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1.1 面对人生三叉路,该如何选择?
外表看似柔弱,却在3 年前自台湾的大学毕业后,决定只身赴北京,攻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班的林宛妘,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她硕士学业才进行到第3 年,便已先进入大陆新创团队工作1 年,同时完成论文;并在2 年内顺利进入该团队核心,成为管理高层。
之后她再主动挑选工作,进入大陆科技新媒体公司36 氪任职,迄今工作1 年多。她之所以选择36 氪,是因为她的工作可直接面对大陆数以千计的创业团队、公司,以及在大陆、世界前500 强的大型企业,协助需求与供给对接。而这也是在大陆求职过程特别需要的心态:「在求职与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并坚定执行,才能寻找到最适合工作。」
然而,回顾过去在前往大陆就业前,林宛妘其实也曾经迷惘,面对人生三叉路不知该如何做决定。当时刚结束美国和加拿大一年旅行的她,面临要开始找工作?去欧洲打工度假?抑或是继续学业?后来认清:「生活总该有些追求,如职涯规划就能体现之后想成为怎么样的人;深度思索,进而衡量、规划,即选择到大陆探索更多可能。」
其中一项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看到近2 年来两岸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历经1990 年台湾经济成长率(GDP)1,700 亿美元,而大陆只有3,878 亿美元的年代,当时小小的台湾GDP 就达到大陆43%,相差仅约一半。但到了2013 年,台湾GDP为4,893亿美元,大陆却已飙升到9 兆3,937 亿美元,台湾GDP 只剩下大陆GDP 约5.2% 左右,让她深有所感。
两岸薪资结构也有很大差别,如在台湾的大学生毕业薪资最低可能只有22K;但是从大陆北上广深一流院校,例如北大、清华、人大,这些985、211 名校毕业的新鲜人,薪资可以是台湾的两倍,甚至更多;行业不同,薪资也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