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

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免疫力
  • 健康
  • 医学
  • 癌症
  • 过敏
  • 发炎
  • 免疫治疗
  • 预防保健
  • 身心健康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常常挂在嘴边的「免疫力」究竟是什么?
  感染症、过敏、类风溼性关节炎等问题,都与它有关。
  从本书开始,直探免疫的奥祕与医学新趋势,
  认识每个人都拥有的最威防火线──免疫系统!

 
  ?免疫力越强越好?
  ?吃补、排毒能提高免疫力?
  ?疫苗是免疫万灵丹?
  ?发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太威?
  ?关于免疫,我知道的正确吗?
 
  国际血液与免疫医学研究权威,打破学术高墙的医学书写
  从医疗/科普知识到生活自我照顾,理论与实用兼具
  最正确、最完备的免疫保健知识
  一本解决你的各种免疫大哉问!!!
 
  国际免疫与血液医学权威──伍焜玉院士,以其丰富的医学背景知识,融合最新的医学研究资料,完整介绍免疫系统与人体的互动关系与运作机制,更提及许多我们常听到却不甚了解的疾病与问题,例如过敏、发炎、癌症,甚至连肥胖的问题,都与免疫脱不了关系。

  这些人体免疫的谜团,在本书中都有解答,不仅带你通盘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认识各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维持免疫平衡的健康状态,更触及最新对抗癌症、感染症与过敏等免疫疗法趋势与发展。
 
  «详解细胞免疫运作机制
  «发炎是免疫的利器?
  «吃对最重要!8种验证有效食材出列
 
名人推荐

  【郑重推荐】

  王植熙  高雄长庚医院院长
  何弘能  台大医院院长
  李文华  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家维  《科学人》杂志总编辑
  林芳郁  亚东纪念医院院长
  林建煌  台北医学大学校长
  梁赓义  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
  郭旭崧  阳明大学校长
  陈彦仰  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肿瘤科主任
  陈时中  卫生福利部部长
  杨士范  《关键评论网》共同创办人
  叶绿舒  慈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长
  郑国威  泛科知识公司知识长
 
  免疫的奥妙就在于老祖宗的智慧:中庸且平衡。书中浅显易懂的文字,很适合用来在临床工作上,解释疾病和沟通观念。──王植熙(高雄长庚医院院长)、陈彦仰 (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肿瘤科主任)
 
  这本《免疫的威力》中有着对免疫研究的剖析、正确观念的辩正,及对整个医学发展史的介绍,将是想探究生命科学奥祕的读者必读佳作。──何弘能(台大医院院长)

  本书内容从免疫医学的发展历史,到免疫疗法的介绍,相信读者们在仔细阅读后,会发现自己对于免疫医学的入门知识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李文华(中央研究院院士)
 
  拜读伍教授的新书,发现伍教授不但学术上成就惊人,更是个说故事的高手。……诚心地推荐伍教授的新书《免疫的威力》,期望本书成为台湾的科普教育的新星,能够吸引年轻人投入科学的相关领域。──林芳郁 (亚东纪念医院院长)  
 
  透过伍院士精心汇整免疫学发展史、感染免疫防御、免疫力基础理论、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及近代重大免疫制剂发展与免疫疗法之崭新应用等观点,必定能增强读者认识威力无比的免疫奥祕。──林建煌(台北医学大学校长)
 
  免疫系统何其复杂,光从最近十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就有三年是颁给了研究免疫的学者可见一斑。能把这种诺贝尔等级的医学知识,用浅白的文字介绍给普罗大众,大概也只有像伍院士这般的学者吧!大家琅琅上口的「提升免疫力」到底是什么?究竟要如何提升?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解答。──郭旭崧(阳明大学校长)
 
  透过伍院士深入浅出的介绍,更加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不仅可以取得正确保健养生的观念,也能对国内正在蓬勃发展的免疫细胞治疗,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陈时中(卫生福利部部长)
 
  目前网路上常常有各式各样讨论免疫、消炎、抗体、疫苗、过敏等等会让人读起来有点惊吓或似是而非的文章,但现在透过这本专业人士写成的科普书籍,相信可以让更多正确的知识普及在大众之间。──杨士范(《关键评论网》共同创办人)

  这本书很适合想了解免疫、深入免疫的青年学子。书中包罗万象,从免疫现象如何影响历史,到免疫的发现史,一直到现在最热门的免疫疗法,伍院士都一一为我们详述。……其中提到可以帮助调节免疫力的食物,对一般民众的帮助更大!──叶绿舒(慈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免疫的威力》,从小学高年级到社会人士都适合阅读,不仅一般读者可受惠于伍院士所欲传达之善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也是很实用的免疫学综论。──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长)
活出活力:探索身体的能量系统与修复潜能 本书聚焦于我们身体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强大修复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认知模式,最大化这些潜能,从而实现长久的身心健康与旺盛的生命力。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将健康寄托于外部的干预和治疗,却忽略了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精密的、自我调节的超级系统。本书旨在揭示这个系统的运作奥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自我赋能框架,帮助读者从根本上提升生命质量,而非仅仅应对症状。 第一部分:重新认识生命能量与内在平衡 1. 能量的本质:超越卡路里的生物场域 本书首先挑战了传统上将能量等同于食物热量的单一观念。我们深入探讨“生命能量”(Vital Force)的概念,它涵盖了身体的生物电流、细胞间的沟通效率以及精神状态对生理活动的反馈作用。 细胞电位与代谢效率: 详细阐述了健康的细胞膜电位如何影响营养吸收、废物排出和能量(ATP)的生成。我们将探讨哪些日常因素(如慢性压力、特定电磁波暴露)会削弱这种电位,以及如何通过自然疗法和特定的环境调整来稳定它。 生物节律的韵律: 深入解读昼夜节律、季节性节律和月相周期如何影响激素分泌、睡眠质量和器官修复的最佳时间。我们提供实用的时间表和调整建议,帮助读者将生活节奏与地球的自然频率同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修复效果。 2. 身体的智慧:症状作为沟通的语言 本书强调,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不适”信号,无论疼痛、疲劳还是消化问题,都是系统在尝试重新寻求平衡的努力,而非需要立即被压制的敌人。 疼痛的信号解析: 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疼痛(锐痛、钝痛、游走痛)可能指向的深层组织失衡或情绪积压。提供一套评估工具,帮助读者区分是急性保护机制启动,还是慢性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 疲劳的真相: 深入区分由运动过度引起的急性疲劳、由营养缺乏引起的代谢疲劳,以及由心理负荷导致的肾上腺(或称HPA轴)系统失调。重点在于识别并解除阻碍能量流通的根本性瓶颈。 第二部分:构建坚固的修复基石 成功的自我修复依赖于四大核心支柱的稳固:营养、水合、运动和休息。本书在这些传统领域提供了更深入、更具个人化的策略。 3. 优化营养吸收:从“吃什么”到“吸收多少” 我们超越了流行的饮食口号,专注于身体处理食物的效率和质量。 肠道生态系统的深度维护: 详细描述了健康的微生物群落对营养转化、毒素中和乃至神经递质合成的关键作用。介绍如何通过发酵食品、特定益生元和“食物疗法”来重建多样化的肠道环境,而非仅依赖单一的补充剂。 微量元素与酶的协同作用: 探讨了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植物生化素(Phytonutrients)在细胞层面的协同作用。我们提供了一个“协同矩阵”指南,解释如何搭配食物以最大化生物利用度,特别是针对压力大或消化功能减弱的人群。 4. 水的科学:细胞润滑剂与信息载体 水不仅是解渴的媒介,更是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和信息传递的关键载体。 高品质水的选择标准: 分析了自来水中的污染物、软水和硬水的利弊,并探讨了矿化水、富氢水等不同类型水的生理效应。 细胞水合的实践: 介绍如何通过特定的矿物质组合和呼吸练习来提高细胞对水分的捕获和利用率,解决“喝水不解渴”的普遍现象。 5. 运动的艺术:激活而非耗竭的身体 本书倡导的运动哲学是“激活内在的驱动力”,而非单纯的“燃烧卡路里”。 适应性应激与恢复的黄金比例: 解释了何为“优化的应激源”(Hormesis),以及如何在运动中引入恰当的强度挑战,以刺激身体的适应和强化机制,同时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慢性炎症。 流动性与本体感觉训练: 重点介绍结合了太极、瑜伽和深度伸展的运动模式,旨在恢复关节的自然活动范围,改善姿势,并增强身体对自身位置的感知能力(本体感觉),这对平衡和预防跌倒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部分:精神与环境的修复连接 6. 压力重塑:从“战斗或逃跑”到“休息与消化” 慢性压力是现代健康的最大隐形杀手。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神经系统重置技术。 迷走神经的训练: 迷走神经是连接大脑和身体主要器官的“大动脉”,本书提供了大量基于科学证据的练习,如特定频率的吟唱、有节奏的深腹式呼吸和冷暴露疗法,以增强迷走神经的张力,从而提高身体的“恢复模式”(副交感神经主导)。 情绪的物理转化: 探讨了未处理的情绪如何以物理形式(如肌肉紧张、内脏僵硬)固着在身体组织中。介绍通过特定身体工作(如深层组织按摩、动态冥想)来释放这些“情绪锁”,促进能量的顺畅流动。 7. 环境调适:打造你的“健康避难所” 我们的居住环境对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光线疗法与睡眠优化: 深入分析了蓝光、红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并提供了一套从日出到日落的光照管理方案,以确保高效的夜间深度修复。 无形污染物的管理: 探讨了室内空气质量、水质以及家用化学品对身体负担的影响,并提供了安全、经济的家庭净化和生物友好的生活用品替换指南。 结语:成为自己身体的首席科学家 《活出活力》的最终目标是赋予读者自主权。通过理解身体内部的反馈机制,学习如何精确地监测自身的反应,读者将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一样,不断测试、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活策略,从而实现持续、稳定且充满活力的健康状态。这本书不是提供一个万能药方,而是提供一套科学的、可执行的工具箱,帮助你解锁身体与生俱来的、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伍焜玉
 

  中央研究院院士、国家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国际知名血液学权威,研究专长为血管与干细胞生物学、血液学,以及肿瘤学。

  生于高雄,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之后负笈海外取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及英国伦敦大学药理博士学位。

  伍焜玉院士是国际着名的血液学家及血液科医师,在美国任教多年,曾任德州大学休士顿分校讲座教授兼血液科主任逾二十三年,以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回国后担任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卫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院长。现为中国医药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特聘讲座教授、清华大学讲座教授。

  伍院士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发表三百多篇有关血液学及血管生物学研究论文,并屡次获得多项奖项与殊荣。荣获2015年总统科学奖。曾担任美国内科医学会(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血液学专科主席。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发展中世界科学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院士,以及美国临床研究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和美国医师学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hysicians)会员。

  除了专业学术上的荣誉之外,伍院士在1994年获美国休士顿市长巴布‧蓝尼尔(Bob Lanier)颁布12月9日为「伍焜玉医师日」,别具意义。



 

图书目录

自序  从血液研究到免疫的奥祕
前言

第一部  免疫医学发展与抗体免疫
第1章  人体的免疫力
历史上的大瘟疫/免疫的记忆性
第2章  牛痘疫苗的威力
从天花流行看免疫初期发展/改变免疫历史的关键人物/创世纪的人体试验/牛痘与天花的关系
第3章  以微毒攻剧毒
微生物研究的突破性发展/首支实验室培养出的疫苗/奠定了疫苗研发的基础
第4章  血清可以抗菌
抗毒素的发现/抗毒素疫苗的出现
第5章  抗体是疫苗防菌的武器
不只抗菌抗病毒,还要抗毒素/抗体的专一性/抗体的化学性质/制造抗体的淋巴球
 
第二部 认识细胞免疫
第6章  精密互动的细胞免疫
血液中白血球是免疫前哨/嗜中性颗粒白血球/单核白血球的吞噬力/血液中的其他警卫/树突状细胞/多元化的淋巴球/免疫T细胞辨认自我,排斥异体
第7章  器官移植排斥与免疫的关联
由皮肤移植开启免疫相容性研究/异体排斥受基因控制/人体白血球抗原与免疫相容性/克服了肾脏移植的异体排斥/骨髓移植的矛盾免疫/认识自我的免疫容忍/母婴相容免疫
第8章  自体免疫疾病
单一器官自体免疫疾病/系统性自体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溼性关节炎/自体免疫疾病的可能理论/引起自体免疫疾病的可能因素/自体免疫疾病治疗
第9章  过敏的免疫
自古以来就令人困扰的过敏症/剧烈的全身过敏症/过敏是抗体的反应/引起过敏的抗体
第10章  战胜癌症的新免疫疗法
癌症的医学发展/癌细胞从何而来?/癌症与免疫的关系/癌细胞逃脱免疫的技巧/癌细胞利用发炎助长其成长及转移/新颖有力的免疫疗法
 
第三部 发炎与健康免疫
第11章  发炎是免疫的利器
对发炎的最初认识/血液中白血球是感染发炎的推手/发炎细胞的灭菌技巧
第12章  免疫过火反引起发炎疾病
发炎为何是病?/引起发炎症的主要原因/静默无声的发炎疾病/免疫细胞释放出的发炎因子
第13章  消炎药物
阿司匹林/类固醇消炎药/非类固醇消炎药/COX-2特殊性抑制药/抗过敏发炎的特殊消炎药/消炎的生物制剂
第14章  维护健康免疫及适量发炎
维持健康免疫/维持正常发炎状态/去除引起发炎的火种/消炎的植物补品
第15章  免疫疗法的愿景
感染症免疫疗法新发展/过敏症的免疫疗法新发展/癌症的免疫疗法新发展/自体免疫疾病的疫苗疗法

 

图书序言

自序

从血液研究到免疫的奥祕

 
  我读医学系时对免疫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以种牛痘预防天花、克服人类一大瘟疫这件事感到神奇。毕业后,很荣幸获得耶鲁大学奖学金(Yale Fellowship),进入该校的微生物及免疫学系 (相当于台湾的微免所) 深造,获益颇多,奠定了免疫学的基础。那世代的免疫学仍停留在抗体免疫研究阶段,细胞免疫刚刚萌芽,血液中的淋巴球被发现不是单一种细胞,可分为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B细胞的功能是制造抗体,但T细胞的功能那时还不清楚。

  后来我转到爱荷华大学医院内科当住院医师,训练完后,选择血液肿瘤做为专科。看起来似乎离开了免疫这领域,但事实上,血液中含了许多免疫的奥祕。血液中的白血球是免疫反应的中枢,从第一线英勇的灭菌工作到精密地除菌,都要靠它。血液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抗体担任保护工作,因此研究血液并没有远离免疫。

  当血液科医师需了解许多血液疾病的基本病因及病理,而我很惊奇地发现不少血液疾病与免疫有关,最重要的是自体免疫 (autoimmune) 引起的血液疾病,其中较常见的是自体免疫贫血症。本来人体对自我细胞及组织不会产生免疫作用,但有些人的体内免疫系统反常,居然对自体红血球产生免疫攻击而毁坏红血球,引发严重贫血。自体免疫性贫血症是人类自体免疫疾病的始祖。我在自体免疫性的血液疾病上花了很大的工夫学习,后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自体免疫疾病不限于血液疾病,已扩张到人体各器官,不只得病人数随着时间增加,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一九七○年代,血液学的一个大突破是以骨髓移植治疗严重血液疾病。骨髓移植遭遇的最大困境,是异体免疫反应及矛盾的移植细胞抗宿主细胞的反应 (Graft vs host reaction)。我从骨髓移植学习到免疫的一个基本原则:自体耐受、异体排斥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早期我在受血液肿瘤专科训练时,免疫与肿瘤的关系并不受重视,偶尔谈起百年前的白血病人得了肺炎后,白血病竟消失了,这在我的脑海中认为是偶发事件。之后,基础研究显示了人体的免疫细胞担当非常重要的巡逻工作,可灭除癌细胞,但是癌细胞相当厉害,经由基因突变,发展出一套闪躲免疫攻击的策略及工具。最近的一大突破则是发现了癌细胞的闪躲分子机制,以此为标的,学界开发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这种疗法是革命性的突破,已经使得本来已经绝望的癌症病人有机会痊癒,被誉为奇蹟药。其他种类的新颖治癌免疫疗法也因应而生,形成令人兴奋的免疫疗法黄金时期。

  最近一、二十年的研究发现,许多人体的发炎疾病是免疫失调引起。由于我的实验室研究发现了抗炎的护卫因子,我对这个题目也做了深入研究。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炎具有杀菌的功能,但过火时,则会伤害正常的组织而引起发炎疾病。

  我以血液学专家的身分加上对免疫的了解,写了本书《免疫的威力》,目的是要与读者分享免疫的发展历史、免疫不正常时引起的疾病及以免疫为标的开发出的新颖药物。很希望许多年轻学子读了这本书,激起对免疫的兴趣与追求生医的理想,也希望读者借由此书欣赏免疫的奥妙,对免疫保护及消炎生活有较积极的认识及做法。
                       
前言
 
  人体的免疫,对于人类的生存扮演重要的角色。免疫,让人类度过了历史上多次的大瘟疫。在发明疫苗接种后,更让一些蹂躏人类的感染症灭绝。然而,早期医学界对免疫不了解,还将免疫与宗教、哲学,甚至迷信混在一起,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一步步解开免疫的奥祕。

  如今我们已知人体的免疫系统相当复杂,但在复杂中维持良好的秩序,运作起来很机警精密。免疫系统之所以有如此威力,完全靠一群无私的血液细胞。细胞种类繁多,但分工合作得很顺畅。这些细胞反应迅速,分泌出一系列强而有力的蛋白质及小分子化学物,将入侵的细菌、病毒包围并消灭掉。

  免疫系统的威力不只在抵抗消灭入侵的人体微生物,它驻守前哨,在血液中巡逻,甚至能灭除癌细胞。癌细胞比入侵的微生物狡猾,它发展出一套闪躲的技巧,让免疫系统侦察不到。幸好,科学家借着人类的智破解了癌细胞的闪躲方法,并研发出一套破解癌细胞免疫闪躲药物,果然有了良好的治癌效果。

  了解免疫后,就知道医学上有个很重大的成就,就是器官移植。当免疫学仍在发展黑暗期,有些器官移植的尝试没有好的成果。原来人体自幼便认得自体的细胞,对异体的细胞以及器官具有强烈排斥反应。但之后研究出以药物压抑异体免疫反应,器官移植就有了成功的机会。肾、心、肺、肝及骨髓移植都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奇蹟,救活了不少病人。

  然而,免疫也会有过火的时候,反倒会对人体带来干扰。自体免疫反应已经成为免疫过火症的主要原因。自体免疫反应其实相当诡异,医学上仍无法解释为何会发生,其所引发的强烈发炎,就像火烧一般,伤害一大群细胞,损害器官的功能,甚至导致死亡。要解除自体免疫引起的发炎症,仍待医学研究的突破。

  「过敏」一直是免疫的谜团。有的小孩吃了几颗花生就会全身过敏,产生休克而死亡。历史记载古埃及君王遭黄蜂螫伤,引发剧烈反应并丧失生命,当时朝廷百姓惊慌,认为是上天咒诅。到了二十世纪才发现过敏也是一种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是针对环境中一些对身体无害的物质如花粉、花生或昆虫释放的物质等等,但为何少数人会对这些物质产生剧烈的反应呢?这仍是一个谜。

  「免疫」一词已家喻户晓,还有不少人在寻找或使用号称可增强免疫力的食物或药物。使用补品或药物来控制发炎也是目前的热门主题。因此书中也探讨了一般人如何从生活作息与饮食方面着手,以维持免疫平衡的健康状态。

  将近半世纪前,我就读免疫研究所时,免疫学还停留在辨认B细胞及T细胞的阶段。最近几十年免疫学突飞勐进,发展迅速,免疫的细胞分子奥祕已被解开。免疫对人类健康及疾病的影响有了大幅度的突破,书的最后介绍了免疫疗法目前研究近况与未来的可能发展,包含在流行性感冒、登革热、过敏症、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等疾病上的免疫疗法,除提供目前发展的方向与关键,并期许未来对免疫医学有兴趣之后进,可以此为基础,继续更多帮助人类医学发展之研究。
 
推荐序

载科学之道的免疫科普书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长)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报章杂志、科学期刊大出锋头,堪称有史以来在癌症治疗上最大的突破。免疫疗法的先驱──詹姆士・艾里逊(James P. Allison)以及本庶佑(Tasuku Honjo)也在二○一八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科学界对改造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期待,总算在过去几年的临床试验中获得重大的突破。虽然免疫疗法目前仅对特定血癌有效,但随之而来的是科学界竞相投入相关研究及生技产业界风起云涌的投资,希望能在不久的未来一举征服癌症。

  一般大众对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毫不怀疑,但免疫系统如何对抗疾病?即使非免疫学领域的生医研究者都不见得说得明白,普罗大众更是一知半解。因此,从学生到社会人士,都需要一本专业又深入浅出的免疫学科普书,可惜之前都未见相关着作。

  很高兴伍焜玉院士出版了这本《免疫的威力》,从历史上的疫病开始谈起,提到疫苗的发展及关键人物,接着详细地解释抗体、细胞免疫、发炎与疾病的相关性,最后介绍免疫疗法。伍院士是享誉国际的血液与免疫医学专家,发表过数百篇专精的研究论文,通常这样的医师科学家与一般读者的距离较远,但伍院士的文笔平易近人,书写深入浅出,将免疫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连结得很紧密,读者读来会很感兴趣,无形中也吸收了正确的观念。

  书中提及免疫学发展史上好几则关键的研究故事,让人读来兴味盎然。像是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了修补许多战士的烧伤皮肤,医师们必需进行异体皮肤移植,但异体移植会产生排斥反应,为了解决排斥反应,巴西裔英国医师梅达瓦在军方提供的有限经费支持下,对异体皮肤移植导致的排斥反应进行一系列实验,开创了免疫相容性及免疫记忆的观念,不但对免疫学贡献很大,也为后来的器官移植打下很深厚的知识基础。其他如欧斯洛(Oslo)与雅达松(Jadasohn)教授对红斑性狼疮的确诊,类风溼性关节炎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发展,摩纳哥为了保护观光产业而对近海水母所引发的全身性过敏进行研究支持,促成了法国医学家查理・里杰特 (Charles Richet) 提出预防反作用引起的休克理论,解释了全身性过敏症的发生原因。这些免疫学研究史故事,让读者更了解重要免疫理论及治疗方式的发展过程,也提醒年轻科学家以基础研究支持临床医疗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最终的目的,在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科学家所做的研究结论和累积的知识,若能透过科普书写,传达给一般读者,是知识份子对社会责任的实践。伍院士在此之前曾出版过科普书《血液的奥秘》以及《神奇的天然灵药:阿司匹林的故事》,都是非常有趣且科学知识密度极高的作品。此次接续推出《免疫的威力》,从小学高年级到社会人士都适合阅读,不仅一般读者可受惠于伍院士所欲传达之善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也是很实用的免疫学综论。为文以载科学之道,伍院士为后辈学者树立了良好典范。

专文推荐

读出免疫的奥妙之处

王植熙(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陈彦仰(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肿瘤科主任)

 
  拜读了伍院士的新作,实在非常佩服!

  本书将免疫的故事娓娓道来,从历史中累积的只字片语开始说起,接着是科学家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抓住灵感并带着勇气,做出改变人类命运的发现。让我们回忆起,现今的医学成果,那些觉得理所当然的疫苗接种、无菌观念、抗生素疗法等等,其实是建构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基础之上,书中更介绍了最近热门的免疫疗法、细胞疗法,内容深入浅出,读来十分有乐趣。

  想起工作上每日所接触的病人,有人是免疫失调且疾病活动度高,需要给予免疫抑制剂,以压制住失控如脱缰野马般的免疫。有人是免疫缺失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怎么这么说呢?免疫缺失的病人,外表和正常人相同,而不易心生警觉,一旦遭受微生物入侵,从感染至死亡,可以不到一天的时间呀!免疫的奥妙就在于老祖宗的智慧:中庸且平衡。书中浅显易懂的文字,很适合用来在临床工作上,解释疾病和沟通观念。

  推荐本书给每一位爱好科学的大朋友小朋友,正在和免疫威力拼搏的病人、家属,以及医疗工作者。

探究生命科学奥祕的必读佳作

何弘能(台大医院院长)

   
  伍焜玉院士即将于二月出版新书《免疫的威力》,一定精彩可期。

  免疫学已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学科,特别是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方法及研究的精进,免疫学的进步及临床应用无所不在。伍院士为人温文儒雅,但是治学严谨,身为国际上血液及免疫医学研究的先驱,对许多生命科学的议题,总是有独到及令人折服的见解及擘划。

  这本《免疫的威力》中有着对免疫研究的剖析、正确观念的辩正,及对整个医学发展史的介绍,将是想探究生命科学奥祕的读者必读佳作。

传递医学知识的无形力量

李文华(中央研究院院士)

 
  伍院士出生于高雄,年幼时曾在澎湖偏僻西屿坪度过童年,与我算是同乡。伍院士是位杰出的医师科学家,在取得台湾大学医学系及医师资格后,至美国耶鲁大学及英国伦敦大学取得硕、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德州大学休士顿分校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任教多年。

  伍院士的成就在于发现细胞护卫因子(5-MTP),并阐明阿司匹林(Aspirin)的作用及分生机制,同时开发出测量血中血小板凝聚的方法,奠定其在国际学术界之地位。伍院士不仅追求最顶尖卓越的学术研究,近年更开始提笔出版科普书籍,让更多国人能以简易的方式通晓医学知识。数年前出版之《血液的奥祕:你必须知道的血液知识》及《神奇的天然灵药:阿司匹林的故事》,都是相当好的着作。

  免疫其实是个谜样的主题,甚至有许多专业的免疫学者都无法说明得很清楚,而这本书讲述了许多重要的观念,将这个谜样的主题解释到让一般无医学背景的大众都能了解,这必须对于免疫及疾病的关系,有相当高深的功力,才能将艰深难懂的专业学问化成生动易懂的文字。本书内容从免疫医学的发展历史,到免疫疗法的介绍,相信读者们在仔细阅读后,会发现自己对于免疫医学的入门知识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医学研究的意义就是要治疗疾病及促进健康,而将医学知识成功地传递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造福世人。我相信伍院士这本书拥有这样的威力,谨此推荐。
                                  
以科普的角度认识免疫

林芳郁(亚东医院院长)

 
  免疫一词常常出现在生活中,然而大部分民众对于免疫总有高深莫测之感觉。免疫力(抵抗力)、过敏、自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免疫都被归属在免疫的范围,即使是医疗人员要理解这些领域的共通与相异处,也需要相当努力。

  我个人的专长为心脏外科与急重症医学,即使在外科系,也感受到免疫系统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威力。为了移植,医疗上必须压制免疫系统,然而也要兼顾减少感染率。此外,重大创伤后广泛性的发炎反应该如何控制,也是难题。拜读伍教授的新书,发现伍教授不但学术上成就惊人,更是个说故事的高手。本书对于免疫的每个重要领域的叙述,都从历史小故事开始。由天花、疫苗对历史的影响,到最近火红的癌症免疫治疗都有浅白的说明,非常适合想要对免疫有进一步认识的青年学子研读。

  近年来,免疫学不再是没有商业价值或临床应用的纯科学,从最简单的疫苗、验尿试纸,到引发无穷想像的器官移植,以及减少免疫风溼疾病致残的生物制剂,再延伸到过去以为只是梦想但居然成真的癌症免疫疗法,这些报章上带来新希望的新闻背后的科学基础,本书都有提及。

  我诚心地推荐伍教授的新书《免疫的威力》,期望本书成为台湾的科普教育的新星,能够吸引年轻人投入科学的相关领域。

揭开威力无比的免疫奥祕

林建煌(台北医学大学校长)

 
  「增强免疫,预防疾病」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为了提升民众对于免疫力的保健知识,期能透过科普书籍,自主地学习专家提供的免疫学知识,同时获取正确观念。

  缺乏免疫力,百病丛生;免疫过度活化,过敏炎症与自体免疫疾病随之而来。诚如这本《免疫的威力》书中所言,身体免疫力不是「增强就好」,关键在于维持身体免疫力的「平衡」,一语点中免疫力的关键之处,意即过犹不及、适得其中最好。

  作者伍焜玉,中央研究院院士,国家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是享誉全球的血液学权威。他早年负笈海外,任教美国多年,在基础及临床血液医学领域潜心钻研数十年,成果丰硕,并获得多项国际学术奖项肯定,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杰出人才,表现令人钦佩。何其有幸,伍院士归国服务,推动台湾生物医学发展,持续在动脉血栓分子病理学及免疫炎症因子的研究上发光发热。

  适当其时,《免疫的威力》一书出版了!透过伍院士精心汇整免疫学发展史、感染免疫防御、免疫力基础理论、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及近代重大免疫制剂发展与免疫疗法之崭新应用等观点,必定能增强读者认识威力无比的免疫奥祕。期待本书引导大家对身体免疫力有更进一步且正确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从运动、饮食与保健等各方面着手,维持身体免疫力的平衡,拥有健康快乐的幸福人生。

免疫,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郭旭崧(阳明大学校长)

 
  过去我服务于疾病管制署,打疫苗、说卫教、拉警报,所做的事情不外乎就是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免疫力,免于疫病的威胁。所以当我看到伍焜玉院士这本《免疫的威力》时,着实有一种相恨见晚的感觉。

  我们常说医护防疫人员是人类抵御疫病的第一道防线,其实人类的免疫系统才是。当每个人都能注意健康,提升免疫力的时候,整个社会自然可以免于传染病的流行。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法国的马奇诺防线都有失灵的时候,免疫系统也是如此,有时候没办法阻挡病菌的入侵,甚至有时候太过活跃,反而让自己遭受危害。

  免疫系统何其复杂,光从最近十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就有三年是颁给了研究免疫的学者可见一斑。隔行如隔山,能把这种诺贝尔等级的医学知识,用浅白的文字介绍给普罗大众,大概也只有像伍院士这般的学者吧!

  大家琅琅上口的「提升免疫力」到底是什么?究竟要如何提升?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解答。伍院士从两千五百年前的罗伯奔尼撒战争,谈到时下最热门的免疫疗法,故事中可以回顾免疫的历史,文字中可以明白免疫的运作。原来免疫是免于瘟疫,原来过敏也是一种人体保护机制,原来发炎也是免疫的利器。

  免疫,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建立正确的免疫保建观念

陈时中(卫生福利部部长)

 
  免疫的威力,在于透过各种不同免疫球蛋白及激素,反覆刺激学习,建构人类生存之最大防线。医学研究的进步,让我们明白免疫系统与人体互动的机制,它不仅可抵御外来病原及过敏原的攻击,也可以对内防御体内的变异细胞,因此,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希望,世界各国纷纷进行相关研究与人体试验,也有各种新药研发上市,嘉惠有需要的病人。

  去(一○七)年,我国开放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经标准治疗方法无效的癌症病人,以及实体癌症末期的病人,可至卫生福利部核准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免除过去国内癌症病人只能到日本等他国寻求治疗之苦,对于国内的生技产业研发能量,也带来正面的发展。同时,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草案)也于立法院审议中,未来待条例通过后,相信将有助于细胞治疗产品加速上市,对于医疗及生技产业发展,更是双重利多!

  伍焜玉院士的新书在此时出版,适逢我国开放细胞治疗,诚挚推荐大家来读这本好书,透过伍院士深入浅出的介绍,更加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不仅可以取得正确保健养生的观念,也能对国内正在蓬勃发展的免疫细胞治疗,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次补齐免疫相关知识

杨士范(《关键评论网》共同创办人)

 
  伍院士的新书《免疫的威力》深入浅出,从免疫医学的发展历史开始讲起,说明到细胞免疫的各种样貌,最后谈到发炎和健康免疫,而且也介绍了非常多种疫苗、消炎药物和免疫疗法的愿景。

  我曾是一个「伪」三类组的学生,但是生物相关的知识几乎已经忘得差不多,能够透过伍院士这本新书,让我从源头到现代最新的医疗技术一次补齐相关知识,对于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人来说真是痛快。

  我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是伍院士的文字不会艰涩难懂,虽然有些生物、医学用语或细胞名称难免有点读来头昏脑胀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但是大部分的文字读起来都很容易理解,不论是引用历史故事,或是详细描述每一个疫苗、抗体或免疫医学的演进,都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更棒的是用中文写成,免去了翻译可能带来的不顺之苦,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科普书籍。  

  目前网路上常常有各式各样讨论免疫、消炎、抗体、疫苗、过敏等等会让人读起来有点惊吓或似是而非的文章,但现在透过这本专业人士写成的科普书籍,相信可以让更多正确的知识普及在大众之间。

包罗万象的免疫大小事

叶绿舒(慈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免疫」是什么?小时候体弱多病的我,第一次听到「免疫」这个词,是出自于我的家庭医师口中。他跟我的母亲说我常感冒是因为「免疫力」不好,建议打个「免疫球蛋白」来提升免疫力。当时觉得「免疫」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到了读中国医大(当时叫中国医药学院)医技系时,第一次深入了解免疫学,不过三十年前的免疫学还是相当粗浅的,只知道免疫球蛋白有五种、淋巴球有T有B,还有巨噬细胞等等……但当时就已经让我对免疫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不过人生总是峰回路转,我并没有走上免疫学的道路,而是转了个大弯研究起植物,最后更致力于科学普及的推广。这次有这个机会温故并知新,觉得非常的开心。

  伍院士毕业于台大医学系,之后又到英美两国取得学位,是国际着名的血液学家,免疫学的科普着作,由他来写是再好也不过了。本书共有十五章,伍院士从金纳医师的牛痘开始,一路娓娓道来向我们述说科学家是如何发现免疫现象,由浅入深,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手不释卷。

  我认为这本书很适合想了解免疫、深入免疫的青年学子。书中包罗万象,从免疫现象如何影响历史,到免疫的发现史,一直到现在最热门的免疫疗法,伍院士都一一为我们详述。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虽然有些部分稍微深奥了些,但大部分内容应该还是不难了解。而第十四章提到可以帮助调节免疫力的食物,对一般民众的帮助更大!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健康是一場長跑,而不是短暫的衝刺。很多時候,我們等到身體發出了嚴重的警訊,才開始重視。而「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本書名,恰恰點出了健康的核心理念。在現今社會,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但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依然讓人束手無策,或者只能長期依賴藥物。「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這句話,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一種從自身出發、活化身體潛能的健康途徑。過敏,這個在台灣幾乎是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它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有時還會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而「發炎」,更是許多現代文明病的幕後推手,它悄無聲息地損害著我們的器官和組織。至於「癌症」,更是無數家庭的噩夢。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揭示「免疫醫療法」的奧秘。這是一種怎樣的方法?它是否能提供一套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南,讓我們了解如何透過飲食、運動、甚至是情緒管理等方式,來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科學的依據,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去實踐書中的建議,讓我的身體能夠成為一個強大的、能夠自我修復的「健康機器」,遠離過敏、發炎的困擾,並降低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

评分

身為一個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的現代人,我深切體會到,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多麼重要。很多時候,我們被各種大大小小的病痛纏身,卻又不知道該從何改善。「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個書名,就像一道曙光,點亮了我對健康的新希望。尤其「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這句話,讓我覺得非常觸動。我們總是習慣於將疾病的解決方案寄託在外部的醫療系統,但如果我們能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讓身體具備強大的自我療癒能力,那該是多麼理想的狀態。書名中提到的「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這三個關鍵字,都擊中了許多台灣人普遍面臨的健康難題。過敏,真的讓很多人痛苦不堪,無論是飲食、環境,各種因素都可能誘發。發炎,聽起來很嚴重,而且似乎是許多慢性病的前兆,讓人感到擔憂。而癌症,更是大家最為恐懼的疾病之一。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免疫醫療法」的具體內容,這是一種怎樣的治療或保健方式?是透過特殊的飲食調養?規律的運動計畫?或是其他輔助療法?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獲得一套能夠真正提升我免疫力、讓我身體更健康、更有活力的實用方法,讓我不再為疾病所苦,而是能夠積極地掌握自己的健康。

评分

哇,光看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絕對是我近期以來最期待入手的健康科普書籍了。身為一個長期深受過敏困擾的台灣人,每次換季、接觸到某些特定物質,鼻子癢、眼睛紅、全身起疹子的痛苦,相信很多台灣朋友都能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吃了無數西藥、類固醇,卻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越吃身體越虛的經驗,真的讓人很沮喪。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出了「免疫力」的重要性,而且還強調「就是最好的醫生」,這聽起來太振奮人心了!我一直覺得,西醫的治療方式,往往是針對症狀下手,有時候像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治好了這個,又冒出另一個問題。但如果能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免疫系統,讓身體自己去對抗疾病,那該有多好?「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這幾個關鍵字,更是直接擊中我內心深處的渴望。過敏我就不多說了,那是我長年的宿敵。而「發炎」,其實很多慢性病都跟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有關,像是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等等,這些聽起來就很嚇人,卻又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更不用說「癌症」了,這絕對是許多家庭心中的痛,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能幫助我們提升免疫力、預防甚至輔助治療癌症的方法,那絕對是無價的。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闡述「免疫醫療法」,是透過飲食調整?運動?還是其他生活習慣的改變?或者會介紹一些最新的醫學研究和療法?我已經迫不及待想一窺究竟,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帶來真正的健康曙光,不再受過敏之苦,讓我的身體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遠離各種疾病的威脅。

评分

最近工作壓力好大,常常熬夜,感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免疫力好像整個下降了。之前聽說過「免疫力」很重要,但一直沒有很具體的概念,感覺就是「不要生病」這麼籠統。看到「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本書名,立刻引起我的興趣。尤其是「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這句話,感覺很有道理。以前生病都直接跑去看醫生,吃藥,但總覺得只是暫時壓制,好像治標不治本。如果真的能讓自己的免疫力變強,身體自己就會是最好的醫生,那該多棒啊!而且,書名裡還特別提到「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這幾個問題,很多身邊的親友都有遇到。過敏真的好擾人,天氣變化一下就鼻子過 ગું (Taiwanese Hokkien for "sneezing/runny nose"),很不舒服。發炎,聽起來就很嚴重,很多慢性病都跟這個有關,感覺要從根本上解決。癌症,那更是令人聞之色變,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方法,讓我們能預防,或者透過增強免疫力來輔助治療,那對大家來說絕對是福音。我對書中提到的「免疫醫療法」非常有好奇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方法?是透過飲食?運動?還是調整生活作息?或者有什麼特殊的療法?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科學、又容易實踐的建議,讓我們這些平凡老百姓也能了解並運用,讓自己的免疫力真正強大起來,不再容易被疾病擊倒。

评分

身為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每天汲汲營營地為了生活打拼,健康狀況常常是被我忽略的首要選項。直到前陣子,身邊有親友因為慢性發炎的問題,生活品質大幅下降,才讓我意識到,身體的警訊真的不能再忽視了。市面上關於健康的書籍琳瑯滿目,但真正能夠打動我、讓我願意花時間去深入了解的,卻不多。「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個書名就像一盞明燈,點燃了我對提升自我健康力的渴望。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人天生體質就比較好,不容易生病?而有些人卻是小感冒不斷,甚至容易罹患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我想,這其中的關鍵,很可能就在於「免疫力」。這本書的標題中,「免疫力,就是最好的醫生」這句話,讓我感到一種由衷的信服。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能夠自動偵測、消滅入侵的病原體,甚至清除癌細胞,那將會是多麼美好的狀態。書中提到的「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這幾個詞彙,代表著許多人長久以來面對的健康難題。過敏,在台灣更是普遍到不行,舉凡空氣污染、食物過敏、塵螨,各種誘因讓人防不勝防。而慢性發炎,雖然不像急性疾病那樣來勢洶洶,但卻是許多老年疾病的溫床,默默地侵蝕著我們的健康。癌症,更是讓無數家庭聞之色變的惡夢。我很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讓我們了解如何透過「免疫醫療法」,從根本上強化我們的身體機能,而不是單純地依賴藥物去壓制症狀。我希望書中能夠有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建議,讓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實踐,逐步建立起堅不可摧的免疫長城。

评分

每次看到親友因為各種疾病而飽受痛苦,我都會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如此脆弱?市面上關於健康的書很多,但很多都停留在表面,或者過於強調某種單一的療法。「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本書名,讓我覺得它觸及了健康的核心。尤其是「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這句話,聽起來充滿了力量和希望。我們總是習慣將「醫生」視為救星,但如果我們能讓自己的身體本身就具備了強大的「醫生」功能,那該有多好?書中提到的「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這幾個關鍵字,都是現代人普遍面臨的重大健康挑戰。過敏,在台灣的盛行率很高,從空氣污染到飲食習慣,各種因素都可能誘發。發炎,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元兇,默默地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癌症,當然是大家最害怕的疾病之一。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免疫醫療法」的內涵,這是一種怎樣的治療和保健方式?是透過調整飲食結構,攝取特定的營養素?還是透過運動來促進免疫細胞的活化?或者是其他更為專業的醫學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有科學依據的、而且容易被一般讀者所理解和實踐的方法,讓我們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讓身體成為一個不容易被疾病侵襲的堡壘。

评分

我一直對人體自身的療癒能力感到非常著迷。我們身體裡蘊藏著許多我們尚未完全了解的潛力,而「免疫系統」無疑是其中最為關鍵、也最為神奇的一部分。「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本書的書名,精準地捕捉了我一直以來對健康追求的核心。在現代社會,我們過度依賴外部的醫療手段,卻往往忽略了我們身體本身所具備的卓越修復和防禦機制。這本書所倡導的「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正是一種回歸自然、回歸自身力量的健康觀。過敏,這個在台灣幾乎是全民困擾的議題,它不僅僅是身體表面的不適,更反映了免疫系統的失衡。而「發炎」,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它悄無聲息地侵蝕著我們的健康,日積月累,就可能演變成難以挽回的局面。更不用說「癌症」,這個讓無數家庭陷入絕望的字眼。如果能透過提升免疫力,從根本上預防、甚至輔助治療這些疾病,那將會是對人類健康的一大貢獻。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出地剖析免疫系統的運作原理,並提出一套系統性的「免疫醫療法」。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透過調整飲食、作息、運動,甚至一些心理層面的方法,來活化和強化我們的免疫細胞,讓它們成為我們最忠誠、最驍勇的戰士。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實踐的動力,讓我的身體能夠真正地「自癒」,成為自己的健康守護者。

评分

身為一個經常接觸第一線醫療資訊的旁觀者,我深刻體會到現代醫學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上,確實面臨瓶頸,尤其是在慢性病和癌症的預防與治療上,似乎總是在與疾病賽跑,而非引導身體走向真正的健康。因此,當我看到「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本書名時,心中湧現一股強烈的共鳴。「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這句話聽起來充滿智慧,也符合我對人體自然療癒力的信念。長久以來,我們對於「治病」的觀念,往往停留在「打擊病菌」、「抑制症狀」的層面,卻很少從根本上思考如何讓身體的防禦機制更強大。書中提到的「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這三個課題,是現代人面臨的巨大健康挑戰。過敏在台灣的普遍程度,讓許多人飽受其苦,影響生活品質。而慢性發炎,更是許多文明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阿茲海默症的幕後推手。癌症,則更是讓許多家庭陷入愁雲慘霧。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理解如何透過「免疫醫療法」,從內而外地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我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說明,關於哪些生活習慣、飲食原則、甚至可能的輔助療法,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們的免疫力,讓我們的身體能夠更有效地對抗各種疾病的侵襲。我渴望獲得一套能夠讓我真正掌握自己健康的方法,不再被疾病牽著鼻子走。

评分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各種文明病層出不窮,讓人不禁開始反思,我們追求的「健康」到底是什麼?是沒有生病就好?還是擁有一副強健、能夠自我修復的身體?「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這本書名,直擊我對健康最深層的渴望。我一直相信,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精密的、充滿智慧的系統,而「免疫系統」,更是這個系統中最核心的防禦和修復部隊。「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這句話,讓我看到了一種更積極、更主動的健康管理模式,而不是被動地等待疾病發生再去求助。過敏,這個在台灣幾乎是國民通病的困擾,每到換季或接觸某些誘發因子,那種不適感真的讓人很難受,也影響生活品質。而「發炎」,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潛在根源,它不像急性病那樣來勢洶洶,卻是默默侵蝕健康的殺手。更不用說「癌症」,這個詞彙至今仍讓無數家庭聞風喪膽。我非常好奇,書中所強調的「免疫醫療法」,究竟是哪些具體的方法?是透過飲食的天然療癒?運動的科學鍛鍊?還是生活習慣的全面革新?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開啟一扇窗,讓我了解如何從根本上提升身體的防禦能力,讓我們的免疫細胞成為對抗疾病最堅實的後盾,而不是一味地依賴藥物來壓制症狀。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一套實操性的指南,讓我能夠真正活出「健康」,而不是僅僅「少生病」。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免疫的威力: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的免疫医疗法」,真的太吸引人了!我常常覺得,生病的時候,我們總是急著找醫生、吃藥,但卻很少真正去思考,為什麼身體會生病?而且,很多時候,即使吃了藥,症狀好像也不是完全消失,或者是一段時間又會復發,感覺身體就像一個不停在漏水的房子,我們只是不斷地在補牆,卻沒有找到漏水的原因。所以,「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医生!」這句話,正是我一直以來尋找的健康觀念。我相信,我們身體本身擁有非常強大的自我療癒和防禦能力,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讓這種能力被削弱了。書中提到的「治癒过敏、发炎与癌症」,這幾個詞,都是很多人正在面對的難題。過敏,在台灣真是太普遍了,每到季節交替,或者空氣品質不好時,鼻子、眼睛、皮膚都會很不舒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發炎,聽起來就很可怕,聽說很多慢性病都跟身體長期發炎有關,像是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之類的,感覺要從根本上解決,而不是只壓制症狀。而癌症,更是讓人聞之色變,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方法,讓我們透過增強免疫力來預防,或者輔助治療,那真的會造福很多人。我對書中提到的「免疫醫療法」充滿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方法,能讓我們的免疫力真正強大起來?是飲食上的調整?運動的規劃?還是生活習慣的改變?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科學、實用、而且容易執行的方法,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真正地讓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個不容易生病的「健康堡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