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一层一层地砌上,面对未来的憧憬,他们依然生生不息
前东德最着名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成名之作
睽违逾半世纪首度在台出版 「天空至少不能被他们拆散。」曼弗雷德嘲讽地说。
天空?这整片希望与渴望、爱与忧伤的穹顶?「是啊。」她轻轻地说。「天空是最先分裂的。」
十九岁的丽塔,住在纯朴的小村庄,从来没谈过恋爱,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二十九岁的化学博士曼弗雷德,为了休养一阵子,从大城市来到这个小村庄。在一场舞会中,他们一见钟情,温暖的丽塔融化了性格冰冷爱挖苦别人的曼弗雷德。
随着日子过去,当初促使这段恋情的差异开始成为沟通的障碍。最大的冲突是,丽塔热爱社会主义中那脚踏实地的感觉,而曼弗雷德则期许有一天能在资本主义中飞黄腾达。从相遇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注定陷入矛盾和冲突之中。站在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理想的分岔路口,少女丽塔会往哪里走?
这是克里斯塔•沃尔夫的首部长篇小说,以倒叙手法、时态切换及不同叙事角度,带读者回朔一开始丽塔与曼弗雷德的相恋,到最后两人面对不同的信念时,如何在爱情与理想间取舍。
原着出版于一九六三年的东德,旋即获得文坛瞩目,奠定克里斯塔.沃尔夫的社会主义文学家代表地位。虽然故事开头载明「本书人物与情节皆为虚构」,但描写动盪时代中爱情的作品,亦透露出年轻沃尔夫对社会主义,以及找出冲突体制间共同理想的期待。
名人推荐 赖香吟专文推荐
各界好评 它明白显示了沃尔夫的起点,也证明再怎么不同体制,人心仍有相近之处,也永远有人怀抱理想。──赖香吟
从东德角度看待两德分裂的作品中,最深入与最凄美的一本。──《德意志:一个国家的记忆》作者 尼尔.麦葛瑞格Neil MacGrego
当两德为僵化的意识形态对峙着,剑拔弩张时,她书写卓越的寓言式小说、记述自身的伤痛,跨越分裂,这些作品将流传于世。──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钧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
沃尔夫的作品揭示和体现了独裁统治中,权力与创造力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她的作品既严谨又人性,探索在一个动荡的世纪里,成为一个人的意义。她所依赖的是一个不合时宜,但有力的信念:文学是重要的;她的作品证明写作是认识自己、深入人心的最佳途径。──英国独立报
自从她去世那天,人们便不断地说:「不会再有第二个这么出名的德国女作家了。」不论是谈柏林围墙、纳粹历史、追求乌托邦理想、女权或环境问题,她的影响力归功于政治和时代背景,因为只有在专制国家,作家这个角色才会如此重要。她的读书会,通常在教堂举行,因为这是东德时期,少数能让民众自由聚会的场所,且不论在墙倒下之前或之后,都吸引了成千上百的人参与。──纽约客杂志
这本实为政治寓言的小说,里面的素材,包括其象征性的结局:社会主义胜过其他体系,让克里斯塔.沃尔夫成为东德的文学天才。──The Culture 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