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

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妥拉
  • 犹太教
  • 生命智慧
  • 五经
  • 经学
  • 宗教
  • 哲学
  • 灵性
  • 犹太文化
  • 古代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张字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六十张字条,让我们体会上主律法的甜蜜。

  你知道一张字条能成就一本书吗?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当时《校园》杂志的主编寄了封手写邀稿信,请香港知名旧约学者李思敬博士为杂志撰文;两人未曾碰面,也没细谈要写些什么。一年后,他回应邀约,开始为杂志撰文,直到二○一五年,十年内从未间断。

  长达十年的时间,李博士写了七十余篇旧约释经文章。如今,他精选出里面六十篇专门讨论摩西五经关乎诫命、律例、典章等主题的文章,集结为本书。在其悉心剖析之下,那些看似繁文缛节、严厉专制的规条,都显出上主对祂子民无与伦比的爱。五经中的「难解之言」,更是一把打开上主启示堂奥的钥匙。原来,诫命、律例、典章是上主塑造信仰群体的精心设计,并指向耶稣基督对律法与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结: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是爱人如己。

  本书就犹如当初李博士所收到的那张字条,真诚地邀请读者进入五经的世界。虽然各章篇幅不长,读者却可从字里行间看出,他不仅是治学严谨的学者,更是心怀信仰群体的牧者。相信读者能透过这六十张「字条」,重新认识摩西五经,体察上主的心意,进而在生命中,实践其微言大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思敬


  生长于牧师家庭,高中清楚蒙召,一九七○年代入读香港大学,主修中国及英国文学;一年级在大学团契研经营查考阿摩司书,自始与旧约圣经结下不解之缘。曾任职香港廉政公署,再负笈英美攻读旧约与系统神学;在香港和温哥华六年牧会期间,亦曾兼任建道神学院、中国神学研究院、维真神学院(Regent College)客座教席。一九九三年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获旧约哲学博士,旋即加入中国神学研究院,并出任副教授及教务长。二○○五至二○一二年移居多伦多,担任城北华人基督教会顾问教牧、加拿大华人神学院客席教授、《圣经新汉语译本》旧约主编。现为中国神学研究院院长暨林高杰德教席教授、香港宣道会沙田堂牧师;出版包括Creation and Redemption in Isaiah 40-55(1995)、《恩怨情仇论旧约》(1997)、《中文圣经註释:约拿书》(2002)、《十六条在教会不敢问的问题》(2017),并逾四十套粤语释经讲道录音光碟。
 

图书目录

本书圣经译本简介    12
推荐序一  五经之深义,上主之心意∕邵晨光    15
推荐序二  律例典章中的微言大义∕黄福光    19
推荐序三  如果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胡维华    23
引言  自由的律法:明白五经训诲        27

第一部∕创世记:天父世界  33
第1章  万物之源  35
第2章  人的本相    39
第3章    神人之界    43
第4章    上主的判准    47
第5章    祂记念    51
第6章    祂立约    55
第7章    祂知晓    59
第8章    祂看见    63
第9章    利亚与拉结之争 67
第10章    相争与松手 71
第11章    谁把约瑟卖到埃及 75
第12章    上主差遣 81

第二部∕出埃及记:领受圣约的群体  85
第13章 十诫:上主的自我介绍87
第14章 当如何敬拜上主?91
第15章    何谓妄称上主的名?95
第16章    安息日的真谛99
第17章    当孝敬父母103
第18章    不可杀人107
第19章    不可姦淫111
第20章    不可偷盗115
第21章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19
第22章    不可贪婪123

第三部∕利未记:成为圣洁的子民127
第23章 以顺服为祭129
第24章    顺服上主的日常操练133
第25章    谁无罪?137
第26章    赎罪日的真义141
第27章    基督徒可否吃血?145
第28章    分别为圣的性伦理149
第29章    束缚或恩典?153
第30章    不从俗的领袖157
第31章    基督徒如何「慎终追远」?161
第32章    崭新的开始165
第33章    生死祸福的真正依据171
第34章    以「爱」为本的神人关系175  

第四部∕民数记:国度子民的养成179
第35章 上主为何要统计人口?181
第36章 不只是规范:以色列民的属灵功课185
第37章 上主的见证人189
第38章 领袖如何自处?195
第39章 属灵领袖第一课:专一跟从199
第40章 脣齿相依:领袖与会众之间203
第41章 谁违背上主?207
第42章 到底谁是巴兰?213
第43章 顺服的智慧217
第44章    旷野,上主子民的教室221

第五部∕申命记:指向未来的叮嘱225
第45章 摩西的回忆录227
第46章 即或只闻其声233
第47章    谨守遵行的心237
第48章    永约中的爱241
第49章    举三反一245
第50章    你我皆领袖249
第51章    为何不可挪移地界?253
第52章    战争或和平?257
第53章    谁蒙上主关注?261
第54章    群体的塑造267
第55章    在穷人中与上主相遇271
第56章    上主的底线275
第57章    救恩历史与诫命律例281
第58章    生与死的抉择285
第59章    只有祝福,没有咒诅289
第60章    基督徒一生的必修课293
延伸阅读   297
 

图书序言



如果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大文豪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在《关于天赐的诗》(Poem about Gifts)里这么暗暗设想。

  那么,天堂里都是什么样的书呢?波赫士另外写了《巴别图书馆》(The Library of Babel),如此想像:那里的书籍每本都有四百一十页,每一页都有四十行,每一行都有八十个字母,所有的文字都以二十五个符号写成,穷尽了这一字母表中的各种排列组合。

  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李思敬院长所写的《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没这么玄妙,不过它可能更接近天堂。

  首先,本书关心的主题、致力研究的对象——摩西五经,是属天的。

  在犹太传统中,「妥拉」一词最基本的定义就是指摩西五经。长久以来,犹太拉比主张,「妥拉」先于上帝的创造。事实上,这个传统认为,「妥拉」正是整个创造的蓝图,并且宇宙今日的存在与运行都倚靠「妥拉」。按此理解,要认识天堂,惟有精通妥拉一途。

  对于基督徒来说,摩西五经是旧约圣经的核心,也是指向耶稣、见证基督的启示。借着五经,世界可以确认耶稣是上帝应许的成就,而借着耶稣,人可以与上帝复和,不再于伊甸园外流浪。如此看来,主张摩西五经是天堂的地图,一点也不为过。

  这本书更接近天堂的第二个理由,在于李院长的用功与用心。

  阅读古代的经典,势必讲究诠释的功力。只要稍微认真地翻阅此书,读者必然很快就注意到,不管是议题的选定、各种假设的评量,都显出这一位成熟学者的身手不凡。姑且就经文的结构分析来说,虽然圣经学者都相当在意这个步骤,但一般註释书中常见的是短短字词中的微型拆解。这些「显微手术」常常令人不免怀疑,当初的作者是如何说话,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写作。相较之下,李院长对于结构的品味,就常有令人欣喜的成果:他更在意篇章之间的衔接、大段落的组织安排,也将这些见解应用于阐释经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其成效自然要精彩的多。

  此外,福音派信徒读旧约圣经,常常因为对犹太传统难解的情结,而呈现「全盘接受」与「完全忽略」这两种极端的立场。在学者的着作中,这矛盾缓和许多,但是要学习其细腻地观察,避免其民粹,仍有很大的突破空间。李院长在本书中多处提及犹太人在长久读经历史中所提供的各式各样见解,也能平衡、适切地评估犹太传统,实在难能可贵,足为后生晚辈的典范。

  再者,圣经的研究充满许多挑战,既要掌握原文、校勘版本、熟悉历史,还得多方涉猎,对最新的研究动态了然于胸,才能在扎实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探讨某些议题。因此,许多学术贡献,特别是来自欧美的学界,往往缺乏连接教会、信徒之间的桥樑。李院长此书的重要特色在于他对教牧情境的关怀。不论是实例说明,语重心长的劝勉或警戒,都反映了他记念主的託付,以教会为念。

  如果天堂就是座图书馆,也许李院长这本书会是其中的珍藏,不过,更好的是,这本书已经指向了天堂的主人——基督,更为今日信徒如何在地上过天堂的日子,提供了生活手册,以及想像的蓝图。让我们来一趟天堂之旅吧!

胡维华
中华福音神学院国际事务处长

图书试读

引言
自由的律法:明白五经训诲


摩西五经,也许并不是我们立志读经时首先想起的经卷。

初信决志的一刻,教会陪谈员多半建议我们从马可福音或约翰福音开始,培养每天灵修的习惯;若能够完成「福音书」和「保罗书信」以后,真有兴趣要涉猎《旧约》,团契导师大概会送我们一本《新约全书—附诗篇、箴言》,并鼓励各人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一九九六年五月,我曾在「恩怨情仇论旧约」课程的第一堂指出:「不少人在每年岁首,满怀壮志要由创世记第一章1节开始读经,可惜还未到农历新春,他们的读经旅程就在旷野中迷失了。」我多么盼望,二十年后的今天,这段说话已经过时,不再准确。

回顾二千年的教会历史:无论耶路撒冷十二使徒耳熟能详的希伯来圣经、抑或庇哩亚外邦信徒天天考查的希腊七十士正典、还是西方中古大公传统的拉丁文武加大译本、以致改教运动马丁路德翻译的六十六卷新旧约全书,摩西五经都是基督教圣经卷首开宗明义的书卷,也是这四个圣经正典目录惟一完全重叠相同的部分。换句话说,基督教会的圣经从来都以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五卷书作为开始;马吉安(Marcion)将整本旧约圣经璧还犹太会堂的正典倡议,早在主后第二世纪就被初期教父彻底拒绝,定为异端。

然而,拦阻我们从摩西五经开始研读圣经的原因,其实不在以色列四十年的旷野飘流。教会主日学都有「旧约综览」的课程,我们对于亚当夏娃、挪亚方舟、亚伯拉罕献以撒、雅各骗取长子名分、约瑟被卖到埃及、摩西蒙召、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窥探迦南、可拉叛变、先知巴兰等故事情节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小组查经时也曾努力尝试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寻找信仰和生活的教导,作为我们的榜样或借鑑。只是五经中佔了一半篇幅的「诫命、律例、典章」,我们始终都敬而远之,甚或断章取义,引用保罗一句「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罗六14下),就更轻率且理直气壮地将上主对子民的嘱咐和叮咛,完全置诸脑后。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书店里瞥见这本书的书名,瞬间就被吸引住了。《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这名字起得太有意思了!“五经行”三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旅程,一种在古老经典中行走、探索的过程。而“妥拉”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神秘和神圣的色彩,它代表着犹太民族的根基和智慧。我一直觉得,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一定有其超越时空的价值,里面一定藏着我们现代人需要的某些解答。 我脑子里闪过很多可能性,比如这本书会不会是从某个具体的妥拉故事讲起,然后层层剥开,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关于人际关系、关于道德伦理、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刻道理?或者,它会不会提供一些非常接地气的实践方法,让我们能把这些古老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生命智慧”这个概念,是侧重于精神层面的指导,还是包含了一些更实际的生活哲学?这本书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跟随作者一起,踏上这段探索妥拉智慧的旅程,看看它能为我的生命带来怎样的启发。

评分

书名《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听起来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它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研究,反而给人一种行动和探索的感觉。“五经行”,似乎暗示着一种有方向、有步骤的追寻,而“妥拉”又是如此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我一直对不同宗教和哲学体系中的智慧之光充满好奇,妥拉在我心中一直是神秘而充满启示的存在。 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将一些看似抽象的经文,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和例子来阐释,让读者能够理解并从中获得启发。比如,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或者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希望,这些都是妥拉中可能蕴含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刻板印象,展现妥拉中积极、向上、关怀生命的一面,而不是只关注其宗教仪式或历史背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更贴近地去了解这份古老的智慧,并思考它如何能为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带来实际的指导和安慰。

评分

《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这个书名一出现,就立刻在我脑海里激起了层层涟漪。首先,“五经行”这个说法,非常巧妙地暗示了一种深度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不像一般的读经,更像是走在一条有意义的道路上,去体验、去感悟。“妥拉”,作为犹太教的核心经典,一直以来都给我一种既神圣又充满智慧的印象。我总觉得,这些古老的文本里,一定蕴藏着许多关于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生命种种挑战的宝贵经验。 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以何种方式来解读妥拉的“生命智慧”。是会选取其中的故事,深入剖析人物的抉择和命运,从中提炼出人性的洞察?还是会聚焦于妥拉中的律法和教导,讲解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触动人心,引发思考。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快速的时代,能有一本书提供一种沉静的力量,引导我们去反思生活的本质,去寻找内在的平静和力量,那将是多么难得的体验。

评分

这个书名,《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真的让人眼睛一亮!“五经行”这三个字,给我一种踏实、接地气的感受,仿佛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要走在一条充满智慧的道路上。“妥拉”作为犹太文化的基石,我一直认为它里面藏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是可能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不够全面,或者解读方式比较局限。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如何将妥拉中的智慧,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想象中,作者可能会从一些非常具体、 relatable 的角度切入,比如关于家庭责任、关于个人成长、关于如何与社群互动,甚至是关于如何面对挑战和逆境。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见解,让我们看到妥拉不仅仅是一本宗教典籍,更是一部关于如何过好人生的指南。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有机会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这份古老的宝藏,并从中获得一些能够指导我未来人生方向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名《五经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真的让我好奇心爆棚!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但光是这个书名就勾勒出了一幅既古老又深刻的画面。我一直对宗教经典里的智慧和哲学思考很感兴趣,尤其像妥拉这样源远流长的文本,总感觉蕴藏着能解答现代人困惑的钥匙。书名里的“五经行”,让人联想到一种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探索过程,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能融入生活、指导行动的智慧。而“妥拉中的生命智慧”,则点明了这本书的核心——它不是枯燥的经文解读,而是聚焦于如何从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如何把看似遥远的妥拉,和我们台湾这片土地上,或说普遍现代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常常感到迷失和焦虑。《五经行》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种“慢下来”、“回归本源”的视角。我想象中,作者可能会从妥拉的某个故事、某个诫命,或者某个比喻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其背后蕴含的普世价值。比如,关于爱、关于家庭、关于社群关系、关于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或者一些能引发共鸣的解读,那真的是太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