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

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ean-Claude Dhôtel, S. J.
图书标签:
  • 耶稣会
  • 依纳爵·罗耀拉
  • 宗教历史
  • 传记
  • 基督教
  • 文艺复兴
  • 精神修养
  • 教会历史
  • 人物传记
  • 欧洲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是谁?」这是一个答不完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掌握一个人内心的全部奥祕。

  依纳爵三十岁时,在天主的影响下,有了一次决定性的灵修经验。从此,他的一生虽历经起伏变化,都因忠于这次经验,而蒙受护佑。他愿与人共享这经验,便写出了《神操》。

  近500年来,已经有许多人做过神操,都获得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犹豫不决,却也远景在望(转化期的特征)时,他们更体验到《神操》的价值。
  
  透过本书,读者能明白依纳爵在他生活的时空环境中,与上主相遇、写神操、创立耶稣会的精采过程。
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 一、 烽火中的蜕变:从巴斯克贵族到基督的骑士 本书带领读者深入探究伊格纳西奥·德·洛约拉(Ignacio de Loyola),这位塑造了天主教会历史进程的非凡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行动。他并非生来就是圣人,而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区一个没落贵族的次子,一个深受中世纪骑士精神熏陶的热血青年。早年的伊格纳西奥,沉溺于宫廷生活,渴望像亚瑟王传说中的英雄一样,赢得显赫的战功和世俗的荣耀。 故事的起点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1521年潘普洛纳(Pamplona)保卫战的惨烈一役。彼时的西班牙王国正与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争夺纳瓦拉的控制权。年轻的伊格纳西奥,身负重伤,腿骨碎裂,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对于世间一切虚妄的追求轰然崩塌。正是这次身体的重创,开启了他精神上的重生之旅。伤病带来的漫长康复期,成为了他与自我、与上帝进行深刻对话的“静修所”。 在无聊与痛苦中,他开始阅读仅有的几本残存的书籍,其中包括《基督生平》和圣徒事迹。与阅读世俗英雄传记不同,阅读这些宗教文献时,伊格纳西奥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内心触动。他开始分辨哪些思想使他感到振奋、平静,哪些则引向空虚和躁动——这是他日后发展出“灵性辨惑”(Discernment of Spirits)思想的雏形。他意识到,真正的、永恒的荣耀,并非建立在战场上的短暂胜利,而是服务于更高、更神圣的目标。 二、 蒙福之路:谦卑的学习与精神的洗礼 伤愈后的伊格纳西奥,决心放弃过去的荣耀,踏上朝圣之路,追随基督的足迹。然而,这条信仰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误解。他首先前往圣地拉蒙斯托里(Montserrat),在那里,他完成了骑士的“下马”仪式,将佩剑挂在圣母像前,宣誓成为“基督的骑士”。随后,他在曼雷萨(Manresa)一洞穴中进行了近乎苦修的退隐。 在曼雷萨的近一年时间里,伊格纳西奥经历了精神上的高潮与低谷。他忍受了极度的禁食和自我鞭笞,企图用肉体的痛苦来洗涤灵魂。然而,他很快发现,过度苛刻的苦修反而会阻碍灵性的清晰。他开始以一种更加理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理解信仰。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汇集了所有关于内心体验的观察与记录,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灵修导师》(Spiritual Exercises)的初稿。 《灵修导师》并非一本神学论文,而是一套系统化的、为期四天至三十天的个人灵修训练手册。它旨在引导受训者通过祈祷、默想与默观,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命定位,并最终做出决定,全心全意地奉献于基督的事业。书中强调的“在一切事上寻求天主的荣耀”(Ad Majorem Dei Gloriam, AMDG)的原则,成为了他日后所有行动的驱动力。 三、 跨越国界的求知欲:大学时代的磨砺 尽管精神上已臻成熟,伊格纳西奥深知,要有效服务于教会的需要,单凭热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年近三十的他,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谦卑,开始接受基础教育。他先在西班牙的大学学习,随后前往欧洲的学术中心——巴黎大学。 在巴黎,他以近乎“苦行僧”的方式学习拉丁文、哲学和神学。这段时期,他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不是一个孤独的英雄,而是一个卓越的组织者和召集者。正是在巴黎,他遇到了日后成为他最亲密战友的弗朗西斯·沙勿略(Francis Xavier)和皮埃尔·法弗尔(Pierre Favre)。 伊格纳西奥的领导力并非建立在权力之上,而是源于他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他人潜能的精准把握。他能够看穿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渴望,并将他们的才能引导至共同的目标——为基督服务。 四、 耶路撒冷誓约与新团体的诞生 1534年,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伊格纳西奥与六位同伴(其中五位是法国人,一位是葡萄牙人)举行了秘密的誓约仪式。他们宣誓了贫穷、贞洁,并承诺服从罗马教宗的命令,前往圣地耶路撒冷朝圣,如果不能成行,则“听候教宗的派遣,到任何地方去”。 这个誓言的意义非凡:它超越了传统修会的地域和职责限制,将奉献的焦点锁定在教宗的“普世性命令”之上。这使得他们区别于当时所有已有的修会,为日后全球性的福传使命奠定了组织基础。 然而,由于战争冲突,他们前往圣地的计划受阻。在返回意大利的途中,伊格纳西奥在威尼斯和罗马等地开始实践他的灵修指导。正是在罗马,他的团体逐渐被外界认知。教宗保禄三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新兴团体在精神上的活力和对教会的忠诚。 五、 罗马的认可与“会社”的正式成立 在罗马,伊格纳西奥不再需要依靠个人魅力去说服,而是依靠他的教友们(如拉伊内斯和法弗尔)在神学界和教廷中的杰出表现,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1540年,教宗保禄三世正式批准了伊格纳西奥起草的《耶稣会会规》(Formula of the Institute)。这个新的神职团体被赋予了一个谦逊的名称——“会社”(Societas Iesu),即“耶稣的团体”,而非“耶稣会”。会祖伊格纳西奥坚持,这个名字强调的是团体对基督的从属,而非任何世俗的权势。 根据会规,耶稣会的成员需要宣受四愿:贫穷、贞洁、服从,以及一项革命性的第四愿——“服从教宗关于普世福传的特别派遣”。这种对教宗的直接且无保留的服从,使耶稣会成为了教宗在宗教改革浪潮中最为可靠的工具和前沿力量。 六、 组织艺术与全球扩张 伊格纳西奥从未担任过“总会长”的头衔,他称自己为“普通神父”或“首任神父”。然而,从1541年起直到他于1556年去世,他实质上领导着这个迅速成型的全球性组织。他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行政和组织天赋。 他创建了一套高效的行政体系,包括区域性“省会长”、年度会议(General Congregations)制度,以及严格的会务报告和评估机制。他像一位深谙人心的战略家,将最优秀的会士派往最需要他们的角落,无论是大学讲台、各国宫廷,还是远东和新大陆的殖民地。 他本人则留守罗马,担任“中枢”,通过密集的书信往来,指导全球范围内的福传、教育和神学研究工作。他的信件数量惊人,内容详尽,涉及从微小的日常管理到重大的神学争议。 伊格纳西奥的教育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他坚信,要挽救信仰,必须在塑造未来领导者方面下功夫。因此,耶稣会迅速建立了大量“学院”(Academies),它们不仅是神学和哲学教育的中心,也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先驱机构。 七、 最后的岁月与遗产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管身体饱受折磨,伊格纳西奥仍专注于巩固修会的结构,确保在他离世后,他的事业能够持续发展。他深知自己是这个新团体的精神支柱,因此他倾尽全力,用制度和精神遗产来“非个人化”领导,让团体能够独立于任何个体而运作。 伊格纳西奥·德·洛约拉的一生,是从一个追求世俗光荣的军人,蜕变为一个追求永恒荣耀的属灵工程师。他所创建的耶稣会,不仅是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中坚力量,更是一股推动世界知识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巨大动力。本书旨在揭示这位“人中之王”在信仰的熔炉中如何被锻造,以及他如何将个人的灵性经验,转化为影响世界数百年的制度遗产。读者将通过本书,看到一个凡人如何通过彻底的自我奉献,成就了跨越地域与时空的宏伟事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多铎(Jean-Claude Dhôtel, S.J.)

  法籍耶稣会士,对依纳爵神操有独到的研究与体会,以其简鍊明畅的文笔写成此书,颇能帮助读者洞悉依纳爵其人、其事以及所谓「依纳爵灵修」的根源及其基本轮廓与内蕴,诚如作者在序中所言:「神操和依纳爵的生活,实际上是同一件事。」

图书目录

序/13
1491年的某一天/16
第一章            人物、时代、背景/18
 
第一部 一位事奉基督的人
1521年5月20日/32
第二章            罗耀拉的幻想/34
1522年3月25日/44
第三章            何谓新生/47
1523年9月4日/68
第四章            耶稣基督的人性/70
1528年2月2日/80
第五章            智慧与疯狂/82
 
第二部  服务教会的同伴
1534年8月15日/96
第六章            蒙选的同伴/98
1538年11月中旬/112
第七章            团结一致,分散四方/114
1541年4月22日/126
第八章            为了耶稣会的成长/128
1553年6月28日/140
第九章            承担的勇气/142
1556年7月31日/154

跋/156
附录:依纳爵之道与基督生活团/157
致谢/159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深刻的敬意和对人性潜能的惊叹。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吸引人,他能将一段段历史事件,描绘得如在眼前,又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展开。我尤其被书中对依纳爵在罗马建立耶稣会初期的种种挑战的描述所打动。想象一下,在一个权力斗争激烈、宗教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依纳爵和他的一群追随者,仅仅凭着对上帝的信心和对教育的热忱,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一个影响深远的教会组织。书中对于耶稣会“教育”和“传教”理念的阐述,并非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通过依纳爵的实际行动,展示了这些理念是如何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的。他对于“行事权变”和“以终为始”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于生活和工作,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整本书,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力的迸发,依纳爵并非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一个不断行动、不断创造、不断回应时代呼召的榜样。他的人生,是献身于一项超越个体生命的伟大事业的生动证明。

评分

这本《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真是让我惊喜连连,翻开它,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十六世纪欧洲的时光之门。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细腻的笔触,将依纳爵·罗耀拉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之所以说“展现在面前”,是因为书中不仅仅是对他生平事迹的简单罗列,更是深入剖析了他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从他早年作为一名骄傲自大的战士,到后来一次濒死体验后发生的深刻精神转变,作者都没有回避。我尤其对书中描述他如何在养病期间,在苦闷中开始阅读关于圣徒生平的传记,并从中获得灵感的段落印象深刻。那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更是一种灵魂的触碰与唤醒。随后的精神操练,那段经历是如此的真实,仿佛我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挣扎、自我怀疑,以及最终战胜心魔后,那种坚定的信仰之火重新燃起。书中对依纳爵在罗马建立耶稣会的早期过程的描述也相当精彩,那种面对重重阻力,却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和对上帝的全然信靠,一点点将构想变为现实的历程,读来令人热血沸腾。他并非一个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人,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智慧和勇气去塑造自己人生和教会未来的巨人。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弱点也有辉煌的依纳爵,他的故事,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有着强大的感染力。

评分

《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传记,不如说是一次对信仰生命力的一次深入探寻。作者以一种极其虔诚而又理性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依纳爵·罗耀拉的精神世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依纳爵早期军事生涯与后期精神生涯之间张力的描绘。那种从战场上的冲杀与荣耀,转向内心世界的征战与探索,本身就具有戏剧性的力量。书中对于依纳爵在蒙特拉特圣母朝圣地所做的“弃械”的描写,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更是他决心彻底改变人生方向的标志。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一转变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神学渊源。当他开始在医院和贫民窟服务时,那种与社会最底层人群的接触,以及由此带来的更深刻的对人类苦难的理解,极大地塑造了他日后的牧灵工作。书中关于耶稣会早期成员的招募和培训的描述,也展现了依纳爵在组织建设上的远见卓识。他所倡导的“在一切事上寻求并荣耀上帝”的理念,是如何通过一套严谨而又富有弹性的教育体系,渗透到每一位耶稣会士的生命中的,这一点非常令人着迷。这本书让我对“使命”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需要智慧、勇气和持续的奉献才能实现的目标。

评分

《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是一本让我深思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更是关于信仰、使命和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探讨。作者以一种非常个人化、但又充满洞察力的方式,展现了依纳爵·罗耀拉的内心世界。我很难忘记书中描绘的,依纳爵在完成《灵修操练》后的那种平静与坚定。那是一种历经千帆、看透世事后,依然选择忠于内心声音的姿态。书中关于他如何将早年军旅生涯中的纪律、策略和勇气,转化到精神修养和组织建设中的分析,让我耳目一新。他并没有完全抛弃过去的自己,而是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将曾经的优点注入到全新的事业中。尤其是当他年老体衰,却依旧心系教会的未来,为耶稣会的延续和发展进行规划时,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动容。作者对依纳爵与同时代其他重要人物的互动描写,也增添了本书的历史厚重感。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被信仰所点燃,并最终点燃了世界。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著作。

评分

读完《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他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说教式叙述,而是将依纳爵的一生,编织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书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依纳爵如何从一个沉迷于世俗荣耀的年轻人,蜕变成一位以服务他人、传播信仰为己任的精神领袖。这个转变过程的描写,充满了心理学的洞察力,作者没有将之简单化,而是细致地勾勒出依纳爵在信仰道路上的每一次犹豫、每一次叩问、每一次喜悦。特别是他开始构思“灵修操练”的部分,那种将神学理论与个人生命体验相结合的创新,以及如何将其系统化、可操作化,让我看到了他非凡的创造力和实践精神。书中也毫不避讳地提到了他晚年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以及一些内部的争论,这反而让这个人物更加立体和真实。他并非一个完美的圣人,而是一个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的凡人,只不过他的人生目标,比常人更加宏大和崇高。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与一位智者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的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通过作者的文字,穿越了几个世纪,依然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