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宗教史的角度剖析经济 尽管市面上不乏经济相关的书籍,但从宗教角度解说经济的书籍几乎不存在。再说,也几乎没有从经济观点解释宗教的书籍。
一般而言,经济与宗教之间风马牛不相干,然而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有相当强烈的关联。
特别是对日本人而言,早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就是「宗教=精神层面的寄託」、「经济=物质层面的脉络」。因此,我们多数人都会抱持着,经济与宗教是天秤的两端,更是处于对立面的既定认知。对于依循合理的经济活动前进的上班族而言,大概很多人都会以为经济与宗教等领域是无关的吧!
但事实上,宗教与经济是一体的,并且在经过诸多相互影响的过程后,形成当今的社会面貌。
因此,如何整合经济与宗教角度来思考、探究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全貌与社会的本质,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写作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在探讨经济议题中,宗教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讨论宗教的过程中却不提及经济议题,也说不通。
我在补教界教授世界史的资历已超过十五年。以自身教学经验而言,让多数学生最感到困惑的,就是宗教问题。若能理解每个时代的宗教涵义,就能更为清楚地掌握该时代的社会全貌。
毕竟如果不明白宗教,也就无法理解当时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自然也无法理解当时的社会。到头来,很容易就会以「那是好久远以前的事情」,而无法进一步与当今的时代脉络连结,而放弃理解。
但只要有信奉宗教的真人真事存在,我们必然无法逃避宗教议题。而且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现今,也与各种宗教之间产生必然的关联性。
尤其是,在商业、经济领域中,与宗教的关联更是愈来愈深入。
由于对大多数无明确宗教信仰的日本人而言,宗教议题不过尔尔,因此对于宗教几乎都是抱持相当疏远的态度。但是,若能理解宗教的「物质思考方式」、理解教徒的思考回路,就能更加明白各国的「国民性」。
所谓的「国民性」,虽然是由土地民情、国情所决定的人民气质,但在国民性的背后,决定国民性为何如此表现的宗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宗教是人类最根本的意识,也是在我们接触异国文化之际,最先横亘于彼此眼前的隔阂。因此,若要缩短异国文化之间的距离,理解宗教是最好的方法。
理解宗教,其实就是进一步全盘理解异国文化的国民性、社会性、文化性等面向的出发点。
而理解宗教,也绝非艰涩又困难的事情。
本书提及较抽象的宗教概念时,将就经济方面等生活中具体案例来解释,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
也期盼各位读者透过本书掌握「经济宗教」的重要元素。
宇山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