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从何时开始?有什么意涵?
制服如何成为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
本书揭开「制服帝国」的身世之谜。
制服是许多人成长的共同记忆,也是最令人难忘的身分印记。台湾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穿着制服?卡其制服从何时开始流行,让台湾在战后戒严时期成为卡其制服帝国?回溯日治时期,台湾人在日本的统治下,逐步换穿各式标准服装。
在日治初期二十年间,台湾各级学校的制服百花齐放,日籍学生着和服,台籍学生穿长衫,原住民穿「番服」,呈现多元杂糅的面貌。一九二○年代以后殖民政府强化控制力,洋式制服与当时流行的洋服同步,逐渐成为官方认可和推广的学生制服。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制服也因应战争的需求与氛围,而有「国防色」(卡其色)和「迷彩装」式的学生制服。
透过本书的描绘,制服具体而微地成为我们可以辨识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作者也观察到,日治时期学生制服的变化,与日本的殖民政策、教育制度、民间社会的服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制服的配件、学校对制服的服仪检查、当时制服的价格、购买力,以及各个角色对于制服的观感,也是本书关心的面向。想看看母校在日治时期的制服是什么样子?一百年前台湾学校的制服款式,都将在本书中呈现。
各界推荐 吕绍理(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雪姬(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
许佩贤(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
蔡锦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刘扬铭(制服文化研究者、作家)
(依姓氏笔画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