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代的悲剧演员萧道应

革命时代的悲剧演员萧道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萧(道应)先生出身屏东佳冬第一户大地主,但他不但放弃私利,参加抗日战争,后来又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萧先生的思想坚决,没有变,但他冒「变节」的罪名,与敌人斗争,暗中救狱内的朋友,忍辱负重,作「双面人」,「苟且偷生」。他的一生是苦命的人生!他说,他是悲剧时代出生的悲剧演员。他的伟大就是至死都不说出他和张志忠之间的工作关系。他不但是我共患难的同志,也是我至死不渝的战友。我将永远怀念他。--石聪金(萧道应在地下党的工作同志)

  父亲爱国立场的坚定,有时候竟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到日本开会及旅游时,每次上厕所都要到日本神社,父亲一定拒绝下车。我很好奇,父亲怎么可以一整天不小便。--萧开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素贞


  萧道应夫人,台湾汐止人。因养父在福州做生意,黄素贞从小在福州受教育,会讲中国普通话。卢沟桥事件后,全家撤回台湾,其时台湾不少人基于爱国热情,偷偷学普通话,黄素贞即以教普通话为生,因此认识台北帝大医学部许多心怀祖国的教师及学生,包括萧道应。两人因志同道合,结为夫妇后即与钟浩东、蒋碧玉及钟浩东表弟李南锋五人一起潜赴大陆参加抗战,其后加入丘念台领导的东区服务队。五人之中,只有黄素贞留下回忆录,因此弥足珍贵。

蓝博洲

  1960年生于台湾苗栗。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
  曾任职《人间》杂志、时报出版公司特约主编,中央大学「新锐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湾思想起》制作人,现专事写作。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
  1985年以短篇小说〈丧逝〉获时报文学奖。
  1989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旅行者》。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藤缠树》,获当年《中国时报》年度十大好书奖、《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

  着有长篇小说《藤缠树》、《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诞生》;历史报导《幌马车之歌》、《台湾好女人》、《共产青年李登辉》、《天未亮─追忆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消失的台湾医界良心》、《红色客家庒》、《台共党人的悲歌》、《幌马车之歌续曲》、《寻找祖国三千里》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怀念我们的父亲(代序)            萧开平
 
家父高校、帝大期间锻练体能赴大陆参加抗战、感叹中华人民生活靱性
 
父亲高校、帝大期间锻练体能是为了赴大陆参加抗战。父亲自己陈述高等学校至台北帝国大学时代,生活里只有「读书、运动、睡觉」三事。运动主要为自我锻练身体,准备前往大陆参加抗战。当时週末他一定搭火车由台北至淡水,再由淡水纵走整个阳明山脉返回台北。父母亲参与袓国大陆抗战时,在东区服务队,在日本佔领区展开敌后游击工作,练得「白天行军,晚上亦能边睡边行军」的好本事。多言语天份与医护专业结合亦是父母的优势。母亲自小在福州长大,在教会学校学会英语,返台又有日语教育,又擅外祖父母家教的闽南语、广东话。父亲是客家人、受日语教育,同时还会讲潮洲话。因此他们在广东东江的惠州、梅州一带毫无语言障碍。再加上父亲是医师、母亲与蒋碧玉阿姨又有护理专业,所以在东江地区的(敌后农民组训)服务工作非常顺畅。佳冬萧家的萧秀环伯公在广州开设「白云旅社」,父亲说服秀环伯公出资买奎宁、抗生素等大批药材(当然顺道配制近视眼镜)运回游击区。父亲自行结合中西医,配制各种除虫、消毒的药水、各类内服药与外用药膏(又称「道应膏」),医䕶东江地区农民,因此在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与抗日教育时成效卓着。父亲常感叹中华民族人民的坚韧:「初抵大陆,北行由惠州至诏关沿江行船,惊讶看到拉夫整日在岸上耗费劳力,用绳索拉着船身往上游缓慢爬行,只吃一个白米饭团、喝几口河水就能整日干活」;「多位老百姓来到医护所,整条腿都已烂到见骨了,经我换药治疗一、两次,他们竟能迅速康复,不久又能生龙活虎的走动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