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反骨就反骨到底:活出个人风格,找出自身优势的50种方法

要反骨就反骨到底:活出个人风格,找出自身优势的50种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个人成长
  • 自我提升
  • 性格
  • 优势
  • 反骨精神
  • 独立思考
  • 风格
  • 方法
  • 人生规划
  • 积极心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专为以下三种人所写:
  1想培养自信的人。
  2想找到自己喜欢事物的人。
  3想要以自己喜欢之事为生的人。


  想找到今生你非做不可,热爱到奋不顾身的事,
  第一步就得丢弃「想要别人按赞」的心态,
  因为「得不到赞的地方,才是你个人风格所在!」

  ◎我的实力还可以,为什么就是没办法以此为生呢?
  如果只是「还算可以」,那称不上优势,这代表你只停留在最低的等级。

  ◎找不到人生意义,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
  当一个人说着「我有什么天分?」其实是在问:「我要怎样才能得到大家赞赏?」这个问题从出发点就错了!

  ◎很没自信,觉得自己没什么厉害之处?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为别人略尽棉薄之力后产生的,做些「对他人有助益」的事吧!

  ◎别人都说「只要做你喜欢的事」就会成功,我也以此为座右铭而努力。
  所谓的「只做你喜欢的事情」意思是「只以你喜欢的事为目标」,这句话后面还隐藏着下半句:「为此就必须去做你不喜欢的事。」可别只理解一半。

  「个人特色」、「自信」、「赚钱」这三点有可能并存,
  用天赋一决胜负也绝对可能,
  但「天赋」不是天上掉下来,而是自己呕心沥血挖掘出来的。

  日本斜槓广告与出版的创业家中谷彰宏告诉你,
  在挖掘天赋之前,请先测验一下自己的反骨指数有多高:
  老是被主管骂说,你做太过头了吗?
  众人反对的事,你还是硬要做?
  总是做着一些不赚钱的事?
  父母的话总是当耳边风?

  如果以上几点你都有,恭喜你,你已经跨出舒适圈,往有趣的人生迈进一步,
  接下来,请你在抱怨怀才不遇之前,先问问你的傲骨有多傲:
  为了想得到1%好的一面,能否接受99%坏的一面?
  愿不愿意接下「麻烦工作」,不挑三拣四?
  有没有勇气舍弃虚有其表的多余包袱,脚踏实地?
  能否不羡慕别人成就,看到他人背后的专业和努力?

  越是屡败屡战、做太过头、困难四起、众人反对,
  越是你发光发热的所在。
  人一生中,会不断面临「安全之路」与「冒险之路」二选一局面,
  愿意选择冒险之路是第一步,在前进的过程中个人风格会无意间显露出来,
  难就难在你自己很难发现,简单在,你只要一直重复平常做的事就好。
  然而,这并不一定是众人称赞的事。

  当你觉得一件事好麻烦的时候,最好二话不说马上接受,那可能是淬鍊出你天分的基石。
  当你觉得自己正在处理一件棘手的工作,请坚持下去,那可能是你专业和成就感的来源。
  天赋就是在此时一点一滴催生的。

  若还在怪东怪西怪父母,那么你期待的天赋终究不会来临,
  天职不该向外寻找,而是由你自己决定。
  遇到时,请拿出一辈子都要以此为生的觉悟走下去!
 
探索自我,铸就非凡:一本关于个性与潜能的实操指南 书名: (这里应填写您提供的书名,但根据您的要求,此简介不包含书名内容,故此处留空。) 一句话提炼: 这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励志读物,而是一本直击人心的行动手册,教你如何撕下外界标签,深度挖掘内在驱动力,以最真实、最独特的方式,在生活的各个维度实现突破与自我肯定。 --- 导言:当“应该”成为束缚你的枷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无数的“标准答案”和“成功模板”包围。我们被教导要合群、要顺从主流、要遵循既定的上升路径。然而,这种对“一致性”的追求,往往是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和内心深处的渴望为代价。你是否曾感到一种莫名的窒息感?是否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自己的天赋被埋没在日常的琐碎和别人的期待之中? 本书正是为你而写——献给所有渴望挣脱平庸、不甘于被定义、内心深处燃烧着想要“活出不一样”的火苗的人。它不鼓励盲目对抗,而是提供一套系统、务实的路径,帮助你从内部重建对“自我”的认知,将你独有的天赋和思维模式,转化为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和生活底色。 第一篇:觉醒——剖析“他人剧本”与重构认知地图 成功的第一步,是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正在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个角色由谁编写。我们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去迎合那些并不真正属于我们的价值体系。 1. 识别“声音”的来源: 本篇将引导你分辨哪些是真正源于内心的渴望,哪些是父母、教育体系、社交媒体投射给你的“应该做的事”。通过一系列深入的反思练习,帮助你剥离那些层层叠叠的外部期待。 2. 恐惧的真相与“安全区陷阱”: 大多数人选择平庸,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对未知和失败的恐惧。我们将拆解恐惧的心理机制,揭示“舒适区”如何成为扼杀创新的温床。学习如何将恐惧转化为探索的燃料,而不是止步的理由。 3. 你的“内在驱动力罗盘”: 找到驱动你前行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不是你“认为”应该拥有的,而是你能在其中投入无限精力的领域。通过构建个人价值树模型,明确你愿意为什么样的目标付出超额努力。 第二篇:挖掘——激活你与生俱来的“独特代码”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算法集合。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视为“怪癖”或“弱点”的部分,恰恰是别人需要而你拥有的天赋的背面。 1. 异常点的价值重估: 你的“过度敏感”、“执着钻研”、“不合时宜的幽默感”……这些常常被批评的特质,是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转化为超级能力的?本章提供具体案例分析,教你如何进行“特质反转训练”。 2. 跨界思维的实战训练: 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界处。本书不要求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而是鼓励你像一个“思维杂交体”。如何系统性地学习看似不相关的知识,并将它们进行有机的连接和碰撞,产生只有你才能提出的解决方案? 3. 倾听“无声的反馈”: 关注你生命中那些重复出现的模式、你反复被邀请去做的任务,以及你感到“心流”的瞬间。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你的潜能正在为你发送的信号。学会解读这些无声的、重复出现的反馈,它们指向你最自然、最强大的表现区。 第三篇:铸造——将个性转化为无可替代的风格 拥有独特性还不够,你需要将这份独特包装、应用并展现出来,使其成为你人际交往、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1. 定义你的“个人美学”: 风格不仅仅是外表,更是一种沟通方式、一种决策倾向、一种处理问题的哲学。我们探讨如何提炼出你的核心风格标签,并确保你在不同场合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与辨识度。 2. “强项导向”的路径规划: 抛弃“全面发展”的陷阱。本书主张将80%的资源投入到你最擅长、最热爱的那20%领域。如何识别出你的“超级强项”,并围绕它来构建你的职业蓝图和生活结构,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掌握“有建设性的说不”的艺术: 活出个性,就意味着必须设置清晰的边界。这部分提供了一套成熟的话术和心理准备,教你如何坚定地拒绝那些稀释你能量、偏离你核心目标的请求,将精力集中在能放大你独特价值的活动上。 终章:持续进化——在流动中保持真实 个体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雕塑,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真正的成熟,在于不断地接纳自我成长带来的变化,并在变化中保持锚定。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每日、每周的“自我校准”工具,确保你的“反骨”是智慧的、目标明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叛逆。它是一张在你探险旅途中,永远可以回头查阅的星图,指引你永远朝着最真实、最让你感到振奋的方向前进。 阅读本书后,你将学会: 分辨并果断舍弃不适合自己的外部期待。 将自己视为一种独特的“产品”,而非流水线上的复制品。 系统性地发掘那些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个人天赋。 在职场、人际和创作中,建立起清晰、强大且富有吸引力的个人品牌。 将内心的驱动力转化为持续的、有意义的行动。 这不是教你如何取悦世界,而是给你力量,让你有底气、有方法地去定义你自己的成功,并真正享受“做自己”带来的强大生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中谷彰宏


  1959年生于大坂,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系毕业。1984年进入博报堂,担任广告企划一职,从事电视与广播广告的企划与设计工作。1991年自行创业,设立中古彰宏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着作类型丰富,横跨商业书籍、恋爱短篇与小说等,其中有多本长销书与畅销书。同时,掌管「中谷学院」,于日本各地进行演讲、举办体验型讲座。

  [中谷彰宏官方网站]an-web.com/

译者简介

邱心柔


  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现为自由工作者。与每一本译书邂逅都是一场惊奇的旅程,现在依然身在这趟旅程途中。译有《荷欧波诺波诺的奇蹟之旅》、《人生很长,想要好好在一起》、《学问全图解》等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自己的「天职」,自己决定
.01得不到「赞」的地方,才是自我风格所在
.02想获得成就感,就做些「不赚钱的事」
.03「符合自我风格」的事物,未必都是你「喜欢的事物」
.04「遭到反对却还是继续做的事」,正是你的自我风格所在
.05保守的不是父母,是听从父母之言的你
.06被骂「做得太过头」的事,就是你喜欢的事
.07让你屡败屡战的事,就是你喜欢的事

第2章 选择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
.08要安定,还是要刺激?请选择喜欢的那一个
.09不去思索「自我风格」的人,才能活出自我风格
.10重新定义「自我风格」
.11自己都不曾察觉之处,就是你的自我风格
.12「个人特色」是与众不同的;他人推崇的事物不是你的个人特色
.13成功的人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平心静气地完成不喜欢的事
.14做抉择时不拖泥带水,便能培养自信
.15「自我风格」体现在你打招唿的方式上
.16自我风格取决于你是否愿意牺牲自己

第3章 「吃亏」就是占便宜
.17「默默耕耘」会成为你赚钱时的一大助力
.18「吃亏」就是占便宜
.19 愿意接下「麻烦工作」的人才能赚大钱
.20「很想拒绝,却拒绝不了」的事将成为你的优势
.21「做些不适合自己的事」能从中发掘趣味
.22抱着「还差得远」的心态,把技术磨练得更臻纯熟
.23把加班一小时的时间拿来精进自己,更能赚大钱
.24拥有高度天分的人,反而无法赚大钱
.25一旦你觉得自己很有天分,就无法持续下去;觉得自己没有天分,反而能为你增添自信

第4章 建立自信,从帮助别人开始
.26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自帮助别人之后的「满足感」
.27舍弃多余包袱,就能塑造「自我风格」
.28把社会施与你的恩情回报给需要的人,建立坚定的自信
.29「日常生活中持续做的事」会成为你的自信根源
.30把钱花在你不觉得贵的昂贵事物上。考虑「划不划算」会让你裹足不前
.31去除不必要的多余装饰,便会形成「自我风格」
.32「明知白费心力,却还是持续做的事」,就是你喜欢的事情
.33做些利他的事,便能建立自信
.34帮助你的伙伴,获得无限能量
.35失去或缺乏,比「拥有」更能为你增添自信

第5章 越不擅长,越要去做
.36从不擅长的事里,挖掘属于你的长处和工作趣味
.37停止挑三拣四,便能创造缘分
.38「得不到赞美还是持续做下去」,就能赢得他人的信赖
.39「忙得焦头烂额,却依然持续做的事」,就是你喜欢的事
.40「活出自我风格」的前提是遵守礼仪。缺乏礼仪的人跟婴儿没两样
.41别让「羡慕」夺走你的自信
.42唯有棘手的事物才能带给你感动

第6章 成功了,也要继续学习
.43「早起也要做的事」,就是你喜欢的事
.44基础工作也做不好的话,就只是个草率、不负责任的人而已
.45「意识到自己做得很辛苦的事情」不是你的个人特色,「做起来感觉不到辛苦的事情」才是个人特色所在
.46能察觉到自己「落后他人」就赢了
.47「格格不入也要坚持做下去」,将赢得他人信赖
.48「不擅长却还是一直做的事情」,将成为你的强项
.49越想避开的,越会降临在你身上

终章
.50接受别人的严厉批评,会成为你的自信

 

图书序言

前言

序章 得不到「赞」的地方,才是自我风格所在


  有些人会因为得不到很多「赞」而闷闷不乐。
  因为得不到「赞」而丧失自信,渐渐失去自我风格。
  这个世界上,已经充斥着太多大家会按「赞」的事物。
  所谓自我风格,是只属于你自己一人,不是其他人也拥有的东西。因为这样,自我风格往往无法获得众人理解。
  会被众人按「赞」的事物,并没有自我风格。所以想要获得许多「赞」,这个想法本身就已经丧失特色了。
  假如你想要获得「赞」,只要把随处可见的抱怨文或谣言复制贴上即可。
  不过,这并不是你的风格。一旦你以得到「赞」为目标,反而会丧失独特性。
  既想保有自我风格,又想得到「赞」,这本身就是一种贪心的想法。这样的人真正想要的,其实是人们的「认同」。
  想要获得人们的「赞」很简单,只要舍弃自己就好了。
  只要和大家做一样的事,众人就能理解你,给你很多「赞」。

  放眼全世界,你会发现有许多爆红的事物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赞」。上传这些事物的人,原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人们的「赞」。只是偶然被上传者发表到社群网站上,也不是为了要给别人看而刻意构思出来的,更不是复制他人现成的东西。

  有时候,一些红不起来的搞笑艺人,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爆红。
  并不是他们为了变红而改变了自己的搞笑风格。
  相反地,正是他们长期以来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才有这样的成果。

  一开始观众看到他们的表演,总是会说「感觉真不舒服」。但是就这样持续个十年,会开始有一、两个人说「还蛮好笑的耶」,接着知名度就变得越来越高。

  乍看之下,网路上是个多元的社会。然而,自从设置了「赞」这个按键后,人们便逐渐丧失自我,大家开始会因为自己的「赞」数很少而苦恼。因此,如果想塑造自我风格,首要之务就是放弃追求人们按「赞」。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被《要反骨就反骨到底》这书名给吸引的。在台湾,我们常常被教导要“识大体”、“顾全大局”,有时候为了不显得“特立独行”,就会压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但随着年纪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如果不能活出自己的样子,那人生未免也太可惜了。这本书提到的“活出个人风格”,对我来说,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属于自己的图画。它不仅仅是关于“反骨”,更是关于“找回自己”,以及如何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非常好奇,它提到的“50种方法”会是如何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去发掘那些连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的潜能和优势。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再害怕别人的眼光,而是活得更加坦荡和自在。

评分

收到!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书名,以台湾读者口吻撰写的五段图书评价,每段都力求细节丰富、风格迥异,并避免AI痕迹: 拿到《要反骨就反骨到底:活出个人风格,找出自身优势的50种方法》这本书,我第一个念头是:「哇,书名就好有力量!」我一直觉得,在台湾这个社会,我们从小到大被教导要乖、要合群、要 conform,很多时候为了不惹麻烦,就把自己的棱角磨得越来越平。但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声音在呐喊,渴望能跳脱框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替我内心那个小小的叛逆灵魂,找到了一本可以参考的行动指南。我尤其喜欢它强调「反骨」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是為了「找到自己」,这让我觉得很能引起共鸣。毕竟,真正的自信,是从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开始的,而不是盲目跟风或一味迎合他人。我常常觉得,生活就像是一场大型的RPG游戏,而这本书提供的,或许就是找到自己隐藏技能、升级装备的攻略秘籍。我迫不及待想深入探索,看看那些「50种方法」到底能带我走向哪个意想不到的境地,能否让我摆脱人云亦云,真正活出那个我想成为的、有独特光芒的自己。

评分

“要反骨就反骨到底”,这句话光听就觉得浑身是劲!我本身就是一个不怎么喜欢随波逐流的人,总觉得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别人给了你什么评价,而在于你自己内心的那份坚定。这本书的主题——“活出个人风格,找出自身优势”,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天赋。只是有时候,我们被外界的声音干扰,被社会的期待束缚,反而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提出的“50种方法”,会是如何巧妙地引导我们去探索、去挖掘、去展现这些隐藏的宝藏。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思考,让我能够更勇敢地去尝试、去创新,不再畏惧失败,而是将每一次的挑战都看作是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这本书,我感觉会是我的“人生冒险指南”,指引我勇敢地走出舒适圈,去拥抱那个更自由、更精彩的自己。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真的像是一场及时的“心灵按摩”。最近工作上有些瓶颈,感觉自己好像被困在一个模式里,日复一日,却找不到突破口,也渐渐有点失去对生活的热情。翻开《要反骨就反骨到底》,书名就带着一股不羁的劲儿,瞬间把我从沉闷的日常拉了出来。最让我心动的是,它不只是空泛地讲道理,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50种方法”。我尤其期待能从中找到关于“活出个人风格”的真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似乎都在模仿别人,或是被潮流裹挟,想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真的不容易。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分享了她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并且放大它。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重新审视自己,发掘那些被忽略的潜能,让生活不再只是“活着”,而是真正地“活出自我”,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评分

我一直都覺得,台灣社會有一種微妙的壓力,希望大家都能“差不多”,但內心深處,很多人其實渴望的不止是“差不多”。《要反骨就反骨到底:活出个人风格,找出自身优势的50种方法》这本书,光是書名就點出了這種內心的渴望。我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寶藏”,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挖掘,或者被環境限制了,不敢去挖掘。這本書,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解鎖”的方式,教我們如何在眾聲喧嘩中,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所謂的“反骨”,並非全然的對抗,而是對自我的忠誠。我好奇,這50種方法,會是如何幫助我們放下不必要的包袱,勇於挑戰那些既定的框架,進而找到自己最真實、最有力量的樣貌。我希望讀完這本書,能讓我更有勇氣去嘗試那些“不一樣”,去活出那個屬於自己,而且閃閃發光的版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