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的设计学:日本30年资深创意总监,教你从概念、编辑、设计到面试技巧的实务教战手册(特别收录饭田总监X9位台日设计师访谈+PORTFOLIO IDEA NOTE创意笔记本)

作品集的设计学:日本30年资深创意总监,教你从概念、编辑、设计到面试技巧的实务教战手册(特别收录饭田总监X9位台日设计师访谈+PORTFOLIO IDEA NOTE创意笔记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Yoshiki Iida
图书标签:
  • 设计
  • 作品集
  • 创意
  • 日本设计
  • 面试技巧
  • 视觉传达
  • 平面设计
  • 设计教育
  • 职业发展
  • 设计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作品集
是发想力、编辑力与执行力的纸上展演
更是决定职业生涯的关键

 
前日本奥美创意总监饭田佳树
集结30年业界经历
从制作者与录用者角度同步剖析
38个要点一次掌握概念、编辑、阅读节奏到面试技巧的设计诀窍

 
﹝购买实体书附送饭田总监监制,PORTFOLIO IDEA NOTE创意笔记本﹞
 
片冈朗(日本知名字型设计师)
天野几雄(国际平面设计大师)
林唯哲 (选选研设计总监)
林美吟(国立台南大学视觉艺术与设计学系教授)
胡湘云(奥美集团首席创意长)
叶忠宜(平面设计师)
邹骏昇(视觉艺术家)
──推荐
 
想要获得一份在创意产业的工作,可能不用专业证照背书、不用口条流利,也不见得要说一口好英文,但一本好的作品集,绝对是左右职业生涯的关键。
 
本书作者饭田佳树自担任奥美创意总监以来,30年间阅览无数业界设计师作品集,发觉即便设计能力再优异,若没有意识到作品集的重要性,不仅无法好好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可能错失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
 
─本书特色─
1 台湾第一本从制作方与录用方出发的实务教战手册
2 从作品筛选、刊载方式、版面编排到阅读节奏,5个主题38个要点一次掌握
3 各单元辅以清晰易懂的插图及范例
4 除了纸本作品集的制作与设计,更整理使用数位装置、面试场合与应试外资企业的注意事项
5 特别收录 饭田佳树 X 9位台日设计师制作甘苦谈

如何界定一本作品集的好坏?作品集如何适当展现自己个性与能力?又是怎样的主题与编排,能让面试官兴致盎然地将一本作品集从头到尾阅毕,并决定录用你做为公司的一员?

除了设计出好作品,更需要懂得如何设计一本好作品集的编辑学。从封面、分类、作品呈现方式到版面编排,作品集就是一场关于你自己的提案,无一不是在向面试官展现发想力、执行力、技能与喜好的展演。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饭田佳树Yoshiki Iida
1960 年生。1982年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形学部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大学毕业即进入日本大型广告代理公司TOKYU AGENCY INC.,后进入国际广告公司日本奥美,担任创意总监、制作人,后受任为制作经理。在奥美任职期间,经由ADC 会员长友启典先生的介绍与邀请,于日本工学院专门学校担任讲师。2010 年由奥美离职后在学校担任讲师,2012 年后约5年期间担任町田设计专门学校系主任一职。

此外也担任以下职务:

・前东京设计师週学校展执行委员
・前日本广告制作协会(OAC)教育支援部会学校委员
・SAFE HOUSE T studio创意顾问


译者简介

黄慎慈
SAFE HOUSE T studio 创办人/设计总监。旅日近10 年,先前于日本设计公司担任多项大型商业企画、设计案。平面设计经历:CALPIS(可尔必思)、SUNTORY(三得利)、KIRIN(麒麟)、Coca-Cola(可口可乐)、雪印乳业、KONAMI等日本多家企业平面设计、宣传企画。

・作品曾收录至─JPM Creative Design Show年鑑
・2013年创办SAFE HOUSE T studio

Email:safehouset.kou@gmail.com


图书目录

前言
整体概念架构图

Chapter1什么是作品集

1 在制作之前
2 所谓作品集
3 完成作品集的过程
4 配合个别公司的喜好

Chapter2 作品集的制作方法I
5 盘点作品I
6 盘点作品II
7分类
8 依分类制作个别的「分类扉页」
9 排序的原则
10 考虑到分类、阅读节奏与整体设计的作品排序
11 封面
12 如何改善节奏
13 版面设计的原则
14 基本格式I
15基本格式II
16基本格式III
*作品范例

Chapter3 作品集的制作方法II
17 让人一目了然的作品集I
18让人一目了然的作品集II
19 各项作品里你想要展现的重点是什么呢?
20 作品该如何展示呢?
21 展现作品多样性的设计I
22展现作品多样性的设计II
23 有效运用摄影照片I
24有效运用摄影照片II
25有效运用摄影照片III
26有效运用摄影照片IV
27 「其实原本想要更……」
28 不一定要放入作品集的元素
*作品范例

Chapter4 面试会场
29 面试前的两项准备 & 两种预演
30 面试现场的注意事项
31 面试题

Chapter5 与众不同的作品集
32 终于可以登上圣母峰了
33 对象+主题
34自我分析
35 从主题设定到主题呈现
36 主题呈现的注意事项
37 数位装置
38 欧美外资企业

Checklist
后记  
【别册】饭田佳树访谈9位台日专业人士──Q & A + 设计师们的作品集们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刚翻开这本书,就被它严谨又不失活泼的风格吸引住了。作为一名有着几年经验的设计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作品集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作品罗列。这本书恰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堆砌”作品,而是教你如何“构建”一个能体现你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品集。特别是一些关于“叙事性”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一个好的作品集,不仅仅是展示作品本身,更是要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包括你如何理解客户的需求,如何进行分析,如何提出创意,以及最终如何落地。这种“项目化”的思维模式,贯穿了整本书,让人觉得非常受用。而且,书中收录的访谈环节,更是点睛之笔。能够听到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顶尖设计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就像是参加了一场私密的思想交流会,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分享的那些关于“坚持”、“突破”和“创新”的理念,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未来的设计之路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是一名对设计充满热情的平面设计爱好者,虽然还没有真正进入职场,但一直对如何打造一份出色的作品集感到困惑。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领域的大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作品集,更是教你如何“思考”作品集。从“概念”的提炼,到“编辑”的精炼,再到“设计”的呈现,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我尤其喜欢书中的访谈部分,能够听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和看法,让我感受到了设计的多样性和魅力。他们对于“原创性”和“故事性”的强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作品集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好的作品集,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个人品味、设计理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它教会我如何用更专业、更有策略性的方式来规划和呈现自己的设计成果,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设计训练营。原本以为作品集只是美观和技巧的堆砌,看完这本书才意识到,它更是你设计理念和价值的集中体现。作者以其30年的从业经验,将复杂的“作品集构建”过程拆解得清晰易懂,从最根本的“概念”入手,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思考设计的本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编辑”的章节,它强调了“少即是多”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精心筛选和排版,让每一个作品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这种“去芜存菁”的智慧,对于我们这些作品数量不少但又不知如何取舍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而且,书中还很细致地讲解了“设计”层面的技巧,比如如何运用视觉语言来增强表达力,如何让作品集呈现出专业且有吸引力的风格。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面试技巧”的内容,这让我意识到,作品集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更是为了服务于面试这个最终目标。这本书的全面性,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刚毕业的设计专业学生,我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求职季,一个拿得出手的作品集更是遥不可及。这本书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开始。从最开始的“概念”构思,到如何将零散的想法组织成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再到如何通过“编辑”和“设计”将这些项目呈现在作品集中,每一个环节都给了我清晰的指引。我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可行的步骤。书中提供的“PORTFOLIO IDEA NOTE”,更是让我眼前一亮,里面充满了各种创意和灵感,让我看到了作品集设计的无限可能性。而且,作者作为资深创意总监的经验分享,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到行业内最前沿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技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个陪伴我成长、帮助我建立自信的“良师益友”。

评分

天呐,这本书简直就是我寻找了很久的那本“秘籍”!作为一个还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的新人,每天都在为自己的作品集发愁。总是觉得做得不够好,不知道如何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一下子驱散了我所有的迷茫。从“概念”开始讲起,这真的太重要了!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了“怎么做”,却忽略了“为什么要做”,以及“为谁做”。书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论,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设计过程,是不是真的抓住了核心需求,是不是真的创造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理论,它还很实在地讲到了“编辑”和“设计”的实操,比如如何筛选作品,如何排版,如何让每个页面都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那些“Portfolio Idea Note”的环节,感觉就像偷看大神们的草稿本,里面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让我瞬间灵感迸发,迫不及待想要拿起笔来画下自己的想法。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作品集指导书”,它更像是一位资深导师,在你耳边低语,告诉你通往成功的路径,让你少走弯路,并且充满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