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艺术,如何看?
当代艺术就是布满专业术语的地雷区
该相信你的眼睛?艺评评价?艺术史论断?还是市场卖价?
纽约最前线、美国80年代新表现主义大将
涂鸦艺术家巴斯奇亚、凯斯˙哈林同代人、普普大师李奇登斯坦好友
重返20世纪艺术现场,说出艺术家们的激辩、交心、回忆与自白
历经观念|行动艺术洗礼后的新观看之道
继约翰˙伯格《观看的方式》,又一精彩观点的经典之作
关于艺术的「如何」论战,没人比大卫˙萨利探索得更棒。──作家˙鲁西迪
◎什么因素让当代艺术滴答运作?什么因素让它变成好艺术?又是什么因素让它显得有趣? 自杜象1917年在小便斗上签名后,撼动了绘画主导的艺术世界。视觉艺术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未来主义、构成主义、新地理、机制批判、非具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低限主义、新表现主义等新名词大量繁殖,当代艺术成了布满专业术语的地雷区,这些术语就像是为了将欣赏者淘汰出局而设计的。
◎近五百年后,再度挑战「艺术家谈艺术家」 美国80年代最重要的新表现主义大将:大卫•萨利(David Salle),试图扭转一般人被艺评家阻隔于现代艺术之外的现况。身为涂鸦艺术家巴斯奇亚和凯斯˙哈林的同代人,及普普大师李奇登斯坦的好友,他想用艺术家聚在一起聊天的语言谈论当代艺术,说出一位创作人面对艺术世界这四十年来天翻地覆骤变的真心话。他是继1550年义大利艺术家瓦萨利,时隔近五百年后,再度挑战艺术家谈艺术家的后继者。文集收录的主题,从当代指标型人物到历史人物皆有。许多是作者的同代人,有些更是认识几十年的好友、同学。
艺术家讲话的方式与记者不同,记者习惯把焦点摆在周围脉络、市场、观众等等,也跟学术评论不同,评论家会根据理论宣称自己说法的正当性。这两种都是宏观叙事。但艺术家不一样,他们谈的是什么有效,什么没效,为什么。他们的焦点比较微观;是由内往外推。
◎假如艺术会说话,如何区别哪些是真话? 大卫˙萨利在书中举例:
「Case 1.──曾经有个电视节目叫做《信不信由你!》。其中一集,令人印象深刻,内容是有个家伙说他把自己的车子吃掉了。他花了四年的时间,方法是把车子剁成碎片,每天吃掉一小块,这个家伙想办法把整辆车都吃进肚子,包括方向盘、铬钢、轮胎,全部。用现在的观点,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创造艺术。」
「Case 2.──今天当代艺术分成两大阵营。一边是存在好几百年不曾间断的图像性艺术;另一边是数量正在增加的展演性艺术。我们不愿面对的真相是:展演艺术比创作艺术容易。挑选比创新容易。想做出真正吸引目光的东西,需要独一无二的充沛活力把知识、视觉和文化的面向整合起来。回避这项整合工作的艺术,不太可能长久吸引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下的赌注比较少。当你心存侥倖,不敢绷到极限,情感的力道就会减弱。」
吃车子是艺术吗?面对观念艺术,绘画究竟太传统,抑或更凸显其独有唯一性,仍具突破空间?复制品、模仿作,与原作有差别吗?为什么我们对某些艺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对被评论的艺术家来说,是否认同艺评人的专家眼力?当我们欣赏一件当代作品时,要如何看出好坏?普普艺术大师李奇登斯坦,私底下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如何的「很不」安迪˙沃荷?市场价格等于艺术价值吗?艺术家Jeff Koons被讽刺媚俗,他的作品是否只是譁众取宠?与英国艺术家Hirst比起来,在话题之外,谁的艺术性耐久?这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疑问,该怎么说,怎么想?
关于这些思考,作者历经了四十年的写作摸索。从1975年初到纽约,用写作支付房租,到1980、1990年代,改以一种懒人版的书写形式进行採访。最后,他採用最老派的方式,不採访,纯粹独立书写。「我发现,书写可以帮助我理解对某件事情的真正想法,最后变成一种习惯,很难戒除。」
本书的架构分为四部分:「如何为想法赋予形式」、「当个艺术家」、「世间艺术」和「教学与论战」。
最后一篇也可称为「给年轻艺术家的建议」,包含一些可在课堂上或私下进行的习作。设计这些习作的目的,期待读者从自身的连结、描述和类比中找到乐趣,带领「一般读者」摸清艺术家心思,不需太多专业配备,就可抵达艺术意义的核心。
国内专业推荐、名家推荐语(按姓氏笔画排序) 胡朝圣∣胡氏艺术公司执行长
张世伦∣艺评人
张君懿∣艺术家、策展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兼任助理教授
陈敬元∣艺术家
黄亚纪∣亚纪画廊负责人
刘惠媛∣策展人、艺术评论作者、台湾数位文化科技与艺术学会执行长
龚卓军∣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卸下当代艺术令人讳莫如深的专业术语,以直接、自然的口吻提供读者欣赏艺术天马行空的表现。」──胡朝圣(胡氏艺术公司执行长)
「透过大卫直观又透澈的笔尖,揉合充满温度和历史厚度的色彩。我似乎进入每个创作者的意识,用他们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世代绘画的图像。」──陈敬元(艺术家)
「我经常说,好懂的艺术只有很贵的与很差的两种,因多数人只关心「什么」而非「怎么」。本书让你擦亮眼睛。」──黄亚纪(亚纪画廊负责人)
「假使艺术会说话,我们要如何学会区别那些是真话?除了好奇、观看与直觉,我们所认识的艺术大多是来自于艺术家本人、评论、媒体、策展人和收藏家的口耳相传,透过作者幽默机智的文笔,重返艺术现场,聆听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精彩的谈话。」──刘惠媛(策展人、艺术评论作者、台湾数位文化科技与艺术学会执行长)
「本书以亲密对话的文体,让读者犹如置身小酒馆、咖啡屋与工作室,聆听艺术家们对当代艺术的激辩、交心、回忆与自白。」──龚卓军(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国外如潮佳评 「如果说约翰•伯格的《观看的方式》是艺术评论的经典,探究了艺术是『什么』,那么大卫•萨利的《当代艺术,如何看》就是艺术家给的答覆,告诉观者该『如何看』。篇篇精彩的文章谈论艺术家在创作时,他们想什么? 关于艺术的『如何』论题,或许从来没人比他探索得更棒。」──作家˙鲁西迪
「一流的艺评有很多是由艺术家所写的,是那种最不掉书袋,也不会只把艺术家当成棋子来看待的评论文章。大卫•萨利正是这类艺评者,他不问这是不是艺术?属于哪种派别?而是问它让我有什么感受和思考?他的艺术作品经常被标签为前卫,一种概念上的立场声明,他巧妙地且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提醒我们,所有的艺术,即使表面上看来桀骜不驯,也都等着被观看,而艺术家做的正是教我们怎么观看。」──美国作家˙亚当•高普尼克 Adam Gopnik
「大卫•萨利被认为是创作前卫且聪明的画家,但他的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惊喜更多。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是一场场精辟且近身的观察手记。他认为新艺术源自古艺术,他在书中将不可亲近的大师召唤前来,(当他提到他当代的朋友Alex Katz和Jeff Koons时),让他们有了生动的形象和亲近感。身为画家,萨利似乎以身为艺术家大家庭的一员而感动且自豪,并从他所谓的『共享的艺术DNA』中推导他的绘画形式,提升了所有杰作其实都是同一组创作的可能性。」──艺评家˙Deborah Solo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