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朗(波斯)我们不仅知道的太少,而且大部份是误解!
当人们提起「波斯」时,联想的图景是那个浪漫的国度:优雅花园中的玫瑰和夜莺,矫健的骏马,奇幻的故事,挑动情慾的美女,寒光四射的弯刀,像是嵌了宝石一样发光的彩色地毯,诗歌和忧郁的音乐 。然而在西方媒体营造出的「伊朗」则是另外的一番图景:眉头紧锁的教长,黑色的石油,黑袍后面露出苍白脸色的女子面无表情地凝视别处,兇残的人群点燃旗帜,嘶嚎着「XX去死」的口号。这是同一国家与文明吗?
伊朗充满了各种悖论、矛盾和例外。大多数非伊朗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遍佈炎热沙漠的国度,但伊朗是有高耸、寒冷的群山环绕的,它拥有富饶的农业省份,其它的地方则充满了茂盛的亚热带森林,因为有各种气候类型,这里有多元又多彩的动植物分佈。伊朗位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俄罗斯和波斯湾之间,这里的人在普遍说阿拉伯语的中东地区说着印欧语系的语言。伊朗一般被误认为是一个具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例如亚塞拜然人、库德人、吉拉克人、俾路支人、土库曼人等等各种少数族裔人口构成了伊朗人口的一半。自1979年革命以来,伊朗的女性要遵守整个伊斯兰世界中最为严格的着装法规,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前所未有的大量伊朗家庭让家里的女孩外出读书和工作,伊朗现有百分之六十的大学生是女性,很多女性(即便已婚)都拥有自己的工作。一个将神权与共和国结合的国家,一个高喊反美却羡慕美式生活,1979年伊朗大学生攻佔美国大使馆的同时,也没关闭美国企业的可乐工厂。
波斯曾经打造过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包容多民族、尊重各民族传统与信仰的大帝国。后来即使在阿拉伯人征服下,信了伊斯兰,然而大部份时期是以什叶派为国教(其中有人为刻意的因素在里头),这不仅独树旗帜,让它不同于其他伊斯兰政权,而且做为少数是註定无法争夺伊斯兰世界的共主地位。
本书有一独到的见解:波斯—伊朗是中东世界的晴雨计、风向鸡,观诸历史上伊朗的动向,因为其地缘与文化魅力,后来常常成为周边国家发展方向的预告。伊朗究竟是一个好战势力还是一个受害者?伊朗在传统上是一个扩张主义国家,还是一个传统上被动又防御性的国家?伊朗的什叶派究竟是一群静默主义者,还是一群暴力、持有革命性和新纪元幻想主义的人?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从历史中才能得到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