的社会变化  66

Chapter 5  本国与国外中高龄者身体活动范例介绍  钱桂玉  75
一、台湾  76
二、日本  79
三、欧洲  82
四、美国  86

Chapter 6  高龄者身体活动前评估  钱桂玉  93
一、运动安全性评估  94
二、需求评估  99
三、环境评估  100
四、防跌课程发展  101

Chapter 7  高龄者瑜伽运动  梁宛真、洪大程  111
一、辅助器材  112
二、基础动作  114
三、瑜伽课程  115

Chapter 8  高龄者抗力球运动  梁宛真  133
一、辅助器材  134
二、基础动作  135
三、肌力训练  141
四、柔软度延展  151

Chapter 9  高龄者水中有氧  简雅婷  155
一、前言  156
二、水的特性  160
三、基本技巧与动作变化  162
四、水中安全须知与教学  170
五、课程设计  174
六、教学课程设计  179

图书序言

主编序

  由于医疗的进步、全民健康保险的施行及新生儿出生率的降低,使得台湾迈入高龄化的社会。当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人口结构20%以上时,我们的社会环境一定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为了面对问题,台湾师大名誉教授许义雄老师和实践大学校方,联合了许多专家学者,从宏观的角度探讨问题,思考出版系列丛书的可能。

  本书《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首先是从年龄增长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改变的角度来了解高龄者,再透过高龄者的视野来看待社会改变高龄者该如何自处,接着让运动指导者了解国内外高龄者的活动有哪几种类型,并在指导前要了解高龄者身体状况的方法,最后由指导运动的专家来带领低冲击性的运动处方。所以,本书有从全民的角度、高龄者的角度、运动指导学习者的角度及运动指导专家的角度,来探讨高龄者身体活动的种种。

  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分别为〈老化的概念〉、〈高龄者的心理变化〉、〈高龄者的生理变化〉、〈老化的社会变化〉、〈本国与国外中高龄者身体活动范例介绍〉、〈高龄者身体活动前评估〉、〈高龄者瑜伽运动〉、〈高龄者抗力球运动〉及〈高龄者水中有氧运动〉等章。

  最后要感谢实践大学董事长谢孟雄先生、台湾师大名誉教授许义雄老师、实践大学谢宗兴董事、实践大学陈振贵校长等长者的指导鞭策;也感谢家立诺乐动生活学习中心及台湾水适能协会的协助,使得本书得以完成。

洪大程 谨识
2016/05/30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收到这本《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着能从中找到一些新颖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身边的长辈们动起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我一直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是自然规律,但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活动,完全可以延缓这个过程,甚至提高生活质量。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设计”和“规划”这两个词的解读。究竟如何“设计”一套适合高龄者的身体活动方案?是仅仅列举一些简单的运动动作,还是需要更深层次的考量,比如结合他们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甚至是心理需求?“规划”又体现在哪里?是时间上的安排,还是循序渐进的强度调整,亦或是不同类型活动的组合?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另外,我个人比较关心的是如何在高龄者的活动中融入一些趣味性,避免枯燥乏味的重复,从而提高他们的依从性。例如,能否通过一些集体活动、游戏化的方式,让身体活动变得更具吸引力?书中是否有这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详尽的指南,为我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实用的工具,让我能够自信地为高龄者设计和规划适合他们的身体活动。

评分

我对《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这本书的期望,更多是希望它能成为一本“实践指南”。我深知理论的重要性,但更看重的是书中所提供的具体操作方法。在“设计”方面,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清晰的步骤或框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高龄者的具体情况,一步步地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身体活动计划。例如,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模板,让我们可以根据长辈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偏好来填写和调整?而“规划”部分,我更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可行的实施策略。比如,如何有效地安排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成功案例的分享,让我们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少走弯路?另外,我个人对如何在高龄者身体活动中引入一些“智能化”的元素非常感兴趣。是否会介绍一些利用科技手段来监测活动效果、提供个性化指导的方案?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从“知道”变成“做到”,真正掌握为高龄者设计和规划身体活动的专业能力。

评分

《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这本书,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运动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质量提升”的指南。我期待它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解读“身体活动”对于高龄者的意义。不仅仅是预防疾病,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活动,让他们保持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设计”环节,我希望它能强调活动的“全面性”,不仅关注身体机能,还可能涉及认知功能的训练,以及社交能力的促进。例如,是否会介绍一些能同时锻炼身体和大脑的活动?或者,如何通过集体活动来增强长辈们的社交联系?“规划”方面,我更看重的是其“可持续性”。如何设计出能够让高龄者长期坚持、并从中获得乐趣的活动方案?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克服长辈们在坚持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的策略。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们深刻理解身体活动在高龄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过上更健康、更快乐、更有意义的老年生活。

评分

拿到《高龄者身体活动设计与规划》这本书,我最想了解的是其中关于“如何让不爱动的老人动起来”的实用技巧。我身边有一些长辈,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总觉得懒得动,觉得年纪大了就应该多休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打破这种惰性、激发他们内在动力的“妙招”。是不是书中会提供一些心理学上的指导,教我们如何理解高龄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通过沟通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身体活动的重要性,并愿意尝试?我尤其对“设计”部分的内容充满好奇。它是否会介绍一些针对不同身体状况(比如有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设计的特色活动?或者,有没有一些有趣的、能引起长辈兴趣的团体活动,让他们在社交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身体活动中来?“规划”方面,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案,让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并且能够随着身体状况的改善,逐步提高活动的强度和难度。总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套完整的、能够帮助我成功“激活”长辈身体活力的“秘籍”。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细致入微”。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出一堆运动项目,而是从高龄者身体活动这一大主题出发,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设计”环节所展现出的严谨性。它似乎强调了在开始任何活动设计之前,必须对高龄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疾病史、认知能力,甚至是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交环境。这种“因人而异”的设计理念,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规划”部分,我猜想它不仅仅是指时间表,更可能涉及到活动的周期性、强度递增的梯度、以及不同活动类型(如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的合理搭配。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评估工具或量表,方便读者更系统地了解高龄者的身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的活动方案。此外,书中关于如何在高龄者身体活动中融入安全保障的探讨,也是我非常关注的。毕竟,对于年长者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场地选择、动作指导、以及紧急情况应对的建议,确保活动过程的万无一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