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奖作家张文亮╳蔡兆伦,给孩子最美丽的科普好书:《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

金鼎奖作家张文亮╳蔡兆伦,给孩子最美丽的科普好书:《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科普读物
  • 儿童文学
  • 海洋生物
  • 植物学
  • 科学普及
  • 张文亮
  • 蔡兆伦
  • 座头鲸
  • 约翰·戴维
  • 自然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金鼎奖作家 张文亮 X 金鼎奖画家 蔡兆伦 携手合作
  带给孩子们充满知识、人文关怀的科普散文,令人惊艳的全彩插图创作,是科学知识与艺术教育最完美的阅读体验。


  1.《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九位先驱科学家的海洋保育故事》
  荣获第41届金鼎奖「儿童及少年图书类」优良出版品
  2016年度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河马教授献给喜爱在海边听故事的你,最美丽的礼物

  请用心聆听海洋的频率
  自然的叹息
  座头鲸,在海洋底下诉说的动人旋律

  座头鲸是海洋生物最会唱歌的鱼之一。
  只有公的座头鲸会唱歌;牠的体长可达十三公尺,体重可到四十吨重。
  牠的歌声柔和又低沉。

  每一只座头鲸的歌声不同,每首唱出的音频也不同。
  每一只座头鲸会唱的数目不同,每首歌的节奏也不同。
  原来,除了人类、雀鸟、蟋蟀,在海底的世界,还有爱唱歌的生物!

  台湾是个海洋国家,但我们从不了解海洋之美。
  海洋给我们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更要善用海洋带给我们的资源。海洋无国界,透过本书,希望在每一位读者的生命里,刻下对海洋的爱,与进一步了解海洋的企求。

  本书内容包括九位先驱科学家的海洋保育故事:全世界第一个海龟守护者、保护潮间带的科学家、保卫蓝鲸的先锋、螃蟹研究专家、保育海豹第一人、第一个发现河蚬警讯的人、第一个潮间带的戏剧家……等等。

  2.《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John Davey)》
  荣获第43届金鼎奖优良出版品推荐好书
  107年好书大家读第75梯次文学读物好书推荐


  每一棵树木倒下,岂能没感觉?
  爱护树木的人,对于每一棵照顾过的树,都有一个故事要说。

  他爱树、懂树、医树,让都市变得更美丽;
  他爱学、爱问、爱观察,开创树医新领域,是终身自学典范。

  他总是飞翔在树梢:世界第一位树医生 约翰‧戴维(John Davey):

  「树木医之父」戴维(John Davey),率先将照顾树木的方法传递给全世界。一八四六年出生于英国的戴维 (John Davey),从小在家乡的农场工作和学习,他从父亲那里学得照顾农作物的方法,以及对树木的爱;他首先提出照顾树木的十二种技术,以及保护树木的意义,是在维护一份爱——因为保护一棵树,子孙可以使用、邻居可以在树下交谈;社区、都市会更美丽,更多的鸟类、昆虫会有栖息的所在。戴维与乡亲移民美国之后,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间树木照顾公司,并培养出无数的树医生,造福世人。

  戴维提出照顾树木的方法,不只在于利用树木,而是让树木健康的生长。照顾树木的任务,更不专属于树木专家,而是要让更多人一起参与——「要种树,就要爱护树。」

  ※世界上第一间树木照顾公司The Davey Tree Expert Company创办人
  ※世界上第一所树医学校:「戴维实用森林学校」(Davey School of Practical Forestry)创办人
  ※国际树艺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rboriculture)发起人
  ※美国最美坟场「立石坟场」的美化者
  ※纽约中央公园的管理者
  ※美国国会山庄公园的管理者
  ※华盛顿维农山庄管理者
  ※《树医生》(The Tree Doctor)作者

  戴维的话

  「做对的事,否则什么都不做。」

  「如何成为优秀的树木医?都是训练、训练,一生的训练。」

  「树木理想的外型,应该接近它生长在大自然时原来的形貌,才能兼具树木的强壮与美。」

  「树木的问题,要远看、近看、树下看、树干上看,甚至从树顶上往下看,才能看出真正的问题。」

  「我用爬树的方式,亲眼去察看树木哪里有问题。健康的树枝,可以承受我的重量,而一踩就快断枝的地方,那里一定有朽烂。」

  「照顾树木的工作,最好的时间是树木醒来的时间。树木大都在上午五点吸水,所以上午五点就要工作。照顾树木的工作,是配合树木,不是树木配合我们。」

  「树木在强风中的摇摆,是以树顶为中心。截顶的树木,容易被风倾覆。」

  「强壮的树,树径大、树龄长、耐强风。强壮的树,长在合适的环境,需要持续维护,正确的管理。合适的生长环境,最重要有三点:第一是土壤,第二是土壤,第三也是土壤。」

  「让都市的孩子来认识树木,是最好又最便宜的大自然教育。」

  「照顾树木的人,永远要学习,才能了解树木。照顾树木者的一生,是在学习了解树木的一生。」
 
金鼎奖作家张文亮 ╳ 蔡兆伦 联袂献礼:献给孩子们的科普珍宝 《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 与 《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是金鼎奖作家张文亮与著名科普作家蔡兆伦共同精心打造的、献给孩子们的两部重量级科普读物。这两本书以其生动的故事叙述、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对自然世界深切的关怀,共同构成了一套激发孩子好奇心、培养科学素养的绝佳入门读物。 第一部:《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倾听海洋深处的史诗吟唱 《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海洋生物的书籍,它更是一次带领小读者潜入蔚蓝深海,与地球上最神秘、最宏伟的歌唱家——座头鲸进行深度对话的奇妙旅程。 一、 跨越山海的生命赞歌: 本书以极富画面感的文字,描绘了座头鲸长达数万公里的史诗般迁徙。从寒冷的极地觅食场到温暖的热带繁殖地,座头鲸如何在茫茫大洋中导航,其精确的路线图和坚韧的生命力,无不令人惊叹。张文亮与蔡兆伦细腻地捕捉了这些巨型哺乳动物日常生活的点滴:它们如何合作捕食磷虾和小型鱼类,利用气泡网进行高效的集体捕猎,展现了高智商群体的社会结构与合作精神。 二、 探秘鲸歌的奥秘: 书名点出了本书的核心魅力——座头鲸复杂的“歌声”。作者们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鲸歌的科学原理:这些由低频到高频构成的复杂旋律,究竟是雄性求偶的宣言,还是群体间交流的“方言”?书中不仅收录了对鲸歌模式的专业分析,更穿插了科学家们长期监测和记录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通过对鲸歌的研究,孩子们将了解到声音在水下的传播特性,以及生物通讯的无限可能。 三、 保护与共存的呼唤: 在描绘座头鲸壮丽生命的同时,本书并未回避它们面临的严峻挑战。船只螺旋桨的撞击、海洋噪音污染(噪声污染)对鲸鱼声纳系统的干扰,以及渔网缠绕等威胁,都在书中得到了真实的呈现。作者以温柔而坚定的笔触,引导孩子们思考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深远影响,激发他们成为海洋生态保护的未来守护者。每一个关于座头鲸的故事,都隐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哲学思考。 第二部:《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探寻绿色生命的智慧 如果说《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聚焦于广阔的海洋,那么《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则将视角聚焦于我们脚下,带领孩子们认识一位改变人类对待树木方式的先驱。 一、 约翰‧戴维:从园丁到科学家的蜕变: 本书的主角约翰‧戴维,是现代树木保护科学的奠基人。作者通过引人入胜的传记式叙述,重现了戴维从一位普通的英国园丁,如何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逐渐发展出一套系统的树木管理和治疗技术。书中详述了戴维早年与树木打交道的经历,他如何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认识到树木并非只是被动的“木头”,而是拥有复杂生理系统的生命体。 二、 解构树木的“病理学”: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普及树木的生理知识。它首次以儿童易懂的方式,解释了树木的维管束系统(形成层)、如何进行水分和营养的运输、光合作用的真正意义,以及树木如何应对真菌感染、虫害侵袭和物理损伤。书中对“树木的伤口是如何愈合的”这一问题的探讨尤为精彩,这彻底颠覆了许多人认为“树木伤口会被木头腐烂”的传统观念,展示了树木自我修复的惊人能力。 三、 科学与伦理的结合——树木护理的革命: 约翰‧戴维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的“不要过度修剪”和“科学支撑”的理念,这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的。他反对粗暴的砍伐和不恰当的修剪,提倡使用科学方法来诊断和支持受损的树木。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如修复古老大树的内部结构、防治蛀虫的生物防治法等,让孩子们理解“爱护树木”不仅是口号,更是一门需要专业知识和细致耐心的科学实践。阅读此书,孩子们将学会如何真正地“看”一棵树,理解每一片叶子、每一寸树皮背后的生命故事。 合集价值:一张连接海洋与陆地的科学大网 张文亮与蔡兆伦的这次合作,巧妙地在宏大的海洋生物学(座头鲸)和精微的植物保护学(树木医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两本书共同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万物皆有灵,生命皆相连。 无论是深海的吟唱者,还是静默的陆地守护者,它们都依赖着复杂的生态系统生存,都需要人类的理解与尊重。 这套组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塑造。它鼓励孩子们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并以同理心去对待地球上每一个生灵。无论是热爱海洋的梦想家,还是渴望了解植物奥秘的未来科学家,都能在这两本杰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震撼与感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文亮


  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科普作家,作品多次获得金鼎奖。

  着有:《电学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文经社)、《草上飞科学世界探险:谁能在马桶边拉小提琴?》(国语日报)、《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校园书房)、《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John Davey)》(字亩文化)等书。

绘者简介    

蔡兆伦


  童书作家,曾经从事卡通动画师、美术编辑等工作。绘制漫画、儿童插图、童书绘本多年。图画书原创作品:《我睡不着》(国语日报),获得第四届国语日报牧笛奖图画书首奖。《看不见》(小兵出版社),获得第三十七届金鼎奖最佳儿童及少年图书奖、二○一六波隆那儿童书展拉加兹童书奖Disability、二○一三第三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杯杯英雄》(道声出版社),二○一六年九月出版。
 

图书目录

《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九位先驱科学家的海洋保育故事》
 
序    有听到座头鲸在唱歌吗? 
1. 海龟英雄传:第一个保育海龟的人
2. 我的一生,在给渔村的孩子一个礼物:第一个保护潮间带的科学家
3. 阿拉斯加冷风无法冻结的热情:保护海豹的第一人
4. 以认识海洋螃蟹为一生的职志:分类全世界螃蟹的专家
5. 永远不想从海洋学校毕业的学生:近代海洋安全鱼获量的提出者
6. 我把爱转成轻晃海滨芦苇的微风:第一个潮间带的戏剧家 
7. 夜,南极十字星座下的航驶:保护蓝鲸的先锋 
8. 有谁想到好吃的河蚬很可怕:第一个发现河蚬警讯的人
9. 有谁,听过座头鲸在唱歌?保护座头鲸的第一人 
后记
 
《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John Davey)》
 
前言
1      农场的孩子
2      离开家乡,更多的学习
3      向专家学习
4      工作是一份美好的礼物
5      移民海外
6      纽约的爱树人
7      贵格岭的高手
8      闻海风就知道怎么种树的人
9      华伦小学的校工
10    爬树的工人
11    暴风雪中的印第安人
12    坚持树木不截顶
13    飞翔,飞翔在树梢上
14    同行在森林小径
15    情系大地
16    天国的驿站
17    成立干净树木种苗场
18    不爱批判
19    我来了,将使都市更美丽
20    纽约中央公园树木维护案
21    照顾树木是「树医」的工作
22    异类中的异类
23    遇到喜爱树木的发明家
24    决胜在高处
25    梦想燃烧的一生
26    全世界第一所照顾树木的学校
27    戴维战斗营
28    推动孩子植树
29    我看见树木有看不见的美
30    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
31    树木是我的弟兄
后记
 

图书序言

作者序

《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九位先驱科学家的海洋保育故事》

  有听到座头鲸在唱歌吗?


  科隆(Ray krone, 1922-2000)教授是我「波浪力学」的老师,他长得高瘦,一头白发。不晓得是不是皮肤的病变,他的脸比白人的皮肤更白,我们私下都称他「白脸教授」。他讲话很慢,走路的速度也慢。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美国黑猫侦察航空队(Photo Reconnaissance Squadron)P-38(闪电式轰炸侦察机)的机长,多次进入敌人领空,拍摄照片,曾是飞航英雄。

  百年之后

  他来授课前,才刚经历一场严重的心脏病,只要站着讲课稍微久一点,就必须坐到椅子上休息。波浪力学有许多的数学,他又在课程内容加入泥沙在水中的推移,增加课程的难度。开学后,上课的学生一直减少,最后只剩下五至七人。

  事隔二十多年,他上课的内容我大多都忘了,但有一件事难忘。课余,他开着一辆九人座的车子,载学生到旧金山海湾看海。他开车时不太说话,抵达海边后,自后车厢拿出一把大铲子,扛在肩上,戴上帽子,大步走向海滩。他选个地方,坐在岸边看海。起初我们不明就里,坐在他身边,陪他一起看海。几分钟后,他站起来,在海滩上铲了一个洞,而后讲解海浪对海沙粗细、排列、方位的影响。然后他问我们:「你们认为一百年后,这里会怎么样?」

  更深的意涵

  科隆是位杰出的海港工程师,他建造不少港口,包括加州旧金山湾的海港。他从来不说他进行的港湾工程带来多大的经济好处,只谈论港口建造对周遭海滩与河口漂沙的关系。他要我们思考所设计的工程,百年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与他晒了太阳、吹了海风,他请学生们到海边的餐厅吃好吃的螃蟹与龙虾料理,可是对我而言,他教导我的,超过那些美味。科隆教授教过我这一班之后不久就退休了。
  
  溼地的保育

  一九九○年,我回到台湾当大学教授。我常到许多的海边看浪、看水流、看港湾设计。我并没有成为港湾工程师,反而逐渐喜欢上潮间带的生物。我参与不少台湾滨海溼地的保育及调查——台北关渡溼地的设计、新竹香山溼地的保育、宜兰无尾港溼地的水质净化、嘉义朴子溪口保护区的调查、台南曾文溪口盐田的维护与台东梦幻湖溼地的复育等。我请了一些工程师保护海滨溼地,我愈来愈喜欢海洋的生物。

  我出国时,也到几个着名的海域去看如何设置海洋生物——海豹、鲸鱼、与海鸟的保护区,并体会他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海洋生物的学习

  有四本书帮助我学习海洋生物学:1982年,纽约州立大学Jeffrey Levinton教授所着的《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 Prentice-Hall Inc.出版);1989年,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John Day教授、纽约州立大学Charles Hall教授、马里兰大学Michael Kemp、与墨西哥大学Alejandro Yáñez-Arancibia 合着的《潮间带生态学》(Estuarine Ecology, John Wiley & Sons 出版);1993年,加州大学James Nybakken 所着的《海洋生物学》(Marine Biology,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出版);2000年,加拿大贝尔福德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员K.Mann所着的《海洋生态学》(Ecology of Coastal Waters, Blackwell Science. 出版)。

  尤其是James Nybakken教授海洋生物研究站的所在地「莫斯兰汀」(Moss Landing),是加州大学海岸生物护庇中心。我去了数次,参访该中心对海岸地型的保护,海洋生物的保育,与海鲜教育的呈现。也为台湾近年来以观光、建旅舍、建港、倒垃圾、与工业生产之名,大肆破坏海岸,感到难过。

  开在海滨的课

  不知道一个大学教授在学校教了十多年的自然科学与溼地生态的课,还能为保护台湾的海岸环境做些什么?

  我的研究生涯,像是游牧,哪里有研究经费,就往哪边靠拢;哪里有政府的标案,就身上插着旗,手上拿把刀,骑着战马,嘶吼着往那边冲。不是没有成功过,不是没有辉煌时,只是过了六十岁,反而羡慕带着孩子、学生,坐在海边听浪声、看夕阳。潮水流到那里,我们脱下鞋子,一起大叫,在浪水前端跑。

  木炭行军

  二○一四年,我放下一些工作与例常的会议,租了一辆四十人座的游览车,带着孩子们和学生们到海边。我们一起散步、看海、看鸟、看滨海的植物。途中他们问我许多有趣的问题,我能答就答,答不出来的,就成为我的思索。他们常说:「这么美丽的海边,怎么以前都不知道?」我说:「只要你慢慢地走,静静地看,你会发现到处都是美。」

  海边散步,我们经常流了许多汗,又晒得黑黑的,可是孩子们引以为荣,说我们是「木炭队伍」。我在学生的脸上看到未来的光采;在孩子的眼中看到未来的希望。我想,这是当年科隆老师在我脸上、眼中所看到的吧!海洋无国界,他在一个外国学生的生命里,刻下对海洋的爱,与对海洋进一步了解的企求。我也告诉孩子,如果试着了解海洋,会发现海洋带给我们的丰富,绝对超过海鲜。认识海洋是了解大自然的智慧,与善用海洋资源的传承与使命。

  海洋生态游览车上说的故事

  孩子们都叫我「河马」。「河马老师,海的里面有什么?」孩子问道。孩子里有各年级的学生,如何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讲解呢?我用说故事的方式。但我不想把海洋的故事讲得太悲情,在游览车上返程时,我讲了海葵的故事、海龟的故事、螃蟹的故事、鲸鱼的故事等,虽然孩子大多累了,睡了,但是,我可以为一双未睡孩子的眼,继续讲下去。期待他们勇敢,到大自然冒险,与对大自然有爱。

  这本书是那些故事的文字稿,是为木炭队伍成员写的。书里探讨的主题,大都是我在国外参访海洋生物保育时听了一些,回国后,我寻找相关书籍与研究报告将其补全。

  我逐渐体会,认识海洋生物是所有与海洋有关工程的第一步,否则无法面对百年之后。

  愿孩子们爱海洋,有天在人生的旅程上,也能扬帆出去。期待在你们的梦中,有一天,也可以听到座头鲸在唱歌。

《世界第一位树医生——约翰‧戴维(John Davey)》

  一本书,就像一棵苹果树

  美国加州的北方,有个地方名叫「苹果岭」(Apple Hill),人口很少,生产的苹果很多。有一年,正值苹果採收期,我与妻子开车前来,想採购便宜的水果。

  到了苹果岭,路边有许多看板,标示着卖苹果的方向,大都写着九折,或是八折。我们愈往前开,苹果的折扣,就愈往下掉。忽然,有一个看板写着:「苹果免费」。我们看到免费,不禁乐在心头。没想到愈开愈远,别的看板都没有了,免费的招牌仍指向前。愈往前开路面愈小,柏油路转成碎石路,到了碎石路的尽头,才看到一间农舍。

  农舍前摆张长桌,上面放了许多苹果。一对老夫妇,坐在桌边,对着我们微笑。「真是免费吗?」我下车问道。「是的。」老夫妇开心的说道。「可以拿几粒呢?」我有点不好意思。「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他们指着桌上的苹果说道。我清洗一粒,咬了一口,不禁大赞:「真新鲜,真好吃。」老夫妇一听,转身回到屋里,捧出一大罐,说:「这是我们自制的苹果蜜饯,也送给你们。」我吃了一些蜜饯,直叹:「真美妙。」他们又取出自酿的苹果汁,我们坐下来饮用,并与他们聊天。他们分享苹果树的种植与苹果的採收过程。

  离去前,我问道:「为什么免费呢?」老先生说道:「我们在这里很孤单,用苹果吸引年轻人,前来与我们聊天。」。

  三十多年后,我写这本书,也许不只是讲照顾树木知识,也是喜欢与年轻人分享。
 

图书试读

《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九位先驱科学家的海洋保育故事》
 
有谁,听过座头鲸在唱歌?全世界保护座头鲸的第一人
 
座头鲸是海洋里,最会唱歌的鱼之一。
只有公的座头鲸会唱歌,
牠的体长可达十三公尺,体重可到四十吨重,
但是歌声很柔和、低沉。
每一只座头鲸唱的歌不同,
唱出的音频也不同,
唱歌的数目也不同。
有的唱五至七首,有的会唱到二十首。
每首歌的节奏、长短也不同,
有些歌,约唱二十分钟,
有的歌可唱二十二个小时之久。
原来,除了人类、雀鸟、蟋蟀等,海底的世界,
还有爱唱歌的生物。
这使得海水之下不宁静,而是鱼声喧譁。
可惜,即使座头鲸是海中的低音歌王,
人类还是不断除灭这海中的声乐家。
长期以来,
人类不在乎这音乐家是在唱什么歌,只在乎牠的肉好不好吃;
人类也不在乎牠的歌声好不好听,只在乎牠体内的油够不够多。
也许,有个很重要的任务,
我们需要为人类开设
「座头鲸的音乐教室」。
 
多宾(William Dawbin, 1921-1998)是自然科学史上研究座头鲸(hampback whale)歌唱的先锋。他从一九五一年开始,秉持着惊人的毅力,花费四十年的时间,约记录一千只座头鲸的歌声。他仔细地倾听,了解每只座头鲸的唱法,以此了解座头鲸在海洋的迁移、活动、繁殖、觅食等行为。他用此订定保护座头鲸的资料,突破长期以来人类无法了解鲸类的瓶颈。
 
一个岛屿一个兵
 
多宾是纽西兰人,生于菲尔丁(Fielding)。他就读纽西兰大学医学系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国家征召,派到坎贝尔群岛(Campbell)当情报官。他要带着一把来福枪、一些军粮与一架无线电报机,在坎贝尔群岛中的一座无人岛上当守卫,以监督日军的潜水艇或是德国的战舰是否出现。他从一九四三年开始守卫无人岛,可是直到一九四五年他都没看到过一艘敌军的船只,反倒经常看到成群的座头鲸在海上活动。他大概是全世界最无聊的守卫,每天面对茫茫无人的大海,只好记录所看到的座头鲸数目,并尝试辨识牠们每一只的特征。只是他没有向军方报告每天有几只座头鲸游过。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主要來自於作者群的聲望以及書名所引導出的想像空間。張文亮老師的作品,總能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溫暖的筆觸,觸動人心。而蔡兆倫醫師,這位「樹醫生」,光是這個身份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這位醫生是如何與樹木互動的?他是否像人類醫生一樣,能夠聽懂樹木的「語言」,感受到牠們的「痛苦」?這種將生命科學與擬人化想像結合的方式,往往最能打動孩子的心。而座頭鯨的歌聲,更是海洋深處的一首神秘詩篇。我希望這本書能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搭配精美的插圖,帶領孩子們潛入蔚藍的海洋,親耳「聆聽」座頭鯨那穿越時空的歌聲,並藉此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遷徙奧秘,甚至牠們在海洋生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樣地,透過「樹醫生」的故事,我希望能讓孩子們理解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牠們需要我們的關照,並且從中學到關於樹木生長、生態平衡的科普知識。這是一本很有潛力能夠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習,進而培養愛護環境、尊重生命的優質讀物。

评分

這本《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世界第一位樹醫生——約翰‧戴維》》光是書名就讓我眼睛一亮,充滿了引人入勝的元素。張文亮老師的著作,向來以其人文關懷和深厚的底蘊著稱,我深信他會為這本科普讀物注入溫暖人性的光輝。而「世界第一位樹醫生」這個稱號,更是激發了我無限的想像。我很好奇,這位樹醫生是如何發現自己能夠「治療」樹木的?他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這是否暗示著,樹木也有著複雜的生理結構和潛在的疾病?我期待書中能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揭示這位樹醫生的傳奇經歷,同時也讓孩子們了解樹木的生長、健康與我們環境的關聯。更不用說「座頭鯨在唱歌」,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詩意和神秘感的畫面。座頭鯨那低沉悠揚的歌聲,據說能夠傳播數百公里,我希望這本書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牠們歌聲的科學原理,以及牠們在海洋生態中的重要地位,或許還能讓孩子們思考,我們是否有辦法「聽見」牠們的歌聲,並理解牠們的訊息。總之,這是一本集合了海洋生物學、植物學,以及人文關懷的科普佳作,非常適合引導孩子們認識這個多采多姿的地球。

评分

這本《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世界第一位樹醫生——約翰‧戴維》》的書名,就充滿了詩意與懸念,感覺像是在邀請我們一同踏上一場奇妙的探險。座頭鯨唱歌,這畫面本身就夠浪漫了,我一直對海洋生物充滿了好奇,尤其是那些巨大又神秘的鯨魚,牠們的歌聲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像傳說中那樣,帶著古老的秘密和深邃的情感?而「世界第一位樹醫生」,這個稱呼更是讓我聯想到電影裡的情節,難道樹木也會生病?需要醫生來診治嗎?這聽起來就充滿了故事性。我相當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這樣兩種看似不太相關的題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並且用一種既能吸引孩子,又能啟發他們對科學與自然產生興趣的方式來呈現。身為台灣的家長,我一直在尋找能讓孩子在閱讀中學習,同時也能培養他們同理心和對生命的尊重的好書,這本書的調性似乎非常符合我的期待。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孩子們能了解到,我們所處的世界裡,處處充滿著令人驚嘆的生命奇蹟,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去關心和愛護。

评分

哇,看到張文亮老師跟蔡兆倫醫師一起合作的這本給孩子的科普書,整個眼睛都亮了!張文亮老師的名字,對我來說就像品質保證一樣,他寫的東西總是那麼溫柔又富有智慧,不管是寫給大人還是小孩,都能讓人感受到文字裡滿滿的愛與關懷。而蔡兆倫醫師,雖然我可能沒那麼熟悉,但光是「樹醫生」這個稱號,就已經充滿了奇幻色彩,讓人好奇他到底能讓樹木擁有怎樣的生命故事。這兩位大師聯手,光是光想就覺得這本書肯定不簡單。我最期待的是,他們會怎麼把座頭鯨的歌聲和樹醫生這麼特別的職業,用孩子能懂又能著迷的方式呈現出來。科普書不應該只是冰冷的知識堆疊,而是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對這個世界產生無限的想像。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扇窗,打開孩子們對海洋生物和自然世界的全新視野,讓他們在閱讀中體驗到驚奇與感動。這絕對是我近期最期待的一本童書了,迫不及待想買回家讓我的孩子一起探索。

评分

這本書的作者組合,金鼎獎作家張文亮老師與蔡兆倫醫師,讓我在還沒翻開書頁之前,就對它充滿了高度的期待。張文亮老師的名字,對我來說就是品質的保證,他的文字總是充滿溫度和智慧,能夠將複雜的概念轉化成引人入勝的故事。而「世界第一位樹醫生」這個頭銜,聽起來就充滿了傳奇色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位樹醫生是如何與樹木建立連結,又是如何運用他的專業知識來守護這些沉默的生命。這是否意味著,樹木也像人類一樣,有著生老病死的過程?又或者,他能發現樹木不為人知的奧秘?我非常希望能從書中,讓我的孩子們了解到,即使是看似平凡的樹木,也擁有著令人驚嘆的生命力與重要的生態價值。而「座頭鯨的歌聲」,光是聽到這個詞,腦海中就浮現了廣闊的海洋和神秘的生物。我好奇作者會如何描繪座頭鯨那充滿力量又帶著情感的歌聲,以及牠們在海洋中扮演的角色。這本書絕對不只是一本科普書,更是一場關於生命、關於自然、關於探索的奇幻旅程,我深信它能為孩子們的心靈注入更多對生命的尊重與對未知的好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