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英国在十六世纪中叶,仍是封建主义的时代。在领主、贵族、主教等大地主之下,农民从事劳动,将农产收获的半数缴纳给地主,留存半数为己用,靠着「以物易物」的方式自给自足,过着封建时代商品经济尚未发达的生活。然而,英国土地狭小,缺乏饲养羊群的较大地理条件,随着兴起毛纺织业工厂,必须将农民转变为工厂劳工,因此英国在欧洲率先产生资本家。英国经过工业革命,以大都市为中心成立工业社会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即从英国传到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美国在1865年发生南北战争的背景,其实是美国北方的工业区缺乏劳工,为了夺取南方大庄园区从非洲捕获来的「农奴」而发动战争,但是美国史家隐蔽这一点,仅赞美总统林肯是为了「解放黑奴」的人道主义。
资本主义是以经济的自由竞争为基础,目标是利润的增大、规模的扩张及商品的大量生产。资本主义为了竞争胜利,也需要银行融资,而产生金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为了贩售大量生产的商品,需要向海外寻求市场,并常因为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引起战争。
英国从十八世纪在世界各地建立市场与殖民地。以中国传奇小说《西游记》描述的天竺(即印度)为例:印度在1526年成立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英国则在1600年设立东印度公司,逐渐蚕食印度,使其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最后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1857年,印度人各阶层联合起来反抗英国(Indian Rebellion of 1857),不幸被英军镇压,造成莫卧儿帝国灭亡。从此,英国废止经由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将印度改为大英帝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1840年,中国发生鸦片战争,原因即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栽培的鸦片商品由东印度公司运输到中国销售而引起的。
英国为了扩展商品市场,1824年获得新加坡,1842年取得香港,1898年租借九龙半岛、威海卫,并逼清廷承认长江沿岸不可割让他国。十九世纪中叶之后为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在位1837~1901年),英国的国势鼎盛,获得很多海外领土,建立横跨北美洲、亚洲、非洲的大英帝国,傲视全世界。当时英国人认为印度堕落为英国殖民地,永无翻身之地;中国也将沦落为列强各国割据瓜分的半太晚来中国开辟市场的美国见列强已各据一方作为势力范围,美国国务卿便于1899年提倡「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让欧美列强能在中国自由地竞争宰割。
事隔一百多年,世界霸主从英国变为美国,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之后快速崛起,伸展势力进入欧亚大陆(Eurasia),甚至突破西欧经济一体的壁垒。身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组成的「五眼联盟」(Five Eyes,美、加、英、澳、纽)成员,英国不顾美国大力阻杀中国华为公司开发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反而允许华为参加英国5G的网路建设,影响欧盟的德、法各国不排斥华为产品,不难想见英国乃至于欧洲和美国的同盟关系其实并非坚如磐石,且世局的变化已经不能如以前盎格鲁撒克逊人可以唿风唤雨那样随心所欲了。
我已是八十四岁的垂垂老人,最后第十七章〈二十一世纪的抉择〉完全靠自己用电脑不辞劳苦地一字一字打出来。历史通常是到了一个段落才能评断。英国脱欧后的走向,至少应到2020年才能判定。但是为了因应增订三版早日问世,于2019年春截止拙稿,不备之处,敬请各位贤达谅解。
许介鳞
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