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佛心

文艺佛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文艺
  • 佛学
  • 心灵成长
  • 禅意
  • 生活美学
  • 情感
  • 治愈
  • 哲学
  • 散文
  • 内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摆脱传统与严肃,从文艺作品中看见佛法,
让人兴趣盎然,心生欢喜!

  ◎透过作者的阐述,发掘许多小说、电影、歌曲所蕴含的佛法哲理,并启发自我。
  ◎一切法皆是佛法,本书虽为初学而讲述,却可让读者发起真如三昧,乃至大乘见道。
  ◎作者吕博士长年在海崃两岸发扬佛学,对于佛法真义有精辟的分析。

  本书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在武汉市隐形人咖啡馆读书会的讲稿,听众主要是对知识有广泛兴趣的青年朋友,因而本书以贴近年轻心灵的方式阐述,平易近人,却不离正道。

  大部分学佛的人过于拘泥出家师父的说法,因而忽略世间生活的倾向,这样严重的取相分别,不但不能解脱,反而增加系缚,还可能因为迷信而一头栽进邪教,如果以愉悦的心情来学佛,不但没有严重的取相分别,还比较容易得到解脱。

  从文学作品、小说、电影、歌曲看见佛法的无远弗届,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都是典范;还有作品在不经意当中创作出与佛学相关的作品,如电影《骇客任务》《全面启动》《蝴蝶效应》和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等。

  《红楼梦》描写了一百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写他们所受到的忧悲恼苦,乃至最后怎么样去开悟,让我们彷彿经历了许多世。在我看来,这种观行跟现实生活中的观行,价值是平等的,而且更有效率。在电影、小说中,你要是能够看到东西,你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一定也能看得到。           

  李元松教人吟咏《倚天屠龙记》是大有道理的!这样发起的菩提心虽然只是世俗菩提心,却可以做为很好的基础,将来总会开始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之旅。而且,小说里面也有一些情节可以让人渐渐契入胜义菩提心。

  《骇客任务》和《全面启动》这两部电影,所探讨的都是境界相,也就是「我所」。在这两部电影里头,他们都能知道自己是在虚拟世界、是在梦境里头,所以境界相对于他们来讲是如梦如幻,只不过他们认为那个能观察的主体,却是「真实的」。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吕真观


  诚信爱心家园董事长,《实证佛教通讯》发行人。1961年出生于台湾省桃园市,着有专书《禅宗的开悟与传承》和《实证佛教导论》,发表《寒山子的唯识体证》及《佛教的论证方法和解脱的原理》等论文。1979年开始阅读佛经与禅门典籍并到处参访知名禅师。2006年毕业于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随后三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修宗教学,2009年毕业,获颁哲学博士学位。一生都在探寻真理,如今仍在继续着永不止息的旅程。

图书目录

改版序:文艺佛心
原序:如何发起真如三昧
《禅宗的开悟与传承》读书会纪录    
我看电影骇客任务    
红楼梦的佛学思想    
心经所说的解脱与成佛方法    
大乘起信论导读    
你想发起真如三昧吗?    
真如三昧的口诀    
永不退转    
菩萨的旅歌    
劝发普贤行愿    
无尽偈    
默照铭    
实证佛教研究中心

图书序言

作者序

  这本书原名《如何发起真如三昧》,听起来很专业,像是学佛多年的老参才用得上的修行祕笈。实际上,这本书的许多内容是在武汉市隐形人咖啡馆的读书会当中讲的,听众主要是对于知识有广泛兴趣的青年朋友。他们对于佛教的态度也是如此,只想有概略的理解,并没有打算过度钻研。当初笔者也是这样不务正业,花很多时间读杂书,最后从事的是跟大学主修无关的工作,我很能体会这些朋友的心情。

  相对而言,有些人把佛教当成最高的真理,只要是佛、菩萨或出家师父说的,他们便信受奉行。他们愿意遵守严格的戒律,但是却很少花时间了解真相,有些人还有忽略世间生活的倾向。这样其实是取相分别特别严重的情形,不但不能解脱,反而增加系缚,还可能因为迷信而一头栽进邪教,受到神棍的控制。两相比较之下,以玩票的心情来学佛,没有严重的取相分别,还比较容易得到解脱。

  从文艺作品契入佛法,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典范,还有一些作品似乎是在不经意当中创作出与佛学相关的作品,例如电影《骇客任务》《全面启动》《蝴蝶效应》和小说《七重外壳》。

  现代禅李元松说,没有侠义道精神的人就没有办法修行。他施设的道次第,有一条「吟咏《倚天屠龙记》」。《倚天屠龙记》的主角是张无忌,他是侠义道精神的代表。真观年轻的时候不太喜欢张无忌,因为他没有什么头脑,老是受人欺骗。倪匡有两本书《我看金庸小说》和《再看金庸小说》,按照九品中正的方式去评等人物,如虚竹、张三丰、阿朱是上上人物,黄蓉是中中人物,岳不群、左冷禅、慕容复是下下人物。另外还有九品之外的,萧峰、杨过、韦小宝是绝顶人物,令狐沖是神仙人物。倪匡给张无忌的评等并不高,只是中上人物。但是倪匡评为上上人物的赵敏,还有杨逍、范遥、殷天正那些明教高手都效忠张无忌,甚至为他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现在看来,张无忌的魅力来自他的菩提心,这在他拼命调合六大门派与明教时展现无余,教众死前的颂歌更将气氛逼上顶点: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读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会被感动而发起菩提心,所以李元松教人吟咏《倚天屠龙记》是大有道理的!这样发起的菩提心虽然只是世俗菩提心,却可以做为很好的基础,将来总会开始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之旅。而且,小说里面也有一些情节可以让人渐渐契入胜义菩提心,例如峨嵋派的灭绝师太。

  灭绝师太以名门正教自居,一心要剿灭魔教,张无忌是明教教主,自然是首要打击的对象。周芷若受命于灭绝师太,色诱宋青书、杀害无辜,取得倚天剑与屠龙刀中的祕笈。后来真相大白,峨嵋派的卑鄙手段为武林同道所不齿,张无忌成为群雄领袖。《维摩诘经》说:「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能够住于正道的人,不会认为有绝对的正与邪,这才能够离开烦恼,安住于一真法界、不二法门。反过来说,要是自认为正道,所以可以不择手段地打击邪魔外道,有这种观念,反而会让自己入于魔道。

  如果正邪是黑白鲜明,事情会简单很多,但是现实却非如此。因为这个缘故,菩萨除了要有般若慧,还必须有方便智,才能够观察众生不同的根器,给予最适当的教化。般若慧从观行及诸佛菩萨受学而得;方便智除了从生活经验当中获得之外,还要向世间智者学习。金庸小说在这方面着墨不少,例如《笑傲江湖》讲的是正教与魔教的斗争,正教当中有些人与魔无异,如岳不群和左冷禅;魔教之中也有如曲洋的正人君子,还有很多并非大恶、可以教化转变的人如任盈盈、向问天等等。

  许多作家被自己的烦恼所困,左冲右突,耗尽心力,仍然找不到出路,承受不了,有时便去寻死。他们一般都很喜欢读书,也与别人交流,但是观察与思维的方法各不相同,基本上都是自创的。他们喜欢观察别人和自己心理的转折,寻找背后的原因,想从烦恼当中解脱。因为这个缘故,他们忠于自己的想法,行为与见解没有重大的矛盾。我认为,这些作家是缘觉种性的修行人,只是大部分还没有分证解脱。缘觉的特点就是不乐意跟别人学──声闻从他闻法,菩萨常随佛学,这两类人几世便可以证得涅槃,只有缘觉生性喜欢自行摸索,必须十个大劫才能证得涅槃。不过,他们至少是出世间的种性。大部分的人从没想过解脱,浑浑噩噩过活,就算再经过百劫、千劫、万劫也不一定能够开始修行。

  作家的观察能力都很好,甚至超过大部分的修行人,所以在文艺作品当中,你可以得到很多启发。在咖啡馆讲《红楼梦》时,有人问我怎么样从电影和小说中找到佛学角度的灵感,我回答:「我的修行方法是观察世间的现象,找到隐藏的真相……我不是生在富贵人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女性朋友……现实中不可能去经历贾宝玉的人生,但是透过小说,我多少可以体会到他的经历。《红楼梦》描写了一百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写他们所受到的忧悲恼苦,乃至最后怎么样去开悟,让我们彷彿经历了许多世。在我看来,这种观行跟现实生活中的观行,价值是平等的,而且更有效率。在电影、小说中,你要是能够看到东西,你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一定也能看得到。」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文艺即是在描述一切法,因此文艺即是佛法。心即是佛,佛即是法,这本书以一切的世间法指出佛心,故命名为《文艺佛心》。这本书虽然是为初学而讲述,却可以让读者发起真如三昧,乃至大乘见道。当然,只读一本书就大乘见道是比较不容易,有兴趣的人可以再读《实证佛教修行方法》和《实证佛教导论》作为进阶的教材。没兴趣的人也不用逼自己学佛,只要你耐着性子读完这篇序文,已经跟佛法结了善缘,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哪怕是三个阿僧祇劫,总会等到你想学的时候。

图书试读

红楼梦的佛学思想
 
◎隐形人
 
大家好,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但有些人还没到,我们先讲一些闲话。真观在隐形人咖啡馆办过不少讲座,包括〈大乘起信论导读〉和〈心经所说的解脱与成佛方法〉,另外也讲过《大般涅槃经》,评论过几部电影。真观都是运用第八识开演这些讲座。第八识是唯识学所用的名词,它能生万法,在佛教的理论体系居于核心的地位。佛教的法义,可以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来概括,意思是说,现象界(六根、六尘、六识)全部都是第八识所出生的,在这个体系当中,第八识居于核心的地位。唐朝的赵州从谂禅师说第八识是「贩私盐汉」,意思是说,祂是一个贩卖私盐的人,每次都公然逃税,大摇大摆地经过税务局,但是大家都看不到祂。以唐朝的时空环境来说,这个词非常贴切,但对于我们来说,最好叫祂什么呢?最好叫「隐形人」(大家大笑),为什么呢?你根本看不到祂。祂虽然隐形,却是开悟禅师所认为的「真人」。临济义玄禅师称它为「无位真人」,意思是说,祂是在现象界没有处所的真人。我们所看到的人是假人,像大家看到真观坐在这里,听到真观讲话,这是一个假人,但是另外有一个隐形人,跟假人存在一种奥妙的关系,必须用慧眼才能看到祂。
 
◎假不是真、不异于真
 
《红楼梦》的主角是贾宝玉,另外还有一个奇怪的人物叫甄宝玉,知道这个人吧?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从甄宝玉和贾宝玉这两个角色的安排,就知道曹雪芹是懂佛法的人。贾宝玉象征着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假人,为什么说他是「假」?因为他存在的时间短,而且会不断变迁。所谓的变迁就是他是从小到大,经过一个成长的过程,到衰老,最后会死掉,等到这个色身死掉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他是「假」,意思是暂时的存在。
 
法律界有个笑话。书记官拿着假执行的判决书,要拍卖一个人的财产。那个人说:「这是假执行,怎么来真的?」假执行在法律上是指暂时的执行,在终审判决确定以前有效力,比如说一审判决之后,这个人已经得到胜诉了,就可以向法院提供担保金,要求拍卖对方的财产,这样叫「假执行」。假扣押、假处分也是来真的,都有法律上的效果。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