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医书卷书法研究

马王堆帛书医书卷书法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借由医书卷笔书墨迹,透过书法风格的分析,形体特色的探索,及书法艺术特质的解析,期能对秦汉篆、隶书的书法实相,给予客观的评述,及对书法创作能有所启发。

  马王堆帛书医书卷至少由七位书手为之,虽风格多样,却有着相同的文字结构及演变原则,可见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共通语言,是秦汉之际通用文字的书法实相。而这些演变原则主要缘于书写笔势的影响,是有意识的同字异形的交替使用,并非抄写者对所据原本的误解,产生讹误而以讹传讹。

  医书卷书迹,不但可串连文字形体演变的脉络,而且证明字体演变是无法作时间点的明确切割。这些早于《说文》约三百年,富有生命力的笔情墨韵,让我们体会篆、隶书不只可以沈静含蓄,也可以是跳跃飞动。又与《说文》篆文的形体差异探析,都足可汲古出新,开拓书法创作空间。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宪专


  字载一,1954年生。明道大学国学研究所博士,现任明道大学中国文学学系助理教授;曾任台湾省美展、磺溪美展、宜兰美展、云林美展、中部美展、全国学生美展、全国国语文竞赛等评审委员。1995年作品曾获台湾省美展、高雄市美展第一名。2007年曾获第14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彰化县游艺雅集书学会创办人。着有《简帛书千字文》、《李宪专书法作品集》五册、《欧阳脩集古录跋尾所记金石碑帖书法之研究》。
 

图书目录

序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背景概述  5
第一节 同墓出土书迹概述  7
一 出土概况简述  7
二 同墓出土简帛书简述  15
第二节 年代相近秦汉简牍简述  29
一 睡虎地秦简  30
二 里耶秦简  38
三 周家台秦简  40
四 天水放马滩秦简  45
五 龙岗秦简  46
六 岳麓书院所藏秦简  48
七 张家山汉简  51
第三节 秦金石铭文简述  56
一 刻石  57
二 权量铭  59

第三章 书法风格比较  65
第一节 内容与形制  65
一 〈五十二病方合卷〉  65
二 〈却谷食气合卷〉  72
三 〈养生方〉(图3-1-11)  78
四 〈杂疗方〉(图3-1-13、3-1-14)  81
五 〈胎产书〉(图3-1-15)  81
第二节 书法风格剖析  86
一 〈五十二病方合卷〉  86
二 〈却谷食气合卷〉  96
三 〈养生方〉  100
四 〈杂疗方〉  105
五 〈胎产书〉  110
第三节 书手的判别  113
一 〈五十二病方〉与卷末补书之比较  113
二 〈却谷食气〉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之比较  117
三 〈五十二病方〉与〈养生方〉之比较  123
四 〈杂疗方〉第一至五十三行与第五十四至七十九行之比较  139

第四章 形体特色浅探  159
第一节 形体的辨异  159
一 甘与曰  159
二 白与日  160
三 入与人  162
四 北与化  163
五 弓与乃  164
六 肉与月  166
七 牛与手、毛  167
八 牙与耳、瓦  168
九 先与无、失  170
十 舂与秦、泰、奏、奉、春  171
第二节 形体的变异  173
一 奚  174
二 山  174
三 寻  175
四 布  175
五 怒  176
六 沃  177
七 杂  177
八 流  178
九 臂  178
十 兼  178
十一 旨  179
十二 洒  181
十三 阴  182
十四 羽  183
第三节 假借与通假  183
一 寒与塞  184
二 壶与壹  185
三 厀  186
四 脉  186
五 产  187
六 帣  187
七 乳与乱  188
八 殳与攴  189
九 暴  190
第四节 与《说文》篆文的差异  190
一 试  191
二 数  193
三 雨  195
四 食  195
五 筋  197
六 内  198
七 病  199
八 两  200
九 浸  200
十 毒  201
十一 曷  201
十二 雚  202
十三 薄  203
十四 隋  204
十五 新  204

第五章 书法艺术特质浅析  205
第一节 医书卷文字的书写特质  205
一 医书卷篆、隶书的书写特质  207
二 书写笔势对形体演变的影响  215
第二节 载体对用笔及章法的影响  244
一 载体对用笔的影响  246
二 载体对章法的影响  254
第三节 医书卷书法艺术赏读  274
一 同字异形  274
二 穿插避就  284
三 动线灵活  287

第六章 结论  289
第一节 研究后的几点认识  289
一 秦汉之际通用文字的书法实相  289
二 书写笔势是形体演变的主要因素  290
三 字体演变无法明显切割  290
四 形体演变脉络的衔接  291
五 了解秦汉之际的书写格式  291
六 更了解《说文》篆文  292
第二节 对书法创作的启发  292
一 重新认识篆、隶书  292
二 汲古出新  293
参考书目  295
一 一般书籍  295
二 书法史  296
三 书法理论  296
四 一般论文  297
五 书法论文  299
六 学位论文  302
七 图录  302
八 工具书  30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