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简明六法(28版)

月旦简明六法(2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律
  • 六法
  • 法规
  • 法典
  • 月旦
  • 简明六法
  • 28版
  • 法律参考
  • 法律工具书
  • 法律法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一、法规适中,体系分类
  考量读者使用频率及携带便利性,增删法规;并重新调整法规顺序,以期符合法体系要求。本书收录法规共计175种,依其性质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事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法律伦理八大类、司法院大法官解释至752号解释文,俾供参考。本书异动法规如下:
  ‧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106.06.16)
  ‧办理民事诉讼事件应行注意事项(106.06.15)
  ‧法院组织法(106.06.14)
  ‧税捐稽征法(106.06.14)
  ‧所得税法(106.06.14)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106.06.14)
  ‧遗产及赠与税法(106.06.14)
  ‧公务人员保障法(106.06.14)
  ‧公平交易法(106.06.14)
  ‧民事诉讼法(106.06.14)
  ‧民事诉讼法施行法(106.06.14)
  ‧期货交易法(106.06.14)
  ‧枪砲弹药刀械管制条例(106.06.14)
  ‧毒品危害防制条例(106.06.14)
  ‧遗产及赠与税法施行细则(106.06.13)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施行细则(106.05.01)
  ‧法院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应行注意事项(106.04.28)
  ‧刑事诉讼法(106.04.26)
  ‧刑事诉讼法施行法(106.04.26)
  ‧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106.04.19)
  ‧陆海空军刑法(106.04.19)
  ‧组织犯罪防制条例(106.04.19)
  ‧办理强制执行事件应行注意事项(106.02.23)
  ‧土地登记规则(106.02.14)
  ‧长期照顾服务法(106.01.26)
  ‧劳资争议处理法(106.01.18)
  ‧专利法(106.01.18)
  ‧纳税者权利保护法(105.12.28)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105.12.28)
  
  二、立法动态,迅速掌握
  为使读者了解立法、修法之原由,及新旧条文之差异,择要摘录近年之立法、修正、增删理由及旧条文附于相关条文之后,并收录重要法规之立法、修正草案,俾供读者参考。
  (一)立法、修正、增删理由
  ‧民事诉讼法(104.07.01、102.05.08)
  ‧中华民国刑法(105.11.30、105.06.22、104.12.30、103.06.18)
  ‧刑事诉讼法(106.04.26、105.06.22)
  ‧公平交易法(104.02.04)
  ‧民法物权编(101.06.13、99.02.03)
  ‧民法亲属编(104.01.04、103.01.29)
  ‧企业併购法(104.07.08)
  ‧公司法(104.05.20、104.07.01)
  ‧有限合伙法(104.06.24)
  (二)异动前条文
  ‧行政诉讼法(103.06.18)
  ‧民法物权编(101.06.13、99.02.03)
  ‧民法亲属编(102.12.11、101.12.26)
  ‧民事诉讼法(104.07.01)
  ‧刑事诉讼法(106.04.26、104.01.14)
  
  三、实务见解,查询便利
  为便利读者查找条文相关判决、判例、决议、释字等实务见解,本书针对主要法规遴选重要条文,辅以实务见解要旨及相关字号分类整理。
  
  四、解释要点,一目了然
  本书就大法官会议解释文整理并择要以不同字体标示重点,俾供读者迅速掌握解释文要点。
  
  五、简目索引,检索快速
  针对本书内容设计「主要法规简目」及「法规笔划索引表」,搭配内文法规分类色块,便利读者迅速查找法规。
  
  六、条理分明,阅读舒适
  法规条文以楷书编排;其他相关资料则以细明体编排,层次分明且阅读舒适。
  
  七、西式横排,与时俱进
  配合行政院推动公文书横式书写计画,及「公文程式条例」、「中央法规标准法」之修正,本书重新排版改为西式横排,冀能与时俱进并与国际接轨。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月旦简明六法(28版)》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且自然: --- 《宋代文人圈中的士风流变与审美取向研究》 作者:张怀瑾 出版社:文渊阁 一、本书缘起与研究旨趣 本书系基于对宋代(960-1279年)文人阶层兴衰、社会结构变迁及思想文化演进的深入考察,旨在厘清宋代士大夫群体在特定历史语境下所形成的独特“士风”——即他们的道德操守、生活态度、政治抱负与审美趣味——是如何发生、发展并最终定型的。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成熟与完善,使得中下层知识分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极大地拓宽了士人的来源;另一方面,面对异族军事压力与内部积弱的现实,士人阶层内部产生了深刻的焦虑与自我反思。这种复杂的内外环境,催生了宋代文人区别于唐代雄浑气象的内敛、精微与理性精神。 本书的研究旨趣,正是在于捕捉这种时代精神的微妙变化,并将其落实到士人日常的言行、交往和艺术创作之中。我们不仅关注“大人物”如欧阳修、苏轼、朱熹的宏大叙事,更试图还原那些湮没在史料深处的寻常士子的生活图景,探究他们如何在士林共识与个人情怀之间寻求平衡。 二、内容结构与核心论点 本书共分七章,层层递进,勾勒出宋代士风的全貌: 第一章:士人阶层的结构性重塑——从“贵族士大夫”到“平民儒者” 本章聚焦于宋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对士人阶层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宋初至南宋中叶士人籍贯、家世的统计分析,论证了士人来源的平民化趋势。这使得新入仕者更依赖于儒家经典学习和乡闾声望,而非传统的门阀联系。探讨了这种结构变化如何塑造了早期宋代士人“重实践、尚德行”的朴素风气。 第二章:理学思潮对士人“立身”规范的重塑 程朱理学不仅是哲学思潮,更是深刻影响士人生存哲学的规范体系。本章深入分析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核心观念如何内化为士人的自我修养准则。重点探讨了“格物穷理”如何从知识论转向道德实践,以及士人如何借由“慎独”来构建其内在的精神堡垒,从而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节操”。 第三章:士人交往中的“交游雅集”与朋党伦理 宋代文人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社交网络,雅集、唱和、互赠成为常态。本章考察了这些交往活动背后的伦理考量。探讨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宋代语境下的具体实践,以及朋党现象(如新旧党争)如何考验着士人的忠诚与取舍。特别关注了书画、诗词交流中体现的“道义相合”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内敛与精微:宋代士人审美趣味的转向 这是本书探讨的核心部分之一。唐代尚“气象”,宋代则转为追求“韵致”与“意趣”。本章从诗、文、书、画四个维度,分析了这种审美转向。例如,在绘画上,从注重宏大叙事转向对“一花一石”的精微刻画(如写生与写意之争);在文学上,从铺陈排比转向平淡自然的叙事(如苏轼的“以文为诗”)。这种审美趣味是士人内省、逃避外在冲突的文化投射。 第五章:山水田园的重估:避世情结与士人对自然的新认知 面对宦海浮沉与国是艰难,许多士人选择退隐或半隐。本章研究了宋代士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他们不再将山水视为单纯的背景,而是将其视为心灵的居所和道德的镜鉴。对“幽”、“静”、“淡”的推崇,实则是对现实政治压力的温柔抵抗。分析了陶渊明、王维的复兴,是如何被宋代理学思想所“过滤”和再诠释的。 第六章:士风的负面景观:清谈误国与“腐儒”之辩 任何时代的光环下都有阴影。本章批判性地考察了宋代士风中存在的消极面。如过度沉溺于清谈玄理,脱离实际民生疾苦;以及部分士人表现出的过度的洁癖与文人间的相互倾轧。通过分析史家如司马光、洪迈对部分士人的批评,力求呈现一个立体而非脸谱化的士人群像。 第七章:南渡后的士风坚守与文化传承 南宋偏安,外部压力剧增,士人的责任感达到了新的高峰。本章考察了在民族存亡之际,士人如何将“立德、立言、立行”的理念推向极致,尤其关注了“理学”在抵抗异族文化侵蚀中的精神支柱作用。重点分析了陆游、文天祥等人的爱国情怀与宋代士风最终的悲壮定格。 三、本书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价值在于将“士风”置于社会结构、思想体系和审美实践的交叉口进行综合分析,避免了单一的政治史或思想史解读的局限性。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和跨学科的整合,本书不仅为研究宋代文史的学者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普通读者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清晰的脉络。它展现了宋代士人如何以其独特的道德自律、精妙的审美趣味和对“义”的坚守,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细腻和深沉的一部分。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荣坚


  学历:德国波昂大学法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刑法

许宗力

  学历: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博士
  现职:司法院院长
  主要任教科目及研究领域:宪法、行政法
         
詹森林


  学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现职:司法院大法官
  主要任教科目及研究领域:民法、消费者保护法
         
王文宇


  学历:美国史丹福大学法学博士
  现职: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主要任教科目及研究领域:商事法、金融法

图书目录

壹、宪法及其相关法规
中华民国宪法(36.1.1)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94.6.10)
预算法(105.11.30)
立法院职权行使法(99.6.15)
立法院议事规则(105.11.11)
立法委员行为法(91.1.25)
司法院组织法(104.2.4)
司法院大法官审理案件法(82.2.3)
司法院大法官审理案件法施行细则(93.11.19)
法院组织法(106.6.14)
智慧财产法院组织法(103.6.4)
少年及家事法院组织法(103.1.29)
法律扶助法(104.7.1)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节录)(105.12.14)
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节录)(106.4.19)
公民投票法(98.6.17)
国籍法(105.12.21)
入出国及移民法(105.11.16)
国家安全法(102.8.21)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104.6.17)
条约缔结法(104.7.1)

贰、行政法及其相关法规
中央行政机关组织基准法(99.2.3)
地方制度法(105.6.22)
行政法人法(100.4.27)
中央法规标准法(93.5.19)
行政程序法(104.12.30)
行政执行法(99.2.3)
行政执行法施行细则(99.6.15)
行政罚法(100.11.23)
政府资讯公开法(94.12.28)
个人资料保护法(104.12.30)
政府採购法(105.1.6)
政府採购法施行细则(105.11.18)
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104.12.30)
请愿法(58.12.18)
诉愿法(101.6.27)
行政诉讼法(103.6.18)
行政诉讼法施行法(103.6.18)
国家赔偿法(69.7.2)
国家赔偿法施行细则(88.9.29)
财政收支划分法(88.1.25)
纳税者权利保障法(105.12.28,106.12.27施行)
税捐稽征法(106.6.14)
税捐稽征法施行细则(102.1.7)
地方税法通则(91.12.11)
所得税法(106.6.14)
所得税法施行细则(103.9.30)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106.6.14)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施行细则(106.5.1)
遗产及赠与税法(106.6.14)
遗产及赠与税法施行细则(106.6.13)
土地税法(104.7.1)
人民团体法(节录)(100.6.15)
集会游行法(91.6.26)
社会秩序维护法(105.6.1)
警察职权行使法(100.4.27)
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105.11.16)
环境影响评估法(92.1.8)
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104.7.1)
土地法(100.6.15)
土地法施行法(100.6.15)
土地登记规则(106.2.14)
土地征收条例(101.1.4)
全民健康保险法(100.6.29)
全民健康保险法施行细则(105.12.23)
劳动基准法(105.12.21)
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106.6.16)
性别工作平等法(105.5.18)
劳资争议处理法(106.1.18)
长期照顾服务法(106.1.26)
劳工保险条例(104.7.1)
劳工退休金条例(105.11.16)
公务人员任用法(104.6.17)
公务员服务法(89.7.19)
公务人员保障法(106.6.14)
公务人员考绩法(96.3.21)
公务员惩戒法(104.5.20)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103.11.26)
公务人员协会法(95.5.17)
教师法(103.6.18)
公平交易法(106.6.14)
公平交易法施行细则(104.7.2)

参、民法及其相关法规
民法 第一编 总则(104.6.10)
民法总则施行法(104.6.10)
民法 第二编 债(99.5.26)
民法债编施行法(98.12.30)
民法 第三编 物权(101.6.13)
民法物权编施行法(99.2.3)
民法 第四编 亲属(104.1.14)
民法亲属编施行法(101.12.26)
民法 第五编 继承(104.1.14)
民法继承编施行法(102.1.30)
消费者保护法(104.6.17)
消费者保护法施行细则(104.12.31)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105.12.28)
公寓大厦管理条例(105.11.16)
公寓大厦管理条例施行细则(94.11.16)
动产担保交易法(96.7.11)
动产担保交易法施行细则(104.12.17)
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99.5.26)
人工生殖法(节录)(96.3.21)

肆、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法规
民事诉讼法(106.6.14)
民事诉讼法施行法(106.6.14)
办理民事诉讼事件应行注意事项(106.6.15)
家事事件法(104.12.30)
强制执行法(103.6.4)
办理强制执行事件应行注意事项(106.2.23)
破产法(82.7.30)
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101.12.26)
提存法(96.12.12)
非讼事件法(104.2.4)
非讼事件法施行细则(102.6.19)
公证法(98.12.30)
公证法施行细则(97.7.23)
仲裁法(104.12.2)
乡镇市调解条例(98.12.30)

伍、商事法及其相关法规
公司法(104.7.1)
有限合伙法(104.6.24)
金融控股公司法(104.9.30)
金融机构合併法(104.12.9)
银行法(104.6.24)
证券交易法(105.12.7)
证券交易法施行细则(101.11.23)
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103.6.4)
不动产证券化条例(104.2.4)
期货交易法(106.6.14)
信託法(98.12.30)
信託业法(104.2.4)
贸易法(102.12.11)
企业併购法(104.7.8)
商业登记法(105.5.4)
商业会计法(103.6.18)
票据法(76.6.29)
票据法施行细则(75.12.30)
海商法(98.7.8)
船舶法(节录)(99.12.8)
保险法(105.12.28)
保险法施行细则(97.6.13)
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105.1.6)
着作权法(105.11.30)
专利法(106.1.18)
商标法(105.11.30)
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103.6.4)
营业秘密法(102.1.30)
积体电路电路布局保护法(91.6.12)

陆、刑法及其相关法规
中华民国刑法(105.11.30)
中华民国刑法施行法(105.6.22)
陆海空军刑法(106.4.19)
组织犯罪防制条例(106.4.19)
惩治走私条例(101.6.13)
贪污治罪条例(105.6.22)
联合国反贪腐公约施行法(104.5.20)
洗钱防制法(105.12.28)
枪砲弹药刀械管制条例(106.6.14)
毒品危害防制条例(106.6.14)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04.12.23)
性骚扰防治法(98.1.23)
儿童及少年性剥削防制条例(104.2.4)
家庭暴力防治法(104.2.4)

柒、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法规
刑事诉讼法(106.4.26)
刑事诉讼法施行法(106.4.26)
刑事妥速审判法(103.6.4)
法院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应行注意事项(106.4.28)
军事审判法(103.6.4)
少年事件处理法(94.5.18)
羁押法(99.5.26)
提审法(103.1.8)
通讯保障及监察法(105.4.13)
犯罪被害人保护法(104.12.30)
证人保护法(105.4.13)
监狱行刑法(99.5.26)
刑事补偿法(100.7.6)

捌、法律伦理
法官法(100.7.6)
法官守则(88.12.18)
法官伦理规范(101.1.5)
检察官伦理规范(101.1.4)
律师法(99.1.27)
律师伦理规范(98.9.19)
公务员廉政伦理规范(99.7.30)

玖、附 录
司法院大法官解释汇编

图书序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瞬间,新世纪已悄然来临。元照出版公司怀抱出世之精神,为实践淑世理想,孜忔不辍贡献心力于专业法学出版事业忽焉已历经数载。

  法律规范广涉现代人生活之各个领域,其影响之深远实无待缕述。惟综观坊间俯拾可得之六法全书,收录条文虽包罗甚广,然在设计上未尽妥善顾及读者查阅效率,内容上亦不无流于庞杂之憾!是故,如何知所取舍,避免因篇幅冗赘,导致使用者检索、引述上之繁琐或不便,诚系辑纂法典者首应奉行不渝的圭臬。

  有鑑于此,元照出版公司乃多方考量法律系学生、实务工作者、学术研究者及广大民众使用上的实际需求,兼顾「大六法全书」的完整性与「小六法」的便利性,编纂此部详尽又切合实用的《月旦简明六法》,祈使国人针对一般常用法令,均能借本书得其索解。

  本书特色,请读者详参「凡例」所作之说明。我们深刻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至理名言的真谛,也期待国人在本书的每一页、每一处,字字句句体察我们的认真、努力与信心!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刑法总则》主要是为了准备一个公职考试,想快速掌握刑法的基础概念。这本书的条文编排还算清晰,每个条文后面都有简单的解释,方便查阅。不过,我觉得它的解释过于简略,很多重要的细节都没有深入探讨,对于考试来说,可能不够深入。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案例选择有点问题,很多案例都比较老旧,跟现在的社会现实脱节,感觉学了也没什么用。而且,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比较偏重理论,对于实务上的应用讲得比较少,这对于想要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缺点。我之前看过其他刑法教材,都会引用一些最新的判例,并分析判例背后的法律逻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足。总而言之,这本书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刑法教材,还算合格,但如果要深入学习刑法,或者准备法律相关的考试,我建议还是选择其他更全面、更深入的教材。我打算再买一本参考书来补充一下,希望这次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

评分

这本《中华民国宪法》的解读,我买来是想稍微了解一下自己公民的权利义务,毕竟现在新闻里常常听到修宪、大法官解释之类的词汇,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语言真的有点硬,很多地方读起来像在背条文,完全没有结合实际案例去说明,对于像我这种法律小白来说,简直是灾难。虽然书里面有提到一些重要的原则,像是人权保障、权力分立等等,但讲得都太抽象了,我读完之后还是搞不清楚这些原则在生活中到底是怎么应用的。而且排版也挺老旧的,字体小,间距窄,看得眼睛很累。我原本还期待能透过这本书对台湾的政治体制有个更深入的认识,结果读下来反而更迷糊了。希望出版社未来能考虑推出更通俗易懂的版本,或者增加一些图表、案例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像我这样的普通民众。如果只是想查阅条文,这本书倒也够完整,但要理解法律的意义和精神,它显然做得不够好。我还是得回去翻翻网上的文章,看看有没有更易懂的解释。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法官,最近想整理一下自己过去几十年办案的心得,所以买了这本《民法总则》来复习一下基础知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撰相当用心,条文的解释非常详细,而且结合了大量的判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适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对于民法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渊源都有深入的探讨,这对于理解民法的精神至关重要。我发现这本书对于一些争议性的法律问题,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让我受益匪浅。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条文的解释过于冗长,可能会让初学者感到困惑。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民法教材,无论是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法律从业人员,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打算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民法。

评分

这本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出现,简直是填补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知识空白。我本身是从事媒体工作的,经常需要报道一些政府的政策和行政行为,但一直对行政法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报道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上的难题。这本书的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行政法概念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行政法的运作机制。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对于行政诉讼程序的详细讲解,这对于我来说非常实用,以后在报道行政诉讼案件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准确、更加专业。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提升了专业知识,也让我对台湾的行政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从事媒体工作、或者对行政法感兴趣的人士。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终于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行政法律问题了。

评分

我购买这本《公司法与证券交易法》的初衷,是想为自己未来创业做一些准备。我一直对商业领域充满兴趣,但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先讲解了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和制度,然后又详细地介绍了证券交易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适用。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这对于我未来管理公司非常有帮助。不过,这本书的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比较复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读懂。而且,这本书的排版略显拥挤,字体较小,长时间阅读可能会感到眼睛疲劳。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法教材,对于想要创业或者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打算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再找一些相关的书籍来深入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