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国家的形成,始于幕末与西方世界的接触。本书是以幕末到冷战结束的一百三十多年,分析日本外交与权力的对应为中心书写。日本为了解决对外危机,因而打造新的权力,此权力后来对国际环境产生影响,而这类变化的相互作用,时至今日仍是贯穿近代日本政治史的主题。历史学始于政治史,并从此理解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各个关键时刻,在政治对人民拥有绝对影响力的今日,其意义更形重大。
十六世纪的日本与西洋
日本与西洋在历史上相遇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十六世纪,第二次是在十九世纪。第一次相遇时所造成的冲击极为巨大。铁炮(火器)传入日本后,一改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并对「一统天下」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此外,也促使基督教快速传播,约莫半个世纪间,信徒超过了七十万人。现今日本的人口数是当时的十倍以上,因此若是在现在,就是相当于超过了七百万人的数目(目前日本基督徒人数约一百万人)。成为德川氏统一全国最后障碍的岛原之乱(1837-1638),便是基督教信徒所发动。然而,像这样来自西洋的影响,都还算是在可控制范围内。日本之所以能够锁国,正说明了一切(近年来对于「锁国」的概念,学界提出了许多疑问。这里提到的锁国,指的是幕府严格控制对外关系,而非将日本完全关闭之意。在幕府的管控下,日本仍与朝鲜、中国、荷兰等国保持着贸易关系,这是无须赘言的)。
幕藩体制的一元性
相较于西洋,江户时代的日本社会具有何者特色呢?乍看之下,德川社会好像有着与西洋中世纪封建制度相似的特色。当时许多外国人也都如此认为。不过,却也有许多封建制度的概念无法套用至江户时代的日本。在封建制度中,君主会对家臣的忠诚赐予恩赏,例如赐予领主权。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契约式的关系,互相有履行契约的义务。面对无法对于自己忠诚的表现赐予恩赏的君主,家臣并没有服从义务。因此,家臣是独立的,权力工具(例如武器)是家臣的所有物,也是由家臣自行负担。这样的特色,虽然很符合镰仓时代的情况,但却无法套用至江户时代。
迈向制定宪法
日本是西洋以外第一个实质拥有近代宪法的国家(鄂图曼帝国于一八七六年制定宪法,两年后中止)。但日本制定宪法的过程,却与西洋的情况有着显着差异。一般来说,西方的宪法是在国王与封建议会的对立之间,经过革命或是革命形式的动乱后的产物。因此,宪法内容会同时包含关于王权限制与主权行使形态的规定。而在日本,虽然自下而上的要求对于制定宪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与西欧的情况相较,其比重明显较低,反而是由政府领头主导制宪的成分较浓。
议会政治的起步
使宪法扎根,远比创制宪法来得难。现今仍有不少国家,虽一度创制了完备的宪法,后来却停止实施。借由议会政治将政治上的敌对予以制度化,尤其困难。掌握权力的一方,在面对反对派势力渐强时,与其将政权移交给反对派,大多会扭曲制度以维护其权力。而反对派一方,在议会内的反对不见成效时,容易採取更加偏激的行动,趋于否认整体制度。日本在议会政治初期当然也发生过激烈的对立,我们应该针对议会政治如何在日本扎根作一探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一九一一年秋天,日本的中国政策出现了转机。《朴资茅斯条约》或《北京条约》(中日间为确认日本根据《朴资茅斯条约》接收俄国权益而缔结的条约)所承认的权益,几乎全数付诸实施;由于美国美元外交的失败,将满蒙势力范围划入几成定局;连结朝鲜和满洲的直达铁路等最小限度所需的铁路网,亦建构完成。因此,今后的目标反而变得暧昧不明。可以考虑的方向有:究竟应该进一步强化满蒙权益?还是应该不为满蒙所宥,向南方发展?或是应以强化对中国政府的影响力为目标?而辛亥革命恰好在此时发生。
殖民地与其后
近代日本曾领有并统治了以下殖民地。首先,一八九五(明治二十八)年,日本因甲午战争的胜利而获得了台湾,继而在一九○五年,因日俄战争胜利而从俄国手中取得辽东半岛前端的租借权,并获得桦太的南半部。又在一九一○年统治朝鲜半岛,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委任统治旧德属南洋群岛的北半球部分,使之成为日本事实上的殖民地。其后,日本在一九三二(昭和七)年主导成立满洲国,该国虽然表面上是由当地住民自发宣布从中华民国脱离而成为独立国家,但过程乃完全照剧本上演,实际上满洲国是完全由日本统治。日本对前述各殖民地的统治时间,最长者为台湾的五十年,最短者则为满洲国的十三年,跟欧美对殖民地的统治相较,日本统治殖民地的时间明显较短。此外,相对于欧美的殖民地处于母国之外遥远之地,与母国存在极大的文化差异,日本的殖民地全数位于日本周边,殖民地与日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相对较小。
北冈教授的基本历史哲学,似以现代国家及文明社会为基本架构,梳理出日本政治史的脉络,文笔细腻但不流于繁琐……忠实地分析历史,没有「以古非今」,也未「以今非古」,展现他的风范。__国立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教授_林碧炤
推荐序_林碧炤
审订序_林成蔚
繁体中文版序
增补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1章 幕藩体制的政治特质
第2章 因应西洋的冲击
第3章 明治国家的建设
第4章 政府批判的爆发
第5章 明治宪法体制的成立
第6章 议会政治的扎根
第7章 日俄战争、甲午战争
第8章 帝国的扩张
第9章 政党政治的发展
第10章 国际协调与政党内阁
第11章 军部的堀起
第12章 帝国的崩坏
第13章 败战、占领、谈和
第14章 自民党政治的发展
第15章 国际秩序的变貌与冷战的终结
补章 殖民地及其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