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第1章 当Google遇上OKR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就可能无法抵达。──尤吉‧贝拉(Yogi Berra),美国洋基队传奇名捕手
1999年秋季某天,我抵达硅谷的中心,来到101号高速公路旁,一栋两层楼高的L型建筑。它是创立不久的Google公司总部,而我带来了一份礼物。
Google两个月前租下这地方,原本的办公室位在帕罗奥多商业区(Palo Alto),一间冰淇淋店楼上,但已经不敷使用。再两个月前,我押下创投职涯19年来最大的一注:投入1,180万美元,取得这家新创企业12%的股权,它还是两名史丹佛研究所辍学生创立的。我加入Google的董事会,无论在财务上还是情感上,都决心竭尽所能协助这家公司成功。
Google成立不过一年,就立下使命:「汇整全球资讯,供大众使用,使人人受惠。」这似乎有点浮夸,但是我对赖瑞‧佩吉和赛吉.布林(Sergey Brin)有信心。他们很有自信,甚至有点傲慢,但也好奇,而且很有想法。他们懂得倾听,而且说到做到。
那一年稍早,他们到我办公室推销自家公司,带来的PPT简报不过17页,却只有两页有数字,还加了三幅漫画图,只是为了充数。他们虽然已经与《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谈成一笔小生意,Google当时尚未揭露关键字广告的价值。以面世时间排序,Google是网路上第18个搜寻引擎,在这场派对中算是严重迟到了。起步比对手晚那么多,往往相当致命,在科技界尤其如此。
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赖瑞「教育」我,他解释市场上的搜寻品质有多差,可以改善多少,以及未来的规模能够扩大多少。他与赛吉都坚信,两人可以取得突破,即使手边没有事业发展计画。他们的网页排名(PageRank)演算法,比对手好太多了,连测试版也是这样。
我问他们:「你们认为可以做到多大?」我已经私下估算好,如果一切顺利,Google的市值有望达到10亿美元。但是我想了解,他们的抱负有多大。
结果赖瑞回答:「100亿美元。」
为了确认,我说:「你是指市值,对吧?」
赖瑞回应:「不,不是市值,我是指营收。」
我简直目瞪口呆。就一家赚钱、成长率正常的科技公司而言,营收100亿美元意味着,公司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这可是微软、IBM和英特尔的级别,比独角兽公司更罕见。但赖瑞不带一丝浮夸,只是平静说出自己深思后的判断。我没有和他争论,而是真的被打动了。他和赛吉决心改变世界,而我相信他们有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