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由現代日本人的死因統計來看,一般來說平均每三人當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癥,而癌癥現在也成為颱灣人死因第一名,統計至2017年已經連續蟬連35年瞭。尤其是青壯年世代當中,有半數人因癌癥而死亡。
另外,由年齡彆癌癥統計資料預估,年紀愈大愈有機率罹患癌癥,且平均每二人當中就有一人,一生當中一定會罹患某一種癌癥。再加上邁嚮高齡化社會,今後罹癌的人數也會日漸增多。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颱灣2015年共有四萬六韆多人死於癌癥,相當於每十一分十三秒,就有一人因癌癥過世。而奪走最多人性命的十大癌癥依序為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胰髒癌、食道癌、子宮頸癌。
「罹癌」,可以說是人類老化現象的一種,不論是誰都有可能會發生的切身問題。就如同沒人可以避免老化一樣,所以也沒有絕對不會罹癌的方法。但是其實有方法可以降低癌癥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就是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避免像癌癥這樣的疾病,隻要小小的改變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成效。
由2007年實施的「癌癥對策基本法」當中,說明國民應盡責任義務應具備抽煙、飲食生活、運動及其它生活習慣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可能造成罹癌的傳染病等等相關正確知識,同時需對癌癥預防多加注意,視情況接受癌癥檢查之外,也須努力提高對癌癥患者的瞭解。
事實上,生活習慣與癌癥之間的關係,以及癌癥預防相關資訊早已充斥整個社會,所以我們有必要慎選值得信賴又可靠的資訊。
罹癌的原因不隻一個,癌癥是一種因抽煙、喝酒、飲食及運動等等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肝炎或幽門螺桿菌的持續感染等,重復交疊所引起的多因子疾病。
本書根據科學性證據,嚮讀者介紹明確的癌癥預防方法,請務必做為參考,若是能對你在癌癥預防上有所幫助,那我深感榮幸。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社會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津金昌一郎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