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只是看着,遗忘了我们……
我们不是统计数字、新闻标题,不管是炸弹空袭、地面攻击,
都真真实实地承受着……
◆被背叛的人们啊,我为你们书写。 一个流亡巴黎的叙利亚作家、记者萨玛•雅兹别克,在故乡的民主革命爆发流血冲突后,三度偷渡回国,以自己的眼见证,并以无比的勇气,深入死亡之地,以外国记者无法关照的角度写下第一手报导,保存战火中的人民纪实。
雅兹别克不是媒体中常见的逃出之人,而是「翻回家乡」,打捞、捡拾故事碎片的人。她回到叙利亚蒐集身陷内战的人民证词。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知道叙利亚是怎么一回事,毕竟看过新闻,知道那里从2011年起就在打仗,不过他们过的生活实际上是这样的:
「墓地开始与活人并存,如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跟商店、房屋间的巷弄一样。」
「现在是斋戒月,这里的居民希望一天之中能吃东西的时间来临前,家人的头还没断,父亲不需要从大砲或桶装炸弹造成的废墟中拖出孩子的尸体。」
「此地日日被轰炸两年半之后,最明显的改变是人们改变了与天空的新关系,三句不离天空。每个人出门前,一定先仰望天空,或是先爬到屋顶研究天空,看看下一次炸弹会从蓝空哪个方向过来。」
在《走入叙利亚破碎的心脏》一书中,她完整呈现了叙利亚当前的恶劣现实。她记述了第一场民主活动、叙利亚自由军,叙利亚最初只是从事民主和平抗议,却演变为失控的难战,动盪中,ISIS趁机崛起,人民在苦难之中试图生存。在不止歇的大屠杀中,看到了政府军用桶装炸弹轰炸自己的人民,极端团体残虐百姓;在艰难又残酷的处境中,她也见到人性的光辉:人们如何在狙击手的注视下,互相掩护生活、有原则的政府军士兵如何反抗上司泯灭人性的命令,宁死不屈……
雅兹别克记录了受困在叙利亚内战里的人民,在不间断的空袭、地面攻击中,如何不屈不挠奋力地活下去,并写下叙利亚人血与泪的证词与目击者的纪录。
得奖记录 ●国际笔会品特奖得主
●入选2016欧威尔奖
●入围法国美第奇奖(Prix Médicis)
●荣获2016 法国最佳外文书奖(Prix du Meilleur Livre Étranger)
●已售英国、德国、瑞典、挪威、西班牙、法国、波兰、葡萄亚、印度、丹麦多国版权
本书特色 1 专业导读,清楚说明叙利亚内战各方势力,了解一场革命如何演变为代理人战争。
2作者用敏锐的双眼,一支锋利的笔,写下叙利亚当地掩盖在新闻下的日常生活,也对西方政治提出控诉。
3.特别收录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战地照片,见证战争的残酷。
名人推荐 《我是马拉拉》作者、《星期日泰晤士报》驻外首席记者 克莉丝汀娜‧拉姆、国际独立记者 张翠容、跨国自由记者 廖芸婕 序言
前端传媒编辑/自由撰稿人 张育轩 导读
作家 李牧宜、高中公民教师、《思辨》作者 黄益中、作家 卢郁佳、小猫流文化总编辑 瞿欣怡——真诚推荐
各界赞誉 ★「想了解叙利亚革命是怎么一回事的话,雅兹别克的作品是首选。」──《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感人至深 ……二十一世纪第一部政治经典作品。」──《观察家报》(Observer)
★「雅兹别克是高超叙事者,步调与对话抓得极为精准,读来有如文学作品,传达出人类共通的哀伤,令人联想起乔治•欧威尔(George Orwell)的战争省思《向加泰隆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本书跨越实况报导的界限,走向文学杰作的殿堂。」──《观察家报》(Observer)
★「勇于异议,热情洋溢……雅兹别克是不凡的叙利亚反抗者。」──《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让不为外界所知的叙利亚黑暗日常生活,照进宝贵光线……心情沉重地一窥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雅兹别克令人想起书写人类苦难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乌丽卡‧米尔(Ulrika Mille),瑞典电视台(Sveriges Television)
★「说出战争苦难的杰出着作……每位公民的必读。」──摩因•阿尔拜亚历(Mou’in Al Bayari),《新阿拉伯》(Al Araby)
我的背擦过铁丝网,忍不住颤抖起来。先前为了躲避土耳其士兵视线,我苦候数小时,直到抬头仰望,远方苍穹终于连成一片黑。铁丝网下,被挖出刚好容得下一个人的小空隙。我趴下往后踹开沙土,匍匐爬过国界,尖刺划过身体。
我深唿吸,拱起背,跑,用生命跑,照别人教的做。一穿过国界,就头也不回往前跑,全力冲刺半小时,就会安全在望。我跑,不停奔跑,直到离开危险地带。地上坑坑洼洼,砾石遍地,但愈来愈感受不到双脚的存在,心脏怦怦怦跳个不停,整个身体被热血带着往前冲,气喘吁吁之中,心底不断吶喊:我回来了!这不是电影场景,这是真的。我喃喃自语跑着:我回来了……我在这。
后头传来枪声,军事车辆在土耳其那一头集结,但我们已经成功穿越国界,一直往前跑,一切感觉像是命运早已安排好。为了这一天,我特地戴上头巾,换穿长外套和宽松长裤,跳上接应的车子之前,先得爬上一道陡坡。此次返乡,天地之中,只有向导和我,身旁没有其他逃难人群,甚至不晓得稍后能否活着写下这段经历;我原本以为自己回归故土时,将如同无数前人,死于半路。黑夜降临,四周看似一片祥和,但难保下一秒危机将至。
接下来的十八个月,我将多次穿越边界,这其中情势千变万化:叙利亚边境安塔基亚(Antakya)机场的混乱状况,说明许多事。我将自己的见闻,以及所有能见证国家急遽变动的事物,深深刻印在脑中。不过,我第一次冲下边境山丘时,浑然不知等在前方的是什么,只晓得双腿抽痛不已。
我跑至丘底时,至少蹲下休息了十分钟,不停大力地抽气,试图让心跳恢复正常。一旁陪着的年轻向导,一定还以为我全身颤抖,为的是再度见到家乡过于激动,不过实情是,那一刻我顾不上伤感。刚才逃命太久,肺和身体好像分家了,腿直不起来。
上车后,我终于又能正常唿吸。我坐在后座,一旁是未来将替我带路的梅萨拉(Maysara)与穆罕默德(Mohammed)。这两位性格迥异的战士,来自同一个家族,我将借住他们的祖宅。梅萨拉是起义斗士,原本以和平方式对抗阿萨德(Assad)政权,后来才拿起武器。二十多岁的穆罕默德原是商科生,跟梅萨拉一样,最初也是参与和平抗议运动,之后才加入武装反抗。接下来数星期,我将与穆罕默德在合作过程中成为至交,前座是司机与另一名年轻人。
走入叙利亚破碎的心脏:请不要遗忘我们!我重返故乡,见证那些困守内战的人们怎么爱、怎么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