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好走 怎照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香港好走 怎照顾?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三联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7/01/13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人生唯一肯定的,就是死亡。
我们选择如何死去,等于展示了我们想如何活着……
思索死亡,更惜珍当下。

─陈晓蕾,本书总序

  独立记者陈晓蕾继《死在香港》之后的深入报导,仍围绕香港的善终问题层层深入,而每次她都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直视香港人最深的恐惧:当生命在倒数,谁来照顾?

  《怎照顾?》检视香港现时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老病死没法避免,可是得到的治疗和护理,是和所处的社会有关的。香港的医院、院舍、宁养院、社区究竟提供了怎样的支援?香港病人可否待在家中,甚至在家离世?而社区的基层医疗、社福机构正在编织一张怎样的安全网?是否可让香港人放心老去,平安好走?

  以下摘自继续报导网站:

  《香港好走 怎照顾?》、《香港好走 有选择?》、《平安纸》是记者陈晓蕾自费採访三年,超过三十万字的调查报导,探讨香港人晚期医疗和护理问题。《怎照顾?》採访超过十间医院,透过大量医护人员、社工、护理员、病人和家人访谈,检视目前的临终护理的支援,尤其留在家里甚至在家离世的空间。《有选择?》则从病人自主权出发,拆解香港框框层层的医疗系统。

  在香港面对人口老化,医护政策正在转变之际,公众了解人生最后一程的医护需要,不但让自己和亲友减少遗憾,同样重要是能够讨论参与改变政策的过程,监察未来政策发展和资源分配。

  透过疾病与死亡,了解香港如何看待生命,合力使最后一程,好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晓蕾


  香港记者,1993年入行,2009年开始独立採访,长期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报导《剩食》获得2012年香港书奖、台湾开卷好书2011年十大最佳中文创作;《死在香港 流眼泪》取得2014年香港书奖;《有米》得到2014年中学生好书龙虎榜最高票选。

  过往的专题报导亦获得2006年人权新闻奖、亚洲出版协会(SOPA)2007年「亚洲最佳中文人权报导」大奖、2004年「亚洲最佳中文环保报导」大奖等。

  主编及出版着作包括:《死在香港 流眼泪》、《死在香港 见棺材》、《阿妈》、《好味》、《有米》、《剩食》、《香港正菜》、《6 ISSUE》、《低碳有前途》、《一家人好天气》、《听大树唱歌》、《够照》、《生命里的家常便饭:任方利莎》、《香港第一》、《寻找香格里拉》、《教育改革由一个梦想开始》、《生命好家伙》。
 
香港好走 怎照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总序  一路好走  有选择  陈晓蕾
 
第一篇  同病唔同命?
第一章  香港人的噩梦
第二章  理念与现实的鸿沟
第三章  世界级好死
 
第二篇  重要的旅程
第四章  出发前先计划
第五章  玛丽医院宁养中心:最坏会如何?
        资讯:李嘉诚基金宁养服务计划
第六章  葛量洪医院纾缓治疗科病房:可以不痛吗?
        资讯:吗啡的误解
第七章  屯门医院肿瘤科:全程都陪伴?
第八章  灵实医院:始终有盼望?
第九章  明爱医院:尊重我的意愿?
第十章  白普理宁养中心:好好说再见
第十一章  麦懿活医生:活着的意义
 
第三篇  可以留在家吗?
第十二章  出院何去何从?
第十三章  葛量洪医院家居服务:留在家里有支援?
          资讯:出院前准备
第十四章  联合医院:家里离世有晚晴?
          资讯:临终会怎样?
          资讯:家事百感交集
          资讯:临终前四十八小时护理
第十五章  警察‧仵工‧法医官
          资讯:凶宅还是善终福宅?
第十六章  香港有条件选择吗?
 
第四篇  社区一张安全网
第十七章  家庭医生怎帮忙?
第十八章  当社工遇上医生
第十九章  社工带来的力量
          访问: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有关怀
          访问:朱伟正医生╲社工
第二十章  最快在院舍?
第二十一章  院舍最后一刻
            资讯:社福界的要求
第二十二章  儿童纾缓治疗:小天使上路
第二十三章  智障人士:笑着说再见
            资讯:法律能保障照顾吗?
 
跋  未了心愿

图书序言

第十一章 麦懿活医生:活着的意义

「纾缓治疗不是关于死亡……而是关于连系、关心、尊重——都是活着的精华。」麦懿活医生说来掷地有声,她是纾缓治疗医生、研究安乐死的学者,除了是癌症病人的家属,自己也是癌症病人。

「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受苦,我们受苦是为了学习如何活着。」她说话很温柔,可是非常坚定:「这些年,受苦的过程昇华成治疗的路,我最后找到的是勇气。」

医生太年轻

医生如何真正明白面对死亡的病人?在香港中文大学参观大体老师的解剖室,陈新安教授强调大体老师对医科生很重要,不止用来学习解剖,还很可能是第一次面对死亡。「你们猜医科生多少岁?」教授问,在场的公众人士大多五六十岁,大家猜大约二十岁,教授摇头:「是十七岁。」全场哗然。

麦懿活医生听了笑:「我也是啊,毕业做医生时,只是二十二岁。」她在英国受训,第一个工作部门是电疗。当时英国的家庭医生会去探病人,社工也会和病人聊天,让她看到医生不但医治,更重要的是关怀,尤其当接受电疗的病人正面对死亡。她分别在肺科、妇科、耳鼻喉科相关癌症的部门受训,不时应用到纾缓治疗的理念,后来成为家庭医生,学到更多跟病人的沟通技巧,对纾缓治疗的兴趣愈来愈大。

麦懿活在一九九六年因为丈夫来到香港,并加入白普理宁养中心。当时她三十出头,与死亡最接近就是两次流产,面对大量晚期病人,非常担心讲错话,于是专注纾缓病人的病征,但她渐渐发现:「如果我像医生一样发问,病人就只是回答病征;但如果我聆听,病人就会告诉我他们的生命故事。我开始更多去听、去看身体语言,病人自然会让我知道最急需关注的是什么,无论是身体或是情绪、心灵或社会需要。」

在她眼中,纾缓治疗的「艺术」就是坐下来,不带任何成见,不急着解释医学道理,让病人带路。

图书试读

None

香港好走 怎照顾?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香港好走 怎照顾?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香港好走 怎照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香港好走 怎照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