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基本十讲(八版)

行政法基本十讲(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行政法
  • 法学
  • 教材
  • 八版
  • 基本十讲
  • 法制教育
  • 考研
  • 公务员
  • 法律
  • 通俗易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行政法内容庞杂、概念繁多、理论抽象,行政法规又多如牛毛、变动频仍,初学者常感了解不易,难以入门。本书尝试用较为浅显的方式,逐次解说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并辅以实例及图示,期有助于初学者建立行政法的基础观念,并培养行政法的思维能力及掌握问题的基本要领,进而渐入行政法堂奥。

  另于各讲之末设有「同步思考」单元,设定问题,试拟答案,并略作解说,以利学习。
  本次改版重点:新增最高行政法院107年4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并新辟释字索引。
《法治的基石: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富有批判性的法治理论框架,探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在理论层面的基石及其在实践中的复杂演变。不同于侧重于特定法律条文或部门法细则的著作,《法治的基石》立足于政治哲学、社会学和宪政理论的交叉地带,深入剖析“法治”概念在历史长河中的内涵变迁,以及它如何成为界定现代国家合法性与权责边界的核心工具。 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共十八章,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力求提供一种宏观视野下的法律制度观察角度。 第一部分:法治的哲学溯源与概念重构 本部分首先追溯了法治思想的古典渊源,从亚里士多德的“法律统治”理念,到中世纪自然法思想对君权扩张的制约,直至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卢梭对社会契约论的阐发。我们着重分析了“法治”(Rule of Law)与“法制”(Rule by Law)在本质上的区别。法治不仅仅是法律的适用,更是一种限制国家权力的基本原则,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确定性、可预见性以及对基本人权的尊重。 核心议题包括:法治作为一种道德理想与作为一种技术规范之间的张力;法律的公正性如何从形式公正走向实质公正的理论路径;以及在后现代思潮冲击下,对普世性法治标准的质疑与回应。 第二部分:宪政结构与权力分立的制度设计 成功的法治国家必然依赖于一套精妙的权力制衡机制。本部分详细剖析了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的理论模型,并探讨了其在不同政治体制下的实际运行效果。 我们不仅分析了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Checks and Balances),更关注了“第四权力”——公共舆论和媒体在监督国家行为中的非正式作用。特别强调了宪法在确立国家基本结构、界定公民权利和义务中的核心地位。讨论了宪法解释的理论争议,例如原旨主义(Originalism)与活的宪法(Living Constitution)之争,以及这种解释差异对国家治理实践的具体影响。 第三部分:行政权力的扩张与法律的界限 现代国家功能的复杂化导致行政部门的权力日益膨胀,成为法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本部分聚焦于行政法治的核心难题:如何有效规制一个拥有高度专业性、技术性和紧急应对能力的行政机构。 我们深入探讨了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基础(如授权法、比例原则),以及行政救济的有效性。详细分析了“自由裁量权”的边界及其外部控制机制,包括司法审查的力度和范围。同时,鉴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行政合作的增加,本部分也考察了国际法与国内法在规范行政行为中的交织作用。 第四部分:人权保障的司法化进程与限制理论 法治的终极目标在于保障个体自由与尊严。本部分将人权保障视为检验法治成色的试金石。我们超越了传统的消极自由(公民权利),深入探讨了社会经济权利(积极权利)的法律地位与实现困境。 重点内容包括:如何通过司法审查(尤其是违宪审查)机制将抽象的人权规范转化为可操作的救济手段;特定人权(如隐私权、表达自由)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新型侵蚀与法律应对;以及在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发生冲突时,确立限制的法律标准与程序正义的必要性。 第五部分:法律的实施、遵守与社会信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实施和被遵守。本部分关注法律的社会效果和规范性力量。我们分析了法律的“有效性”问题,区分了法律的制定过程(合法性)与其实际社会接受度(正当性)。 研究了法律威慑理论、内化理论,以及社会文化如何塑造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探讨了法律执行中的“非正式权力”现象,如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司法透明度和降低诉讼成本来增强公众对法律体系的信任。 第六部分:全球化时代的法治挑战与未来展望 最后,本部分将视野投向全球治理的复杂图景。在主权国家体系受到跨国资本、信息流动和气候变化等非国家行为体挑战的背景下,本土的法治概念如何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讨论了国际法在约束国家行为方面的局限性与潜力;人权法院、国际商事仲裁等超国家机制对传统主权观念的重塑;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全球治理法治框架,以应对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和环境危机等共同挑战。 本书特点: 本书理论深度与实践关怀并重,不依赖于某一国别法的具体案例作为主要论据,而是力求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理原则和制度逻辑。它适合于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阅读。通过系统梳理,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治作为一种复杂的政治技术与崇高道德追求的统一体。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建良

  现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研究员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合聘教授

  学历
  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博士  

  着作
  宪法理论与实践(三册)
  人权思维的承与变
  人权理念与宪法秩序
  法文化成就(主编)
  人民与国家关系的变迁(编译)

图书目录

八版序
凡 例

第零讲 行政法问题模式与思维方法
壹、问题模式与思考层次/2
一、序 说/2
二、问题模式之一: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与救济方法/3
三、问题模式之二:行政法上请求权基础的探求与救济方法/16
四、综合说明/20
贰、基础案例解析/20
一、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与救济方法/20
二、行政行为的国家责任问题:请求权基础的探求与救济方法/41
参、行政法实例问题的思考步骤/44
肆、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思维步骤/46
一、行政行为有无法律上依据?/46
二、行政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或行政法上一般原则?/47
 
第一讲 行政的概念与特征

壹、序 说/51
贰、行政的概念界定/51
一、组织意义的行政/52
二、形式意义的行政/52
三、实质意义的行政/52
参、行政的特征描述/54
一、形成性、延续性与未来性/55
二、积极性与主动性/55
三、公益取向性/56
四、受法的拘束性与权宜性/56
五、具体性与个案性/57
六、一体性与层级性/58
肆、综合分析/58
一、行政概念的规范性与功能性/58
二、行政概念的思考层次/60

第二讲 行政的种类与型态
壹、导言:行政「分类」在行政法学上的意义/63
贰、行政组织观点的分类/65
一、直接行政与间接行政/65
二、自治行政与委办(委託)行政/66
三、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66
参、行政作用角度的分类/68
一、依行政任务领域而分:内政行政、教育行政、社会行政/68
二、依行政手段对人民权利的影响强度而分:干预(侵害)行政与给付行政/69
三、依行政的功能与目的而分:秩序行政、服务(给付)行政、税捐行政、需求(后勤)行政、计画行政/70
四、依行政对法律的依附程度而分:执行法律的行政与非执行法律的行政/75
五、依行政的法律型态而分:公法型态的行政(公权力行政)与私法型态的行政(私经济行政)/76
肆、行政规范内涵的分类/81
伍、行为效力体系的分类/85
一、生效的行政处分/86
二、无效的行政处分/87
三、有效的行政处分/88
四、失效的行政处分/89
五、行政处分的效力体系与制度关联/90

第三讲 行政法的概念与体系
壹、序说:法与行政/95
贰、行政法的意义/95
一、行政法为关于行政权之法/96
二、行政法为关于行政权的组织、作用、程序及救济之法/96
三、行政法为国内法/97
四、行政法为公法/97
五、行政法为规范行政之间或行政与人民之间法律关系之法/97
参、行政法的类别与体系/98
一、外部行政法与内部行政法/98
二、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含行政争讼法)/99
三、国际行政法与国内行政法/100
四、一般行政法(行政法总论)与特别行政法(行政法各论)/102
肆、行政法与其他法律之关系/103
一、行政法与宪法之关系/103
二、行政法与私法之关系/104
三、行政法与刑事法之关系/106
伍、结语:行政法的体系化与改革/108

第四讲 公法与私法的区别
壹、序 说/111
一、公法与私法区别的必要性及其实益/111
二、公法与私法区别的问题面向/115
贰、法律条文的属性界分/115
一、基本出发点:涉及「法规范定性」的各种区分理论/115
二、检讨分析/119
参、法律事件的性质认定/130
一、思考起点/130
二、思考步骤/131
肆、结 语/139

第五讲 行政法的法源、规范、位阶及其效力
壹、行政法的法源论/145
一、法源概念辨异/145
二、行政法的法源概念/147
三、行政法规范的分类与体系/148
贰、法源衍生规范的类别/149
一、成文法体系/150
二、不成文法体系/168
参、法源及其衍生规范之位阶/177
一、法规范位阶的概念与意义/177
二、成文法规范体系的位阶关系/179
三、不成文法规范体系的位阶关系/182
肆、私法作为行政法的法源/185
一、概 说/185
二、直接适用、类推适用或准用私法规定/185
三、准用或类推适用私法规定的考量因素/187
四、争议问题研析:以公法上时效问题为例/188
伍、行政法的效力/191
一、时之效力/191
二、地之效力/216
三、人之效力/219

第六讲 行政法律关系序说
壹、导 言/223
贰、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224
参、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227
一、依法规而成立/227
二、依行政处分而成立/228
三、依行政契约而成立/229
四、依行政上事实行为而成立/229
五、依人民之行为而成立/230
肆、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与消灭/231
伍、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232
一、以「行政功能」为分类基础/232
二、以「规范主体(当事人)」为分类基础/234
三、以「规范标的」为分类基础/236
陆、行政法律关系的理论展望/238
柒、所谓「特别权力关系」/239
一、公法上职务关系/241
二、教师与学校之关系/247
三、学生与学校之关系/250
四、受羁押被告与监所之关系/255
五、受刑人与监狱行刑机关间之关系/258

第七讲 依法行政原则──法律优位原则
壹、序 说/265
贰、法律优位原则之基本要义/268
参、法律优位原则于私法(国库)行政之适用/271
肆、违反法律优位原则之法律效果/273
伍、结语:法律优位原则与行政效能/274

第八讲 依法行政原则──法律保留原则
壹、序 说/277
贰、法律保留原则之基本要义/278
参、法律保留原则之理论演进/279
肆、法律保留原则于干预行政之适用/283
伍、法律保留原则于给付行政之适用/288
陆、法律保留原则于行政组织及程序之适用/291
柒、结语:依法行政原则之理念与实践/292

第九讲 行政裁量与判断余地
壹、序 说/295
一、法治行政的基本课题与难题/295
二、行政之认事用法与司法审查/296
贰、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298
一、行政裁量的概念/298
二、行政裁量的类型/302
三、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与裁量瑕疵理论/305
参、判断余地与司法审查/311
一、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判断/311
二、判断余地的理论争议与类型形成/313
三、问题层次与思维步骤:法律解释与判断余地的分野/317
肆、行政裁量与判断余地的区分争议与问题反思/319
伍、结 语/322

第十讲 公法上权利的概念、理论与运用
壹、序 说/325
一、公法上权利的基本概念/325
二、公法上权利的基本类型/326
三、公法上权利的法治意义/326
贰、公法上权利的认定问题与保护规范理论/327
一、问题的说明:公法上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327
二、基本判别原则:保护规范理论/329
参、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争讼上之运用/332
一、概说:诉讼权能与行政争讼/332
二、撤销诉讼之诉讼权能/334
三、课予义务诉讼之诉讼权能/338
四、一般给付诉讼之诉讼权能/342
五、确认诉讼之诉讼权能/343
肆、保护规范理论与国家赔偿责任/348
伍、相关争议问题/351
一、宪法上权利(基本权)与公法上权利/351
二、程序权利与公法上权利/354
三、裁量瑕疵理论与保护规范理论/355

第零之一讲 行政法问题模式与思维方法的复习
壹、问题模式与思考层次/360
一、序 说/360
二、问题模式之一: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与救济方法/361
三、问题模式之二:行政法上请求权基础的探求与救济方法/370
四、综合说明/373
贰、基础案例解析/373
一、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与救济方法/373
二、行政行为的国家责任问题:请求权基础的探求与救济方法/393

附录 同步思考拟答/399
索 引/419

图书序言

八版序

  本版循例校雠法条,理文顺字,增辑判解,并新辟释字索引。

  本年度行政法实务见解最受瞩目者,为最高行政法院107年4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变更同院97年12月份第3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矅决议末句:「其具行政处分之性质者,应依法践行诉愿程序」之见解,改以「对具行政处分性质之执行命令不服,经依行政执行法第9条之声明异议程序,应认相当于已经诉愿程序,声明异议人可直接提起撤销诉讼。」一句之易,行政法学前推,特志于序。

  本书检阅刊印,承台大法研所姜絜同学多方协助,谨此致谢。

李建良
2018年8月8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對行政法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艱澀難懂、條文繁多」,每次看到厚厚的法典就頭痛。但是,這本《行政法基本十講(八版)》完全顛覆了我的看法!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地方,就是它將許多抽象的法律概念,用非常生活化、貼近時事的例子來解釋。例如,在談論「行政處分」的時候,書中舉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罰單、房屋的建照申請等例子,讓我瞬間就能理解這些行為的性質。而且,它的結構非常完整,從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各項法律制度,到各種具體的行政行為,幾乎涵蓋了所有重要的主題。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行政救濟」的部分,不僅詳細介紹了訴願、行政訴訟的程序,還輔以許多實際的判例,讓我能夠更具體地理解這些救濟途徑的運作。不像有些書只是枯燥地羅列條文,這本書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讓我讀完後,面對實際的行政爭訟案件,也能有更深刻的體會和理解。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並且隨時翻閱的寶典。

评分

坦白說,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行政法是個很頭痛的科目,特別是那些動不動就要背誦的法律條文,總是讓我提不起興趣。《行政法基本十講(八版)》這本書,真的幫我很大的忙!我最欣賞的地方是,它並沒有把所有內容都塞得滿滿的,而是精選了「十講」這個核心的概念,讓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行政法的精髓。而且,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不會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是會用很多類比、比喻的方式,把複雜的法律概念說得淺顯易懂。例如,在講到「比例原則」的時候,老師就用煮菜放鹽巴的例子,讓我瞬間就明白了這個原則的精神。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適合像我這樣對法律條文比較不敏感的讀者。而且,書中的問題設計也很棒,不會太過刁鑽,而是引導我去思考,去發現法條背後真正的意涵。讀完這本書,我對行政法的恐懼感大大降低,甚至開始覺得它有趣起來了!

评分

哇!這本《行政法基本十講(八版)》真的是相見恨晚啊!身為一個已經在考國考路上走了好幾年的考生,我真的試過市面上各種版本的行政法教科書,有些寫得太艱澀,有些又太過簡化,每次讀都覺得抓不到重點,或是看到題目就腦袋一片空白。《行政法基本十講》這次的八版,完全打中我的心!老師在編排上非常用心,從最基礎的行政法概念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這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我特別喜歡它在每個單元後面都有附上相關的實例和問題,而且解答的部分不是只有簡單的條列,而是詳細地闡述了每個選項的理由,甚至會點出一些容易混淆的觀念。這對我這種喜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整本書的語氣非常親切,不像有些學術著作那麼冰冷,讀起來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旁邊細細講解,讓我感覺行政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反而多了幾分親切感。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正在準備國家考試的考生,對於正在學習行政法的學生,或是對行政法感興趣的社會大眾,都能從中獲益良多。它真的讓我對行政法有了一個更清晰、更紮實的認識。

评分

身為一個長期關注國家考試資訊的考生,我總是盡量在各個考試科目上都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參考書。《行政法基本十講(八版)》這次的改版,我認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它在內容上,除了延續了過去版本紮實的基礎架構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加入了許多與時俱進的議題,例如在探討「資訊公開」時,也納入了許多關於個人資料保護的新發展。這對於身處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的我們來說,是非常及時的。我特別喜歡它在分析案例時,不僅僅是呈現單一的觀點,而是會呈現不同學者的見解,並引導讀者思考,這有助於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相當不錯,字體大小適中,段落分明,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不容易感到疲勞。我認為這本「八版」的《行政法基本十講》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教科書功能,更像是一位引導者,帶領讀者深入理解行政法的世界,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紮實的法學素養。

评分

我本身是法律系畢業的學生,在學術的嚴謹性和實務的連結性之間,常常覺得學術書太理論,而實務書又太零散。《行政法基本十講(八版)》在這方面做得相當不錯。它一方面保留了學術著作應有的嚴謹性,對於行政法的理論基礎、重要學說都有深入的探討,引用的法條和判例也都非常精確。但同時,它又非常注重與實務的結合,大量的實例、以及針對時事議題的分析,讓我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問題分析中。我尤其喜歡它在探討「法律保留原則」時,所做的細緻分析,並且結合了許多近期的釋字,讓我對這個原則的理解更加透徹。此外,書中的用語也非常精煉,不會有過多冗餘的詞彙,能夠讓讀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吸收最多的資訊。對於像我這樣需要在學術理論和實務操作之間取得平衡的讀者來說,《行政法基本十講》絕對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