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海上奇遇,改变了小男孩和老人的一生,还有看世界的方法……
既尖锐又温柔,亦刺激亦脆弱的荒岛求生记
美国文学半世纪经典之作,获奖无数,被列为中学生必读教材
★1970年亚当斯童书奖(Jane Addams Children's Book Award)得主
★1970年路易斯.卡洛尔图书奖(Lewis Carroll Shelf Award)得主
★改编电视剧荣获1975「人道主义影集奖」(Humanitas Prize)
★美国中学生指定小说读物
★儿童研究学会年度最佳童书 ★台北市深耕阅读推荐书单 二次世界大战时,白人小孩菲力在船难中被老黑人提蒙西救起,两人随着舢舨漂流到一座无人的小小珊瑚岛上。菲力浦被妈妈的观念所影响,一开始对身为黑人的提蒙西并不友善。但是随着自己的失明,及提蒙西在荒岛上对他的教导、照顾,他终于了解到,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对的,用心去感觉才是真的。
年老的提蒙西知道,眼盲的孩子在孤岛上将面临大自然无情的挑战,因此设法要他独自,教他钓鱼、编草蓆、採椰子、生火、算时间……两人亦师亦友,相互扶持的情谊,超越肤色和种族偏见,让小男孩学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故事隽永感人,出版后便佳评如潮,几乎囊括美国所有的儿童文学大奖,也曾被NBC改拍成电视剧。
名人推荐 虽然故事的主题是少年的成长和黑白种族歧视,但人性中最深的爱才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儿童文学中少有如此强烈深刻的作品。──玛瑞琳‧辛格(Marilyn Singer,童书作家)
作者泰勒写出了一个刺激的故事……这个关于种族偏见的特殊题材让全人类都获益良多。这本小说满载道德目的但却无一丝说教意味。──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真实的小说背景设定,充满艺术感又简洁的对白,表达了儿童文学少见的浓烈感情──学校图书馆学报(School Library Journal)
高潮迭起,情节信实,引人入胜──週六评论(Saturday Review)
紧凑又感人的阅读体验──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成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书单杂志(Booklist)
在瞎眼的白人少年心中,对老黑人那张丑脸的印象逐渐消失,最后他毫无芥蒂的问:「提蒙西,你还是黑人吗?」一个既尖锐又温柔,亦刺激亦脆弱,非常棒的故事。──柯克斯评论(The Kirkus Reviews)
1.
德国的潜水艇在半夜时分抵达,就像是饥饿的鲨鱼,在大海深处的黑暗中游动。
那时候,我正在二楼的房间睡觉。我们家是一幢狭窄的屋子,有着尖而倾斜的屋顶,座落于古拉索的威廉市。古拉索是属于荷兰的安地列斯群岛中最大的一座,就在委内瑞拉的海岸旁。(译註:本书初版的时间为西元一九六九年,而古拉索已经在西元二零一零年成为荷兰王国中的自治国。)我还记得在一九四二年的二月,那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德军袭击了我们西边的姊妹岛阿鲁巴的大炼油厂。然后,他们接着又攻击了我们的六艘运油船──那是负责输送马拉开波湖的原油到古拉索炼油厂的船只;这些原油会在那里制作成汽油、煤油和柴油。那天黎明时,威廉市的居民甚至能看见其中一艘德国潜艇。
所以,当我醒来时,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亢奋之情,看起来就像旧荷兰时代的一部分,只不过所有的屋子都漆着轻柔的色调,像是粉红、绿色和蓝色,而且我们没有运河。
我几乎没办法好好吃完早餐,因为我想要去彭达(Punda)商业区,那里是整个城镇中最古老的一部分,从那里,我可以前往阿姆斯特丹碉堡,好让我了望海洋。如果海里有敌人的U型舰艇,我想要亲眼见识它的存在,并且和港口上的其他人一起对着它挥拳。
我并不害怕,反而极度兴奋。我听闻了许多战争,但从来没有真正见过。整个世界都在打仗,而现在,战争终于也潜入了我们温暖而蔚蓝的加勒比海。
我的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菲力,敌人终于进攻了,所以今天不用上学。但你不能跑远。听得懂吗?」
我点点头,但我不相信敌人潜艇中的一枚弹壳会这么不偏不倚地在层层叠叠的建筑之间打中我,如果我站在梭地哈海湾(Schottegat)的浮桥或船只上,如果我站在圣安纳海湾的沿岸,他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那天早晨稍晚,母亲忙着把所有遮蔽窗户用的布帘就位,用大锅子储存备用的清水,并且检查我们的存粮。于是我趁她不注意时熘了出去,和我的朋友亨利˙凡˙波文一起前往旧碉堡。亨利是荷兰人,和我一样都是十一岁。
几年前,我就和亨利及其他男孩们来这里玩过很多次。我们会想像自己正在捍卫威廉市,假装我们要对抗海盗,或者英国军队。我知道他们很久以前曾经攻打过这座岛。有时候,我们也会假装自己是正要出海扩张版图的荷兰人,并要迎战西班牙的大船舰。这过去也确实发生过。我们的想像太过真实,有时候,我们甚至会看见巨大的双桅帆船从地平线上航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