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网路书店4.9颗星好评不断
入选《富比士》杂志2017年创新领导书
权威商业书评网「800-CEO-Read」当月重点关注商业书
安泰、福特汽车、新加坡电信等跨国企业联合推荐
最具实用性的企业转型指南! 「对于现存公司如何因应破坏的困境,本书给了答案。」
──创新大师、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汀生
这是落败者成为市场领导者的时刻,也是企业承先启后的时刻
请做好万全准备
将创新的两难翻转为创新的商机! 破坏性的转变冲击市场,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让昂贵的事物变得便宜。笨重的巨人移动过于缓慢,无法支撑自己的重量;年轻又有魅力的企业家开启新事业,拥抱新科技、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崭新的组织型态。破坏打破了过往受到箝制的市场,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新的解决方案。然而新创企业也终将变成笨重的巨人,注定要被更新一代的企业家所击溃。
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双轨转型》为站在制高点却动弹不得的领导人提出最佳解方,深度解析来自不同企业的转型经历,根据亲身经验与研究建构出具体策略,带领高阶主管打造新事业,让公司在转移市场后变得更强大、更赚钱,打开创造大规模新市场的机会之窗。
双轨转型公式:A+B+C=Δ ‧转型A:重新定位现在的业务,让它有最大的弹性。例如奥多比从销售软体转为提供订阅服务,网飞从邮寄DVD转为提供串流订阅服务,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避开了研究路线,成为以学生为重心的教学式大学。在每一个案例中,组织都为同样的客户提供了相同的基本价值。但它建立、提供和获取价值的方式改变了。
‧转型B:创造一个新的成长引擎,例如新加坡邮政从基础的送信服务发展成物流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亚马逊从零售业变成IT服务公司,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校园式教育单位变成线上的多元平台,奥多比从软体走向行销解决方案。每家公司都利用潜在的破坏性趋势,运用独特但又具有关联性的方式解决相关的新问题。
‧能力链C:在不放弃核心业务的情况下,结合难以复制的资产与创业家精神,在两种转型中取得平衡,进而驱动成长。
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特质 ◆在生死关头能勇于做出选择
◆清楚聚焦在射月目标上
◆具备探索的好奇心(无论会不会失败)
◆在面对可预见的危机时,有坚持不懈的信念
★本书附录提供一套检核表、讨论指南及简易的分析模型,协助读者应用本书的重要概念。
本书特色 1.列举许多国际知名、领域各异的公司与高等教育单位(大学),分析转型成功与错失良机的实例。提供数据、年份与公司决策细项,为读者提供不同类型公司与学界面对资本主义与网路便捷化之下的因应之道。
2.个案分析十分详细,公司类型多样且具知名度。实用并具启发性。
3.整本书的架构与脉络具说服力,架构严谨,条理分明。
4. 提供实际经历过双轨转型的产业领导人的经验谈与决定走向双轨转型的决定性时刻。让读者能与当事人的情境产生连结。
专业推荐 江炯聪/台大管理学院名誉教授
吴静吉/政大创造力讲座/名誉教授
林启峰/momo富邦媒体科技总经理
施典志/ETtoday新闻云资深副总编辑
许士军/台湾董事学会理事长、逢甲大学人言讲座教授
郑纬筌/台湾电子商务创业联谊会(TeSA) 共同创办人
──领衔转型
(依照姓氏笔划排序)
各界好评 「自己的问题终归只有自己才能解决,但本书提出的策略思考架构,对于釐清你的情况、设定你自己的转型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你的课题,是如何让运作中的企业适应变革、找到新路,本书不可不读。」——施典志/ETtoday新闻云资深副总编辑
「只要看到本书书名,相信就会让许多企业经营者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它击中他们心中困扰已久的一个问题:如何能在几项似乎相互矛盾的任务中找到解决方案,那就是「不放弃既有业务」、「升级」、「翻转」和「创新」。在这中间岂只是「两难」!为了企业的生存,他又无法逃避这种选择。
本书之特具价值,在于它不是纯然理论或原则性的阐述如何达成这种选择,而是经由真实案例的剖析;尤其可贵地,它透过不同案例,将问题聚焦在领导者身上,相信这不仅会让他们眼睛一亮,更能震撼内心!」——许士军/台湾董事学会理事长、逢甲大学人言讲座教授
「在『数位转型』的年代,想要与时俱进并拥抱忠诚的客户,就必然要有一番作为,包括:重新定位、思维升级与流程创新等。而《双轨转型》这本书,无疑就是一本适合放在案头随时翻阅的行动指南了!」——郑纬筌/台湾电子商务创业联谊会(TeSA) 共同创办人
【当今领导者对于双轨转型挑战的说法】 「你的高层领导人必须在长期愿景和支撑愿景的未来假设之间达成共识。但你也需要改变与他们对话的本质,避免讨论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尽量讨论假设和管理风险,以及决定哪一个是最佳具体行动时「要相信什么」。这对大多数的领导者来说也是重大的改变,有些人也许无法做出这些改变。你不能预期每个人以同样的速度进化,但你必须看到进展;对我而言,也就是抱持『务实的期待』并且『耐心等待进展』。」──马克.波托里尼/安泰执行长暨主席
「转型令人不安,同时令人兴奋。如果转型足以改变公司,应该会让人格外兴奋,但同时也会让我们害怕。这就像是重新设计 F-150 或者野马一样。当你想到这两件事,你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兴奋,因为你是在为经典努力,天啊,你不希望团队搞砸了。这是在心中同时拥有两种冲突的想法所带来的压力。我们要帮助领导者带领福特汽车公司前进,但同时我们也要为20万名员工、他们的家庭和社群负责。这驱使我们必须再三确定,是否为未来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马克.菲尔德斯/福特汽车公司总裁暨执行长
「转型如同云霄飞车,你会经历高低起伏,有时候你确定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你充满疑惑。这从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简单的话,每个人应该都早已投入其中。我们一路上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并从中学习,建立起评估成功与失败的制度。正因为我们问了对的问题,也做出深思熟虑的回应,我们因此更加了解我们的受众。这些都让组织有能力表现更杰出、影响更深远,我们也将更有企图心让旅程持续下去。」──海伦.伊顿/殖民音乐学校执行总监
「我想我们已经,或至少开始发展出一种心态,如果想要成长,就必须接受改变;如果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就必须成为不同于以往的公司。」──盖瑞.阿布拉札/马尼拉水利执行长暨总裁
「沟通对于改变任何文化都很重要。文化在任何层面上都比策略重要。德国军队有绝佳的策略,但因为文化核心根基脆弱而大败。我们持续传达出的讯息是,我们是以学生的成就来评量自己。你必须持续传递那些讯息,否则无法改变文化。」──麦可.克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