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修院制度:与神关锁之花园 第5章 本笃(Benedict of Nursia,约480–约547):审慎平衡之守则 第6章 阶梯约翰(John Climacus,约579–649):神圣攀登之天梯 第7章伯尔拿(Bernard of Clairvaux,1090–1153):新妇密契之先锋 第8章希德嘉(Hildegard of Bingen,1098–1179):灵感满溢之先知
第四部 托钵派:使徒模式之生活 第9章方济(Francis of Assisi,1181/2–1226):效法基督之生活 第10章 凯瑟琳(Catherine of Siena,1347–1380):因爱癫狂之行动
第五部 耶稣会:默观与行动之合一 第11章 依纳爵(Ignatius of Loyola,1491–1556):行动中之默观者
第六部 迦密派:密契联合之专注 第12章 大德兰(Teresa of Avila,1515–1582):心灵殿宇之旅程 第13章 十架约翰(John of the Cross,1542–1591):灵魂黑夜之炼净 第14章 小德兰(Thérèse of Lisieux,1873–1897):平凡与爱之小道
像不少刚开始追求属灵生命的人一样,小德兰起初相信自己蒙召是要过有英雄般美德的生活,但当她意识到自己的严重缺欠与不足之后,她说她要寻求的是一条通往天堂的小径—一条很直、很短,而且全新的路。小德兰在保罗书信中看见一切都是神的恩典,由此她产生出一个被后人称为「属灵孩子」(spiritual childhood)的教导。这教导看到神的怜悯和慈爱顾及那最小的和最卑微的,因此基督徒应该像小孩子一样,张开空空的双手,来到天父的面前,把自己降服于祂的怜悯和旨意—而天父必以爱的眼光注视着祂的孩子,并在喜悦中把这孩子举起来。所以,成为圣洁之道不再是努力朝向神的艰苦攀登,而是欣然接受神在耶稣里向我们 所展开的大爱。换言之,成圣就是在基督里住在神爱的怀抱之中,因此对自己的渺小、脆弱、缺乏与不足的意识,就成了正面积极的起点。为了常留在耶稣的怀中,小德兰甚至说:「我不需要长大,但我必须保持微小,并且变得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圣洁不是人靠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就,而是信靠神爱的转化大能之结果。小德兰这样描述她所走的「微小之道」(the little way):认出自己的完全无有,把自己的澈底贫穷献给神,盼望从神那里领受一切,完全信靠神无限的怜悯之爱。以下简要介绍小德兰灵性特征的一些显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