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看见,我们马上会想到一句话:「眼见为信」(seeing is believing)。从 19世纪法国大儒孔德( A. Comte)提倡实证主义以后,「一切事物都要经过感觉经验的验证」,早已成为 20世纪现代人的信条。「看见」是一种重要的感觉经验,科学越发达,人类看见的能力越强。近视眼、散光眼、老花眼可以配戴眼镜,改进「看见」能力,已是人人都能办到的事。而科学家更可以利用望远镜、显微镜,甚至发射人造卫星把人类的「看见」推展至无限邈远的太空。事实上,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在扩展人类的「看见」能力。
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系主任、着名的社会思想史家索罗金(P. A. Sorokin)在仔细分析当代文化社会的危机之后,指出现代人因为一切凭感觉看见,所以现代文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感性文化。我们看不见「爱」,我们只看见「性」,因为「爱」是看不见的,而「性」只要上床,随时随刻都是可以验证、可以看得见的。所以现代人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盼望、失去了未来、失去了生命崇高的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一切都是肉眼看不见的,都是感觉经验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