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马车之歌续曲

幌马车之歌续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苍降、蓝明谷、邱连球,这些陌生的名字,他们究竟是谁?
他们曾经是共产党,也是为理想付出生命的台湾青年。
这一次,未尽的幌马车之歌要唱出他们的故事。

  一九九一年,《幌马车之歌》出版,台湾五○年代白色恐怖的历史点滴才终于摊在阳光下,钟浩东与蒋碧玉的故事逐渐为人们所知,《幌马车之歌》俨然象征了那一段理想与黑暗、暴力并存的时代,也自此树立了蓝博洲历史报导者的先驱形象。

  然而数十年过去,却还有许多政治受难者的生命故事尚未釐清。蓝博洲毅然探索前人以生命留下的足迹与印记,在历史残简的瘖哑处寻找这些被岁月尘埃掩埋、几乎被忘却的身影。

  为了不让前人的付出再度沦入沉默,蓝博洲持续不断追寻,不断苦心求索、蒐集的史料与人证,终于铺展成为时代的证言,见证三位青年以身殉难的热血生命,以及不容抹灭、篡改的历史斲痕。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蓝博洲


  1960年生于台湾苗栗。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曾任职《人间》杂志,时报出版公司特约主编,中央大学「新锐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湾思想起》制作人,东华大学驻校作家。现专事写作。 出版作品:短篇小说《旅行者》,长篇小说《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诞生》、《藤缠树》、《台北恋人》,报导文学《幌马车之歌》、《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台湾好女人》、《消失的台湾医界良心》、《红色客家人》、《寻找祖国三千里》、《台共党人的悲歌》等,历史报导《沉尸、流亡、二二八》、《寻访被湮灭的台湾史与台湾人》、《红色客家庄》、《麦浪歌咏队》、《共产青年李登辉》、《天未亮──追忆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日据时期台湾学生运动,1913-1945年》、《白色恐怖》、《消逝在二二八迷雾中的王添灯》、《老红帽》、《台湾学运报告1945-1949》,散文《战风车──一个作家的选战记事》、《你是什么派》等。
 

图书目录

寻找新民主同志会的同志李苍降
寻找福马林池捞起的诗人蓝明谷
寻找六堆客家庄农运斗士邱连球
大事年表

 

图书序言

寻找新民主同志会的同志李苍降

前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 李苍降,前汐止镇军民合作站书记唐志堂……连续共同意图以非法方法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各处死刑,各褫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酌留其家属必需之生活费外没收……经奉国防部核准,昨(十四)日上午六时省保安司令部军法处将钟浩东、李苍降、唐志堂三名各提庭宣判,验明正身,发交宪兵绑赴马场町刑场执行枪决。

──台北《中央日报》(一九五○年十月十五日)

前言:卅八年后

叙事者:这个故事, 开场的时间是一九八八年五月六日。地点是阳明山岭头,一间搭盖在树林中的没装电话的简陋的违建小木屋。那是我跟一个应该是下级军官退休的老兵租的。那时候,不到三十岁,单身,没有固定在哪里上班的我,经常南北奔波,在全省各地採集有关钟浩东校长及其他刚刚听到名字的白色恐怖牺牲者的生命史,然后回到这周遭有鸟叫虫鸣而无机器噪音的寮舍,试着从那些芜乱碎屑的残篇断语中整理出一篇可以理出头绪的人物报导。

那天清晨,在睡梦中,我硬是被一阵阵陌生的、带着浓重客家口音的坚持叫唤着我的名字的苍老的声音催醒。我起身下床,穿好衣服,走去打开那扇木门。我看到一个不曾见过的身穿运动服的老先生站在门前。他立即向还未全然清醒的我表明身分。他说他姓李,名叫李薰山,是坐过牢的政治犯,读过我前一年七月在《人间》杂志发表的有关五○年代白色恐怖的报导:〈美好的世纪—寻访战士郭琇琮大夫的足迹〉。我赶紧请老先生入内,让他在只有一张从外头捡回来的矮茶几的不像客厅的客厅的榻榻米上坐定。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