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理到慈悲:大宝法王给网路世代的十二堂课

从同理到慈悲:大宝法王给网路世代的十二堂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Th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资讯时代让我们高度觉知彼此的生命互连,
互联网让我们看见我们对彼此的依赖有多么大。
然而,我们还必须有一个内在的互联网,不仅在物质或外在上相连,
我们还必须能够感受彼此内在的相连。」──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透过相互依存的正念觉察、内在精神修持的洞察,
  改变你看待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启发你付诸行动,与人连结,让自己更宽容、慈悲。


  每一页都是极为明智,充满诚恳、个人反思、非比寻常的洞见!

  「我们现在是如此相互依赖,因此去为所有人类考虑,亦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世代人们,希望在他们身上。如果他们可以向过去学习,并塑造一个不同的未来,到了本世纪后期,世界将会是一个更幸福、更和平、更环保的地方。我很高兴在本书中看到噶玛巴仁波切领导并提出实际的方法,去实现这个目标。」──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尊者

  快乐的必要条件为何?我们如何在个人和集体的层面上创造出这些条件?引生痛苦的条件为何?我们要如何终止它们?

  ★本书催促我们,不只是在理智上了解我们的相互依存,也要去培养对它的具体觉察。觉察到自己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的连结。
  ★本书中探讨的某些内在特质和社会价值,如同理心、知足、自由等,就影响了我们以何种方式去经验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连结;而如负责、勇敢和悲悯等其他特质,则增长了我们与其相关的道德行为。
  ★我们是完全相互连结的这个事实,也就是指在个人和社会的层次上,自他最终并非分离的。这个基本的洞见对我们所有的关系──与他人、事物、地球、以及我们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的关系,会产生影响深远的结果。它能彻底地重塑我们度过自己人生的情感和社会景观,并且在这样的景观中为我们完全重新定立方向。
  ★在此过程中,我们受激发去重新思考:在个人的层面上,我们到底是谁,而我们又是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如何塑造了我们。
  ★超越背景、国籍和文化的工具,让我们能在相互依存、相互连结的全球社群中一起努力。这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大宝法王引用自己的生活作为实际经验的素材,帮助我们去思考属于我们具体直接经验一部分的相互依存。

  我们的世界,是有赖相互依存的个体所共同创造的一个真正的全球社会!

  我们过去一直、未来也将永远地透过家庭、社群和共通的人性,相连互依。随着地球变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不仅要辨识人类与彼此和地球之间的关系,作为相互依存的个体,我们也要开始积极地共同合作,一起创造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社会。

  噶玛巴在此一过程中以独特地位来引领我们。凭借多年深度密集的佛教训练和对社会问题的热切承诺,他教导我们如何从初步的理智的理解,转变为完全临场感受的相连体验。首先是看见,接着感受,最后活在这些连结中,我们可以成为改变社会和道德更有效的媒介。

  噶玛巴告诉我们,从连结中获得情绪的觉察,如何可以从根本重塑人类。接着,他引导我们採取行动,一步步告诉我们如何改变利用地球资源的方式,以持续改善社会。噶玛巴以清晰的语言,将消费者文化、孤独、动物保护和自立等这些看似无关的问题连结起来。在此过程中,他帮助我们超越理论,达成实际而正向的社会和道德改变。

各方赞誉

  这本重要的书将说服你,自然地出于相互依存的正念觉察而投身社会和环境的正义。噶玛巴对内心精神修持的洞察,使得即使这个修持是要处理现今我们面对的最重大挑战,都依然令人充满希望。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老师之一的噶玛巴,着作了一本有胆识的书,它将改变你看待自己在世界上所处位置的方式,并且启发你付诸行动让你在这个位置更快乐、更宽容。──SHARON SALZBERG, Lovingkindness作者

  本书以不造作而清晰的方式,记载了噶玛巴对个体和集体的相互依存的禅修。任何以开放之心接触本书的读者,将会获得丰富的回馈。──JOHN STANLEY, Ecological Buddhism负责人

  在这个众所周知的重大转折点时代,能够和了解圣地的重要性以及大地之母是生命的源泉而非资源,这样一位和平守护者一起走过这个时代,是我们的荣幸。在无始无终的生命循环,「欧尼皮德」(Onipikte)──我们与之同在。──NAC’A(CHIEF)ARVOL LOOKING HORSE, Lakota, Dakota,and Nakota族

  每一页都极为明智,充满诚恳、个人反思、非比寻常的洞见。本书催促我们,不只是在理智上了解我们的相互依存,也要去培养对它的具体觉察,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进展,也是将其作为一条道路,让自己过着做一个有用而负责的世界公民生活。──JANET GYATSO, 哈佛神学院佛教研究赫胥讲席教授

  现今法王噶玛巴的教导,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提供给我们超越背景、国籍和文化的工具,让我们能在相互依存、相互连结的全球社群中一起努力。每一个人,以及世界本身,都会因本书中的甚深教导而获益。──佩玛.丘卓《当生命陷落时》(PEMA CHODRON, When Things Fall Apart作者

  绝妙不可思议!《从同理到慈悲》一书提供了佛陀关怀、负责的诀窍,以及可从事的修持。任何爱世界的人,都会因此书而受益,并获得滋养。──KOSHIN PALEY ELLISON, Awake at the Bedside编辑

  两百年来,简化论和分裂的主流思考模式,已经创造了我们与自然分离的错觉。我们已经违反了令生命续存的种种过程。在他温和地伴随着我们走在这条通往勇敢的悲心之旅时,法王噶玛巴要我们去觉察到自己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的连结,这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年轻、年长,无论是佛教徒、非佛教徒,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读的书。这是人类的生存指南。──DR.VANDANA SHIVA, 环保人士暨Earth Democracy: Justice, Sustainability, and Peace作者

  噶玛巴揭示了一个已在进行中的主要典范转移──从独立和互不相连,到相互依赖、相连互依。作为一位具有远见的思想家,他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典范转移能够如何带领我们,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地球,以及更幸福快乐的生活。作为一个核心在于心的精神领袖,噶玛巴告诉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达成目的。──Google开心一哥陈一鸣,《搜寻你内心的关键字》一书作者

  由一位二十一世纪的伟大西藏喇嘛所撰写,《从同理到慈悲》这本书提供我们源自古代佛教哲学的实用智慧,以解决现代问题。书中所提的解决方案不仅方便可行,亦有潜力改变我们文化中许多的不同部分。人人都应该阅读本书!──理查.戴维森,《情绪大脑的祕密档案》一书作者,以及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健康心智研究中心创办人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
Th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西元一九八五年诞生于西藏东部游牧家庭,幼年时即被认证为藏传佛教主要教派之一的噶玛噶举派精神领袖──第十七世噶玛巴。

  已有九百年历史的噶玛巴传承,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转世传承。西元二○○○年,十四岁的噶玛巴从西藏出走前往印度,此震惊世界之举将他推向国际舞台,成为动人观瞻的人物。自此,噶玛巴即以世界级精神领袖的身分,带领为世界和平而祈愿的噶举大祈愿法会,推动环保等社会行动,并致力于保存西藏文化。

  二○○八年起,首度展开西方之旅,先后出访美国、欧洲等各地。目前噶玛巴居住于北印度达兰萨拉附近的上密院,每年有成千上万来自全球各地的访客前往觐见。

译者简介

施心慧


  政大中文系毕业,曾于剧场、电影、美编、撰稿、电视广告制作等领域流转多年。现为「了义宝藏」藏文典籍中译出版计画负责人,专事佛法课程规划与教学,以及英、藏文佛法翻译,译作有《大宝法王:千年一愿》、《噶玛巴九百年》、《崇高之心》、《座垫上昇起的繁星》、《直指明光心》、《了义海》等。
 

图书目录

各方赞誉
编者序

第一篇 看见连结
1我们相互依存的世界
2真正的连通
3做一个相互依存的个体
4平等性与差异性

第二篇 感受连结
5从同理心到勇敢的慈悲
6开放的理智与情感
7真正的自由
8责任即是机会

第三篇 生活连结在一起
9共享的资源
10社群的价值
11全球化社会的镜片
12结合祈愿

回向
编者致谢
关于作者
 

图书序言

1我们相互依存的世界

在二十一世纪中,我们的世界变得较以往更小,广布各处社会的人们比过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更能觉察到彼此的紧密。在这个资讯时代中,专家和一般观察者都同样能辨识出,在世界一隅发生的行为,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对地球其他地方造成深远的影响。我们更能够觉察到,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中,我们全体以及养活我们的自然世界,都是深刻而彻底地连结在一起。

这样的相互连结,长久以来在佛教中被称为「相互依存」,而现今这个词汇也形成了某些远超过佛学范畴的对话。许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于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而言,都更加发现「相互依存」是个非常重要的体系。环境科学家发现,对于了解生态系统来说,相互依存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学家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社学理论学者则运用它来记述重演种族和性别不公义的制度系统。而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些例子而已。

相互依存可用以解释大量不同的系统,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到不同族群的人们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周遭的世界。但我相信,对于彼此之间深刻的相互连结的理解所能达成的远超于此。「相互依存」并非只是一个理论,或是一种有趣的哲学思想。每一天,它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借由加深对相互连结的觉察,我们就能创造更和谐、更健康的社会,并且过着更满足的人生。要让这一切得以发生,就不能让我们的观察和研究,只停留在物质世界的相互依存上。人类的心灵和思想,或许称之为「内在世界」,也是构成了相互依存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着错综复杂的感知、想法、感受和动机等脉络,而且它们彼此交互影响。我们的内在世界与外在状况条件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我们周遭的世界。我们对外在的情况做回应,但同时我们也创造了它们。换句话说,我们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密切相连,而这个相互连结,也是相互依存的一部分。对相互依存所含括的整体范围的认识,将会引导至基本的重新思考:身为人类的我们到底是谁?以及重新思考这个我们协同创造出来的世界。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