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插曲:一座后方小城的抗战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历史的插曲:一座后方小城的抗战记忆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新锐文创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9/01/10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对日抗战胜利后,经过七十多年的今天,没有多少人记得乐山或其他后方城市,虽然它们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那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段插曲而已……

  中日战争时期,随着战事越来越激烈,中国沿海各城市先后沦陷。为能让工商业继续发展,以利支援抗战与提供民间所需,政府和民间纷纷计议,将沿海城市之重要工厂举厂内迁。同时,为了抢救文物和保存文化教育的命脉,故宫文物与各地高校也进行了一段大迁移。

  当时的乐山从一个小小县城,因为抗战时期工厂、高校和文化团体的内迁汇聚,成为川西平原南端的工商业聚集之地和文化中心,也加速了地方的现代化启动与发展。
 
  本书以中日战争时期的工业和教育文化为主轴,分别叙述当时的国民政府盐务总局、近代中国化工───永利与黄海、中外合资煤矿企业的嘉阳煤矿、四川的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的嘉乐纸厂、战时唯一的空军降落伞生产厂、国货丝绸时装面料主要提供───商美亚织绸厂等重要工业,以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复性书院等教育机构。

本书特色

  1.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详实描述今四川省乐山市在当时战争的艰难困苦环境中,如何从小县城一步一步成为战时的文化中心。

  2.重现战争时期,工商界人士为抢救工业物资和设备免遭破坏殆尽;以及知识份子为保存文化教育和保护珍贵文物,其历经过程。

  3.书中参阅相关史料,旁征博引,叙述详尽,真实呈现四川乐山做为战时后方基地的动盪历史。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在军


  笔名张弩弓。着有《文化苦语》、《满天星》、《花香笔不香》、《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坚守与薪传──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西迁与东还──抗战时期武汉大学编年史稿》、《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和《战乱与革命中的东北大学》等文集十几种。
 
历史的插曲:一座后方小城的抗战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前 言│

│序 曲 到大后方去│
 第一节 保留元气,厂矿内迁
 第二节 抢救文脉,高校长征

│第一章 华西新塘沽:范旭东与永利黄海│
 第一节 宁可玉碎,不求瓦全
 第二节 道士观建起新塘沽
 第三节 孙学悟与黄海研究社
 第四节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第五节 深憾中国失先生

│第二章 芭蕉沟往事:孙越崎与嘉阳煤矿│
 第一节 孙越崎整理焦作矿务
 第二节 中福南迁,合组天府矿业
 第三节 芭蕉沟办起嘉阳煤矿
 第四节 开矿出煤,铁水联运
 第五节 为抗战军需作贡献

│第三章 实业报国家:李劼人与嘉乐纸厂│
 第一节 关关停停,创业维艰
 第二节 国家不幸厂家幸
 第三节 勉力维持到天亮
 第四节 资助文化事业文化人
 第五节 战时乐山的印刷业

│第四章 命运迥异的各类企业│
 第一节 战时中国唯一的降落伞厂
 第二节 打败日本丝绸的美亚公司
 第三节 资源委员会建设岷江电厂
 第四节 堪比景德镇的清华瓷器厂
 第五节 中国第一家天然金刚砂厂

│第五章 功侔鲁壁:故宫国宝在安谷│
 第一节 「九一八」改变故宫命运
 第二节 北线文物转运到乐山
 第三节 安谷乡村的一寺六祠
 第四节 尹焕章成了乐山女婿
 第五节 完璧归宁又分离

│第六章 弦歌不辍:武汉大学在乐山│
 第一节 文庙里响起琅琅读书声
 第二节 一代完人,功盖珞嘉
 第三节 四大学院:文法理工
 第四节 实习工厂,让冯玉祥长见识
 第五节 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七章 劬劳吐丝:江苏蚕校在川南│
 第一节 两枚炸弹落在蚕校
 第二节 俞庆棠请费达生「出力」
 第三节 乐山的桑蚕丝绸业
 第四节 郑辟疆入川复校
 第五节 宋美龄认可的蚕丝实验区

│第八章 烽火薪传的文化机构│
 第一节 齐鲁文物:大佛作伴十三年
 第二节 复性书院:从讲学转向刻书
 第三节 中央技专:毫不起眼的学校
 第四节 峨嵋山下:程天放与四川大学
 第五节 凌云山上:唐燿与木材试验室

│尾 声 抗战胜利了│

│主要参考资料│

│后 记│

 

图书序言

│序 曲 到大后方去│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西迁到后方,
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
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
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蜀乡。

──据李玉《千钟禄•惨睹》改编

第一节 保留元气,厂矿内迁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对中国进行全面的侵略,先北平、天津,次南京再上海的疯狂进逼,使沿海工业发达城市先后沦陷。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工厂总数1,255家,占全国工厂总数近三分之一。为使民族工业免遭厄运,不少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纷纷计议,举厂内迁。上海机器五金同业工会、毛纺行会、上海中华国货产销协会等工商界行会组织,联名向国民政府发出唿吁,「誓不以厂资敌」,要求政府派员联络,制定计画,并给予迁移帮助。局势严峻,舆论强烈,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终于成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由何应钦主持,全面筹划战争动员事宜,决定立即将粮食、资源、交通等统制起来。

根据这一设计,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钱昌照向蒋介石上了一个有关动员内迁的条陈,并要求批准两件事:一是资助拆迁上海主要民营工厂移至后方生产,以利继续抗战;二是紧急拨款抢购积存于青岛等沿海城市的战略物资如水泥、钢材、木材等,以供防御之需。以上两事得到批准后,钱昌照于24日召集实业部、军政部、财政部、经济委员会、交通部、铁道部筹商如何统制资源时,提出内迁沿海工业,得到与会者的赞同。当时,共分8个组讨论,即财务、矿冶、燃料、机器及化学、棉业、建筑材料、牲畜毛革及专门人才。

7月28日,在机器及化学组会议上,资源委员会专员林继庸提议把上海工厂迁往内地的建议。他认为:近代中国工业佈局极不合理,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集中于上海。据实业部1937年9月底的登记,上海合乎工厂条件的1,279家,广州较大的工厂164家,其他各地微不足道。上海的工业固然发达,可惜中国军备薄弱,没有强大的海军空军,一旦战争爆发,上海及沿海势将不守,中国工业必遭严重打击。而内地各省地广人稀,几无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之物质需要,从头建设又为时过晚。最好的办法是将沿海的工厂迁至内地,这样既可以增加抗战的物资力量,又可以避免沿海沦陷后工厂为敌所用。

图书试读

None

历史的插曲:一座后方小城的抗战记忆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历史的插曲:一座后方小城的抗战记忆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历史的插曲:一座后方小城的抗战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史的插曲:一座后方小城的抗战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