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佈新

除旧佈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关注中国政治发展,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是作者最近数年的主要研究事务之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导向,就是“除旧佈新”——除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体制中的“旧”,佈现代规范政治体制之“新”。这是本书力求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脉络上凸显的论述宗旨。 从历史脉络角度编选的文章,主要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变着眼,观察和分析中国现代转型走到今天的种种变化和结构面相。从现实脉络角度编选的文章,则着重刻画近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描述并分析改革开放走到一个聚焦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十字路口之时,中国改革的现实处境与可能前景。 全书重在表述一种将中国的改革推向纵深地带的主观意图,力求在表达这一愿望的基础上,展示笔者心中希冀的、且正在凸显的现代中国蓝图。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任剑涛


  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导。1998—1999年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合作研究员,2010年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兼任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数家期刊的学术委员或编辑委员。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和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着作有:《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1992)、《伦理政治研究——从先秦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1999)、《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2003)、《权利的召唤》(2005)、《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2004)、《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2008)、《政治哲学讲演录》(2008)、《为政之道: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综观》(2008)、《建国之惑——留学精英与现代政治的误解》(2012)、《社会的兴起——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2013)、《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究》(2013)、《拜谒诸神:西方政治理论与方法寻踪》(2014)、《公共的政治哲学》(2016)等。

图书目录

iii   序
v   绪言/国家,在决断关头
 
1   上编/新旧兼综:中国政治转轨的复合结构
 
3   一/政治转轨的远因与镜鉴
4   停滞,在现代化的起点上
9   为现代筹备:15世纪前后中西会计的差异及其影响
15   革命建国与民权政治
24   为革命谢幕的“立宪时刻”
34   “五四”反思与中华文化重建
42   在世俗之上:“信仰中国”的认知与实践价值
54   难以贯穿的逻辑
65   以公平追求效率,以效率成就公平
74   美国政治没有秘密
83   台湾转轨的阐释
92   澄清苏东变局
 
99   二/政治发展动力与态势变化
100   中国发展路径:从左右为难到左右逢源
111   网络问政与中国政治发展
116   微博问政助推执政方式变革
126   危机治理: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思考
145   公众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参与
151   转轨中的基层政治结构
155   农民工权益保护要均衡权益与利益
158   环保的绩效困局与政治保障
 
169   下编/进退之间: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抉择
 
171   一/年度观察
172   盛世与危言:2010年中国政局回顾
200   2011,政改问题的持续与期盼
210   2012,以週期论改革
220   钓鱼岛事件与民族主义升温
236   常态、新常态与非常态:2012-2017年中国政治发展素描
 
261   二/综合观察
262   在真正的大转型到来之际: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改革
273   改革的真假之问
284   中国的政治结构与改革出路
297   重建共识,推进改革
312   在国家崛起中理性调整政治思维
328   为民族唤魂
340   打黑除恶与国家暴力的正当运用
 
349   后记

图书序言

上编  新旧兼综:中国政治转轨的复合结构

本书上编主要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变着眼,观察和分析中国现代转型走到今天的种种变化和结构面相,并引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为镜鉴。

一/政治转轨的远因与镜鉴

“中国问题”异常复杂。它既有五千年文明如何更新的历史遗产,又有当前政治体制在世界体系中的拒斥与融合,有十分现实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十四亿人口的面包问题,也有巨大的社会分化带来的国家与个体之间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激烈冲突,及对公平、正义、自由空间等的诉求。这一切叠加、聚焦为“政治转轨”命题。

停滞,在现代化的起点上

公元1492年,明朝弘治五年。

两幅历史图画,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西班牙,哥伦布终于获得了伊莎贝拉女王的同意,签署了《圣塔菲协议》,准备远洋航行到印度并与之开展商贸活动。伊莎贝拉授予冒险家哥伦布贵族称号,任命他为航海发现的海岛和陆地的统帅与总督,以及得到一定比例的财富分成。哥伦布带领船队艰苦航行,于10月到达美洲大陆。误会成就了哥伦布—原本一个劲儿想到印度、日本和中国以便得到黄金的航程,却因为计算错误,到达并发现了美洲大陆。哥伦布到死都还认定自己到达的是印度,将美洲土着称为印第安人。他绝对没有料到在现代商业利益驱使下,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体系。自此,农业文明的辉煌终结了,海洋文明时代宣告到来。随着麦哲伦之后的南美航行,全球时代进一步凸显出自己的轮廓。

在中国,具有巨大腹地的大陆养成的人们固守陆地的习性,为明王朝似乎牢固的统治提供了足以维持王权的各种丰富资源。皇帝治国的事务,便也总是盘桓于那几件令人忧心的事情上面:在这一年,明朝皇帝像以往一样忙于赈灾。按照翦伯赞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所记:“六月,免南京去年灾区税粮。七月,以山东旱,南京、浙江水,振(账)之。河决数道入运河,夺汶入海,征夫十五万治之。”除开赈灾,皇帝就是忙于收拾局部的社会动乱,三月,有“韦朝威起事”;十月,“贵州都匀苗乜富架等起事”,日子似乎不是很太平,真有点令皇帝担惊受怕。治乱循环亘古不变地纠缠着咱们中国的皇帝。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