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S.奈波尔的作品中,深刻而整合的叙事与坦直客观的审视,
让我们看到被隐瞒的真相。」──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评语
★当代最受推崇的英语作家之一 ★
★小说界后殖民论述的舵手 ★
★诺贝尔文学桂冠V.S.奈波尔早年讽刺小说代表作! ★
╣ 张锦忠(中山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系列导读 ╠
一场选举可以为一个人赢得的最大奖是什么?
五年份的薪水?喝不完的酒?超优的长期饭票?(在此书中,以上皆是。)
至于人心呢?别傻了,那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在加勒比海地区千里达的小镇艾薇拉,即将举行有史以来第二次国会议员选举。当民主第一次在艾薇拉生根,每个人都傻傻地投给自己喜爱的对象;而当第二场选举时,大家已经了解自己手中的一票是多么极具「价值」。
富商哈本决定出马参选,首要目标是搞定地方两名大老巴克希与吉特伦金;但是,欲尝民主甜头的众人,心中算盘却是自我的私利与子女婚配。为了胜选,哈本拢络众人成立竞选委员会为他出谋策画,支票开了一张又一张,票源却越算越少;想挖对手黑人牧师的墙脚,委员会却建议,红白场是最佳选择,只可惜黑人很难生病……
「在选举前一定会死个两、三个吧。」「……难道你想做掉他们?」
贿选、跑票、配票、利益交换……当西方民主初入东方社会,作为进步象征的「民主」,却显得比真正的喜剧更加喧嚣胡闹。
《艾薇拉投票记》写于1958年,是奈波尔的第二本小说,发表在令他声名大噪的《米格尔大街》(Miguel Street)之前,亦是早期以故土为题的代表作之一,此书架构于千里达的第二次大选,讽刺东方社会对西方民主的盲目追求与荒诞冲突。
尽管背负家人对他在伦敦学成归国的期许,然而奈波尔却并不喜爱从小生长的原乡,对比殖民母国英国,成年后的奈波尔回望千里达,这个宗教、种族杂揉之地,充满贫困与落后、贪婪与虚妄,以及不加掩饰的赤裸裸人性,尽皆尖锐而鲜明地刺入了他的心中。在早年作品里,奈波尔毫不避讳笔下对于小人物的嘲讽与尖酸苛刻,但也因此展露了对人性描述的顶尖天赋。于是在《艾薇拉投票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晚年笔触温柔得近乎崇高的作家,在初初提笔之时,那份屡屡被人性灼伤,却还未被岁月磨去的犀利及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