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赛局:赢占全球资通讯红利

翻转赛局:赢占全球资通讯红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人工智能
  • 5G
  • 数字经济
  • 战略布局
  • 科技创新
  • 商业模式
  • 未来趋势
  • 通信技术
  • 红利期
  • 产业升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淘汰我们的
是自己,还是别人?

  1960、1970 年代的台湾经济发展,曾经写下令世人难忘的「台湾奇蹟」,而做为台湾奇蹟推手之一的电信建设,在固网通讯部分,1976 年台湾市内电话年成长率达29%,写下世界最高纪录,而在行动通讯部分,也仅以五年时间,就从不到200 万户跃升到2001年突破2,000 万户,又是另一种「台湾奇蹟」。

  然而,曾几何时,台湾资通讯产业成为终端产品制造大国之际,也逐步成为这个领域的「跟随者」,仅能跟在国际大厂身后,亦步亦趋,却拿不到发言权。

  台湾是如何走到这一步?过去,我们错过了什么?未来,我们还有多少犯错的可能?

  本书访谈行政院前院长刘兆玄、中华电信前董事长吕学锦、行政院前院长暨中华电信前董事长毛治国、交通部部长暨中华电信前董事长贺陈旦、数字王国董事长暨宏达电(htc)前执行长周永明、台中市市长暨新闻局前局长林佳龙、经济部前部长何美玥、蕃薯藤创办人陈正然、台湾云端物联网产业协会前理事长李诗钦等三十余位资通讯领域重要人物、共同为台湾产业鑑往知来,掌握全球红利!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慧玲


  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毕业,为资深科技产业媒体人,採访路线涵盖科技电子产业上、下游,近年主要负责电信与有线电视网路服务、网路通讯技术、网际网路应用服务领域之新闻採访报导。着有《方贤齐传──电信之父、科技推手》(合着)、《绕着地球做生意:建立国际品牌价值链,从3 亿到150 亿元的实战心法》、《打造全球第一品牌── D-Link 年年获利的传奇》等书。
 

图书目录

总编辑导读
只缘身在此山中
楔子
启动时代之钥

第一部 改变命运的那一刻
1 转动时代的巨轮
2 一百个电信自由化的理由
3 关键1994

第二部 存亡之战
4 国家宝藏守护者的执念
5 拔剑四顾心茫然
6 当恐龙开始跳舞
7 使命与生存的抉择
8 下一战的起手式

第三部 寻找未来的可能
9 万里卷潮来
10 共生体系大潮涌现
11 失落的世代
12 从铁饭碗到电信新贵

第四部 十倍速时代
13 高墙内的竞争
14 只赢不输的美好年代
15 一支手机改变世界
16 意料之外的新对手
17 剪刀效应冲击

第五部 揭开汇流序幕
18 国王的新衣
19 有线电视的黄金传说
20 釜底抽薪搞成扬汤止沸
21 忐忑中迎来数位化时代
22 提前卡位梦碎
23 从监理到治理

第六部 未来已来,我们准备好了吗?
24 断裂的时代
25 寻找「加法」的可能
26 连结断裂的价值
27 一个新的起点

附录
台湾电信一世纪
 

图书序言

总编辑导读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台湾电信改革的历程,以「电信三法」修订完成的1996年为中心时点,往前推八年是经济建设委员会启动「电信政策与法制现代化」的1988年;往后拉九年,是中华电信释出50%以上公股,完成民营化的2005年。而从那时起,到今天,又经过了十二年,前后共计三十年。

  在这段期间,各路英雄好汉先后出发,也许从不同的登山口入山,志在攀登宝岛电信这座高大山脉。本书所呈现的、我们所共同见证的,是如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实,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无奈。

  三十年赛局如新

  回首前尘,这段电信事业的巨大变革,是一种全面转型升级,创造了崭新的生态系统。然而,说起来容易,就是「开放市场」,做起来却是每个阶段都在展现智慧决策与执行力贯彻的轨迹。点点滴滴连接起来,正是知易行难的历程。

  1996年改制之前,电信总局股东权益总额估计大约新台币3,000亿元,二十一年后的今天(2017年6月30日),全面开放市场的结果,电信事业上市公司总市值估计约为1兆4,000多亿元,两者比较,后者为前者之4.67倍。

  不仅如此,行动电话客户数也在这二十一年间,从独家供应的97万户成长至五家业者共计2,850万户,后者为前者之29.4倍。

  数据通信的变革,同样一日千里。1996年时,台湾还只能透过数据机拨接连上网际网路,传输速度以每秒几千位元(Kbps)为单位;如今,主要电信业者利用光纤用户回路,宽频上网速度最快已达每秒十亿位元(Gbps)。行动上网也有长足进步,利用四个载波聚合(CA)技术可达0.5Gbps,上网速度成长约100万倍!

  改变早就开始

  电信自由化的成果,为全民带来普及、高速、高品质且价格合理的电信服务,沟通的便利前所未有。

  《谢谢你迟到了:一个乐观主义者在加速时代的繁荣指引》一书的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提到了驱动世界运作的三大力量:摩尔定律(科技)、全球化(市场)以及大自然(气候/人口/物种)。其中,摩尔定律驱动的是呈指数飙升的资通讯(ICT)产品能力,而台湾电信的成长速度,正与摩尔定律相符。

  然而,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应用服务浪潮,包括:电子商务、行动上网、社群网路,云端运算等,我们似乎都错过最好的时机。那么,如今热门的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慧⋯⋯,我们赶上了吗?

  本书中不只一次提到,社会上有识之士,总是在某些时空环境下强烈地表达,如果政府能够迅速推动某些方案或针对某些事情做改变,以我们具备的领先全球的资讯技术制造能力,必定在那些应用服务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这样的情况一再重复,意味着,我们一直没有看见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什么?为什么老是如此?

  《谢谢你迟到了》给我们的答案是,对于推动加速发展的市场,我们了解多少?没错,就是市场!请问您认知的是什么市埸?哪个市场?佛里曼讲的,驱动加速度改变的是市场全球化!全球化的市场才能产生巨大的加速推动力量。

  整天小鼻子小眼睛地以「立足台湾」(只看小宝岛)出发,追求小确幸,怎么可能放眼全球看大市场?怎么可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愿意掏钱支持的、深具价值的创新方案?

  别让在地化阻碍了全球化

  态度决定一切!对照硅谷看待创新的态度,一目了然矣!改变我们对市场的态度,对全球市场的耕耘刻不容缓。在全球化市场中注意各个地区的特色或特别需求,进行在地化调整,增强产品或服务在这个地区的竞争力,是全球化2.0的重点,切莫断章取义地只是强调在地化经营!

  当然,电信的实体网路层具有强烈的在地性,电信业者若要跨足其他国家,必须依该国法令取得执照或投资才能参与经营。然而,网际网路所组成的虚拟世界却几乎是无国界的低度管制天堂(除了少数国家例外),值得我们去探险、寻宝、访胜。

  在网路上开发具有全球行销机会的应用或服务,或更进一步,在网路上建立全球平台,吸引应用开发者来使用,成为他们发展的根据地,才能水涨船高、双赢互惠。

  开创电信的更多可能

  面对未来,所谓「越网」(OTT: over the top)服务业者早已捷足先登,在电信宽频大柱上架起戏台,尽情演出,搏得满堂彩。他们能,电信业者为什么不能?我们的资讯服务和加值服务业者为什么也不能?

  电信是资通讯产业重要的一环,甚至,妥善运用资通讯技术更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方面,电信业者有能力,也有责任,应该善尽社会责任。

  举例言之,八八水灾过后几天,在一场电信论坛致词时,本人强调,天灾发生时,灾区经常电力供应中断,手机充电成为问题。即使行动业者想尽办法解决基地台的电力供应,恢复通信,客户手机没电,也不能使用。

  不过,许多家庭会有至少一部车,车上都有一部发电机,利用它就能为手机充电,但前提是充电器要能够相容于汽车的电力出口(点烟插头),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手机充电器的电力线接头标准,容易介接不同电力供应来源。后来,两段式充电器标准出炉,既方便又环保。

  法规必须容忍创新

  当电信自由化风风火火地推进,相关配套措施,如:监理机关的改革、电子媒体的兴革,加上数位化带来的跨业经营与融合的高度可能性,诸多发展同时交错进行,难免出现问题。

  这本书,忠实地摊开这些问题,呈现在世人眼前。

  某些问题的存在,的确阻碍了进步,像是党政军退出媒体的法律条文,全球独一无二;又譬如,只办监理不过问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成立宗旨已严重脱离当前发展需求,首任主委苏永钦便大声疾唿,台湾现在确有必要重新思考NCC的身分定位,而第四任NCC主委石世豪卸任前也提出NCC改制的想法。

  此外,NCC委员的资格条件限制,有实务经验者被前、后两道旋转门摒除在外,造就理所当然地由外行管理内行,也应该彻底检讨修正。所谓的「前旋转门」,是指依《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组织法》第七条规定,担任NCC委员之前三年,不得担任某些职务;「后旋转门」则是基于NCC委员属于政府官员,退职后仍必须受相关法律约束。

  这些问题如何妥善处理,需要创新,更需要智慧。

  电信从语音和影音数位化走到网路(IP: Internet Protocol)化,数据通信成为讯务量之大宗,于是跨入资讯领域,电信公司拥抱资通讯的世界,扩大事业范畴。

  一方面,电信业者若能抓住与媒体融合之机会,可以发展成为媒体公司;另一方面,在拥抱资通讯之后,进一步大力推动云端运算,结合行动宽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慧⋯⋯,电信公司也可以发展成为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软体服务公司。

  更重要的是,电信业者切莫忽视在周边玩得起劲的年轻朋友,他们很有可能重新定义游戏规则,成为排山倒海而来的超级新星,有意无意地吞噬沿途遇上的相对弱者!

  这里所谓「周边的年轻朋友」,是指在电信服务业周围领域,如:加值服务、越网、电子商务⋯⋯,已经有迥异于传统电信或资讯思维的新业者加入,如: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他们早已兴致勃勃地带着创意与野心加入数位经济赛局。

  尤有甚者,以往十倍速就能雄霸天下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千倍、万倍的速度、容量,以及近乎即时反应的超强能力者,在第五代行动通讯(5G)技术标准护卫中,兵临城下。

  展望数位经济发展,我们当然要继续发挥硬体制造的优势能力,但未来的决胜点,将在于软体能力的成长与壮大。有人说,数据是资讯时代的原料,本人则强调,软体是资讯时代数位经济的灵魂。

  摘自《翻转赛局──赢占全球资通讯红利》总编辑导读

图书试读

启动时代之钥
 
1996年1月中,距离第一届台湾总统直选的大日子,只剩倒数不到一百天。
 
当时担任交通部部长的刘兆玄面见总统李登辉,报告「电信三法」引发的大规模抗争处理时,面对场面可能失控的危机,刘兆玄严肃而坚定地对李登辉说:「报告总统,这次一定会过,也一定要过,now or never!」
 
这句话背后,承载的是台湾电信自由化政策从无到有、超过十年的努力,历经五任交通部部长、数十次法规草案修改、破千场次会议讨论、上万人力奔走折冲……
 
情势的确如刘兆玄所言,台湾已经没有太多选择,因为,从1984年开始,在全球掀起的电信自由化狂潮,已一路向亚洲袭来。香港、日本、新加坡,接下来,会是南韩或台湾?谁会是亚洲经济体中,下一个启动电信自由化的国家?台湾,可以置身潮流之外吗?
 
超乎想像的滔天洪流
 
1984年,面对挡不住的市场开放要求,俞国华出任行政院院长后,立即提出「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发展目标,而电信自由化就是当时国际经贸谈判的重点之一。
 
经过一番讨论,1986年,经济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建会)决定委託研究机构,进行《电信与资讯现代化相关法规研究》。这是台湾最早的电信改革研究,然而,当时的研究仅着眼在概略的法制面,并没有具体的自由化方向,对电信产业化的发展可能以及社会影响,也都未多所着墨。
 
1990年台湾重新申请加入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以下简称关贸总协),政府开放的面向包罗万象,唯独对电信自由化始终没有太多想法,勉强沾得上边的,仅有与自由化相关的国营事业民营化。
 
事实上,面对电信自由化狂潮,台湾并非完全不知不觉,只是以为还有很多时间慢慢改变。没想到,1988年之后,台湾的政治、社会、经济都进入全新阶段,在松绑的过程中,拖延与暴冲的力量相互拉扯,在即将失速的混乱中,只能勉力守住一线。
 
几乎在刘兆玄报告的同时,立法院逐一三读通过「电信三法」。这是台湾最后一项由国家力量高度计画性主导的经济政策,也是台湾过去二十年,最后一波因大举松绑而产生的自由化红利狂潮。
 
尽管面对来自贸易伙伴的强势要求、高度紧缩的时间压力……,改革或许因陋就简,种下政治、经济、社会、产业、法规以及市场缠绕纠葛的乱因,拖慢日后进步的速度。但是无论如何,从立法院敲下议事槌的那一刻开始,新的产业规则确立,新的时代开始。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