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租超过薪水三分之一,我们再也无力翻转贫穷!
∥ 哈佛社会学家花费数年,住进两个底层社区、採访三十多名房东、出席一千多场法庭,将美国底层的居住现状化为八个家庭的真实报导 ∥
荣获2017年普立兹奖!
评审盛赞:「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风暴后越演越烈的居住问题,这可说是加剧了贫穷,使贫者更贫。」
______屋况合宜、价格合理的居住环境,绝对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人权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稳定的栖身之所,是脱离贫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林宗弘中研院社会所副研究员 专文导读
《纽约时报》、亚马逊书店、《出版人週刊》、GoodReads、《卫报》、《柯克斯书评》、《欧普拉杂志》_____年度好书
▪ 阿琳是一位单亲妈妈,被房东逐出家门后,发现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 带着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处处碰壁,只能住进毒虫与帮派氾滥的社区……
▪ 多琳一家九口窝在两房公寓里,当房屋漏水、堵塞,房东却相应不理,他们决定也放烂这间房子……
▪ 拉玛想帮房东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东却觉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为了书写贫穷的真相:是何种经济体系联系起贫富两者?贫者为什么难以脱贫?哈佛社会学者马修‧戴斯蒙住进两个底层社区,花费数年,採访三十多名房东、记录数十万笔驱离资料、追踪百万笔911电话、出席一千多场住房法庭,找到牵系起贫富两者的经济体系──租屋市场。只是,他发现两种自由在此互槓:房东想靠租金赚钱,房客希望一家能住得安全舒适。
当收入的一半必须拿来缴交房租,许多家庭因为入不敷出,被迫迁徙至更肮脏、暴力、拮据的街区;而丧失安稳的栖身之所,致使贫困者失去原有的财产、远离熟悉的街区、更因为居无定所的压力,让学业与工作表现失常。物质匮乏加上消极与忧郁的心理,让贫穷生生不息,一代传给一代……
透过书写失衡的房屋市场,戴斯蒙欲改变我们对贫困还有底层剥削的认识,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化身为八个贫困家庭与他们两名房东的故事。正如《纽约时报》盛赞本书,「不谈论居住议题,我们便无法彻底正视贫穷。」书中贫困家庭的希望、难忘的驱离场景,皆提醒了我们: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稳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源。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Amazon年度TOP 20
★《出版人週刊》2016年十大好书
★GoodReads年度好书
★《卫报》2016年最佳假期读物
★《柯克斯书评》年度好书
★《欧普拉杂志》10本必读佳作
★iTunes本月好读
★《华尔街日报》最佳春季非小说
★Google Play春季好书
★入围2017年卡内基最佳非小说奖
★800名CEO票选年度最佳公共事务书籍
★BuzzFeed票选2016年必读的14本书
★Vulture杂志本月必读
★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蝉联各大排行榜数十週
名人推荐 「在生动的人物、深具磁力的情节背后,是真实的人生,与严谨的研究与观察。作者冷静,但充满同理心与自省,让本书如同一面放大镜,灵活透析住房市场的残酷法则,以及底层家庭的无家挣扎,绝对是一本理解当代城市居住议题的深刻作品。」──黄哲斌(新闻工作者)
「书中所述于我们并不陌生:台湾多个城市近年已挤进全球房价所得比排名前十,租屋者更欠缺法律保障权益,努力工作、贡献经济并实现自我的人们安居不易,放眼全台众多迫迁(evicted)争议,侵害居住权也对「家」造成冲击。台湾需要这本书,也期待本土的写作,引领我们重思迫迁与居住。」──尤美女(立法委员)
「谢谢你,马修‧戴斯蒙。谢谢你以本书描绘了美国的贫穷群像,谢谢你不只给出了惊人的客观细节,还在书中穿插了特写的主观意见。谢谢你示范用单纯而优美的散文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给交代清楚。谢谢你让太常被用五分位数跟百分比趴数等冰冷数据给埋没的歧视争议变得有血有肉。谢谢你证明了居住正义是一种必须获得彰显的正义,而不只是一种因为穷而得不到的小东西而已……《下一个家在何方?》是报导文学与民族志工作上的一大胜利。戴斯蒙让我们再也无法睁一只眼看着美国的贫穷,然后闭一只眼假装没看到居住问题之严重。我们不可能不把这本书拿来仔细研究。」──《华盛顿邮报》
「透过小说一般的生动文笔,《下一个家在何方?》像面照妖镜,映照出了美国中产阶级对于不动产的沉迷,同时也揭发了市场底层运作的黑暗面。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驱离只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经。」──《纽约时报》珍妮佛‧薛斯勒(Jennifer Schuessler)
「大开眼界……戴斯蒙是名在哈佛任教的学者──还是名社会学家,或者你可以说他是个民族志作者。但我会说他也是名记者,而且是位可以跟研究孟买贫民窟的凯瑟琳‧布(Katherine Boo)齐名,为贫穷报导树立了新标竿的大记者。」──《纽约时报》书评,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戴斯蒙)讲出了一个纠结而令人痛心的故事……近来年书市不乏广受好评的民族志,比方说我们看到有苏西耶‧凡卡德希(Sudhir Venkatesh)的《我当黑帮老大的一天》(Gang Leader for a Day),有凯瑟琳‧布的《美好永远的背后》(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而戴斯蒙的《下一个家在何方?》也可望在这些杰作中佔有一席之地。事前的研究跟实际动笔撰写都极其强调细节,社会边缘的人生因此得到了曝光的机会。那些被残忍地视而不见,甚至被意见领袖们经年累月妖魔化的社会底层,终于也因为本书而有了发声的空间。」──《波士顿环球报》
「这本富感性而美丽到令人心痛的民族志,会让我们对美国的贫穷问题产生新的理解,我们会想起一个简单却又严峻的挑战,那就是让美国成为一个没有人需要餐风露宿的国度。」──哈佛大学公共政策学程教授《阶级世代:穷小孩与富小孩的机会不平等》(Our Kids)作者罗伯特‧D‧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研究基础深厚,文字表现鲜明,《下一个家在何方?》是一本不容忽视的作品──随着这本书的问世,我们的贫穷论述再也不能少了居住这块拼图。」──《纽约时报》珍妮佛‧西尼尔(Jennifer Senior)
「这种事情不是每星期(每个月,甚至于每年)都会有。但只要耐心等候,总是偶尔会有本书冒出头,让舆论的话题被它带动……《下一个家在何方?》看来就在往这条路上走。」──《纽约时报》书评版编辑,潘蜜拉‧保罗(Pamela Paul)
「引人入胜的文字,不容小觑的讯息……哈佛社会学者戴斯蒙引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但本书的冲击力来自于这是本精彩的民族志。戴斯蒙的身分跟所作所为,都属于学术圈里的少数民族:他少见地是个贫穷专家,又更另类地去与穷人厮混。他笔下的文字风情画,栩栩如生到令人惶惶不安……人生会走到吸毒跟卖淫,不代表他们没有尊严与勇气,只是要呈现在文字里并不容易──而那也是正是《下一个家在何方?》设法做到了的事情。」──《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杰森‧德帕勒(Jason DeParle)
「《下一个家在何方?》所描写的是一种在美国快速扩散与恶化的经济困境。经由马修‧戴斯蒙的精采文笔,我们看到许多密尔瓦基家庭遭卷入驱离的风暴里,而他们的遭遇会让读者们感到不可思议。但在一般人震撼无比的同时,专家们会因为本书而扩大了对贫穷问题的认知。在这本充满力道的杰作里,读者可以读到唯利是图的房东群像,可以接触到学术研究的重要结论,而这也充实了这份民族志研究的说服力。很少有书可以让人又得到启发,又觉得要赶紧去做点什么,《下一个家在何方?》就是这当中的一册。」──哈佛大学路易斯‧P与琳达‧L‧盖瑟(Lewis P. and Linda L. Geyser)讲座教授,《工作消失的那天》(When Work Disappears)作者威廉‧朱利亚斯‧威尔森(William Julius Wilson)
「一本令人刮目相看的严谨学术着作……但又兼具着小说般的描写技巧……一如戴斯蒙先生所说,驱离一向被都市社会学者视若无睹,所以他的陈述算是补上了这片拼图,他的研究态度毫无隐瞒,他的研究方法绝不偷懒。」──《华尔街日报》
「里程碑般的书写……戴斯蒙带给我们的是一本有着小说般精采情节的人生纪实……这本出自学者之手,让人倒抽一口冷气的杰出作品,就彷彿是二十一世纪版的《另外一半人过的是什么日子(暂译)》(How the Other Half Lives)。本书将触及社会上广大的阅读族群。」──《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要以同理心把土霸王一般的包租公(婆)描写得有血有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哈佛大学教授戴斯蒙办到了。由他指出的角度看过去,驱离的场景让人久久不能自己,毕竟故事的现场是威斯康辛的密尔瓦基,美国各大城市里种族隔离严重程度的第一名……(戴斯蒙)把人生遇到瓶颈者的悲惨遭遇说成了动人的故事,同时也揭发了驱离的为祸之烈让人如何深陷失败的深渊……书单中的必读。」──《书单杂志》(Booklist)
从小我有一名牧师父亲,而四处打工的母亲则是标准的劳碌命。家中的金钱从不宽裕。有时候瓦斯被切掉,母亲就会在烧柴的炉子上弄晚餐。如何持家她心里有数,毕竟她幼时在乔治亚州哥伦布市的家对门就是个垃圾场,后来甚至连旧金山恶名昭彰的福特饭店,她都「有幸」住过。她没有自甘堕落,也希望我们这些孩子们可以奋发向上。虽然她跟我爸爸都没有能力帮忙出钱,但她还是希望我们可以唸到大学。我父亲会以他的方式,让我们把这点牢牢记在心田。每当我们开车经过一排弯着腰在烈日下挥汗做着「烂」工作的人,我爸爸就会转头问我们说:「你们会想一辈子那样吗?」
「不会。」
「那就要读大学。」
而很感谢有这里一个学贷跟那边一些奖学金,我成功进入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那儿开车从我家温斯洛过去要四个小时。当时我想的是当个律师,所以我选了传播、历史与司法等课程。在这些课堂上,我开始学习到很多事情。我开始发现这世界上有两个美国,一个是爸妈、主日学老师、童子军队长说给我听的美国,一个是我在课堂上学到的美国,而这两个美国彼此格格不入。贫穷渗透美国之深,蔓延之广,真的在已开发国家中「无人能出其右」吗?美国梦真的已经变成了少数幸运儿的专利了吗?有了这种疑问的我开始在工作或研究之余翻找图书馆里的资料,我想知道美国作为我的家乡,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家。
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刻,银行夺走了我从小长大的家。一个朋友跟我开了四小时的车回到老家,就为了帮忙我爸妈搬家。我记得那股深沉的哀伤与难堪。我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一切。但或许是有某种东西开始在我内心发酵,于是在回到了校园里之后,我发现自己竟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加入当时女友的行列,一起跟「国际仁人家园」盖起了房子。然后我开始每个星期有几天晚上会跟在坦佩市米尔大道上的游民混在一起。在街上,我认识了老老少少的朋友,他们风趣,他们真心、他们苦于各自的问题。毕业之后,我感觉到一股使命要去了解美国的贫穷问题,因为在我眼中,贫穷才是许许多多问题与苦难的核心,而社会学又应该是最适合研究这一点的领域。于是我申请进入了威斯康辛大学的博士班。威斯康辛大学的所在地是麦迪逊,也就是老密尔瓦基人口中「被现实包裹住的方圆三十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