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清末民初
  • 社会变迁
  • 风俗人情
  • 见闻录
  • 回忆录
  • 历史
  • 文化
  • 旧社会
  • 民国
  • 中国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清末着名小说家吴趼人的代表作,是晚清谴责小说之箇中翘楚。小说记录了主人公「九死一生」自光绪十年后的二十年间所见所闻。这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如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件等,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九死一生」具有知识分子与年轻商人的双重身分,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他走遍半个中国,南至广州、香港,北至天津、北京,东至山东,西至四川。其间在南京、上海居留时间最久,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商场的欺诈、伦常的崩溃和世风的败坏,遇见之人皆是蛇虫鼠蚁、豺狼虎豹和魑魅魍魉。作者对于世事深感伤痛和失望,书中纪录不免侧重于社会、人性的阴暗面,或有溢恶的倾向,但他以严肃的写作态度据实而录,以泼辣犀利的笔墨为我们留下十九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的真实纪录。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吴趼人


  吴趼人(1866-1910),名沃尧,字小允,号趼人、茧人,笔名我佛山人、老上海、老少年、岭南将叟等。广东佛山人,生于北京。光绪八年(1882)其父卒于宁波巡检任上,遗下数千金被季父吞没买官,家境由是困顿,十八岁时不得不往上海谋生。做过茶庄伙计,后进入江南制造军械局工作十三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转而投入上海报界,主笔政于多种副刊。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武汉任《汉口日报》主笔,次年抗议武昌知府将该报收为官办,辞职返沪。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始在日本横滨《新小说》上发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此年冬天曾有日本之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再赴汉口,任英人所办楚报中文主笔,旋因美国通过《排华法案》,愤而辞职。次年上海《月月小说》创刊,吴趼人任总撰述。宣统三年(1910)秋病故于上海,享年四十五。吴趼人创作的小说,重要的还有《恨海》、《劫余灰》、《九命奇冤》、《新石头记》、《两晋演义》、《痛史》等数十种。

石昌渝/校注

  石昌渝(1940~),湖北武汉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古代小说,现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62年7月毕业于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8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文学遗产》编委、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水浒》学会副秘书长,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图书目录

总目
 
引 言    一—一六
插 图    一—二四
回 目    一—八
正 文    一—九一八
 
回目
上 册
第一回  楔 子   一
第二回  守常经不使疏踰戚 睹怪状几疑贼是官   五
第三回  走穷途忽遇良朋 谈仕路初闻怪状   一五
第四回  吴继之正言规好友 苟观察致敬送嘉宾   二四
第五回  珠宝店巨金骗去 州县官实价开来   三二
第六回  澈底寻根表明骗子 穷形极相画出旗人   三九
第七回  代谋差营兵受殊礼 吃倒帐钱侩大遭殃   四六
第八回  隔纸窗偷觑骗子形 接家书暗落思亲泪   五三
第九回  诗翁画客狼狈为奸 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六一
第十回  老伯母强作周旋话 恶洋奴欺凌同族人   六八
第十一回  纱窗外潜身窥贼迹 房门前瞥眼睹奇形   七五
第十二回  查私货关员被累 行酒令席上生风   八二
第十三回  拟禁烟痛陈快论 睹赃物暗尾佳人   九○
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穷官自缢 烽烟渺渺兵舰先沉   九七
第十五回  论善士微言议赈捐 见招帖书生谈会党   一○五
第十六回  观演水雷书生论战事 接来电信游子忽心惊   一一三
第十七回  整归装游子走长途 抵家门慈亲喜无恙   一二一
第十八回  怒疯狂家庭现怪状 避险恶母子议离乡   一二八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来满座欢声 变田产惹出一场恶气   一三五
第二十回  神出鬼没母子动身 冷嘲热谑世伯受窘   一四二
第二十一回  作引线官场通赌棍 嗔直言巡抚报黄堂   一四九
第二十二回  论狂士撩起忧国心 接电信再惊游子魄   一五七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遗言嘱兼祧 师兄弟挑灯谈换帖   一六六
第二十四回  臧获私逃酿出三条性命 翰林伸手装成八面威风   一七四
第二十五回  引书义破除迷信 较资财衅起家庭   一八二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欢 老捕役潜身拿臬使   一九一
第二十七回  管神机营王爷撤差 升镇国公小的交运   一九九
第二十八回  办礼物携资走上海 控影射遣伙出京都   二○八
第二十九回  送出洋强盗读西书 卖轮船局员造私货   二一六
第三十回  试开车保民船下水 误纪年制造局编书   二二四
第三十一回  论江湖揭破伪术 小勾留惊遇故人   二三二
第三十二回  轻性命天伦遭惨变 豁眼界北里试嬉游   二四一
第三十三回  假风雅当筵呈丑态 真侠义拯人出火坑   二四八
第三十四回  蓬荜中喜逢贤女子 市井上结识老书生   二五六
第三十五回  声罪恶当面绝交 聆怪论笑肠几断   二六四
第三十六回  阻进身兄遭弟谮 破奸谋妇弃夫逃   二七三
第三十七回  说大话谬引同宗 写佳画偏留笑柄   二八二
第三十八回  画士攘诗一何老脸 官场问案高坐盲人   二九一
第三十九回  老寒酸峻辞干馆 小书生妙改新词   三○一
第四十回  披画图即席题词 发电信促归阅卷   三一一
第四十一回  破资财穷形极相 感知己沥胆披肝   三二一
第四十二回  露关节同考装疯 入文闱童生射猎   三三○
第四十三回  试乡科文闱放榜 上母寿戏綵称觞   三四○
第四十四回  苟观察被捉归公馆 吴令尹奉委署江都   三四九
第四十五回  评骨董门客巧欺蒙 送忤逆县官託访察   三五七
第四十六回  翻旧案借券作酬劳 告卖缺县丞难总督   三六五
第四十七回  恣儿戏末秩侮上官 忒轻生荐人代抵命   三七三
第四十八回  内外吏胥神姦狙猾 风尘妓女豪侠多情   三八一
第四十九回  串外人同胞遭晦气 摛词藻嫖界有机关   三八九
第五十回  溯本源赌徒充骗子 走长江舅氏召夫人   三九八
第五十一回  喜孜孜限期营簉室 乱烘烘连夜出吴淞   四○六
第五十二回  酸风醋浪拆散鸳鸯 半夜三更几疑鬼魅   四一五
第五十三回  变幻离奇治家无术 误交朋友失路堪怜   四二四
第五十四回  告冒饷把弟卖把兄 戕委员乃姪陷乃叔   四三二
第五十五回  箕踞忘形军门被逐 设施已毕医士脱逃   四四○
 
下 册
第五十六回  施奇计姦夫变兇手 翻新样淫妇建牌坊   四四九
第五十七回  充苦力乡人得奇遇 发狂怒老父责顽儿   四五七
第五十八回  陡发财一朝成眷属 狂骚扰遍地索强梁   四六五
第五十九回  干儿子贪得被拐出洋 戈什哈神通能撤人任   四七三
第六十回  谈官况令尹弃官 乱着书遗名被骂   四八一
第六十一回  因赌博入棘闱舞弊 误虚惊制造局班兵   四九○
第六十二回  大惊小怪何来强盗潜踪 上张下罗也算商人团体   四九九
第六十三回  设骗局财神遭小劫 谋后任臧获託空谈   五○七
第六十四回  无意功名官照何妨是假 纵非因果恶人到底成空   五一五
第六十五回  一盛一衰世情商冷暖 忽从忽违辩语出温柔   五二四
第六十六回  妙转圜行贿买蜚言 猜哑谜当筵宣谑语   五三三
第六十七回  论鬼蜮挑灯谈宦海 冒风涛航海走天津   五四二
第六十八回  笑荒唐戏提大王尾 恣嚚威打破小子头   五五○
第六十九回  责孝道家庭变态 权寄宿野店行沽   五五九
第七十回  惠雪舫游说翰苑 周辅成误娶填房   五六八
第七十一回  周太史出都逃妇难 焦侍郎入粤走官场   五七七
第七十二回  逞强项再登幕府 走风尘初入京师   五八五
第七十三回  书院课文不成师弟 家庭变起难为祖孙   五九四
第七十四回  符弥轩逆伦几酿案 车文琴设谜赏春灯   六○三
第七十五回  巧遮饰贽见运机心 先预防嫖界开新面   六一三
第七十六回  急功名愚人受骗 遭薄倖淑女蒙冤   六二二
第七十七回  泼婆娘赔礼入娼家 阔老官叫局用文案   六三一
第七十八回  巧蒙蔽到处有机谋 报恩施沿街夸显耀   六三九
第七十九回  论丧礼痛砭陋俗 祝冥寿惹出奇谈   六四七
第八十回  贩鸦头学政蒙羞 遇马扁富翁中计   六五五
第八十一回  真愚昧惨陷官刑 假聪明贻讥外族   六六三
第八十二回  紊伦常名分费商量 报涓埃夫妻勤伺候   六七○
第八十三回  误联婚家庭闹意见 施诡计幕客逞机谋   六七八
第八十四回  接木移花鸦鬟充小姐 弄巧成拙牯岭属他人   六八七
第八十五回  恋花丛公子扶丧 定药方医生论病   六九六
第八十六回  旌孝子瞒天撒大谎 洞世故透底论人情   七○五
第八十七回  遇恶姑淑媛受苦 设密计观察谋差   七一四
第八十八回  劝堕节翁姑齐屈膝 谐好事媒妁得甜头   七二三
第八十九回  舌剑脣枪难回节烈 忿深怨绝顿改坚贞   七三三
第九十回  差池臭味郎舅成仇 巴结功深葭莩复合   七四三
第九十一回  老夫人舌端调反目 赵师母手版误呈词   七五二
第九十二回  谋保全拟参僚属 巧运动赶出冤家   七六二
第九十三回  调度才高抚台运泥土 被参冤抑观察走津门   七七○
第九十四回  图恢复冒当河工差 巧逢迎垄断银元局   七七九
第九十五回  苟观察就医游上海 少夫人拜佛到西湖   七八八
第九十六回  教供词巧存体面 写借据别出心裁   七九七
第九十七回  孝堂上伺候竞奔忙 亲族中冒名巧顶替   八○七
第九十八回  巧攘夺弟妇作夫人 遇机缘僚属充西席   八一七
第九十九回  老叔祖娓娓讲官箴 少大人殷殷求仆从   八二六
第一○○回  巧机缘一旦得功名 乱巴结几番成笑话   八三五
第一○一回  王医生淋漓谈父子 樑顶粪恩爱割夫妻   八四四
第一○二回  温月江义让夫人 裘致禄孽遗妇子   八五三
第一○三回  亲尝汤药媚倒老爷 婢学夫人难为媳妇   八六二
第一○四回  良夫人毒打亲家母 承舅爷巧赚朱博如   八七一
第一○五回  巧心计暗地运机谋 真脓包当场写伏辩   八八○
第一○六回  符弥轩调虎离山 金秀英迁莺出谷   八九○
第一○七回  觑天良不关疏戚 蓦地里忽遇强梁   八九九
第一○八回  负屈含冤贤令尹结果 风流云散怪现状收场   九○八

图书序言

引言(节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一部描写一百年前中国社会的书。它不是一部社会学的着作,只是以主人公二十年的经历为经,以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之怪现状为纬,编织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主人公在二十年间,走遍了半个中国,南至广州、香港,北至天津、北京,东至山东,西至四川,其间在南京、上海居留时间最长,这以南京上海为中心的区域,是当时中国发达的地区,大体上可以代表当时中国社会的面貌和风气。作者吴趼人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和欺诈现象极度厌恶、愤慨和不满,且不管他的政治态度如何,也不管他的视野有何局限,他秉持实录的态度,用生动的笔墨记下自己的见闻,从而留下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种种真实光影,就值得今天的人们一读了。

  书中主人公叫「九死一生」,原是南方乡下未经世面的少年,因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不得不到杭州、南京、上海来谋生,正因为他涉世不深,见到社会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才感到惊讶和奇怪,于是也就有了好奇心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九死一生」从乡下来到南京,第八回写他从报上看到中法战争的消息,中法战争爆发于光绪十年(一八八四),这往后的二十年中,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等等。「九死一生」没有亲历这些事件,他先是在衙门里做幕宾,后来与人合伙做生意,以一个有文化的生意人接触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他总结说:「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他虽然没有写那些重大事件,但他写了发生重大事件的社会一般情形。「九死一生」目睹之「怪现状」,以官场为主,次及商场、家庭以及社会风气等等。这个以封建官吏为本位的腐烂污浊的社会,秉持良心、维护人格尊严的人无不感到窒息,受到损害,难以生存,而那些春风得意、如鱼得水的男女,无一不是些虚伪、无耻和居心不良之徒。目睹这样的怪现状,并由于破产官司的逼迫,「九死一生」不得不回归家乡。二十年前世事不谙的淳朴少年,这时早已把一腔天真热情换做了世故和失望了。

  「九死一生」的父亲是商人,但他的伯父、叔父都做官,他自幼亦习举业,出门到南京投靠的同窗学长吴继之是进士出身的官吏,做了一阵衙门幕宾,后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吴继之的商务活动。在亦官亦商的吴继之左右,他接触到大小官吏,更直接与商人、买办打交道,并且从同行和友人的口中,获得官场、商场和社会各方面的大量讯息。

  在「九死一生」眼中,中国就是一个官吏的世界。他每到一处,坐船也好,住店也好,每一次社交或商务活动,都可以看到官吏丑恶的嘴脸或听到官吏卑污的故事。中国社会生活是被牢固地掌控在官吏手中。将「九死一生」所见所闻的片片断断拼合起来,不难得出当时官僚政治的总体印象。

  晚清的入仕,不外科举和捐纳二途。科举是传统之正途,然而到了晚清,也几乎成了黑道。科场考试和阅卷,本是十分严肃而且防范作弊十分严密的大事,但作为同考官的吴继之却可以让「九死一生」扮作仆人混入贡院,帮助吴继之阅卷。而考生的各种作弊手段,简直是层出不穷、千奇百怪,「九死一生」在贡院内射下房檐上的一只鸽子,鸽子尾巴上竟缚着考试的题目。题目是印刷而非手写,可见其外洩之广泛。这样选拔出来的举人、进士,怎么可能货真价实?即使是货真价实,如吴继之所说:「以八股取士,那作八股的就何尝都是正人。」第七十三回那个虐待祖父、奸诈无行的符弥轩,恰是正途的两榜出身。捐纳始于清初,原为拯荒、军需、河工,事竣即停,是暂行事例。朝廷明知其有害吏治,然因收捐甚丰,虽屡屡装模作样下诏停止,实际上却愈行愈烈,以致市井驵侩、土痞无赖之徒,亦溷入仕途。第三回吴继之讲妓女化钱为钱庄伙计「土老儿」捐了一个二品顶戴的道台,自己得了诰封夫人的二品命妇,就是捐纳的范例。「九死一生」眼中的官场就是卖场,官就是货物,「这个货只有皇帝有,也只有皇帝卖」。第九十九回老叔祖给他的姪孙讲官箴说:「至于官,是拿钱捐来的,钱多官就大点,钱少官就小点。你要做大官小官,只要问你的钱有多少。」

  小说描叙用钱买官、用钱买得实缺或者用钱消灾的故事多不胜数。京城中就有专营这单生意的中介,第七十五回所写恽洞仙掌柜的钱铺,第九十二回所写徐二化子的兴隆金号,就是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他们都是手眼通天,前者直通朝廷的周中堂,一笔交易高达万金,且不用银票,却用黄金打造的笔墨;后者有关系直达权倾当朝的太监,那太监发话,军机处华中堂无不照办,三百万两银子就保了一个贪污至少五百万两银子的乌将军。贪官污吏们的官职来之不易,保之亦难,花了大价钱,自然要求回报,也就要利用职权大肆贪污,收刮地皮。「九死一生」对他母亲说:「这个官竟然不是人做的!头一件先要学会了卑污苟贱,才可以求得着差使;又要把良心搁在一边,放出那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才弄得着钱。」否则即或如第十四回所写榜下候补知县陈仲眉穷困无助而自杀,或如第一○八回所写鲠直清正的蒙阴知县蔡侣笙被夺官法办。吴继之算是一个良心未泯的大关委员,他告诉「九死一生」,既在官场混,就不能洁身自好,「你说谁是见了钱不要的?而且大众都是这样,你一个人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只怕一天都不能容你呢!就如我现在办的大关,内中我不愿意要的钱,也不知多少,然而历来相沿如此,我何犯着把他叫穿了,叫后来接手的人埋怨我。只要不另外再想出新法子来舞弊,就算是个好人了」。吴继之后来做江都县令,这是个肥缺,想必捞的钱已不少,再不想混下去,遂拒绝行贿总督的亲信马弁,丢了官,他的家仆高升却舍不得,恳求「九死一生」去劝吴继之回心转意,「倘使我们老爷不肯拿出钱来,就是家人们代凑着先垫起来,也可以使得」。数年知县下来,连家人都阔绰到给主子垫钱行贿的地步,那权力的好处实在太大了。
「九死一生」见到和听到的官吏,形形色色。涉外的有中法战争中不打自沉逃命的驭远号管带(舰长),听见炮响便熘之大吉的钦差大臣,有甲午战争中平壤之役弃城乞降的叶军门,亦有将庐山牯牛岭白白送给外国人的总理衙门大臣;内政方面的腐败无能更是无处不在,自诩明察而被下属欺瞒的两江总督,号称「留心时务,学贯中西」却以为煤炭可榨煤油的特旨班道台,那洋务运动的产物—制造局和招商局与各式衙门一样,招商局督办及其夫人视局产为私产,为争风吃醋可以随意调动一艘轮船奔驰于上海与汉口之间。这些官吏,不论是武的还是文的,是朝廷的还是地方的,也不论品级职位大小,他们唯一在意的是攫取金钱财货,完全不顾国家的兴衰和民众的疾苦,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第一○○回回末评曰:「曾闻诸人言,合肥李文忠(鸿章)恆詈人曰:『天下最易的是做官,连官都不会做,真是无用的东西了。』」李鸿章指官吏无用,当然是轻描淡写了,他们实际上是国家的蛀虫,民众的仇敌。

  全书以繁简不等的文字、浓淡不同的笔墨描写了许多大小官吏,而描写篇幅最长,叙其事迹最为完整和详实的要数署理过藩台、做过安徽银元局总办的苟才。这位旗人因龌龊无耻,被人唿为「狗才」。他巴结总督的戈什哈(侍从武弁),通过戈什哈打通总督的关节,做了南京制造局总办,兼筹防局、货捐局,由一个穷得要租衣服来穿的候补道,一跃而成豪富显贵,背着泼皮的老婆在外偷娶了一位秦淮河的妓女。那妓女摆谱,参加吴继之母亲寿宴一定要着二品夫人的礼服,苟才的老婆闻讯赶到寿宴上大打出手,丑态百出。后来苟才被都察院参劾,虽然花了几万银子保全了功名,但到底丢了差使,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他却能「柳暗花明又一村」,逼迫自己新寡的儿媳去做总督大人的侍妾,苟才夫妇平日辱骂儿媳为扫帚星,这时为了谋官,竟屈膝跪在儿媳面前恳求她在热丧中改嫁。儿媳的姿色果然打动了总督,苟才被委了筹防局、牙釐局两个差使,接着又署了巡道,总督调任直隶,他照例以巡道署理了几天藩台。然新任总督早已风闻苟才的丑行,以「行止龌龊,无耻之尤」八字考语,把他撤职。苟才不得不北上天津找那曾经栽培他的总督,总督念他送上儿媳的旧情,先给了河工上的一个差事,后又上保折说他「才识优长」,朝廷赏还他原官原衔,外加赏了一枝花翎,他到北京拜了华中堂的门,指省到安徽,做了银元局总办。两年的银元局总办,宦囊丰满得已不在乎差使了,姨太太也弄了五、六个,岂料泰极否来,竟患上了个怔忡之症。儿子苟龙光此时已经成人,他自己一辈子男盗女娼,自然难望儿子仁义道德,苟龙光不止勾搭父亲的六姨太,更处心积虑地置父亲于死地,以图完全支配丰饶的家产。苟才在宦海浮沉的大半生,生动地显现晚清官场的污滥和黑暗,证实卜士仁传授的做官祕诀是要巴结,「只要人家巴结不到的,你巴结得到;人家做不出的,你做得出。……你不要说做这些事难为情,你须知他也有上司,他巴结起上司来,也是和你巴结他一般的,没甚难为情。……你千万记着『不怕难为情』五个字的祕诀,做官是一定得法的」。看看苟才以二品道员的身分对总督身边武弁的卑躬屈膝,将新寡的儿媳送给总督做姨太太的无耻作为,就明白「九死一生」说官不是人做的,绝非过激之词。

石昌渝

图书试读

第二回 守常经不使疏踰戚 睹怪状几疑贼是官

新小说社记者,接到了死里逃生的手书,及九死一生的笔记,展开看了一遍,不忍埋没了他,就将他逐期刊布出来。阅者须知,自此以后之文,便是九死一生的手笔,以及死里逃生的批评了。

我是好好的一个人,生平并未遭过大风波、大险阻,又没有人出十万两银子的赏格来捉我,何以将自己好好的姓名来隐了,另外叫个甚么九死一生呢?只因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1。二十年之久,在此中过来,未曾被第一种所蚀,未曾被第二种所啖,未曾被第三种所攫,居然被我都避了过去。还不算是九死一生么!所以,我这个名字,也是我自家的纪念。 记得我十五岁那年,我父亲从杭州商号里寄信回来,说是身上有病,叫我到杭州去。我母亲见我年纪小,不肯放心叫我出门。我的心中是急的了不得。迨后又连接了三封信,说病重了,我就在我母亲跟前,再四央求,一定要到杭州去看看父亲。我母亲也是记挂着,然而究竟放心不下。忽然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姓尤,表字云岫,本是我父亲在家时最知己的朋友。我父亲狠帮过他忙的,想着託他伴我出门,一定是千稳万当。于是叫我亲身去拜访云岫,请他到家,当面商量。承他盛情,一口应允了。收拾好行李,别过了母亲,上了轮船,先到上海。那时还没有内河小火轮呢,就趁了航船,足足走了三天,方到杭州。两人一路问到我父亲的店里,哪知我父亲已经先一个时辰咽了气了。一场痛苦,自不必言。那时店中有一位当手2,姓张,表字鼎臣。他待我哭过一场,然后拉我到一间房内,问我道:「你父亲已是没了,你胸中有甚么主意呢?」我说:「世伯,我是小孩子,没有主意的。况且遭了这场大事,方寸已乱了,如何还有主意呢?」张道:「同你来的那位尤公,是世好么?」我说:「是,我父亲同他是相好。」张道:「如今你父亲是没了,这件后事,我一个人担负不起,总要有个人商量方好。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